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首发】《决心》 [打印本页]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2-12-25 08:38
标题: 【首发】《决心》
渐渐老去的母亲
怕看不到远方的
儿女们 就矮下去
决心把平房 拆下
然后建起一栋
高高的楼房
她的皱纹 从此
挂着笑意 就像她
楼顶上的葡萄
甜甜的 好像她
一抬头又看到了她
远方的儿女们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2-12-25 09:03
这首不错。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2-12-25 09:13
欣赏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2-12-25 09:15
梁树春 发表于 2012-12-25 09:03
" _6 R0 e6 X% a) i/ O5 j7 z  p这首不错。
4 x# a# [: \5 |1 O3 \
谢谢点评!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2-12-25 09:15
西沈 发表于 2012-12-25 09:13 3 w: l# w1 Z" L" M& u& n
欣赏

' ?  ~1 R8 ?! X% `谢谢!
作者: 锄木    时间: 2012-12-25 09:56
总是很温情,回味起来却有很凄凉。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2-12-25 10:13
锄木 发表于 2012-12-25 09:56 % i, R, m* Z* L2 C1 J# i
总是很温情,回味起来却有很凄凉。
& e) }0 S9 o) Q8 Z
谢谢点评!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2-12-25 10:13
真情,问好。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2-12-25 10:15
本帖最后由 民生 于 2012-12-25 10:20 编辑 8 G  I  ?+ q! Z& m/ G; U
乐冰 发表于 2012-12-25 10:13
) q8 F; Z* ^, Y9 @+ B7 D& j真情,问好。

+ G/ @2 }6 h& x
1 i! A0 a0 X7 a! E:handshak谢谢!
作者: 望秦    时间: 2012-12-25 10:48
比以前的好很多了,学习,问好兄弟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12-25 10:57
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2-12-25 15:22 编辑 7 U8 \$ X: |6 _. x

3 g9 B- C# c7 ^接受朋友邀请阅读,和元老探讨这首诗歌,误读之处敬请谅解,昨晚一夜失眠,倒是打开了想象思维,谢谢你;# o) w1 @, r% _3 }9 x

7 e' D6 x1 ]/ w# V渐渐老去的母亲
1 Y$ K, B+ [8 V% X* S2 g  I( w. M" G怕看不到远方的---取消助词的字,即可消除散文嫌疑;# R: p* @/ J# Z/ Y& S# a7 t
儿女们就,矮下去
) J. |# N8 [+ f  n决心把平房 拆下---拆掉好些,因为拆下失落而无助的心态没有“拆掉”力度强,这样更加地存托出依恋之情,怀旧感定会更加感染读者,提升母亲含辛茹苦拉扯儿女长大成人的不易;从而可升华诗意至世界上所有母亲,情感的感受与感知力将力透纸背。另题目似没有完全涵盖主题表现内容,可在斟酌。虽然和拆掉合拍,但并非最好。
! |; k1 z1 S; {然后,建起一栋
' J1 g" C4 `# l8 Q8 R高高的楼房+ A- ]' K4 ^3 X: v& r. s/ k" n
她的皱纹 从此,母亲的皱纹慢慢被
  ]0 x1 P5 G9 I6 ]4 X岁月抹去  就像8 |' c3 E$ D* m2 m. T1 o+ ?
挂着笑意 就像她---主题表现缺少前因,与下面的诗意递进少关联;) X7 U6 L9 N# _7 k+ }9 r; @$ p8 B
楼顶上的葡萄
0 a" a- Y9 x& i. W
晶莹剔透
+ T, I; y; w7 O. _! V甜甜的 好像她一抬头又
7 ^- A1 H! v+ p# q! U看到远方的/ c) H/ W8 L; U  I6 i# Z
儿女们---收尾好,由村头象四周发散了。5 J$ R9 E' Z( p1 K6 ?7 ~
' @" L% H$ t9 k! n$ M0 I! _0 D' ^' c
◆诗中组词的字太多,虽然符合情感亲昵、摩挲,使节奏慢下来,以达到失落感更加显得惆怅,追求音乐感的起伏,一直在向下走,去掉几个的字,就使节奏一拉一缓,突然又停顿,休止,收住,等待下联形成抑扬顿挫之感;这样就达到声调上的激昂式发散(诗意发散,扩展读者的想象空间)。她字尽量少用,因为会化解亲情,省略即可,别怕者的看不懂。值得称道的是:诗中埋藏的伏笔,借喻拆掉旧房,暗喻只有果断去旧存新,才能迎接新的生活,进一步将诗歌喻义推进至,达到生命的重生。4 ~# F5 e0 P% l4 a" A: c

0 Y& u% B9 E% w. ]/ g2 o1 W, i* V7 Y8 D2 U, l: H
情感表现循环往复的一首不错的诗
, M0 A  E* \1 ^( n# O2 q8 t  P5 T" S( l0 s- f& }. ~+ ]
改后效果
) M$ l0 Q0 R: Y6 k# |6 l  j1 O$ x' x
渐渐老去的9 ~2 q/ [5 X/ S& z* _% `
母亲,怕是看不到$ X9 L1 a! w0 [$ o& \
远方的儿女们了,就像村头那一颗7 ]2 t5 @6 D1 ?2 a$ D: E
渐渐枯萎的古槐在* V# M0 p* n+ v9 R% M" c( a
慢慢矮下去,把平房拆掉吧
; j* Y8 l7 }" c( \) q# `5 e7 A然后,建起一栋* {6 k$ P9 p4 Z6 K7 n" i) F  h
高高的楼房宽敞明亮,从此
; T3 a( j& ]7 {" r母亲的皱纹,将被岁月
! D, C6 s& @2 P8 w% l3 |抹去,仿佛楼顶挂满枝头的葡萄. J3 @1 h# ~( S. A
甜甜的,晶莹剔透泛出亮光
4 n" f/ s' X6 X1 B2 a母亲一抬头,眼前又会浮现+ B6 q, l3 i+ U2 {$ f2 e/ O
奔波于远方的7 O7 f' p5 _' T' c/ k
儿女们
" P( _1 Y8 g/ Z8 r' G$ c4 r4 p% X. ~4 w+ B9 ?1 u
) \/ Q+ J# T' f) A9 o

& H7 P9 J, P3 a" P0 y& l% S3 g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2-12-25 11:18
好诗!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2-12-25 11:20
李明利 发表于 2012-12-25 11:18 ( R5 C+ H5 G  W/ \6 K
好诗!
) i, `: V, D, W6 T9 c; t
欢迎新诗友!请您多多指导!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2-12-25 11:31
民生 发表于 2012-12-25 11:20 4 K* O( j0 W  [* j
欢迎新诗友!请您多多指导!
; g1 G" m# A% Q% @) e5 ]. L
谢谢!学习交流!圣诞快乐!
作者: 锄木    时间: 2012-12-25 11:38
民生 发表于 2012-12-25 10:13 : p) b5 ?5 B! s6 h% P
谢谢点评!
! ]1 ?/ y. Y1 i+ B) q9 ^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2-12-25 11:39
好诗,推荐!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2-12-25 11:54
招小波 发表于 2012-12-25 11:39
* t9 c- f, t8 T好诗,推荐!

+ m1 [+ {3 S1 k" z% X' O8 C谢谢招老师鼓励!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2-12-25 11:58
风之子 发表于 2012-12-25 10:57 ; E! h% C+ p/ n, G1 r1 x
接受朋友邀请阅读,和元老探讨这首诗歌,误读之处敬请谅解,昨晚一夜失眠,倒是打开了想象思维,谢谢你;; g. ?1 Y" V! G+ Z: Y% m
...
8 S8 ~  N: A0 H) e9 A) W1 E- i
: n; ~$ i" V/ |7 ^0 ?; I& `
谢谢您精彩的点评!我受益匪浅啊,我得好好品读、反思。
作者: 孙成龙    时间: 2012-12-25 12:33
情真,意浓!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2-12-25 12:38
孙成龙 发表于 2012-12-25 12:33 : U1 W. p! N# P( b, c3 ?" i1 x* @
情真,意浓!
* @5 j! N9 L8 H' W
谢谢点评!
作者: 林浪平    时间: 2012-12-25 13:23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2-12-25 13:59
质朴 深情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2-12-25 18:41
林浪平 发表于 2012-12-25 13:23
. W! a* J$ h& D, X' F6 M* u2 l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2-12-25 18:41
梧桐树 发表于 2012-12-25 13:59
2 B, ?0 R3 m: Q$ G1 Q9 ~9 `质朴 深情
5 i$ k/ G' K7 T6 t* d9 s) Q

作者: 姚大侠    时间: 2013-2-25 19:18
这首诗构思完整,开头结尾相互印证,尽管没用诸如明喻、隐喻、拟人、夸张、反讽、双关、借代等等修辞格,却一样言浅意深。好诗,但距经典似乎总有一纸之隔!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3-2-25 19:35
姚大侠 发表于 2013-2-25 19:18
. s2 N( r* j- p这首诗构思完整,开头结尾相互印证,尽管没用诸如明喻、隐喻、拟人、夸张、反讽、双关、借代等等修辞格,却 ...
1 ?* T1 U) c5 n* J+ |
谢谢!可能属于口语诗吧.
作者: 姚大侠    时间: 2013-2-25 19:49
民生 发表于 2013-2-25 19:35
, L6 u, l0 K! z6 _3 M3 p% B谢谢!可能属于口语诗吧.
9 R+ z! T, O) z9 M( O7 T% L# y, ^
不完全是。严格说是语言质朴,很好!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3-2-25 22:11
姚大侠 发表于 2013-2-25 19:49 4 b+ n" L* v& M8 I; i
不完全是。严格说是语言质朴,很好!

5 j7 g  N' l" a9 k2 L" Y3 y# t谢谢!大侠老师。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