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抗震诗评:巴蜀多舛 诗写雅安(穆高举)
[打印本页]
作者:
马启代
时间:
2013-4-25 08:06
标题:
抗震诗评:巴蜀多舛 诗写雅安(穆高举)
巴蜀多舛 诗写雅安
穆高举
2013年4月20日上午8时2分,中国四川雅安,7.0级地震。
巴蜀春色尽夭折,子规啼诗俱如血。
面对不期而至的天灾,灾区需要的食物、饮用水、帐篷等救灾物资,军队、武警、志愿者等救援人员,分别从四面八方涌向四川,涌向雅安,物质的救援只是救援的一部分,而精神的、心理的救援在这次灾难面前凸显出了非常积极的一面。楼宇可以倒塌,山梁可以塌方,但人的精神防线绝不可以垮塌。诗歌,作为生活色彩和文学色彩高度结合的文学样式,她有着敏锐的感受力,第一时间捕捉到了雅安灾区的需要,再加上网络的翅膀,让灾民们听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声音,而这声音里蕴含的大爱、大勇、大智,让灾民们感受到了全民族的支持,增强了他们面对灾难时,勇敢自救的信心,更让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的公民意识开始觉醒,她的意义虽不能和五四运动相提并论,但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将是深远和广泛的。
爱就是整个人类的一种精神自觉,只不过诗人比常人更容易走进爱的殿堂,了解她的宏阔与伟大。诗人冰心曾经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灾难的铁蹄激发了诗人灵敏的触觉,他们将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爱,用手中的笔或键盘迅速的传达给需要爱的世界。
“一位年近半百的母亲,目睹了/一块轰然倒下的预制板,/狠狠地咬住了儿子。/刚刚绽放的二十岁的青春,/也看见了自己的母亲。/他不能动弹,却能够呼喊,/他要母亲赶快离开还在垮塌的险境。/母亲冲上去,用了五十年生命的底气,/掀开那块石板,抱起了大小伙子。/母亲说,我都不相信,/这是我自己干的。/母亲,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梁平没名堂《雅安不流泪,不要眼泪》)
“今夜,我要向一顶帐篷致敬,/向长在宽敞的田野上唤我小名的/帐篷致敬。/向帐篷一样,叫做家的那个汉字致敬。/向那些讲着不同方言的绳子,/那些把帐篷和家字拴牢的绳子致敬。/向帐篷里的那束光,那束/给不同的方言照明的光/致敬。”(龚学敏《今夜,我要向一顶帐篷致敬》)
“我必须晕眩、哭泣、被掩埋、被搜救,直至窒息,/才能和苦难相依为命。必须做一朵从高处/跌落的花朵,遍体鳞伤,血肉迷糊,/被及时抬上春天的救护车,才能握住一片/从远方伸过来的陌生而温暖的枝条。——/是的,我必须首先碎裂,才能用无处不在的呼唤和寻找,/铸成一颗完整的纯洁之心;/必须最终将头颅搭成云梯,才能从/乌云的废墟里,搭救出成群被围困的星星。”(张作梗《雅安:黑暗中的祈祷》)
母亲、帐篷、我,三个意象,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激励、感恩、感同身受,三种感情体验,像明亮的星星,投射在了灾区的夜空。
“求你了,大地,我在这儿跪下来/让油菜花开完,让最后一朵继续鲜艳/蜜蜂飞得嗡嗡叫,她的翅膀正把花粉四处搬运/求你了,树上的神,水上的神,云彩上的神/放过那朵小小的花吧,她正在开,开得多么好/像好一样好,求你了,大地/放过人间的美。”(大卫《春天的雅安》)
“尊敬的草木啊,请在地下轻轻提着每一个掉下屋顶的姓名/慢一点,慢一点降落/尊敬的大地啊,请轻轻接住每一个掉下屋顶的姓名/叫他们小天使,答应他们/以草木开花的方式,重新成为春天的人民”(海的割耳《为雅安祈福》)
大卫和海的割耳的诗,将诗人对美好的挚爱和对生命的珍爱表述得让人心一阵阵发紧,一阵阵痉挛,一阵阵疼痛。
也许就是在灾难面前我们忘记了幽禁自我的藩篱,我们有理由将自己的真诚暴露给世界。写诗本来就是勇敢者的事业,诗人的骨头可以粉碎,但绝对不能弯曲,这也是诗人的宿命。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怨愤政治的压抑,其实是自己的奴才心态作祟,是因为自己不能站起来。“我以我血荐轩辕”“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时代不也响起那样豪迈的声音吗!听听今天的声音,也许会让那些讥讽地震诗的没有心跳的诗人,在绣花的同时感受利刃喷薄火焰时的雄壮。
“我的祈福/无法摆平一个事故/人民/我们遭遇了太多不该遭遇的世界/我们却难以摆平头上和脚下的阴云/人民人民/我们一道驱逐魔鬼/一道掩埋阴魂/一道在原来的土地上生存/雅安人/在天灾人祸里。”(横竖三一宁《一个诗人的祷告》)
“他抱着老婆子不停念叨/该把你安置在哪里/咱土地早移了名/屋前原来自留地 被震垮物占领/真不愿把你烧成灰/生时没怎样像人 去了应留一身骨/倔老头抱着 抱成一道风景/抱成420纪念碑”(云海苍茫《倔老头》)
“他一直没人要/他不知从何来/记得 打过内战/记得 领过永远长不高的优怃/他喜欢孤独 喜欢与植物对话/等了几十年的人 个个上升了/清晨 听到路边人说 来了/他像企鹅一样兴奋/一二声巨响 他明白了/原来是山来了 房梁来了/他鼓足一口气/——哪里青山不埋人/——来了 别走/——可惜没人看见我这老东西/——怎知我是谁”(云海苍茫《来了》)
横竖三一宁的《一个诗人的祷告》,除却天灾,直指人祸,人民的奋斗成果,落入了谁的兜囊?这发自肺腑的惊天一问,能不让我们苟活者做深刻的反思?深处地震灾区的诗人云海苍茫,他的两首小诗看上去不愠不火,像是四川人的摆龙门阵,可是他所揭开的岂止是一个地区的伤疤,那是贴在我们每个中国人脸上的一道刀疤!
他们的诗可能会让某些当政者无颜,他们有可能会为自己招致一些无妄之灾,可是他们的诗作其实正在检验我们社会的良知,也在考察我们执政者的道德水平。
站在苦难的废墟上祈祷,施舍同情,揭露弊端以正世风,都是诗歌应该承载的社会责任,诗歌更应该有智慧的思考,引发社会变革,引导民族国家走向成熟。这个话题有些大,能身体力行为之的诗人还不多见,除非你的学识,你的个人经历为你提供了这样难得机遇,孟子曾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诗人马启代的诗《今天,没有诗意……》正是把个人遭遇、国家命运和历史责任杂糅在一起的一首好诗。
今天,没有诗意……
马启代
——谷雨飘雪,豆大的冰雹砸痛热情的樱花
春风死成白绫
那树上,那瓦上,那云上,都是逃命的身影
我没有站在小安妮的身边,但有人在
手铐、脚镣、刑期我都不怕
我恐人怨惹得天怒,我怕天谴华夏
雅安,芦山,一道“芦山幼儿园”的砖墙
还披着体制的釉面砖
但它断了,被恶魔的手撕成数节
我身边正有被碾在挖掘机下的老农,无辜的人
他们要在共和国的史册上成为刁民
雅安,芦山,闭上眼的兄弟姐妹暂且走好
今天,没有诗意,我不敢用染毒的字纪念你们
我写过:世道不公,天有异象
诗人,应当用饱含诗情的胸膛抵挡灾难
2013年4月20日谷雨雅安地震手记
“手铐、脚镣、刑期我都不怕”——苦难何所惧;“我恐人怨惹得天怒,我怕天谴华夏”——深爱着自己的民族;“雅安,芦山,一道‘芦山幼儿园’的砖墙/还披着体制的釉面砖”——直指致祸的根本;“诗人,应当用饱含诗情的胸膛抵挡灾难”——诗歌肩负的神圣职责。他直言“为良心写作”,他有过对国家前途的“宪政”思考,他的人生中遭遇的地震不曾摧垮他的意志,他在同胞受难时发出正义的呼声……
他的诗里,小安妮;受刑者;挖掘机下的老农;雅安,芦山,闭上眼的兄弟姐妹……这些弱势群体的代表,都是他心中至高无上的人民,他们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权利,他们或多或少承受了社会的不公,有的甚至付出了生命,可是他们确实在他的诗歌里得到了“人”的待遇。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这些公民意识会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可,为我们社会的进步提供应有的动力。
直面灾难,祈福雅安。诗人的声音一定会在灾区传唱,在网络上传唱,在有良知者的心中传唱,在神州大地上传唱。一场灾难,引发的社会思考将是诗歌带给历史的宝贵遗产。
2013年4月23日于太原
作者:
水云生
时间:
2013-4-26 09:06
非常赞同慕高举老师的观念,也欣赏马老师的诗。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4-29 13:45
欢迎作者来发布哦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