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眼看世界(图)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3-3-19 10:35
标题: 诗眼看世界(图)
诗眼看世界(图)


2013-03-19 来源: 《重庆晚报》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从2011年起,《重庆晚报》邀请以诗学大家身份名扬海内外、有着丰厚学养和才情的吕进先生在其《文学》副刊上开辟专栏……这是一个非常智慧的创意……
  张立新/重庆
  文学有雅俗之分,相对于大家云集的大型文学期刊而言,面向平民大众的报纸文学副刊似乎就只有以“俗”的面目出现了。从2011年起,《重庆晚报》邀请以诗学大家身份名扬海内外、有着丰厚学养和才情的吕进先生在其《文学》副刊上开辟专栏,连续两年奉献给读者一道道丰盛的精神文化大餐,既使名家大家走近了平民百姓,又大大提升了《重庆晚报》副刊的文学文化品位。这是一个非常智慧的创意,从我的四周朋友的热烈反响看,这个创意扩大了报纸在知识分子读者群中的影响。作家汪曾祺说,散文是“文化休息场所”,“吕进专栏”正是这样一个氤氲着书香茶香、融合了吕进先生的诗学和人生的文化休息的“书吧”。无论是异域采风,还是怀人忆旧,抑或是漫步人生路,看似信笔所至,言顾左右的漫谈,实则借题发挥,小中见大,读者一路读来,大开了眼界,大长了见识,又陶冶了情操。回应读者的愿景,作者将“吕进专栏”结集成为《岁月留痕》,重庆市又及时地将此书列为公益出版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现在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终于快速地将《岁月留痕》推到了读者面前。
  《岁月留痕》内容丰富,全书分为异域风光、人物肖像、人生滋味三大篇章。有别于通常的山水游记,《岁月留痕》里的异域风光更多是各地的人文风情。作者不是作为外在的观光者,而是以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视角,在大的比较视野里思考不同文化的差异,处处是对文明文化的发现和颂扬。如《在国外购物》开篇就讲到,“中外文化的差别在购物上也有体现”。通过美国人在自己家庭院的树上挂鸟笼为过路的飞鸟准备食物的现象,反映了美国人爱护动物、爱护自然环境的文明素质(《美国庭院里的鸟笼》),而从美国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风趣幽默又点化出美国人乐天的性格和人生态度(《乐天的美国人》)。《书籍与鲜花》告诉我们,“俄罗斯人是爱书的民族,爱花的民族”,“爱书,爱花,是俄罗斯人文化素养的象征。”而写到一衣带水的台湾,作者精炼克制的诗笔里则饱含深情,《访台花絮》台湾诗人薛林电话里那一声“你是我唯一的乡亲”,想克服种种困难见乡亲一面的海外离乡游子对家乡亲人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感人至深,令人潸然泪下。在人物肖像篇里,我们看到很多可敬可爱的诗坛前辈,如总是“右边”出事的艾青,和重庆关系密切的臧克家、高兰和余光中,外国学者许世旭、岩佐昌暲、卡拉别相,被鲁迅赞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冯至,“站在诗的高度对待人生,不从俗流”的“真诗人”方敬,“早稻田”出身的将军诗人朱增泉等,吕进以画龙点睛之笔,把这些大家们的精神风貌、人格光辉立体地呈现出来,凸显了他们传奇中的普通,普通中的传奇。
  丰富的生活阅历,深厚的文化背景,深刻的思想底蕴,纯净的诗心童心,达观通透的幽默智慧,使人生滋味篇里的人生况味读来格外有滋有味。《儿子的故事》里那个把牛奶放在世界地图的北冰洋地区保鲜保质、和长辈称兄道弟的小大人让我们忍俊不禁;相对于今天住在高楼里彼此“绝缘”的“立体邻居”,吕进从“减法人生”里深情地回望还是“加法人生”的平房时代,和“平面邻居”们彼此亲如一家、其乐融融的日子(《平面邻居》),一家在公共厨房要做“高级”一点的菜,另几家就会主动做参谋(《鸡汤变成玉米汤》),真应了那句“远亲不如近邻”的俗语;在今天重利轻义的浮躁世风下,思考一下吕进的《减法的智慧》,“就会让自己的人生升华起来,纯净起来”,而《上善若水》则又以老子的水的哲学启示我们人生真谛。
  著名学者钱谷融老人赞曰:“吕进是个诗人。”作为诗歌的使者,正是诗人的品质决定了“心中别有欢喜事”的吕进先生文人为文的高度和境界。在一篇自序里,吕进先生写道:“一个生活在诗的世界的人,对诗外世界就有了一番打量。这种打量,为我树立了理想人格目标和典范;这种打量,使我别有向往,得以洒脱地面对那些难免的令人不愉快的人和事;这种打量,使我得以轻松地度过这一生中那些不轻松的岁月;这种打量,使我常常‘忽略’一些诗外世界似乎不应忽略的事:轻人之所重,重人之所轻。”正是这种诗眼看世界,《岁月留痕》在平实、亲切、随和中处处是真识见真性情,彰显了吕进淡泊明志的人生境界,幽默风趣的人间情怀,博雅谦和的大师风范。俄罗斯诗人普希金有诗云:“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透过诗化了的时空,过往的岁月沉淀下来的只有纯粹的风景,纯粹的人,纯粹的情感,因而别有情味。《岁月留痕》融会贯通了吕进的学识、智慧和情趣,随处是散落的珍珠,又涉笔成趣,诗意盎然,因而好读、耐读,是近年来学者散文的一个新收获。
  (作者系西南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