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大地之爱 ——读唐诗《父亲有好多种病》 [打印本页]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17 12:32
标题: 大地之爱 ——读唐诗《父亲有好多种病》
本帖最后由 宫白云 于 2013-3-17 12:41 编辑

大地之爱
  ——读唐诗《父亲有好多种病》
  宫白云

  
  唐诗的诗一直都在读,他的诗扎根于泥土之中,接通大地的地气,以其赤子的心跳,给出灵魂与生命的需要,而使诗歌长存于岁月。这次在中国诗歌流派网重读经典再次读到唐诗的《父亲有好多种病》,依然给我许多震动。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沉痛与悲悯,对那片土地的沉痛与悲悯,而不仅仅只是对“父亲有好多种病”的沉痛与悲悯。这首诗唐诗真正要写的不是父亲本体,而是父亲所代表的土地与乡村,父亲既是诗人情感的实体,也是大地的象征。因此,诗人用许多大地上的事物与父亲构成了互文关系,父亲是那片土地最深刻的标志,是诗人最深厚的情感与它们的交融。从诗人给出题目“父亲有好多种病”那一刻开始,诗人的泪水就已经开始盈动,他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父亲自身有多少种病、不是父亲的病体如何如何让他心痛等等表面的东西,而是围绕父亲“好多种病”展开的、附着在父亲背后的喻指与内在。从互文关系的角度来看,“父亲有好多种病”也可以看做是“乡村大地有好多种病”。当诗人在陈述父亲的“好多种病“时,也陈述了那片土地的“好多种病”;在陈述了诗人的疼痛时,也陈述了所有人的疼痛。而诗人所给予它们的感情,正是超越了父亲本身而转化为对那片土地的无限悲悯与深厚大爱。
  
  而所有的这些被诗人用一种独有的叙述方式呈现了出来,沉重的语气和顿挫的节奏加强了唐诗的这首诗诉说和行进的力量。而众多的物象,小说似的结构,双关,隐喻,互文,又特别贴切地配合着情感一步步推进。短短的诗行,涵纳的元素错综复杂,而诗人深重的情感始终“在场”。我们知道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中,只有亲情永不会丧失,无论死去还是活着,它都永在。诗人用这样一种永不会丧失的情感来代表自己对那片乡村故土的深情,是与诗人所追求的诗歌精神与皈依的情怀不无关联。正如唐诗在一篇访谈里所言:“现代诗人可以写的东西是很多的,尤其在今天这样开放的社会,真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自由极了。但是,最能体现诗人价值的可能依然是写他最熟悉的东西。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从事什么工作,无论我的生活掺杂了多少现代城市的元素,我都无法绕开生养自己的乡村故土,因为那样的乡村就盘踞在我的心脏地带,扮演着我生命中最坚硬也是最柔软的内核。”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真正诗人的发声,对唐诗来说,他的许多诗歌都是直接来源于生养他的乡村故土,他对那片土地的情感已经融入了血液,他诗歌的内核就是对人类的爱,对大地的爱,对自然万物的爱,他对世界满怀着爱。因而这个世界的每一处“病痛”都牵动着他的神经,凡高说“没有比对人类的爱更富于艺术性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唐诗的诗写是最接近艺术本源的。这从唐诗的这首《父亲有好多种病》中最能深刻地体现。在这首诗里,乡村故土已与诗人浑涵一体,血脉相连。父亲的每一丝疼痛都是土地的疼痛,也是儿子的疼痛。父亲困苦劳累的一生,也是那片土地困苦劳累的一生。整首诗从开始到结束,充满了泪水、疼痛、不安、痛心、自责和悲凉,大量具体可感的物象,“红高粱”、“水稻”、“老核桃树”、“松树”、“笋子”、“犁头”充满了血肉感,其中“红高粱”、“老核桃树”、“水稻”是这首诗三个主要意象,也是那片土地之上主要事物,更能代表土地的质感。“红高粱”、“老核桃树”、“水稻”所象征的“父亲”,历历在目地撒落在全诗的每一个细节之处,让我们先从这首诗的开头读起:
  
  父亲,您身上有好多种病。一想到这里
  我的泪水就不知不觉地淌了出来。父亲,您身上
  有红高粱发烧颜色,有水稻灌浆胀感
  有屋后风中老核桃树的咳嗽……
  
  诗人起笔就用肯定而沉重的语气勾画出一个身陷病痛的父亲之现状和诗人的泪水。然后非常自然地把父亲和“红高粱”、“水稻”、“老核桃树”这些大地上的事物连在了一起,我们甚至可以透过诗行清晰地看见、听见那“发烧”、那“咳嗽”、感到那“灌浆胀感”,这样的“在场”感一下子就让父亲与大地都回到了质朴的本然。接下来:
  
  当我
  看到您发青的脸庞,我感到,遍体的石头都在疼痛
  父亲,您身上有松树常患不愈的关节炎,有笋子
  出土的压抑,有从犁头那里得来的弓背走路的姿势
  
  这里“发青的脸庞”,“遍体的石头”都是双关性的语言,“发青的脸庞”让我们联想到贫苦的乡村,而“遍体的石头”则是那片土地的每一寸,最后落在“疼痛”上,让我们体验到的是一种难以遏制的锥心刺骨。而父亲的那些“病态”——“常患不愈”、“压抑”、“弓背走路”其实都是乡民的一种固有顽疾,被诗人找到大地上的事物“松树”、“笋子”、“梨头”其微妙的关联来对应、喻示。对这样的现状,诗人是焦急而痛心疾首的,因此,接下来诗人说:
  
  当看到您眼中黯淡的灯盏,我就像您身上掉下的
  一根骨头,坐卧不安。父亲,您为什么有病也不想治
  您为什么总是忧愁时抽着烟,坐在郁闷里
  为了替您买药,瘦弱的弟弟,把痛苦压低10公分
  变卖了家里最后那头老水牛。
  
  这里“黯淡的灯盏”是对黯然现状的暗喻,而“为什么有病也不想治”的追问则是对固有化的痛心疾首,一句“坐卧不安”显示了诗人的焦急与不宁,“我就像您身上掉下的/一根骨头”相信大家都会了然于这样的比喻。还有紧接着又一个“为什么”的发问,把一种沉痛推到了一个极点,特别“变卖了家里最后那头老水牛”一句,让人生出无限的揪心之感。在一切丧失之后,剩下的是诗人或者说对土地家园怀有深情的人深深的自责:
  
  而我住在白云飘过
  窗口的城里,偶尔写点悠闲的小诗,却常常
  忽略了您一拖再拖的病,更没想到用我的诗句
  作您的药引。父亲,您只想苦熬着把疾病逼走
  守着昏迷中的您,母亲哭得默不作声
  
  显然唐诗是属于那种有把形而上瞬间转化为形而下能力的诗人,这一节他用了一种最柔软的方式来叙述一种尖锐之痛,叫人倍感沉重与无言的悲凉。与此同时,也使我们强烈地感到了一种唤醒和责任感,“忽略”一词与“一拖再拖”读之可谓叫人为之心颤。“更没想到用我的诗句/作您的药引”,也为当下有些人只关注“小我”,远离社会现实、脱离“现场”的诗歌写作敲响了警钟,特别“药引”一词的使用,深具批判的力量。对已经处于“昏迷”状态的父亲,只“苦熬着”是没有用的,做为与其血脉相连的亲人“母亲”与“儿子”仅仅“哭得默不作声”与自责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给予父亲希望,因此诗人说:
  
  父亲,红高粱说要治好您的发烧,老核桃树说
  要治好您的咳嗽,水稻扬花的芬芳
  会重新回到您的血管。父亲,现在,我正流着泪
  为您写这首诗,我笔下的字,一粒比一粒沉
  一个比一个重,像小时,您在老家弯曲的山道上
  背着夕阳和柴禾,一步一步地回家……
  
  有了希望,就会获得超乎寻常的力量。诗人内心的光亮和周身的热血让他“笔下的字,一粒比一粒沉/一个比一个重”,而最后抵达一个纵深的背景——“像小时,您在老家弯曲的山道上/背着夕阳和柴禾,一步一步地回家……”。“回家”不仅是一种对土地与信念的皈依,更是一种心灵的拯救。父亲与大地都在这一刻被赋予了生命和图形。尽管沉重,但依然一步一步走着。如果不是一个对亲情、家园、土地怀有大爱的人,是不会写出如此刻骨的感觉。
  
  唐诗的这首《父亲有好多种病》之所以常读常新,是因为他写了人类最重要的主题——大爱,他写出了大爱是什么,它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感,并且这种情感对一个人的心灵起着什么作用,并在父亲与土地之间给出了高度的统一性,并以其纯朴和厚实的情感、超越的智慧完成了他生命中对父亲与大地之爱的构建。为此,他得以与父亲同在,与大地同在,他由此贴近了大地,贴近了生命的本源:那真切的实在——大地之爱和他自身。
  
  2013-3-17
  
  
  附:
  
  父亲有好多种病
  
  唐诗
  
  
  父亲,您身上有好多种病。一想到这里
  我的泪水就不知不觉地淌了出来。父亲,您身上
  有红高粱发烧颜色,有水稻灌浆胀感
  有屋后风中老核桃树的咳嗽……当我
  看到您发青的脸庞,我感到,遍体的石头都在疼痛
  父亲,您身上有松树常患不愈的关节炎,有笋子
  出土的压抑,有从犁头那里得来的弓背走路的姿势
  当看到您眼中黯淡的灯盏,我就像您身上掉下的
  一根骨头,坐卧不安。父亲,您为什么有病也不想治
  您为什么总是忧愁时抽着烟,坐在郁闷里
  为了替您买药,瘦弱的弟弟,把痛苦压低10公分
  变卖了家里最后那头老水牛。而我住在白云飘过
  窗口的城里,偶尔写点悠闲的小诗,却常常
  忽略了您一拖再拖的病,更没想到用我的诗句
  作您的药引。父亲,您只想苦熬着把疾病逼走
  守着昏迷中的您,母亲哭得默不作声
  父亲,红高粱说要治好您的发烧,老核桃树说
  要治好您的咳嗽,水稻扬花的芬芳
  会重新回到您的血管。父亲,现在,我正流着泪
  为您写这首诗,我笔下的字,一粒比一粒沉
  一个比一个重,像小时,您在老家弯曲的山道上
  背着夕阳和柴禾,一步一步地回家……
  
  2002年4月初稿
  2011年2月定稿
  

作者: 妙手丹青    时间: 2013-3-17 13:09
深刻,透彻,让我们站在诗歌的大地上看到了更加广袤深远的精神世界。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3-3-17 13:36
这首诗唐诗真正要写的不是父亲本体,而是父亲所代表的土地与乡村,父亲既是诗人情感的实体,也是大地的象征。

我们知道在人类所有的情感中,只有亲情永不会丧失,无论死去还是活着,它都永在。诗人用这样一种永不会丧失的情感来代表自己对那片乡村故土的深情,是与诗人所追求的诗歌精神与皈依的情怀不无关联。

深以为是:)
诗评拉得很开,入得很深,学习并欣赏{:soso_e163:}
问候云{:soso_e176:}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3-17 13:53
学习并欣赏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17 14:48
妙手丹青 发表于 2013-3-17 13:09
深刻,透彻,让我们站在诗歌的大地上看到了更加广袤深远的精神世界。

感谢妙手的评读。。问候周日。。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17 14:48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3-3-17 13:36
这首诗唐诗真正要写的不是父亲本体,而是父亲所代表的土地与乡村,父亲既是诗人情感的实体,也是大地的象征 ...

谢谢子青。。问候周日。。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17 14:49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3-17 13:53
学习并欣赏

谢谢。。问好周日。。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3-17 18:28
诗人所给予它们的感情,正是超越了父亲本身而转化为对那片土地的无限悲悯与深厚大爱。
——学习深入,从细微处阐释父亲这一典型形象普遍根基的力作。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3-17 22:01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3-3-18 08:06
读到“大爱”,也就是诗歌情感美探求的至深处了。欣赏!
作者: 唐诗    时间: 2013-3-18 10:24
感谢白云和各位诗友,向大家问好!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19 13:25
风之子 发表于 2013-3-17 18:28
诗人所给予它们的感情,正是超越了父亲本身而转化为对那片土地的无限悲悯与深厚大爱。
——学习深入,从细 ...

谢谢风兄,多给意见。。问好!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19 13:25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3-17 22:01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

汤老师幽默。。问好!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19 13:26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3-3-18 08:06
读到“大爱”,也就是诗歌情感美探求的至深处了。欣赏!

谢谢您欣赏。。问候!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3-19 14:56
宫白云 发表于 2013-3-19 13:25
汤老师幽默。。问好!

有时,用一用官腔,也蛮有诗意的。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3-3-20 09:43
{:soso_e181:}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3-3-20 12:30
这首诗唐诗真正要写的不是父亲本体,而是父亲所代表的土地与乡村,父亲既是诗人情感的实体,也是大地的象征。因此,诗人用许多大地上的事物与父亲构成了互文关系,父亲是那片土地最深刻的标志,是诗人最深厚的情感与它们的交融。
--------------------------白云的角度。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20 14:15
唐诗 发表于 2013-3-18 10:24
感谢白云和各位诗友,向大家问好!

谢谢唐诗来读。。不妥处,多批评。。问好!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20 14:16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3-19 14:56
有时,用一用官腔,也蛮有诗意的。

的确是。。问候汤老师!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20 14:17
黄土层 发表于 2013-3-20 12:30
这首诗唐诗真正要写的不是父亲本体,而是父亲所代表的土地与乡村,父亲既是诗人情感的实体,也是大地的象征 ...

恩,的确是我个人的角度,不一定正确,但我是这么理解的。。黄兄多批评。。。问好!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3-3-21 09:34
宫白云 发表于 2013-3-20 14:17
恩,的确是我个人的角度,不一定正确,但我是这么理解的。。黄兄多批评。。。问好!

个人的角度就是个人的价值。赞同白云!
作者: 姚大侠    时间: 2013-3-21 09:43
触碰到了诗的内核,但在这首诗本身的厚重面前,所有试图从外部的解读都难以把它穿透,都有难以言表之感——这是诗歌评论的先天缺憾!
作者: 黄锡锋    时间: 2013-3-21 12:12
欣赏!{:soso_e142:}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21 17:49
黄土层 发表于 2013-3-21 09:34
个人的角度就是个人的价值。赞同白云!

感谢黄兄赞同。。多批评。。问好!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21 17:50
姚大侠 发表于 2013-3-21 09:43
触碰到了诗的内核,但在这首诗本身的厚重面前,所有试图从外部的解读都难以把它穿透,都有难以言表之感—— ...

的确是这样。。说得非常好。。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21 17:51
民生 发表于 2013-3-21 12:12
欣赏!

感谢欣赏。。问好!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24 17:00
筷子 发表于 2013-3-20 09:43

谢谢,,,
作者: 未离子    时间: 2013-3-25 12:55
学习着,感动流泪,着学习着,并努力!唐诗,让我对诗歌有了更新的方向。
作者: 未离子    时间: 2013-3-25 12:55
另附:评语也写的细致入微,十分到位。欣赏!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25 17:50
未离子 发表于 2013-3-25 12:55
另附:评语也写的细致入微,十分到位。欣赏!

谢谢,问好!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3-27 04:09
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沉痛与悲悯,对那片土地的沉痛与悲悯,而不仅仅只是对“父亲有好多种病”的沉痛与悲悯。
这首诗唐诗真正要写的不是父亲本体,而是父亲所代表的土地与乡村,父亲既是诗人情感的实体,也是大地的象征。
诗人所给予它们的感情,正是超越了父亲本身而转化为对那片土地的无限悲悯与深厚大爱。
——欣赏。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3-27 08:21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3-27 04:09
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沉痛与悲悯,对那片土地的沉痛与悲悯,而不仅仅只是对“父亲有好多种病”的沉痛与悲悯。 ...

感谢张老师欣赏。。多给意见。。问好!
作者: 温柔刀    时间: 2013-3-27 23:01
给力!坐下来学。
作者: 冰冰    时间: 2013-3-31 19:21
学习好评,问好姐姐!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4-2 08:41
温柔刀 发表于 2013-3-27 23:01
给力!坐下来学。

多批评。。问好!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4-2 08:42
冰冰 发表于 2013-3-31 19:21
学习好评,问好姐姐!

谢冰冰妹妹来读。。问好。。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3-4-5 22:21
{:soso_e179:}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