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人是历史的哨兵[转载]
[打印本页]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4-17 10:48
标题:
诗人是历史的哨兵[转载]
郑敏说诗人永远是人类历史的哨兵(2013-04-17 10:15:50)转载▼
郑敏访谈片断
记者:您怎么看待中国新诗的发展?
郑敏:新诗是当代中国文学百花园中极重要的一枝,但它的读众之数量与满意度,却远远比不上小说、杂文等其他当代文学品种,其中主要的问题,出在新诗的语言深受“我手写我口”的观念影响,以致
新诗的辞藻缺乏汉语文学语言所特有的“形象美”与深厚的“境界”内涵。
每个民族都有口语与文学语言。古代汉语是世界上文学语言的奇迹,已经有了四千年的历史。我们今天的诗人,不应以为新诗是白话体,就与古汉语无关。诗人首先要珍惜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赋予它当代的阐释。今天的汉语,由于长期写“我口”,词汇量降低了,尤其是诗文词汇大量流失,深深影响到新诗的内涵深度和色调的丰富,因此,我们必须面对诗歌语言的再创新。古典诗词由于不受口语的约束,辞藻是极为丰富多彩的。
诗品的高远还在于诗的境界。境界是诗的灵魂,是诗的看不见的空间,想象力是可以打开它的灵魂的居所——诗的形式的金钥匙。今天的诗人应当多读古典诗词,领悟古典诗人的精神素养、诗魂境界的超越不凡,豪迈处荡气回肠,悲愤处惊天地泣鬼神,自然也有深情温婉之时。而诗人又将这一切心灵之境界,镶嵌入诗之肉体,这一切绝非“我手写我口”所能达到的。
记者:中国新诗应该往何处去?
郑敏:中国当代新诗往何处去,这是一个思考中的问题。依我所见,21世纪中国新诗的问题存在于两个方面。从新诗的艺术和审美层面来说,新诗的最大任务,就是寻找具有自己汉语语言特性的当代诗歌艺术,建立自己的新诗诗学,才有可能与世界的当代诗并驾齐驱。
从诗的内容方面来讲,当代的诗有一种倾向,似乎以反崇高、反审美、反共性、反文化、反意义、反主题,代之以虚拟、玩世、丑陋、庸俗等等,希望达到所谓“先锋”的胜利。境界是诗歌的灵魂,也是价值的最终所在,它并不浮出诗歌的表层,但却以它那不可触摸的光辉照亮全诗,没有境界的诗如珠玉失去光泽。诗歌需要诗人对生命真诚地揭示。真诚是诗人的第一美德,而任何油滑的玩闹都是对诗的亵渎。
人说诗人的情怀是纯真,郑敏先生却说:“诗人的命运是预言家,是先知者,他永远远眺,永远思考人类的命运,因此永远是人类历史的哨兵。”
诸叶凋零,唯有这片叶子还在闪亮。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3-4-18 07:09
拜读过。确实,人类要生存发展,诗人是应该不辱使命的人类的精英,“历史的哨兵”。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