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祭孔,延续诗意传统
1月8日上午九点一刻,冬日的太阳似乎才刚刚苏醒,正将温暖的阳光洒向红土高原。此时的云南大学至公堂前聚集着三三两两的学生,他们脸上的神情庄严中带有些许雀跃,似乎正在期待一件神圣事情的发生。九点半,远远望去,几个身着奇异服装的人正在一群学生的簇拥下向致公堂走来。待到近前,一看,这几个人身上各穿着一袭青灰色的民国文人长衫。看着扑面而来的民国气息,时空似乎有些颠倒了。听周围的学生议论,这是云大的李森教授和段炳昌教授以及三位特邀嘉宾为即将在至公堂举行的首届中华文艺复兴论坛开坛仪式——“诗意祭孔”做的准备。
九点四十,五位身着长衫的学者和作家在致公堂里的主席台就坐,首届中华文艺复兴论坛开坛仪式正式开始。在李森教授的带领及主持下,段炳昌教授,著名诗人默默,著名诗歌翻译家、诗人李笠,著名诗人郭力家先后到孔子像前焚香,进行祭拜,之后当场挥毫泼墨,分别撰写了首届中华文艺复兴论坛“第一笔”。“祭孔”的五位学者诗人中,除段炳昌教授外,其余四位都是先锋诗人。以追求自由和极具反叛精神著称的先锋诗人为何“祭孔”?对此,当事人都认为他们是“诗意祭孔”,尊崇的是孔子身上的诗意。在李森看来,孔子一生追求“克己复礼”,其实就是在身体力行地倡导文艺复兴,是中华民族最早提倡文艺复兴的先驱和先贤,其所编撰的《诗经》,说明孔子是中华民族第一位伟大的诗人,身上充盈着诗意,而“祭孔”表明的是要延续孔子身上的诗意传统。
香烟袅袅,《高山流水》幽幽,云南大学文艺学在读博士生、青年诗人符二身着长衫,为在场众人朗诵了太史公《报任安书》的节选片段。伴随着琴音的朗朗书声,让在场众人再次重温了那些先贤圣哲的诗意人生:“……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朗诵之后,参与首届中华文艺复兴论坛的全部人员在致公堂前合影留念,至此,“诗意祭孔”仪式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