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爱如诗一般的长跑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3-3-15 09:05
标题: 爱如诗一般的长跑
爱如诗一般的长跑

2013-03-15  来源:北京青年报     

(, 下载次数: 0)

海外热评


  《弗朗西斯和贝纳德》
  Frances and
  Bernard
  卡琳·鲍尔
  Carlene Bauer 著
  2013年2月

  《弗朗西斯和贝纳德》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于普利策诗歌奖得主罗伯特·洛威尔和美国小说家、短片小说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之间的往来故事。

  洛威尔出身于波士顿的名门世家,素以高超复杂的抒情诗、丰富的语言运用及社会批评而著称。他于1946年发表的诗集《威利爵爷的城堡》曾获得普利策诗歌奖,其后的《生活研究》(1959)获全美图书奖,被誉为“自白派之开创者”。

  奥康纳是美国当代南方女作家的代表,亦是美国文学的重要代言人。她的《短篇小说全集》在她去世之后的1972年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她是二战后首位列入权威“美国文库”的美国女作家。她的很多作品在国内均有中文译本,包括长篇小说《智血》、《暴力夺取》,短篇小说集《好人难寻》以及书信散文合集《生存的习惯》等。

  在这本书信体小说中,两位作家“化身”为诗人贝纳德和小说家弗朗西斯。最初,贝纳德住在波士顿,而弗朗西斯则住在纽约。1957年,两人在一个作家朋友的家中见面。弗朗西斯是一名传统的天主教徒,但她的作品却反传统地竭力呼吁女性在婚姻中的主导地位。她在大学期间,就因为独立、冷漠、谨慎的个性,被人称之为简·奥斯汀《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女主角凡妮·普莱斯。与之对比的是,贝纳德从不压抑感情、充满激情,甚至有些狂躁不安,这种反叛、过激的性格在20世纪50年代并不鲜见。

  弗朗西斯发现贝纳德有几分滑稽却才华横溢,贝纳德觉得弗朗西斯有些冷漠却也相当迷人。随后两人开始书信往来,友谊迅速升温。后来,贝纳德搬到了纽约,和弗朗西斯再度重逢。在他们的交往中,两人不断探索友谊和爱情的界限,最终坦诚相见,将这种友谊关系升华成一段浪漫的感情。返回故事主人公的原型现实中,直到1964年奥康纳于39岁时因红斑狼疮病逝,她和洛威尔一直通信往来,但他们并没有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成为情人。

  跟小说的主角弗朗西斯的经历类似,奥康纳也出生、成长于天主教家庭,她一生都坚定地信仰天主教。在接受《出版人周刊》的采访时,她曾指出,对于弗兰纳里·奥康纳和罗伯特·洛威尔的友谊特别着迷,遂而决定将这段事迹写成小说,他们的通信是这部小说的主要创作素材。

  小说探索了信仰、激情和理智的界限,探讨了何谓真正的友谊以及自我牺牲的本质。同时,作者提出了一些疑问:在人类堕落之时,爱一个人到极致后会失去自我吗?为了自己的爱人我们应该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们如何尊重所爱之人赠予我们的天赋,同时仍然忠实自己的梦想?  文/刘勇军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