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辉 发表于 2012-1-31 15:53 禅与诗的关联很想看看!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1-31 16:30 禅,应该为世界文化界关注。待细读。呵呵
法大空 发表于 2012-1-31 23:09 再读,精读~
张黎 发表于 2012-2-1 09:39 王兄可以为小女提提意见和建议嘛,呵呵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2-1 12:37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主盟诗坛的朦胧诗派,完全无视传统文化,彻底否定古典诗歌”——有这方面的证据吗 ...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2-2 10:20 “汉味”也得界定,不然譬如汉语是其基础,除了音译的外来词汇。而且朦胧诗的意象浸透了传统文化因子{:soso ...
张黎 发表于 2012-2-3 09:48 我认为,"汉味"一词的含义就是:直觉上的汉语诗歌的审美特点。
张黎 发表于 2012-2-3 09:49 意象,中西诗歌都有的,只是西方的更繁密一些。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2-3 09:53 “直觉上的汉语诗歌的审美特点”——嗯,可以作为分析创作心理与文本效果的参照之一。如北岛“汽笛长鸣不 ...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2-3 09:57 是的,西方的更繁密,而且是在意象派之后。中国诗歌的意象,古代就比较突出(潜在的),现代则更自觉(当 ...
张黎 发表于 2012-2-3 10:05 中西诗歌在融合,作为中国人的北岛先生不是彻底脱离了中国环境,丝毫没有“汉味”,问题的关键是:你的改 ...
张黎 发表于 2012-2-3 10:10 我认为,以抒情为主和以叙事为主,是形成中西诗歌意象繁密与简约的主要原因。 而且,中国的《诗经》、《 ...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2-3 10:13 “你的改造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让民众接受!”——用“时髦”的话更是改革创新吧。“让民众接受”是传播学问 ...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2-3 10:20 1、中西诗歌意象繁密与简约的主要原因还是语言文字的表意与表音吧。另外,可以研究研究“赋”。 2、中国 ...
张黎 发表于 2012-2-4 01:33 事物的发展,总是曲折地环绕地向前。 有古语曰:欲速则不达。
张黎 发表于 2012-2-4 01:35 这个问题可能需要系统地去研究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