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雅园诗派二十年——《雅园诗选》序言 丁囯成 周仲器 [打印本页]

作者: 黄淮    时间: 2013-1-10 21:47
标题: 雅园诗派二十年——《雅园诗选》序言 丁囯成 周仲器
本帖最后由 黄淮 于 2013-1-10 21:49 编辑

雅 园 诗 派 二 十 年


丁国成   周仲器

弹指一挥间,雅园二十年。在中国诗歌的历史长河中,这不过是一瞬。但对只有近百年时间的现代白话诗歌而言,雅园诗派的二十年,是不算很短的。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的建立已属不易;形成一个比较典型的诗派更不简单。所幸的是,我们终于成功了。至于能不能被诗界普遍接受,被历史认可,那就不由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先锋诗歌走向衰落,中华诗词重新兴起,而且持续升温,一举收回了曾经失去的半壁江山。这种局面的出现,又为新格律诗的进一步探索与发展提供了契机。
于是,1991年,提倡现代格律诗的诗人黄淮挥师南下,在特区深圳,与志同道合的诗友丁元、思宇等人发起成立学会。1992年末注册登记,1993年晋升为法人社团,定名为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其时已拥有海内外会员三百余人。1994年10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雅园诗会”——学会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聘请军歌作者、著名诗人与理论家公木先生为名誉会长,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等十人为顾问。选举丁元为会长,黄淮为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雅园诗会通过激烈的争鸣与深入的研讨,终于达成共识,确立了基本纲领:“现代汉语格律诗应当具有‘鲜明和谐的节奏,自然有序的韵式’的特征,继承和发扬古代汉语格律诗的优秀传统,同时也要吸收自由诗的灵动素质和借鉴外国格律诗的某些长处,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的现代的格律诗来。”诗会还提出了筹建“中华诗园”系列工程的宏伟方案。这次盛会必将以她取得的丰硕的理论成果与绘制的中华诗园的大美蓝图,彪炳于现代诗歌发展的史册。
学会以公木先生的美学思想和诗歌理论为精神支柱。他的“第三自然界”学说、他的关于现代汉语诗歌发展道路、他的关于诗歌创作方法、他的关于自由诗与格律诗关系的理论,都堪称经典。对于现代格律诗,他的主张和观点也是非常精辟的。他说:“几乎伴随着自由诗的出现,就提出新格律诗的问题来了。”“所谓新格律诗或现代格律诗,便是在现代口语的基础上,于句行结构、节奏、音韵都要有一定的规律,即各节诗行的句式大体均匀,相当诗行的顿数大体整齐,有规律地押韵。”当然,公木先生对学会的最大贡献主要是以下两大方面:第一方面,他明确地提出了新格律诗发展三次浪潮说,并有说服力地指认学会成立就是第三次浪潮的开端,这对学会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学会二十年来取得的成就,都与这个巨大的鼓舞分不开。第二个方面,他主持制定新格律诗的新标尺。这就是雅园诗会的共识。先生还说:“这个‘标尺’是一个界限明确的全面开放的,从而能为诗人们发挥创造性提供非常广阔的空间。这也是一个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个意味深远的命题。”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深刻的远见啊!
在学会成立和发展过程中,还曾得到卞之琳、林庚、雁翼、沙鸥等老诗人的亲切关怀,特别是臧克家先生,奋笔书写了“鲜明和谐的节奏 自然有序的韵式”的条幅,这是对学会基本理论纲领的进一步肯定。
然而,对学会基本纲领如此明确的表述,却也遇到了一些非议。他们认为雅园共识和自由诗的界限比较模糊。他们连“和谐”“有序”两个词都不愿意去推敲。“有序”“和谐”都表明新格律诗的创作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再说高度的和谐已如闻一多所说“绝对的调和音节”。我们认为,在实际创作中,倒是不必强调绝对的调和音节,而是应该如饶孟侃所说,“最妙是用第一种方法去做第二种工作”,也就是用自然的情绪化的节奏去做混成的形式化节奏的工作。我们说雅园诗会的共识,是基础的纲领,就意味着在坚实的地基上可以建造高楼,还可以有最高纲领。这最高纲领肯定是建设起有普适性价值的定型诗体(共律体),一种、两种、三种乃至许多种。而创造的途径却可以而且必然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有普及价值的途径是什么呢?
光荣属于那些勇于探路的诗人和学者们!就此,我们学会曾试图概括雅园诗会后大家对新格律诗建设的几个主要方面的探索:
“雅园新格律诗派的同仁共同认为:创造与建设新格律诗的主要问题是节奏、韵律与体式三大方面。押韵的问题已无多大分歧,只有主张简明或繁富两种区别。节奏问题是关键问题,也是众多诗家着力探讨的问题。可以基本统一的共同点是:新格律诗的节奏形式不论如何千变万化,但都是由节奏单位构成的,至于节奏单位的名称,可以允许一义多名,或曰“顿”,或曰“拍子”,或曰“音组”,或曰“音步”,或曰“音尺”等。如为了涵盖格律化的歌词与民歌,也可称之为“顿拍”。节奏单位应该限定数量,是否限字,多数人认为不一定,但要限字种。一些人主张要完全限字,又有一些人主张不限字。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创作实践与实验来探讨,但不宜强求统一。
体式问题与节奏、韵律问题关系密切。由于节奏、韵律的千变万化,必然造成体式的丰富多彩,也造成了新格律诗无限可操作性的可能。然而概括言之,无非是自律体与共律体、齐言体与长短句体、完全格律体与准格律体几对矛盾的统一。自律体与共律体是指创作与形成体式的过程而言;齐言体与长短句体指新格律诗呈现的基本形态而言;完全格律体与准格律体则指对格律诗体的宽严要求而言。”
这是《现代格律诗坛》第8卷卷首语中的几段话。这篇卷首语是在2007年“常熟诗会”上首先发布的。自律体理论的命题是黄淮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学会许多诗人的创作实践,在雅园诗会共识的基础上,于新世纪之初提出来的。他的试验作品首先发表在2002年的《绿风》、2003年的《小诗原》和2004年的《淮风诗刊》上,同时他又发表了《关于自律体新格律诗的思考》的系列短论。他的一诗一律、律随情移、体缘律立的观点和创作实践得到了周仲器、周渡的首肯,他们著文阐发了黄淮的自律思想,认为通过自律的途径实现自由创新、增多诗体并向共律进发,其道路是十分宽广的。他们同时也提出,根据实际创作的需要,根据诗人的不同艺术个性,还可以采取自律体与共律体分头或同步的实验。在此基础上,周仲器还与黄淮合作,撰写了《格律诗的“自律”与“共律”》一文,并在2006年西南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华文诗学名家国际论坛报告,后正式在《江苏大学学报》发表,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先后得到了诗歌理论家许霆、沈用大、刁永泉、李长空、潘颂德、鲁德俊、方政、王珂、赵青山等人的肯定,并有许多诗人自觉地参与实践。诗人李长空不但发表了长篇论文《中国自律体格律诗论》,而且把自己出版的诗集命名为《尘世书——自律体新格律诗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律共律理论是对雅园共识“鲜明和谐的节奏,自然有序的韵式”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共律是最后目标,自律是新蹊径。在创作与形成格律诗的体式过程中,它们又会发生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便是格律诗能够不断得到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会着重提倡自律体,并同时进行共律体的探索,目的是让大家打开眼界,鼓舞自由创新,并重视诗情画意开慧塑魂在诗中的主导作用,新格律诗的世界是无比广阔的,只有放开眼界才能认识它的丰富多彩。
例如,相当一段时间,我们没有微型格律诗的概念。黄淮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微型格律诗集,并创作了《点之歌》这首里程碑式的微型格律诗组。现在,又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会又推出一部《彩虹鹦353小汉俳精品诗选》。这是由黄淮倡导,由老中青诗人集体创造的共律体微型格律诗的新成果,其影响价值正在逐步显示出来。同时,还推出了《望乡——黄淮353小汉俳900首》等等。
例如,相当一段时间,许多人否定或忌讳新格律诗的五七言道路,上海新声研究小组的代表诗人李忠利却成功地创造了以五七言为特色的六行体新绝句,从而成为雅园诗派的优秀代表之一。
例如,相当一段时间,许多人只承认中西结合才是正路,不重视实行古新结合也是一种途径。实际上,非但刘征、刘章、高昌的白话律诗体取得实验成功,就是自由曲、新古诗也取得了显著成绩。新古诗在世界华文诗歌界的巨大影响,更是我们所始料不及的。
例如,新格律歌词的成就和影响,虽然被一些诗人看不上眼,但是它实际的感染作用也是我们无法估量的。
以上只是举几个例子而已。我们可以骄傲地说,尽管学会的理论建设和组织工作都还存在许多不足与缺点,但是它的基本理论纲领是正确的,它的创作成就是突出的。
首先,我们已经拥有一批自己的代表诗人,他们是:
黄淮,代表作《点之歌——黄淮新格律诗选》、《人类高尔夫——黄淮自律小诗300首》、《最后一棵树——黄淮自律体诗选》等;
邹绛,代表作《现代格律诗选》等;
丁芒,代表作《丁芒张志侠自由曲集》等;
屠岸,代表作《深秋有如初春——屠岸诗选》等;
骆寒超,代表作《三星草——汉式十四行诗三百首》(与唐湜、岑琦合集)等;
梁上泉,代表作《六弦琴》等;
晓帆,代表作《晓帆汉俳选》等;
刘章,代表作《刘章自选诗》、《白话新律诗》(与高昌合著)等;
浪波,代表作《故土》、《浪波短诗选》等;
李忠利,代表作《新诗中国风——盲诗人李忠利诗选》等;
纪宇,代表作收入《纪宇诗文珍藏本》(10卷)、《大中国》中;
刁永泉,代表作《山谣》等;
丁元,代表作《丁元新格律诗选》等;
錢万成,代表作《錢万成诗选》等;
思宇,代表作《思宇自律体诗选》等;
李长空,代表作《尘世书——李长空自律体新格律诗选》等;
高昌,代表作《高昌新律诗选》等;
雨玲,代表作《雨中百灵》(英汉双语诗选)等;
此外,有必要提到2007年加入学会的王端诚,也是一位成绩突出的诗人,他的代表作有《枫韵集》等。还有一大批老中青诗人,他们都在新格律诗的创作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其中有:臧克家、卞之琳、冯至、吴奔星、穆仁、贺敬之、张万舒、杨星火、李瑛、张志民、刘征、阿红、柯原、陆棨、苗得雨、王一桃、晓雪、流沙河、石祥、白渔、张朔、石河、桑恒昌、陈昊苏、毛翰、田穗、蔡其矫、朱子奇、张天授、鲁德俊、高平、刘家魁、刘聪美、蓝天、百合、孙瑞、余小曲、宁明、邹雨林、罗绍书、刘鹏、杨子忱、倬佛、夏志权等等。
其次,我们学会还拥有一批高水平的诗歌理论家,他们的理论成果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公木,他是我们学会的灵魂,他有学会领导人共同主编的百万字的《公木诗学经典》面世。
骆寒超,代表作有《文集》十四卷,后又有巨著《中国诗学》出版。他在提出格律诗与自由诗的规范的同时,出乎大家意外地呼唤建立新诗体,即格律体的自由诗与自由体的格律诗,引起诗界强烈的震撼。
吕进,代表作有《文集》四卷等。他是诗歌理论批评界“上园诗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一直十分关注诗体建设,曾提出“提升自由诗,成形现代格律诗,增多诗体”的号召,不断有影响很大的论文不断面世。
许霆、鲁德俊,长期合作研究新格律诗,著作甚丰,成绩卓著。代表作有《新格律诗研究》、《新诗格律与格律体新诗研究》、《十四行体在中国》、《新诗格律构型》等。他们除贡献了音组等时节奏和意群对称旋律两种格律体系的新颖独到的理论外,还对中国十四行诗进行了精深的研究。
此外,对我们学会的理论建设作出过贡献的还有:邹绛、穆仁、丁国成、张永健、丁芒、吴开晋、邹建军、丁鲁、丁慨然、张万舒、杨金亭、刘福春、阿红、吴欢章、顾国柱、葛乃福、潘颂德、王光明、江锡铨、刘钦贤、石河、陶保玺、刁永泉、田穗、陈本益、蒋登科、王一桃、程文、周渡、赵青山、李长空、刘聪美、清泉等等。他们大都是学会的理事,除了理论批评研究著作外,其中,还有不少位也有诗篇选入《雅园诗选》。
明年,是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成立二十周年。雅园诗会召开也度过了近20个年头了。为此,学会正在逐步推出多卷本的《雅园诗丛》、《雅园诗论丛》、《雅园英汉双语诗丛》,三个丛书系列预计达30余种。它将集中展示雅园诗派形成以来,首先是自律体,然后是共律体新格律诗的丰硕创作研究成果。其中,周仲器和周渡合著的《中国新格律诗探索史略》,着重记录了第三次浪潮与雅园诗歌创作的成就与理论探讨的成果。这部《史略》在香港和大陆几乎同时出版。这三套丛书,特别是这部《雅园诗选》将集中地展示“雅园诗派”的雄厚实力和丰硕的创作成果。
诚然,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仍将上下而求索!(本文由周仲器执笔)


作者: 妙手丹青    时间: 2013-1-11 12:34
坚持二十年,不容易啊!
作者: 黄淮    时间: 2013-1-11 13:41
感谢鼓励!黄淮致意!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