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谈诗歌的直白深刻与凝练含蓄 [打印本页]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15:09
标题: 谈诗歌的直白深刻与凝练含蓄
本帖最后由 衣影 于 2012-12-29 15:18 编辑

    一提到“含蓄”、“凝练”,就要提到朦胧诗派的影响,更要提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但无需赘言,很多诗人的创作都直接曝露了这一点。这种诗歌创作的语言路向是好的,它继承了东方式的含蓄美。“含蓄”是中国诗画一直强调的,甚至作为诗歌创作的实践原则扼以规范,但诗人和读者不应该就此形成一孔之见,而应该放眼世界。譬如在西方,诗歌直白式的深刻与抒情,有其特别的意义,唯哲理思想不能轻解。因此,诗歌创作与品评应该兼容并蓄,多个角度、多种风格、多样层次。对此,我提几点不同的看法。

一,过分追求含蓄,缺乏深刻的思想和美学基础,对真正用心的读者而言,还不如西方直白式的深刻。

二,炼句炼意的语言技巧虽然凝练了诗意,使句子在有限的空间内包容了更多的东西,但要避免流于堆砌、杂乱和虚空,不能看上去血肉结实,实质却是一种无聊。对于一堆没有生命力的血肉,还不如虚空,至少虚空不矫揉造作。

三,我们不要总是提倡炼句炼意的创作模式,这对于青年诗人的创作和诗歌整体的发展并不是一件好事,它摒弃了诗歌创作中更多的可能性和多样性,使得诗人与读者缺乏兼容并蓄的审美旨趣和标准,也使“观众”容易形成审美疲劳。

    其实,“直白式的深刻”更适合青年诗人的创作,这种看似直白的散化语言,有时候比含蓄更含蓄,是真正的“朦胧”。因为它描叙有真物,抒情有真挚,思想有意义。往往对善于运用“直白式的深刻”的语言技巧的诗人而言,他的作品反而需要引起注意,因为这种看似简单的语言往往直指生命世界的本质。他无需炫技,简单的字眼、平凡的标点,都深深隐藏着诗人的大爱、大美与大圣。当然,对于含蓄凝练的诗句,我们也不是不去重视,而是应该避免被这种含蓄凝练的创作模式所困囿。

    下面举两个关于“直白深刻”与“凝练含蓄”写作的例子:

一、里尔克诗歌节选:
怎样的马在泉水旁饮水,
怎样的树叶飘零碰触了我们?
怎样空空的手,或怎样的嘴
想跟我们说话却没有勇气——

渐渐平息的生命多少同样的变数,
昏沉沉的痛苦多少同样的梦境?
哦,让心灵自在的人,
去寻找并安慰上帝的造物!

    这段诗语言直白,但深刻哲理。手法上用简单的疑问引起我们对自然人生的追诘与思考。看似用日常的语言来铺叙描摹,却赋予了诗句以灵动的乐感与自由的伸展。没有沉闷与压抑,没有含蓄,但同样的“朦胧”。更重要的是,这种直白的深刻,言之有真物,抒情有真挚,思想有意义,是大众化生活化的诗篇,而不是远离生活和读者的“高雅艺术”。

再譬如下面诗人杨笑春的《妈妈您的眉头别松开》:

妈妈
您的眉头总是那样地紧
那样地紧
即使睡着
也不肯松开
以前不懂事
总想把它揉开
总是无功而返
现在
妈妈
紧着就让它紧着吧
不要松开
不要松开
我怕
我怕松开了它
就松开了我
就松开了我的整个世界

    这首诗,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透出“我”的最深刻与最深情。直白、简单的语言中,不仅情感饱满深沉,而且构思别致,通过“我”不同时期对母亲“眉头”的“紧”与“松”的态度来表达“我”对往日“不懂事”的反省与愧怍和今日长大成人对母亲的拳拳爱孝之心!不能否认,这样的作品言之有物,抒之有情,又具有积极的思想道德教育意义。

二、诗人凤凰的一组佳作《弯弯如钟(节选)》:

《天鹅》
点开长喙的湖泊,漫过流水的脚趾
总忍不住你脖颈,如此温柔的弯曲
一截细腻,藏住春华秋月
和美丽,倒影与水一起湿
忧愁细软,歌声掉进一水柔蓝
化成鱼儿,游来游去
山水逐渐细小时,天空轻轻蓝着
白色抱你成云朵

《坟》
你在那里了
大地隆起怀孕的腹部
秋草正将一生压进种籽
日复旦兮,草木清华
鸟儿滴下的鸣叫
正在那扇竖起的门上融化

《雷雨》
两片铜锣敲击
两半天的乌云合围
一声锣响一声雷
雨是什么呢
幸福闪电击中
大地伸出粗壮有力的根须
美丽新娘帷帐里低声啜泣

    这样凝练的诗语言,浓缩了诗意,使文字得到客观、冷静的处理,仿佛作者被置于文本外。这是当下较常见的语言形式,承接多以单句、短句、词语,表现了这一类诗人良好的炼句、构思的素质与能力。但弊端也不少:诗意是浓缩了,文字间收束也紧,让人难以挑到毛病。这是诗歌创作比较稳的一个路向。但这样的语言难以构思大幅度或具备鲜明典型特征的作品,除非间以长整句,改变过于单一稳定的创作思路与创作风格。因为过分“拘谨”、“凝练”、“稳定”、“单一”,也就少了一份灵动、敞开、自然,总显得老成、机械、刻板,尤其是对于各种诗歌题材、需要多种语言形式特征的创作难以抻开。

    对于这样的作者,不妨尝试整散、长短、单复句交错使用,让浓缩的诗意从机械刻板中得到一些冲淡,让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在铆合中相互提升,让美术式的描叙从更趋向客观的位置向主观调整,可能诗歌作品的艺术形式、思想情感会更加丰富多彩。这样也避免让诗歌创作的稳定性牵制了可塑性,而可塑性则意味着诗歌发展更大的可能性空间。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12-29 15:31
其实,“直白式的深刻”更适合青年诗人的创作,这种看似直白的散化语言,有时候比含蓄更含蓄,是真正的“朦胧”。因为它描叙有真物,抒情有真挚,思想有意义。往往对善于运用“直白式的深刻”的语言技巧的诗人而言,他的作品反而需要引起注意,因为这种看似简单的语言往往直指生命世界的本质。他无需炫技,简单的字眼、平凡的标点,都深深隐藏着诗人的大爱、大美与大圣
————简单、直白的深刻。精论。收藏。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12-29 15:31
飘红引读
作者: 程永红    时间: 2012-12-29 15:33
总体上同意您的观点。继续这种探索,我以为对未来的诗路有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感谢您的邀请。问好。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15:41
王法 发表于 2012-12-29 15:31
其实,“直白式的深刻”更适合青年诗人的创作,这种看似直白的散化语言,有时候比含蓄更含蓄,是真正的“朦 ...

谢谢先生雅读,向您问候,新年快乐!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15:42
程永红 发表于 2012-12-29 15:33
总体上同意您的观点。继续这种探索,我以为对未来的诗路有一定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感谢您的邀请。问好。

谢谢建议和鼓励,会继续加油,问好诗友,新年快乐!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2-12-29 15:47
拜读,学习!
作者: 艾草    时间: 2012-12-29 15:53
问好。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2-12-29 16:02
{:soso_e181:}有失偏颇的谈论,就诗论诗可以,以偏概全不妥。随便举两个例子同样可以和你的观点对立起来建立。“葡萄酸”的结果。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需要的是兼容并蓄。就说这几句,不喜欢讨论。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16:15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2-12-29 16:02
有失偏颇的谈论,就诗论诗可以,以偏概全不妥。随便举两个例子同样可以和你的观点对立起来建立 ...

先生大概没看仔细,或者还闹情绪呢在这篇文章里,既有对含蓄凝练的肯定,也有对直白深刻的提倡,似乎并无偏颇哈。至于个人主张,也是为了在凝练含蓄的主流中增添直白深刻的手法而已。而且,我在文章里也明确说要重视含蓄凝练与兼容并蓄的哈。“葡萄酸”的话,似乎先生有些刻薄了哈。总之,还是谢谢来读。讨论有益,中伤无意。我也说这么几句。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16:16
招小波 发表于 2012-12-29 15:47
拜读,学习!

谢谢小波先生来读,问好!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16:16
艾草 发表于 2012-12-29 15:53
问好。

问好!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2-12-29 16:52
反其道而行之讨论有益就诗论诗,实话而已。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17:07
月夜明朗 发表于 2012-12-29 16:52
反其道而行之讨论有益就诗论诗,实话而已。

条条道路通罗马,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规定世上只有一条路。所以“反其道”的“道”只是一些人眼里的“道”,不是孔老李杜的“道”,更不是天道。我是主张兼容并包的,就诗论诗是一方面,从具体引向一般,从个性提升到共性,是另一方面。看作品,批判是要得的,也要看到积极意义,看到作品的客观性,大家都重在学习和思考。但有些“实话”恐怕只是个人自己情绪一来想说的话,也就是自己一个人的实话,这应该避免。个见。问好!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2-12-29 17:46
衣影 发表于 2012-12-29 17:07
条条道路通罗马,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规定世上只有一条路。所以“反其道”的“道”只是一些人眼里的“道 ...

文曲.心直。即便是很有内涵的诗,对于读懂的人来说都是直言。所以说任何文体都忌直白。而且情绪在正常讨论中是个伪话题。个见。握手   祝好!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17:58
月夜明朗 发表于 2012-12-29 17:46
文曲.心直。即便是很有内涵的诗,对于读懂的人来说都是直言。所以说任何文体都忌直白。而且情绪在正常讨 ...

此直白非彼直白。避免情绪,追求客观,才是进步。放低姿态,才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这些不仅是讨论的素质问题,更是做人的教养问题。包括我在内,都应该学习和反思才行。问好!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2-12-29 18:05
衣影 发表于 2012-12-29 17:58
此直白非彼直白。避免情绪,追求客观,才是进步。放低姿态,才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这些不仅是讨论的素 ...

理解。你所说(提倡)的是口语诗歌吧。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18:16
月夜明朗 发表于 2012-12-29 18:05
理解。你所说(提倡)的是口语诗歌吧。

与凝练含蓄相反的表达都可以,包含口语诗歌。规定即否定,这样思维和实际创作的可能性空间才能打开。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2-12-29 18:29
本帖最后由 月夜明朗 于 2012-12-29 18:32 编辑
衣影 发表于 2012-12-29 18:16
与凝练含蓄相反的表达都可以,包含口语诗歌。规定即否定,这样思维和实际创作的可能性空间才能打开。


那就听听大家的观点吧。你我都是一己之言,待看看别人有何高见。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18:31
月夜明朗 发表于 2012-12-29 18:29
那就听听大家的观点吧。

有建设性的观点当然要听。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2-12-29 18:38
衣影 发表于 2012-12-29 18:31
有建设性的观点当然要听。

是的      
作者: 书剑飘零    时间: 2012-12-29 19:13
直白与深刻,定与思想结缘,方可入无人境。学习。{:soso_e179:}
作者: 痴人说梦    时间: 2012-12-29 19:24
拜读学习。收藏。问好。
作者: 望秦    时间: 2012-12-29 19:51
论诗,挺好的,向你学习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20:27
书剑飘零 发表于 2012-12-29 19:13
直白与深刻,定与思想结缘,方可入无人境。学习。

高见,问好!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20:27
痴人说梦 发表于 2012-12-29 19:24
拜读学习。收藏。问好。

谢谢,问好!:)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20:28
望秦 发表于 2012-12-29 19:51
论诗,挺好的,向你学习

谢谢望秦兄,相互学习!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12-29 20:53
拜读 学习  {:soso_e183:}{:soso_e160:}
作者: 望秦    时间: 2012-12-29 20:57
衣影 发表于 2012-12-29 20:28
谢谢望秦兄,相互学习!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2-12-29 22:09
我懒,所以我喜欢语言简单浅白的诗歌,也不太喜欢看20行以上的诗歌。五言古诗20个字最适合我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22:12
顺其自然 发表于 2012-12-29 20:53
拜读 学习

谢谢先生来读,问好,新年快乐!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22:13
荒原猛士 发表于 2012-12-29 22:09
我懒,所以我喜欢语言简单浅白的诗歌,也不太喜欢看20行以上的诗歌。五言古诗20个字最适合我

哈哈,幸好世界上什么型号的都有哈,荒原兄不寂寞。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2-12-29 22:32
欣赏!元旦快乐!
作者: 朱汉明    时间: 2012-12-29 23:04
这与我们的民族文化糟粕有关,非左即右。”文革“时期直白的、口号性的所谓”诗“太多,太烂,所以必须来一个彻底反动,禁绝一切直白!于是,诗写得越来越”含蓄“,直至让读者猜谜。读者猜烦了也懒得猜了,就让那些自鸣得意的诗人们自己去猜吧,他何必花钱买难受?诗歌今天的现状,都是一些食”欧“而不化的诗人们自己造成的。矫枉过正,再要扭就难了!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29 23:14
朱汉明 发表于 2012-12-29 23:04
这与我们的民族文化糟粕有关,非左即右。”文革“时期直白的、口号性的所谓”诗“太多,太烂,所以必须来一 ...

能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深刻,佩服。但即使再难,也要努力。问题是人造成的,也要由人来解决,这是早晚的事情。要发展,就必须要有改变。问好!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2-12-30 00:13
衣影 发表于 2012-12-29 22:13
哈哈,幸好世界上什么型号的都有哈,荒原兄不寂寞。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2-12-30 05:01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 于 2012-12-30 06:36 编辑

{:soso_e181:}至于个人主张,也是为了在凝练含蓄的主流中增添直白深刻的手法而已——(衣影语)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2-12-30 05:14
{:soso_e113:}至于个人主张,是要我们在直白深刻的基础上努力逐步取得凝炼含蓄——这样就不偏颇了。
和者众——下里巴人——口水——直白——深刻=凝炼——含蓄——高雅——阳春白雪——和者寡。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2-12-30 05:17
{:soso_e181:}不是情绪问题。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2-12-30 05:48
你都没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及其关系,它们是审美创造的层次问题呀!月夜明朗朋友说的对呀!诗歌的最高目标是:深刻凝重、大气洒脱。比“凝练含蓄”还高。所以中国大诗就很少,史诗就没有。“诗忌直白”(艾青语)其实真正的诗人都会这样说。你是嫌直白的还不够,还提倡“增添”云云,违背艺术规律的言论。你肯探索,但是一些关键性知识你还稀里糊涂。就如你把那些个什么都定性为“真善美”。{:soso_e181:}对在哲学艺术学的原则问题上你不要太轻率的谈论,有危害。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2-12-30 06:21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 于 2012-12-30 08:31 编辑

{:soso_e181:}动用“权威”的理论,要原文并标明出处,避免蛊惑人。纯粹自己的话,涉及大问题原则问题,少说最好暂时先不说。向孔子学习,孔子说过“述而不作”,就是他觉得没有什么是他自己的“原创”,何况我们这些人呢?
我个人从不说别人的不是,你是个例外,我当时误以为你有多高深,引导你出来说那些个原则性很强的话,没想到我看走了眼,弄的不好,还得罪了人哈哈。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2-12-30 06:35
一个蛊惑性强、危害性很大的朋友O(∩_∩)O哈哈~一个在许多原则问题上生不生熟不熟的朋友O(∩_∩)O哈哈~像衣影这样的急于表现善于表现又蒸不熟煮不烂的年轻人这几年见到过几位,但固执的抱残守缺的衣影排在第一位。
{:soso_e181:}说心里话,个人还是喜欢你。邀请进来再送出去,这是责任。还会继续关注你:希望你不出错特别是不出大错!(你不邀请我不会磨磨唧唧说这么多。)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2-12-30 06:43
同题《诗歌的直白深刻与凝练含蓄》
    ——读管党生的诗歌《我所谓的贵族》
请关注。(这两天忙,指不定这几天何时会出笼{:soso_e181:})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12-30 07:17
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2-12-30 07:24 编辑

感谢您的邀请,举得里尔克的哲理诗挺好,但深刻的哲理诗是需要生活根基的,没有几十年的修炼很难达到,就如法老、招小波、野鹤先生、无为四位德高望重的前辈,还如此肯定、鼓励年轻人的闯劲,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他们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还多,学无止尽、文分八支(新造修辞),那一支都不是吃素的;
作者: 雨落    时间: 2012-12-30 07:23
深读,先生之言,对新理念的挖掘和创作,有更深刻的表述和意义。 学习,问好先生!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2-12-30 08:48
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 于 2012-12-30 08:53 编辑
风之子 发表于 2012-12-30 07:17
感谢您的邀请,举得里尔克的哲理诗挺好,但深刻的哲理诗是需要生活根基的,没有几十年的修炼很难达到,就如 ...


野鹤不能算数哦!O(∩_∩)O哈哈~鼓励是必须滴!对重大哲学、诗歌理论问题没有热情不去探索不行,真是生怕一个否定会伤害到年轻朋友的积极性,能走到这样一步都是不易的事,多数朋友还办不到衣影这样。只是真正辨别是非还需要过程还需要努力。另外要他们记住永远不要以为真理在握,更何况真理的另一面就是谬误。多谢风之子朋友的鞭策!人上有人天上有天,和那些个真正的学者专家比较,我们只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玩耍而已,羞愧难当哪!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12-30 10:05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2-12-30 08:48
野鹤不能算数哦!O(∩_∩)O哈哈~鼓励是必须滴!对重大哲学、诗歌理论问题没有热情不去探索不行,真是 ...

附议,大凡神人都心比天高,留给他们自我展示的空间吧;鹰之就是其中之一,他不也常溜进我博客汲取我异类的视觉思维与想象,他的一举一动挣脱不了我的眼睛,神人多了、温经天是个特例,谢非、白云、格格、西娃更是如此;如果哪天他(她)冒出来,我一点不会感到意外;张作梗一样,前年受窝囊气,拿诗歌撒气,火帽三丈,整天围着“墓碑”转,神得厉害;旁敲侧击评他的画像,调侃几个字就继续写他的俊秀华章去了。
作者: 梦幻旅人    时间: 2012-12-30 10:18
本帖最后由 梦幻旅人 于 2012-12-30 10:21 编辑

快餐年代需要简洁表达,这是文字的生存环境。
诗歌是一种个性语言,个性生活中萃取。
炼字不可泛滥于休闲文化,要记住还有好多人没工夫休闲。
中庸的学生要敢于挑战哲理的西洋先生。
畅所欲言方为求学大道,禁锢石槽焉不骈死厩间?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30 10:28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2-12-30 06:35
一个蛊惑性强、危害性很大的朋友O(∩_∩)O哈哈~一个在许多原则问题上生不生熟不熟的朋友O(∩_∩)O哈哈~ ...

先生说话很滑稽,什么话都要往自己对的方向说。但要用先生自己的话考量自己,恐怕更适合。譬如对概念的分析和把握,譬如对语言的客观性的运用及出处的标明,等等。至于先生所言“下里巴人”之说,就好比前面的“葡萄酸”之说,纯属中伤。先生说是没情绪,但语言不雅处、逻辑相悖处处处体现了个人的极端情绪,似乎要在我们这些晚辈面前树立个人“权威”。不过,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更何况我还没认先生为师。恐怕先生这种论资排辈、大摆权威、否定他人的做法有些欠妥。诗歌流派网是诗人的论坛,不是先生的一言堂。我也不是先生请进来的,而是一开始就进来的。“人性”话题早就讨论完,先生的邀请我早就结篇。至于没能当成先生的传话筒,尽按先生的意思去表达,那说明我是个清醒理智的自由人,先生想要表达自己的主张,自己写文章就是,哲学也好,其它也罢。公道是非,自在人心,谁出口动辄诽谤人、自以为是、大摆权威,大家都看在眼里。学习前辈,不是这么来学侮辱的;前辈想要“教”晚辈,也不是摆一言堂,这么“教”法的。如今世道,圣人不存,小人当道。先生若还固执己见,大摆自己的意见,我这里不欢迎。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30 10:37
本帖最后由 衣影 于 2012-12-30 10:39 编辑
风之子 发表于 2012-12-30 07:17
感谢您的邀请,举得里尔克的哲理诗挺好,但深刻的哲理诗是需要生活根基的,没有几十年的修炼很难达到,就如 ...


论资排辈的话,就不必对我讲了。你的话自然有道理,但要说修道,也有禅宗的“顿悟”之法门。任何人都当与时俱进,兼容并蓄才是。不必摆谱。《周易》里六十四卦唯一没有败象的卦是“谦卦”,我自问没做好,但也没有为了固执己见,中伤别人,倒是其他人应该提撕。我欢迎有建设性的观点与立场,但不欢迎人身攻击、恶意诽谤、轻侮傲慢。虽比起前辈们,自问年轻辈浅,但礼数还算周济。对于为老不尊、妄自尊大者,免谈。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30 10:40
雨落 发表于 2012-12-30 07:23
深读,先生之言,对新理念的挖掘和创作,有更深刻的表述和意义。 学习,问好先生!

问好雨落,恭祝冬安!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30 10:48
梦幻旅人 发表于 2012-12-30 10:18
快餐年代需要简洁表达,这是文字的生存环境。
诗歌是一种个性语言,个性生活中萃取。
炼字不可泛滥于休闲 ...

谢谢朋友鼓励。礼数和事实,我只站在事实面前;虚伪和真诚,我只站在真诚面前;老师和真理,我只站在真理面前。糖衣炮弹迷不倒我,中伤挞伐击不倒我。打一棒子揉一下子,感动不了我。我只做良心事,说良心话。公道是非自在人心。至于人言我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问好!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12-30 11:04
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2-12-30 11:13 编辑
衣影 发表于 2012-12-30 10:37
论资排辈的话,就不必对我讲了。你的话自然有道理,但要说修道,也有禅宗的“顿悟”之法门。任何人都当 ...


————轻松些,情绪会影响理智,流派网里并不存在人生攻击,文人最需要的就是2个字“修养”,挣来争去有什么用,郑郑西老先生和鹰之,都快打起来了,人身攻击、恶意诽谤、轻侮傲慢都不可取,喜欢就读,不喜欢就不读;读,那是个人的事;绘画界才乱呢,画廊经理人在操控市场,画家成了工具,文学呢?关起们来掩面而坐,念我的心经,别人管不着,衣影你说呢;下面你读读我与博友间的对话:

草木容若您说,多重意象交织会不会显得主题不明?太多的形象会使诗歌臃肿是吗?您的解析很好,但是访客只是一目十行。特意来看我的好友,祝好每一天!
    容若兄好,多重意象交织或铺排,一般来说铺排意象容易,而意象交织处理难;太多的形象会使诗歌臃肿是是肯定的,但有调理的理清意象的指向,多个意象就是有力的武器;但对一首短诗而言,意象不易过多。

风之子——宇宙间的物质不过是它怀抱的符号,动静、虚实之间各自有嬗变的过程,最后都是规律下的外在。人之高度在于思想,山之禀赋外在于流水,它懂得放手也是一种超拔,所以水在其掌心间是流质的,它赋予水向前的命题。静止的风,潜在的语言是‘挺拔’。
——‘因果’是佛家常用语,它是科学未到达之前阐释万物的捷径。后来关注到本体,宇宙间的规律和存在以及本源,我在这首诗中用“神不说因果”导入。
    你脑袋瓜怎么装了这么多东西,本人眼拙,这才有所察觉。
草木容若:呵呵,非常荣幸能得到诗歌解评家的鼓励!不是您眼拙,因为诗歌兄弟我是细微的草芥。看事物的角度决定事物的高度,这往往是一种无奈。其实,俯下身去,你会看到青草高于树木和湖波,直指蓝天的心脏。仰视天光时,我们并不比星辰低。接近诗歌需要懂得哲学,哲学是尖锐的提问,不需要给出答案,当你所提的问题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时,你会发现,最初对问题的探索是核心,那么可以这样说,一切的思想和科学,它的核心之重,便是哲学。宇宙万物是纷繁的本体,相互关联之下,才有本体论;解释这一切,有时需要借助所谓的神灵更需要科学,因果应该是最初的探索下才具备的阐释,随着对事物本质和现象与规律的坚韧不拔的追索,哲学出现从而有了科学。这是我接触哲学的一点感触,不到之处请您指点,非常感谢先生到访并作评论!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乎?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30 11:12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2-12-30 05:48
你都没弄清这两个概念的本质及其关系,它们是审美创造的层次问题呀!月夜明朗朋友说的对呀!诗歌的最高目标 ...

目标是人定的,不要拿旧传统或个人的目标,当成诗歌未来发展的目标。对于层次问题,在我眼里真善美的统一才够得上层次,其它的都是一孔之见。对于真善美,我想我对它们的把握能写出学术文章来,就不是扯淡。倒是先生随口之言,皆是意见,不成系统。我说过:此直白非彼直白。直白跟深刻不要分开。请先生不要断章取义,做自己的方便之言。“太轻率、有危害”这样的字眼,先生不必总是挂于嘴边,每个人都应该内在反省。看先生这一席话,倒是真的有些轻率,对人造成危害。当然,我也会拿来提撕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请先生来,是希望倾听有建设性的话的,不希望建设性的意见没听到一两句,中伤之言遍地开花。我可以视作先生口直心快,但还是有欠考虑,不够公正。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2-12-30 11:25
风之子 发表于 2012-12-30 11:04
————轻松些,情绪会影响理智,流派网里并不存在人生攻击,文人最需要的就是2个字“修养”,挣来争去 ...

哈哈哈。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12-30 11:32
衣影 发表于 2012-12-30 11:25
哈哈哈。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1-2 19:50
意图很好,一些概念可再辨析。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3-1-2 19:58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1-2 19:50
意图很好,一些概念可再辨析。

先生说的是。尤其是对直白与含蓄这两个词的概念辨析。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1-2 20:00
衣影 发表于 2013-1-2 19:58
先生说的是。尤其是对直白与含蓄这两个词的概念辨析。

没错,这些习惯术语常常是障碍。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3-1-2 20:05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1-2 20:00
没错,这些习惯术语常常是障碍。

打算过些日子借培根的“四假相学说”来专篇廓清这些问题,其中包括这种对概念的“误解”以及对诗歌的“误读”等。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2 20:13
雪茫茫 发表于 2013-1-2 17:08
"即便是很有内涵的诗,对于读懂的人来说都是直言."

赞同.

谢谢朋友的再一次强调。祝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