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评诗话】读以琳的两首诗(代发)
[打印本页]
作者:
以琳
时间:
2013-1-2 15:56
标题:
【诗评诗话】读以琳的两首诗(代发)
本帖最后由 以琳 于 2013-1-2 15:59 编辑
读以琳的两首诗
李仪(江山)
以琳是我在一个诗社的朋友,她的诗,大部分在空间里,不像我习惯了的在博客中遛弯就能看见。
她的空间布置的很美,我想作为女人她是把这里当成家了。按她的说法,她的诗一部分是情诗,一部分属于具有哲理意味的生活场景诗,可是我看了不是这样,只不过她是按情诗的路数去写生活,而且写得很唯美,字字句句都反复雕琢,写得很累。下面介绍她的两首诗——
十月的高跟鞋
◎以琳
十月,像一个四十岁的男人
表情严肃 冷峻
竖起衣领。转身
成熟了一朵蔷薇花的娇嫩
初冬的巷口,一双高跟鞋的声音
停顿了十月匆忙离开的脚步
叩响门环的姿势
生怕走漏季节风声
虚掩的门户,推开了另一扇风景
金黄的叶子
燃烧在火苗跳动的壁炉里
映红了墙壁上悬挂的墨香竹韵
一阵寒暄,热闹了空气中原本的宁静
流动的温度
传递在握手瞬间
脉搏,加增了些许不安分
相视 。 羞涩的眼神,急速落入墙角
古老的深褐色钢琴
和着深冬的旋律,舞步
身后传来喝彩的声音。艺术
先看第一段,关键词是“十月”、“男人”、“蔷薇”,这实际上是一个一个意象。用十月比喻一个中年男人,这很普通;那么蔷薇呢?也可能就是作者自己。我理解是:是时间“成熟了一朵蔷薇花的娇嫩”,这一句很精彩,也很自然、含蓄,但是时间毕竟还不能说明什么,关键还有空间,这才是立体,才能成熟“娇嫩”,这使我们渴望知道十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
于是第二段自然呼应而出,“初冬的巷口,一双高跟鞋的声音/停顿了十月匆忙离开的脚步”,这里主人公一出场就是优雅的,吸引了时间的脚步,成为一个画面,然后定格。稍顷是叩响门环,那姿势依然优雅,“生怕走漏季节风声”。接着在虚掩的门户后面我们看到了另一道风景,叶子、壁炉、火苗、挂在墙壁上的画,纯写实的描写;再接着是见面的寒暄握手,也是写实。当然写实是为了衬托出虚,这就是心情,而且是“不安分”的心情,虚实结合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需要指出,这里用了一连串的形容词,这是写诗所忌讳的,但是我觉得在这首诗里还没显得多余,相反起到了烘托意境的效果。最后一段是场景或者说故事的进一步展开,穿高跟鞋女人羞涩的眼神,还有钢琴、旋律、舞步,传递出一个信息,这是什么?呵呵,沙龙活动。
应该说这首诗在构思和意象运用、意境营造上是成功的,但是结尾处理的一般,难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实际上以琳这首诗写的就是她自己。她喜爱诗歌,是我所在那个诗社的创建人,在这里,她找到了自己,找到了快乐,沉浸在诗歌里不能自拔……
落幕
◎以琳
落幕。一个站在雪地里的男人
身边开满梅花的男人
面朝北风,为谁等候?
你的眼眸究竟在为谁流泻青春?
你的黑发究竟在为谁苍老?
一朵牡丹再艳丽,只能红遍襄阳城
只能开在襄阳王的头顶
为何要将你的爱情
扼杀在憔悴的风中
落幕。转身去夺取一瓣梅花的笑容
它开在雪中,开在你身后
血红的花瓣是你廋笔下的丰盈
搁置在雪地里的前世
是你诗行里的今生
这当然是一个真实的绝世凄美的爱情故事。
一个男人,站在想象的雪地里,身边开满梅花。这里男人是实的,雪地、梅花是虚的,但在诗里属于意象运用。要说什么呢?原来这个男人以前有一个心爱的女人,但是现在不属于他,在另一个城市或者说属于另一个人了。为什么,我们不知道也无需知道,要知道的是在人间有这么一段曾经的爱情,而这个男人执着于此,深陷其中,所以才有“面朝北风,为谁等候?”这样的句子。
于是我们就能想象出这个痴情人的心情,也能想象出这首诗将会出现的凄美意境。第二段是以一连串的问话形式出现,实际上是为这个男人叹息。关键是第三段,特别是最后两句:“搁置在雪地里的前世/是你诗行里的今生”,这实际上是一句反语,是劝说,人毕竟不能沉浸在失去的爱情中! 我喜欢这个结尾。
综上,我觉得以琳的诗歌很独特,很唯美,也很古典,笔法非常细腻,也很会运用意象手法营造打动人心的意境。但是她的诗在字词的运用上还不精炼,需要提高力度。另外,以琳在题材的选择上视野应该更宽一些,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19世纪西方艺术沙龙中的人。
(编辑:以琳)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