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一幅人的精神受难图轴,一张形象化的心电图 [打印本页]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1-17 18:04
标题: 一幅人的精神受难图轴,一张形象化的心电图
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3-12-17 21:44 编辑

          一幅人的精神受难图轴,一张形象化的心电图

        ——读徐敬亚长诗《我告诉儿子》

                                                                                                   风之子



一、朦胧与象征的浓厚浪漫基调

       诗人、批评家徐敬亚先生,近年来一直反对学院派那种细密、学究式的文化阐释,提倡回到“老祖宗”的直觉式感悟批评。每当我读着这句话,总感有一堆思维之火种在点亮一束光,于空间契合之处刹那间发出耀眼的一瞬,不觉而联想到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关于“美即直觉”的有关阐释,克罗齐在其《美学原理》中将认识的活动分为两度,积极推崇第一度的艺术,也就是直觉的表现。它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心灵活动,是不需要依靠任何事物就可以发生的。美即是艺术,也是直觉的表现。
       初读这首诗的时候,读者面对诗文本有一种陌生感,一种莫名的漂浮感,首节的情景式铺展,尤如一幅展开的彩墨画,呈现出的是一幅具有现代创新型水墨的彩墨画,就如徐悲鸿彩墨画“奔马”,与传统的勾勒、线描有着根本不同,重在将现实世界的物象,通过异化形象的展示与场景的营造,抽离出一种新的艺术形象,长诗第一节就如一幅横轴图卷徐徐展开,而一声枪响之后,在心电图上的电流瞬间达到波峰的顶端:

在你诞生的时候
有人在下棋
输掉了开阔地之后
我们站在星星上向天空开枪

       这首诗是诗人1984年写的,35岁血气方刚的成熟季节,儿子出生两周岁,丫丫学语,蹒跚学步的天使般嫩竹依依的摇摆状,对儿说:"有人在下棋/输掉了开阔地之后/我们站在星星上向天空开枪",毋庸置疑的一瞥,印入读者眼前的恍若隔世之域:一个大写的“人”,一撇、一捺,支撑人的即是枪响的声音;这个“有人”,“他们”在下一盘棋,一盘什么样的棋呢?这首诗写在1983年发表《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引起轰动而挨批的一年之后,无疑诗人感叹而立之年后反观眼前显出皱褶的华北平原,输掉的人生最美好的10年光阴,激愤的情绪,带点黑色的撕裂的浪漫的情怀,迫使诗人仿佛架空腾云飞上天空,在星星的尖角上扎稳马步,向“天空开枪”。这样气概贯透山河,大有李太白醉酒之后而豪放挥毫的洒脱状态。在此,诗人浪漫、洒脱的风貌即可窥一斑。
       人生就如在下一盘大棋,天地作棋盘,飞鸟任我骑,任由行者掌控,于经纬网格间自由行走,但一盘棋的变化呈级数式螺旋翻倍增长,输掉了开阔地,如何捡拾已经失去的时间,临空虚步,拔枪便射,毫不犹豫,第一节生生地制造出的悬念,牢牢扣住读者的心房,不由地发出疑问:诗人输掉了一盘什么样的棋?为什么要开枪?而且还要站在星星上开枪,这一举措,呈现读者面前的是一位臆想症患者的形态,尤如唐吉珂德拿着着标枪奋力与风车搏斗的镜像再现,读者在诗人营造的这一现代情景剧大幕之下,一定会感到刺激,读到这,诗人幽默、散漫之语,我不由得抿着嘴笑出了声。

二、生存的意义,独立认知意识的开掘

记住
是冰和石头组成了你
而水与灰尘的粉沫
要靠你的一生去转化


       第一节的魔幻化描写搞得读者头晕晕的,等待诗人展开更为诙谐而刺激的画面欣赏时,第二节诗人直接地将激情四溢开来,智性思维将“冰和石头”铺天盖地倾倒下来,读者的头更晕了,与其说“冰与石头”是一种隐喻的象征,我以为,诗人传递给读者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给予下一代的期许(完成自身未缘之事),此刻,诗人成为了上帝的化身,点石成金,“而水与灰尘的粉沫/要靠你的一生去转化”,——“转化”一词意味深长,其词语本身的含义已然扩展开来,将冰化为水容易,(人的体温即可办到),然而将石头化为灰尘却难,虽然二者均为物理变化。“水与灰尘”转化为金子,需要时间,而对于生物进化的生存条件来说,承载的是一生何其漫长,一生又何其短暂的艰难跋涉之路,孩子,你听见了吗?——记住,要靠你的一生去转化,期盼、化瘀解疼之感体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特殊理解。

那一天
白兰花低着头穿过玻璃
很多人什么也不说
就走了

        第二节后半段,冒出的白兰花这一意象,读者意识里在此也许会产生不解,冷不丁地冒出一朵花来,而且还低着头穿过玻璃,此刻,诗人眼前游离,窗前的那盆,在窗外霓虹映照得晏紫魅惑,白兰花笔直的树干伴着茂密的分枝,分外妖娆,就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一种纯粹而高洁的形象,白兰花以自身的青春活力,在诗人的点指之下,将被大气污染的时空,以光鲜的洁白与纯净,洗涤着被污染而呈现灰暗的大地。“很多人什么也不说/就走了”,那些样的人呢?显然是对应首节输掉的人的一种泛化表现,悬念再度抛出,那些关于“很多人”又走向那里去了呢?第一次诘问发出。


三、坚定的人生准则与自信的行为方式

        从第三节开始, 一颗游荡的心,早已脱离了儿子的身体,移情“他处;读到这,我不知道王小妮读这首诗时有什么反应,诗人把她的儿子放到枪口下做枪托,将愤懑之堵由枪膛射出老远,他也不拍惊动了天神,引来一条弯曲的水蛇,藏在王小妮那个老鼠洞的门口;接下来我们继续带上3D眼镜,剖析第三、四节诗人暗藏的伏笔,神谕的指令经诗人之手,再次发话:

在你的面前
将有一个长得很丑的人
冷笑着,坐下来喝酒
那是我生前不通姓名的朋友
他和我,一辈子也没有打开那只盒子

       亦真亦幻,想象成一个隐秘的存在,在前意识之外的那个人,也许是自己的灵魂吧。“他和我/一辈子也没有打开那只盒子”,“他”是谁?移情换位下诗人面前的那个人时隐时现,也许就是自己的化身,自己的肉身与灵魂在对酌,孤独感空灵涤净,带着象禁欲的僧侣一样的冷笑声,坐在大地裂开的开阔地一隅喝闷酒。

在我的时代
香气扑鼻。悠扬,而又苦涩
贝多芬的鬃毛,乐曲般拂起
而我却从来没有一天开心歌唱过
爸爸不是没有伸出手
最后,我握着的
仍然是自己的全部手指
只有心里的风,可以作证
我的每一个指纹里
都充满了风暴

       吐露出自由的、倾情而出的一颗赤诚而乖伶之心,“在我的时代”,这里不用“我们”,呈现的是诗人自身的形象;当读者读到三、四节时,出现阅读障碍那是必然,诗人想象思维如天马星空,脚踏飞雪,凭空拉来一个长相极丑之人,面带冷笑,令读者面对眼前的“潘多拉”盒子一筹莫展,“他和我,一辈子也没有打开那只盒子”,也许,再过100年,能否打开?那还得等待真正自由的天空万里无云尚可。

四、逆水行舟,于生命之轻之中自我激励

你的父亲
不是一个温和的人
这个人的温度,全部被冰雪融化
我一生也没有学会点头奉承
正因为我心里想的太好
所以说出的话总是不好
我一辈子用左手写字
握手时却被迫伸出右手
儿子啊
这是我在你生前,就粗暴地
替我们家庭选择的命运
我,已经是我
你,正在是你
但我还是要告诉你
别人向左,你就向右
与世界相反――
多么富有魅力!

        自我拷问对一个有着深厚社会现象洞察力的学者来说,自我鞭挞、叩问将成为一种常态,哈耶克在论述自由哲学时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从长远考虑,我们是自己命运的创造者,那么,从短期着眼,我们就是我们所创造的观念的俘虏。我们只有及时认识到这种危险,才能指望去避免他”。至此,我们不妨回顾前五节诗句所展现出的是诗人一种与世俗抗争的倔强性格,于是才有“我一生也没有学会点头奉承”,——“这是我在你生前,就粗暴地/替我们家庭选择的命运”,无疑,将个人意志付诸实施,加与社会时反作用将异常强烈,因此才有“所以说出的话总是不好/我一辈子用左手写字/握手时却被迫伸出右手”的低头在屋檐下的感叹,但诗人还是坚持己见要求孩子“但我还是要告诉你/别人向左,你就向右”, 虎犊之情跃然纸上。我在想,王小妮生活在这样的斗室内,思想意识曾经受到过怎样的磨砺,在她的眼角是否留有被岁月洗刷的痕迹,当我再次阅读王小妮诗作《徐敬亚睡了》之后,一切变得释然;诗中这样描写的:“徐真的睡了/疯子们湿淋淋撞门/找不到和他较力的对手”;大写意似的一笔勾勒,就将诗人的强力与人格魅力霎那间变为一座雕塑;“如果他一直睡着/南海上就不生成台风了/如果他一直不睡/这世上的人该多么累”,如此深深了解另一半的伴侣之间达成的默契程度,让人羡慕不已。与此,王小妮及他们的儿子,经受任何的磨难将不再是一件无情无义之事。正因为如此,诗人才没有后顾之忧,进而发出“与世界相反/多么富有魅力”之感叹。

五、自我拷问与个体精神气节

我的力量
总有一天会全部溜走
当你的肱二头肌充血的时候
我正与你的力量约会
拳台上,你和对手握拳时
要把墨水悄悄印在他的手上
被我忍住的眼泪
将会成为你流淌的金币
我一天也不会离开你
我将暗中跟踪你,走遍天涯
儿子,不管我在,还是不在
上路之前,都要替我
把那双老式的尖头皮鞋擦得
格外深沉

       雄性的力量在第6小节展露,“拳台上,你和对手握拳时/要把墨水悄悄印在他的手上/被我忍住的眼泪/将会成为你流淌的金币”——“流淌的金币”,神来之笔,丰润的复合喻义不亚于撒克逊人流传久远的将大海比喻成“巨鲸之路”绝佳暗示(鲸鱼庞大的身躯暗示大海无涯)。忍住的眼泪——演化为流淌的金币,有比拟的复合效果,完成一个新的生成形象物,堪称经典意象,流淌的金币,其字面本身便可作为一首诗的灵魂,浪漫之情,悲呛之意糅合在一起,此刻,已然将诗意提升,澎湃四溢的激情即刻展开,行进于那张心电图的1/2位置,平滑的曲线再次冲向波峰。

你的功勋
注定要在上午升起
地毯上的图案突然逃离大门时
你要立刻起身追赶
那时,你会听到
我在牛皮纸里为你沙沙歌唱

       在《八年之痛:着意下降的翅膀》一文中诗人有这样一句话:“一种风气成为时尚,谁也没办法立刻扭转它”,真是这样的吗?当第7节诗句所流露出的朦胧诗意,在平素如口语的叙述中,其成像却似在逃逸:“你的功勋/注定要在上午升起/地毯上的图案突然逃离大门时你要立刻起身追赶”——功勋:在上午升起(预示新生力量必定崛起);图案:逃离:追赶,这一连串的动态,似激风在空中盘旋,这种形态,只能感受,只能听见,挚旗者手中的飘带在疾风中飘荡,而这一切,你们可从我(诗人)在旧皮囊中发出暗哑的低吼声。“我在牛皮纸里为你沙沙歌唱”在这里,牛皮纸已脱离其词语的原意,象征的喻义呈现出的意象显出一种具有多元且具有不定性的指向。

一个人
一生总共也渡过不了几条河
我终于明白,我永远学不会的沉默
才是一架最伟大的钢琴
明天,或者下一个明天
总会有人敲你的门
你想也不用想
就要站起来
是胸前一个漏掉的纽扣
使我年轻时就突然坚定
而你,注定是我的一部分苟延与残喘
我要靠你的目光
擦拭我不愿弯曲的脊背
你要沿着龙骨的曲线寻找女人
男人
可以使水向上走

      坚定而执着的人生准则,基于诗人自信、果断的行为方式,第7节、第8节显示出诗人思维跳跃极快,从第6节起,至第9节,喻义转换不仅在节与节之间,而且在小节内巧妙地穿行于喻义转换与承接,读者稍有分神则难以前后关联(导致思维短路),思考性地全面接受诗人在语言间渗透并注入的精神观念与诗学主张,这座由“诗与思”构建的城堡,一不留神,你的思维将被诗人的喻义转换的意指,引向他处而浮想联翩(理解的歧义由此产生),而难将你的思维得以返回,而处于被催眠的状态;“一个人/一生总共也渡过不了几条河”,那是当然,哲思常常令人不知所措;人生几何?生命短暂,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在身躯处在广场中央,被掌控集权发言权的权威的面前,坚毅地挺直腰杆发出这样的言语:“我要靠你的目光/擦拭我不愿弯曲的脊背”,而这一切,多么希望儿呀,一定要承袭我的目光,因为你和我一样是一个男子汗“你要沿着龙骨的曲线寻找女人/男人/可以使水向上走”,此刻,不难看出诗人嘴角溢出的改变世风的决绝行为与个人精神气节,是何等地悲壮。
       值得一提的是,“龙骨的曲线”的意象之美,再次成为一朵奇芭,龙骨这一意象承载着丰富的多义性特征,远古龙的骨骼、也是用来支撑建筑造型的承重结构(喻义丰富,指向发散);龙骨的曲线,词义本身就具有优美、舒缓、神秘、静穆的俗成有机形象,而曲线作为反映艺术之美的最为优雅的线条(称为最美的艺术表现之魂),与此节诗中,渐渐缓解着诗意沉重而压抑的情绪。

六、一曲超验的生命诗学的精神挽歌

你的父亲
一生也没有学会偷偷飞翔
我把折断的翅膀
像旧手绢一样赠给你
愿意怎么飞就怎么飞吧
你是我变成的另一只蝴蝶
是一个跌倒者加入了另一种力量的奔跑
你的心脏
是我与一个好女人撒下的沙子
你自己的心,愿意怎么跳就怎么跳吧
儿子,父亲只要求你
在最空旷的时候想起我
一生只想十次
每次只想一秒

       是否是一种妥协,在这强大的世俗面前,“你的父亲/一生也没有学会偷偷飞翔”,但愿“你是我变成的另一只蝴蝶/是一个跌倒者加入了另一种力量的奔跑”,你是我变成的另一只蝴蝶,这仿佛天降神器,将一只蝴蝶融入情感,从未发生过的事项,承接着一种“怪异的单纯”,蝴蝶这一意象在博尔赫斯笔下曾熠熠生辉,这种单纯的意象带给读者的形象是生动的,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生命本质,其“变形、怪异、抽象”又不乏力度的诗写方式,与杨炼的诗意表达方式不谋而合;
  在这一节里,蝴蝶的出现,显示出诗人还是一个食人间烟火的凡人,儿子、你、我——你、儿、我,形成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喻义循环往复,“一生只想十次/每次只想一秒”,古希腊人、阿拉伯人对数字的敏感度异于其他民族,十次意味着多,而40次则意味着无限,诗人在这里一再限定,由一生缩减为十次、由一次缩减为一秒,逐渐缩小而聚于一点至无限小,反观出诗人1/3人生阶段未完成的夙愿寄托于新一代,那怕仅仅吸收一秒中的光线,也可照亮十公里的路程,四十公里的人生旅途。真可谓:一生何其漫长,一生又何其之短,对人生存在的那种通过直觉而通晓真理的能力的认知,唯有经历过重大人生挫折考验的受尽磨难的充满智慧者,方有可能从大自然中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在阴霾笼罩的大地上,过着一种简朴、寂寞、再简朴的生活,从而获得一种自给自足的精神上的满足。无疑诗人在写就这首诗的15年之后,知天命之时再度修正补充,演绎并完成形象地呈现出的一曲超验的生命诗学的精神挽歌。

七、激情的浪漫主义情怀

我多么希望
你平安地过完一生
可是生活总是那么不平
某一天,当大海扬起波涛
我希望
你,恰好正站在那里
我再说一遍
有人喊你的名字时
你要回答
儿子啊,请记住
你应该永远像我的遗憾
一样美

       古往今来,对美的本质的界说和定义,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早在公元前4世纪,柏拉图就提出美的含义:“应该是一切美的事物有了它就成其为美的那个品质”这一命题,然而经过多元纵横思考研究,却对它百思不求甚解,最后柏拉图只能无奈地感叹“美是难的”。这一声悠长的叹息犹如千古之谜,预示着自此以后两千多年以来哲学家、美学家和艺术批评家们对美的探索的艰辛,期盼着破解关于“什么是美”的真谛的答案。(美的形象是人的情感的外化的表现形式);激情的浪漫主义情怀在末节诗句中尤为凸显。
       综上所述,对《我告诉儿子》这首长诗的解读是否产生歧义已然不重要,而在于我们从中体味到了些什么?内涵丰富的自由思想具有能指的可能性,其整体诗意指向,通过思考而呈现出人类生存与现实生活的紧张关系,其反映的思想意识是否具有前瞻性和独特性,这首诗揭示出的社会生态无疑是一盏指明探索方向的街灯,有十二束光芒在闪耀。
       特点之一:诗作关于人性与“他者”(自身、下一代或自己的灵魂)对话与诘问,这种避重就轻、借他山之石来功玉的做法,我看并非诗人本意,而是穿越荆棘被刺脚底渗血的一种权宜之计,体现出的一种思维探究的深度,以致形成一种摹状的未完成性,但同时也具有开放性的显著特征。我们很难完全进入诗人营造的典型性诗写境域之中,然后,我们经过专家们不屑的针对文本细读之后,朦胧的诗意竟然也微微开启了神秘之门,是否是诗人15年后的1999年,受收回香港、澳门之事的影响,生活在大陆最南边一隅的天涯海角,自由神殿似的生活空间,造就了这首记录诗人前半生人生际遇的故事。
       特点之二:诗人的人格魅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光影幕后,当读者在诗人营造的时空境域之下,体察诗人另一个自己之时,当读者顺着诗人从上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期的文学理论写作脉络,仔细厘清盘枝错节透过树叶的空隙寻光而行,此刻,诗人探求生命意义之路已然渐渐清晰起来,理性的学院式的拆解式解读,也许根本就进入不了这首魔幻与现实高度融合的即朦胧,又超越时代的反映现实生活状况的“标的”式文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诗人自始至终都在已担当、干预之激情“责问自身”,如何没有做好(发表的《崛起的诗群》虽然反响强烈但收效甚微),如何给孩子、妻子带来不幸,生活之不幸,但精神生活却极其豁达,洒脱。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推进这个国家的文明与进步而抗争,屡败屡战,追随新潮。虽一生备受打击,“却加倍地感谢全部的命运安排”(重读经典推荐语),坦然面对世事之不公,突显出诗人那悲壮、高大形象更加地清晰。
       特点之三:诗歌构建本身,就在于排斥被归类,或被系统化,从而避免了与时代污浊之风气的融合。当我们仔细阅读并攥取主要象征意象的隐喻与渲泄之处,它必然与所描摹人物形象及人物心理历程和情景紧密联系在一起时,此刻,诗人的心之憧憬方有可能和盘托出,才能保持诗歌整体内在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既动态、又紧张的生动性。
       特点之四:随手拈来的精彩意象频繁出现,如“流淌的金币”、“龙骨的曲线”、“你是我变成的另一只蝴蝶”、“你应该永远像我的遗憾一样美”,诗意绵长悠悠,直至永恒。几个语句的音调和感受力是超强的,王小妮说:“诗就是她的老鼠洞,文化就是生活的味道”,夫唱妇随,诙谐而机敏,笑谈么?痛并快乐着,乐观的人生观,体现着诗人高度自觉的自由飞腾的理想之帆,正在逆风而行,随时迎接海啸浪尖的挑战。
       特点之五:寻找生活意义上,追求一种精神自由,诗人享受着折磨与困惑。奥地利哲学家哈耶克在论述自由哲学时曾指出:“个体要想变成自由人,并非必须以享有集体性自由为基础,首先要深入探究自由问题为什么这样重要,其次,要对强制问题做全面系统的考证”;沿着哈耶克的思路对照当代社会现状,其实用性、现实性是非常有用的,这首诗的主旨之一,就是一直在寻求获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提出的现实问题正应合了哈耶克关于自由精神的论述,哈耶克的时代没有完成,当代能否争对这一严肃问题做系统而全面的考证,就成为诗坛,以及整个文化艺术领域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近期中国流派网提出“干预”的主张正是朝着获得真正自由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特点之六:言词的“活性”,象征、多重意象穿插、交织,比喻、移情与抽象、暗示之修辞格在跳跃的表达中承接通畅,毫无阻隔之感,似流动的音符;长诗中的语言是有着“活性”的,高度浓缩的言辞,当它触及诗语言内部那一种隐秘而滋生出的异于常态的语言时,就如“心里有猛虎在细嗅蔷薇”的虎之疝气,与蔷薇幽香而产生的另一种新奇的“别样味道”;正是这种别样的味道,引发出诗人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一句惊人之语:“你应该永远像我的遗憾/一样美”,当我读到这句诗的时候,眼前恰似有一束光从大脑穿过,刹那间顿悟,这首长诗的意指,在于“遗憾之美”的浪漫主义情怀,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曾经说过:“已知的亦是未知,有限里透出无限,平淡中尽显神秘,这就是我理解的浪漫主义” ,这真是对诗人绝妙的赞誉,大爱无疆界,至此,我们在长诗中隐约读到的那一丝丝神秘的、浪漫的“遗珠之憾”——它,就有那样地美。

                                                                                                                                                               2012、01、17  
参考文章及书目:
    1、《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徐敬亚,来自教授博客;
    2、《我们为什么写诗》——徐敬亚,2012,来自网络;
    3、《把朦胧诗的价值告诉后来人》——徐敬亚,2008,来自网络;
    4、 王小妮:《崛起的诗群》序言——王小妮,2009,来自网络;
    5、《哈耶克自由哲学》——朱先敏编译,2011.1;九州出版社;
    6、《美学原理》——克罗齐,意大利;朱光潜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7、重读经典——徐敬亚长诗《我告诉儿子》推荐语;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1-17 18:42
风兄大评。。深厚哈。。认真学习。。。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1-18 21:35
风兄之评,语言很特别。欣赏!
作者: 哑女    时间: 2013-1-19 10:09
触及诗歌灵魂的点评。学习。{:soso_e160:}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1-19 10:37
宫白云 发表于 2013-1-17 18:42
风兄大评。。深厚哈。。认真学习。。。

白云好,那里的话,我只是在读过几篇徐教授的评论,以及王小妮的几篇诗作、随笔而有感而发,总感觉没有写完,未完成的一篇读后感而已。不过写过这篇文后,对朦胧诗、对新诗发生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文章有点长,读完不容易,谢谢来读!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1-19 10:44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1-18 21:35
风兄之评,语言很特别。欣赏!

汤兄好,徐教授的这首诗,我以为它是一个时代的总结性陈词,不深入地、审慎地细读,难以体验到诗人那博大的胸怀,与厚重的史诗性论述,诗中反映出就是诗人的执着、坚毅、不顾一切,他把新诗的崛起,当着自己毕生的事业,其治学之严谨,情感之丰富,我等当努力深入学习。谢谢兄来读。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1-19 10:45
哑女 发表于 2013-1-19 10:09
触及诗歌灵魂的点评。学习。

哑女,谢谢来读~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3-1-20 19:04
风兄这的确是大评!字数超过7千,并论述宽广透彻。
作者: 松林湾    时间: 2013-1-21 08:57
赞赏这样的评。深具洞察力。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1-21 09:35
黄土层 发表于 2013-1-20 19:04
风兄这的确是大评!字数超过7千,并论述宽广透彻。

黄兄谬赞了,一下笔放出去,没有收回来,惭愧,一篇未完成的零散的文字。读过徐教授几篇文章后,总觉得海南与北边的学院派之间隔着长江天险、隔着秦岭山脉;看来南海火炬传递到北边是早晚的事。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1-21 09:36
松林湾 发表于 2013-1-21 08:57
赞赏这样的评。深具洞察力。

谢松林兄来读。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3-1-23 03:14
旁征博引,花了功夫。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1-23 05:50
韩庆成 发表于 2013-1-23 03:14
旁征博引,花了功夫。

谢韩总鼓励!
作者: 花痴    时间: 2013-1-23 10:36
很有分量。学习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3-1-24 08:58
{:soso_e181:}深入、精到、精当的解读。
作者: 尹煜的诗歌    时间: 2013-1-30 23:02
深度阅读并收藏。
作者: 微博编辑部    时间: 2013-5-9 13:10
给微博荐读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5-10 07:21
花痴 发表于 2013-1-23 10:36
很有分量。学习

花痴好,怠慢朋友了。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5-10 07:21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3-1-24 08:58
深入、精到、精当的解读。

谢野鹤兄鼓励!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5-10 07:22
尹煜的诗歌 发表于 2013-1-30 23:02
深度阅读并收藏。

尹煜好,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5-10 07:22
微博编辑部 发表于 2013-5-9 13:10
给微博荐读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谢谢,谢谢编辑们,辛苦!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