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人谈唐诗:人类所有体验都能从中找到相应表达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3-1-29 10:14
标题:
诗人谈唐诗:人类所有体验都能从中找到相应表达
本帖最后由 李明利 于 2013-1-29 11:11 编辑
诗人谈唐诗:人类所有体验都能从中找到相应表达
2013年01月29日 来源:长江日报
李强与书友分享阅读乐趣 记者张宁 摄
记者余晓春 实习生许馨尹
上周六,诗人李强做客本报“爱上层楼”读书会,在武汉阳光酒店报告厅与百余书友品读经典,诗话生活。
李强是一位公务员。以下为他的讲述实录:
读书的过程是享受孤独的过程
“你可以无师自通,不可能无书自通。网络再发达,也不能替代读书的领悟和乐趣”
读书的过程是一个享受孤独的过程。人类文明发展至今,文化的载体越来越多,信息化越来越快。但对于人类文化精神浩如烟海的知识而言,书籍还是基本的载体,阅读还是基本的方式。你可以无师自通,但是你不可能无书自通。信息网络技术再发达,也不能替代读书的领悟和乐趣。
能够不断读书是一种追求。如果说读书可以登高望远,那么读诗可以探微发幽,从一个细小的层面和微观的角度透视人的心灵、人情世故和世态炎凉。我上大学时读了很多书。当时印象比较深的有胡绳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以及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
当时,还有一本书让我印象深刻,就是《盗火者的足迹》,讲述了哥白尼、伽利略、居里夫人等一批科学家如何冲破有形、无形的枷锁,探寻人类和宇宙的终极真理。居里夫人曾两获诺贝尔奖,她本人也是一位诗歌发烧友,一生中最热爱的诗叫《燕子》,是一位无名诗人所写。和大家分享一下:燕子你飞到了什么地方,可曾看见我心爱的家乡?太阳下马群在前面饮水,迷人的金盏花漫山开放。在海浪拥抱的岸旁,风中的白杨树沙沙作响,葡萄结实,麦穗儿金黄,故乡的田野多么芬芳。有人离开家乡到处流浪,终年向往童年的村庄,燕子啊你飞到我家门上做窝吧,给我母亲带回游子的梦想!
这首诗我只读了一遍就记下来了,这一记就是30年,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我觉得它特别真挚,特别优美,它影响了我日后的诗歌创作。
我觉得一个年轻人想要有所启迪有所进步,一年不读几本书肯定是不行的。看书可以益智怡情,可以使你走向高尚,远离低俗,可以使你在滚滚红尘中寻到一种永久的安宁。
“敢为人先”是武汉城市文化的标签
“码头文化正是武汉城市史最初的胎记,但它有一个致命缺陷,在追求卓越方面做得不够,这需要加以扬弃”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阔的概念,就像空气和阳光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关于文化的定义,可能有200多种。我个人更倾向于余秋雨的观点文化就其过程而言,叫“以文化人”;就其成果而言,叫“集体人格”。或者说所谓的文化,就是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当中,与物质文明相适应,以文化人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所形成的最终成果,集体人格。
文化在于攻心,在于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文化的力量最终会超过权力的力量。北宋著名宰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平天下,半部论语治太平”。这从某个意义上讲,更加强调了文化的力量。
再来讲讲什么叫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不同于乡村文化,因为乡村文化的基础是农业文明,城市文化的基础是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所以说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城市的形成、功能、格局、演化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什么是武汉的城市文化呢?武汉作家董宏猷说过,武汉文化特别是汉口文化来源于码头文化。我觉得这个说法是正确的。码头文化正是武汉城市史最初的胎记,你不能否认它,也不能鄙视它。码头文化有它积极的一面,敢于冒险,敢于尝鲜,敢于探索未知领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团队合作。如果说将码头文化用现在的武汉精神来概括的话,码头文化首先是一种敢为人先的文化。但是码头文化有一个致命缺陷,在追求卓越方面做得不够,浅尝即止,小富即安。我个人认为这是码头文化的弊端,需要加以扬弃。我们应当大力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对一些“老习惯”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
“人类所有的体验都可以在唐诗中找到相应的表达。要读懂中华文化的精髓,一定要背唐诗”
我们现在来谈谈诗歌。我经常和“鲁迅文学奖”得主车延高谈论诗歌。他曾说:“中国的文明史可以说就是中国的诗歌史。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我很认同这个观点。中国从《诗经》、《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已经发展到一个巅峰阶段。人类所有的体验都可以在唐诗中找到相应的表达。要读懂中华文化,掌握中华文化的精髓,一定要背唐诗。背唐诗倒不是意味着你写诗的时候一定要生搬硬套,而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你的气质性格等都是熏陶和提炼,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我刚上大学时,班上有位同学看《唐诗300首》。他说,读这不光有意思,我还能背呢。后来我和这个同学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他背一首我背一首,后来我背了300首的时候,他背了500首。
我的诗歌创作比较成熟的时候,应该是198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研究生时。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早长晚熟”的诗人,醒悟得早,写得很少。近几年写得多点,风格也更鲜明些。我用8个字来概括自己的诗:小桥流水,优雅细腻。如果要把自己的诗分类的话,可以分为“一往情深类”和“强词夺理类”。一往情深类就是抒情式的,强词夺理类就是哲理幽默调侃式的。写诗形成一种风格不是一个简单事情,要永不满足勇于创新,不断尝试一些新的题材和表现手法。
武汉有浓厚的文学底蕴和诗歌氛围,有一大批名家名人,三人之行必有我师,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对诗歌不狂热,再正常不过
记者余晓春 实习生王燕云
书友:诗歌目前好像没有什么市场,那么诗歌爱好者怎样去坚守?
李强:现在人们对诗歌不那么狂热,这再正常不过了。我们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都已多元、多样、多变,如果不这样就显得不正常了。对于诗歌而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好的追求,热爱是最好的坚守。
书友:你是如何从紧张繁忙的公务中脱身出来创作诗歌的?
李强:过去唐朝很多大诗人都是公务员,毛主席在长征时也写出了很多伟大诗篇。肩负领导职能的公务员,视野更开阔,观察社会变化和人生的角度更多。有一次别人向我汇报工作,中途有15分钟休息,我就想入非非,然后完成了一首诗。
书友:如何看待现在一些报刊上登载的诗歌“似诗非诗”现象?
李强:简单概括就是12个字:深有同感,不以为然,无可奈何。
书友:以前提倡“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吗?
李强:文化搭台,不一定非要经济唱戏。文化搭台,文化一样可以唱戏。
书友:你认为应如何挖掘传承地域文化,提升武汉人的文化自信?
李强:我们建立江汉区博物馆是一个尝试。汉口500年,往事苍苍,历历在目,如果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光大,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要下决心建好博物馆。同时希望江汉区博物馆的建设能一花引来百花开,进一步促进武汉的文化传承,增强武汉人的文化自信。
李强代表作
《萤火虫》
会飞的露珠,闪着微光
会呼吸的琥珀,记录沧桑
会舞蹈的精灵,激动整个村庄
点亮黑夜的火把,唤醒少年幻想
比一瞬间更短
比一辈子更长
陨落的繁星,来自于天堂
孤单的孩子,在风中流浪
仲夏夜之梦,梦见了什么
飞呀,闪光呀,迎风歌唱
在山下,在河边,在荒无人烟的远方
越过无穷岁月,忽然热泪盈眶
一灯如豆,一叶知秋,一苇渡江
这些深奥的道理
萤火虫知道吗
她闪着微光,自由翱翔
在山下,在河边,在荒无人烟的远方
在书里,在画里,在背井离乡人的心里
激起涟漪,引发回响
比一瞬间更短
比一辈子更长
《微笑》
是青萍之末催生的柔风
是阳光雨露孕育的花蕾
是突如其来的怦然心动
是骤雨后的彩虹
是暗夜里的星光
是游子的回故乡之路
是虚掩的门
是微笑
是一种欢欣,一份会心
是一种欣赏,一份善心
是柔风吹动了柔风
如是就有了风景
是花蕾摇醒了花蕾
如是就有了花花世界
是微笑
微笑吧
微笑着
和微笑着的朋友在一起(
来源:长江日报)
)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3-1-29 17:54
燕子你飞到了什么地方,可曾看见我心爱的家乡?太阳下马群在前面饮水,迷人的金盏花漫山开放。在海浪拥抱的岸旁,风中的白杨树沙沙作响,葡萄结实,麦穗儿金黄,故乡的田野多么芬芳。有人离开家乡到处流浪,终年向往童年的村庄,燕子啊你飞到我家门上做窝吧,给我母亲带回游子的梦想!
好像民歌哟。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3-1-29 20:11
是啊,诗歌也来自民歌的营养。问好振中兄!{:soso_e181:}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