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组建《华语诗歌年鉴》编辑部征求意见函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3-5-15 01:07
标题: 组建《华语诗歌年鉴》编辑部征求意见函
  经与出版社商议,《诗歌周刊》年度纸质选本初步定名《华语诗歌年鉴》,并拟将选稿范围扩大到《诗歌周刊》之外,以全面展示当今华语诗歌的流派风格和艺术成就为编纂目标。为保证年鉴的选稿质量,创造性地做好年鉴的宣传、营销工作,中国诗歌流派网和《诗歌周刊》决定组建《华语诗歌年鉴》编辑部,现就编辑部的初步组成和工作范围征求会员和读者意见。
  一、编辑部拟由网站创始人徐敬亚、韩庆成任主编,另将聘任副主编、编委各若干名。

  1、徐敬亚简介:
  著名批评家、诗人,海南大学诗学中心教授。1986年发起“86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1988年主编“红皮书”《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2009年主编《中国诗典》。2006年获第三代诗歌终身成就奖。现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唯一诗歌终审评委。中国诗歌流派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主编。
  2、韩庆成简介:
  诗人、批评家。1986年起任《宣城日报》编辑、记者。1992年参与创办《生活与美》杂志,任主办人。2011年参与创办中国诗歌流派网,任学术委员、执行主编。2012年创办《诗歌周刊》,任主编。1986年获《当代诗歌》奖,2012年获滴撒诗歌奖。
  二、副主编、编委需具备以下特长(或之一):
  1、具有较好的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资源,以保证年鉴在相关纸媒、主流网络媒体的宣传;
  2、具有营销经验,以拓展年鉴的市场销售。据我们调查,目前诗歌选本首印一般在1000-3000册(辛波斯卡个人诗集《万物静默如谜》首印5万册是个特例),年鉴拟将首印5000册作为目标;
  3、具有图书策划、装帧、设计经验,有能力打造精品图书;
  4、非新华书店体系的区域销售经验和能力;
  5、个人销售能力。
  三、年鉴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亏损由网站承担,盈利由年鉴编辑部组成人员分享。
  欢迎有志于诗歌发展的朋友加盟年鉴团队,建设性的意见请形成文本,通过邮件方式发送到《华语诗歌年鉴》邮箱:
hysgnj@sina.com

作者: 安氏    时间: 2013-5-15 01:52
这是大事情!
作者: 安氏    时间: 2013-5-15 01:53
美好的年鉴____!
作者: 仕零    时间: 2013-5-15 01:56
前期做好宣传,中期适当炒作,后期来点闪电。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5 02:02
好事和大事!!
作者: 安氏    时间: 2013-5-15 02:13
仕零 发表于 2013-5-15 01:56
前期做好宣传,中期适当炒作,后期来点闪电。

好的文本有观念的文本有意义价值有反对之声的文本是必要也是惟一的.这个东西再怎么搞也不是流行畅销书,买的人自然会买,如你
不买的人自然不会买…
作者: 仕零    时间: 2013-5-15 02:27
《华语诗歌年鉴》是一档杂志?还是一本诗歌年选集?这一点我没看明白。
如果是杂志?5000册如果每月都能销售出去,(定价10元,一年按100元,邮费编辑部承担,平邮印刷品即可。)抛除稿费,编辑部应该略有盈利,这是美好愿景,我相信我肯定会订一年。基于对论坛的感情,不少会员都会订阅并做宣传。

诗歌杂志未来的路子必须有一定的平台支撑,譬如很火的论坛。拉赞助就会有广告,这一点对我们90后而言支持,我不想因为所谓的“纯粹”而使杂志亏损。毕竟我们没有经费支持,但是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创造。

问题的关键就是销量,做好精品,我想5000册不愁出路。全中国难道还没有上万诗歌“骨灰”级爱好者么?
谁也不会忍心看到诗歌没落,影响力出来了,后面的事好办。
作者: 仕零    时间: 2013-5-15 02:30
安氏 发表于 2013-5-15 02:13
好的文本有观念的文本有意义价值有反对之声的文本是必要也是惟一的.这个东西再怎么搞也不是流行畅销书,买 ...

我相信论坛会员大把的人会买。
只要好的文本,外界也会买。
未来还会有大量的会员涌入论坛,中国诗歌之盛事将会再次掀起。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5-15 04:56
仕零 发表于 2013-5-15 02:27
《华语诗歌年鉴》是一档杂志?还是一本诗歌年选集?这一点我没看明白。
如果是杂志?5000册如果每月都能销 ...

应该是选本吧。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5-15 04:58
中国诗歌流派网的盛事。华语诗歌的盛事。期待并支持。
作者: 黑帝    时间: 2013-5-15 05:43
好举措! 坚信流派网和诗歌周刊一定会打造出华语年鉴精品。 《华语诗歌年鉴》经济上如遇困难, 达人老黑郑重承诺: 本人给与资助,无论是出版还是营销环节。即刻启程,并祝圆满成功!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3-5-15 06:23
盛事、大事。赞!{:soso_e179:}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5-15 06:36
从目前气候看,诗集的营销是深水区,但依托流派网的人气,估计5000册可以轻易完成。祝愿早日成书!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06:46
本帖最后由 朱荣兴 于 2013-5-15 06:57 编辑

鉴于诗歌周刊的影响,再叫《华语诗歌年鉴》似乎火力分散,而叫《诗歌周刊年鉴》更妥,这样诗歌周刊与《诗歌周刊年鉴》互为倚角之势,相辅相成,而且人家一见就知,当然选稿范围相应小了点

1.名字不同,销售量完全不同
2.香港大学主要在港招生,但质量不比北大清华差,
3.要形成定力与合力,而不一定盲目扩大外延
作者: 许蓝翔    时间: 2013-5-15 07:00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5-15 06:46
鉴于诗歌周刊的影响,再叫《华语诗歌年鉴》似乎火力分散,而叫《诗歌周刊年鉴》更妥,这样诗歌周刊与《诗歌周刊 ...

我同意朱编辑的建议。
虽然《华语诗歌年鉴》名字叫得响,但现在的诗歌选刊大多书名接近。要有自己选刊的看点特点亮点,不同于其它诗选刊读本的。
《诗歌周刊》是论坛的金牌,在诗界也是巨大的影响力!


作者: 天露    时间: 2013-5-15 07:00
好事,尽全力支持
作者: 许蓝翔    时间: 2013-5-15 07:01
支持并送上祝福!{:soso_e157:}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07:02
本帖最后由 朱荣兴 于 2013-5-15 07:05 编辑
许蓝翔 发表于 2013-5-15 07:00
我同意朱编辑的建议。
虽然《华语诗歌年鉴》名字叫得响,但现在的诗歌选刊大多书名接近。要有自己选刊的 ...



完善意思啦人家看起来也全国选的
1.要有自己选刊的看点特点亮点,不同于其它诗选刊读本的。
2.形成独特性为主,独特的才是有生命的
作者: 许蓝翔    时间: 2013-5-15 07:05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5-15 07:02
对完善意思啦人家看起来也全国选的

嗯,看是这么个意思。
现在的诗歌选本太多了,但买账的也不太多!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3-5-15 07:37
本帖最后由 乐冰 于 2013-5-15 08:11 编辑

我的建议(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1、本网学术委员、主编、主持人每人10本,计500本;2、编辑、群主每人5本,计500本,;3、入选者每人3本,计500本;4、在本网会员中销售,估计会销售1500本(建议,而不是强迫);5、在本网会员中挑选50位大、中学教师,每人销售20本(学生有市场,计1000本;6、在本网挑选50位会员,让他们在所在城市销售20本,计1000本;7、通过卡夫卡及相关书店销售500本。总计:5500本。
————本人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集思广益。
作者: 秦时月    时间: 2013-5-15 07:40
请大家来共同支持,把好事办好。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07:49
乐冰 发表于 2013-5-15 07:37
我的建议:1、本网学术委员、主编、主持人每人10本,计500本;2、编辑、群主每人5本,计500本,;3、入选者 ...

太俗
只是说明诗歌不行
那样还不如不出
作者: 夏文成    时间: 2013-5-15 08:23
支持!力争打造成中国诗选第一品牌!
作者: 松林湾    时间: 2013-5-15 08:23
办起来后,我可认领5至10本。
作者: 哑者无言    时间: 2013-5-15 08:26
支持。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3-5-15 08:26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5-15 07:49
太俗
只是说明诗歌不行
那样还不如不出

诗歌没有市场这是事实,不能回避,市场本来就很现实。诗人只有团结,“众人拾柴火焰高”。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5-15 08:39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3-5-15 05:43
好举措! 坚信流派网和诗歌周刊一定会打造出华语年鉴精品。 《华语诗歌年鉴》经济上如遇困难, 达人老黑郑重 ...

{:soso_e183:} {:soso_e182:} {:soso_e179:} {:soso_e160:} 诗歌侠士!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5-15 08:41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5-15 06:46
鉴于诗歌周刊的影响,再叫《华语诗歌年鉴》似乎火力分散,而叫《诗歌周刊年鉴》更妥,这样诗歌周刊与《诗歌周刊 ...

其实分流派选诗,就叫中国诗歌十大流派年选,似更有意义。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3-5-15 08:43
成书后,买十本。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5-15 08:47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3-5-15 09:33 编辑

鉴于诗歌周刊的影响,再叫《华语诗歌年鉴》似乎火力分散,而叫《诗歌周刊年鉴》更妥,这样诗歌周刊与《诗歌周刊年鉴》互为倚角之势,相辅相成,而且人家一见就知,当然选稿范围相应小了点

1.名字不同,销售量完全不同
2.香港大学主要在港招生,但质量不比北大清华差,
3.要形成定力与合力,而不一定盲目扩大外延
*****************************************************************************
我同意朱编辑的建议。
虽然《华语诗歌年鉴》名字叫得响,但现在的诗歌选刊大多书名接近。要有自己选刊的看点特点亮点,不同于其它诗选刊读本的。
《诗歌周刊》是论坛的金牌,在诗界也是巨大的影响力!
*******************************************************************************

二位的意见有道理。
补充一点:我们的《诗歌周刊》选稿的范围本来就很广,我们的定位是【网络诗歌抽样读本】依托全国网络选稿。为了突出【以全面展示当今华语诗歌的流派风格和艺术成就为编纂目标。】这一要点,又不失彰显《诗歌周刊》之根本,选本名字可否叫《诗歌周刊——华语诗歌年鉴》《诗歌周刊》的品牌绝不能丢。

署名:中国诗歌流派网《诗歌周刊——华语诗歌年鉴编辑部》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3-5-15 08:51
既要质量,又要市场。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5-15 08:54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3-5-15 05:43
好举措! 坚信流派网和诗歌周刊一定会打造出华语年鉴精品。 《华语诗歌年鉴》经济上如遇困难, 达人老黑郑重 ...

达人老黑老师好魄力,赞
作者: 孙成龙    时间: 2013-5-15 08:57
诗坛盛事,支持关注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3-5-15 08:58
白希群 发表于 2013-5-15 07:33
我觉得《华语诗歌年鉴》应以精为主,不必求全,适当控制页码,定价不宜超过50元,以利于推销!浅见哈

同意。
作者: 未离子    时间: 2013-5-15 09:09
占位再讲。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5-15 09:25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5-15 06:46
鉴于诗歌周刊的影响,再叫《华语诗歌年鉴》似乎火力分散,而叫《诗歌周刊年鉴》更妥,这样诗歌周刊与《诗歌周刊 ...

如果今年出十大流派年鉴合集,大众化的推广由流派网做,各当选的流派承销一定数量,影响肯定更大,也与其余年选有了区隔。如果成功,明年再为十大流派各出一书,搞个系列,定会为诗歌流派发展造势,甚至会让中国诗歌走入另一片新天!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5-15 09:37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5-15 09:25
如果今年出十大流派年鉴合集,大众化的推广由流派网做,各当选的流派承销一定数量,影响肯定更大,也与其 ...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千流归海,。。。期待中国诗歌流派之一统。
作者: 鲁风    时间: 2013-5-15 09:46
好事,大力支持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5-15 09:46
王法 发表于 2013-5-15 09:37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千流归海,。。。期待中国诗歌流派之一统。

千流归海,那是收,不利于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那是放,就像太阳的光芒!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5-15 09:52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5-15 09:46
千流归海,那是收,不利于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那是放,就像太阳的光芒!

大大小小的诗军阀,都弄一块地盘,有实力也行。有的小老鼠,偏偏拖一条大尾巴,有多大油水?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5-15 10:08
王法 发表于 2013-5-15 09:52
大大小小的诗军阀,都弄一块地盘,有实力也行。有的小老鼠,偏偏拖一条大尾巴,有多大油水?:victory ...

在这么大一个中国,选10个流派,估计还行。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10:12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5-15 10:08
在这么大一个中国,选10个流派,估计还行。

少而精

一个拳击出有力,否则叫七手八脚
作者: 冻雨    时间: 2013-5-15 10:14
支持!
作者: 西玉    时间: 2013-5-15 10:15
王法 发表于 2013-5-15 04:58
中国诗歌流派网的盛事。华语诗歌的盛事。期待并支持。

附议主持。
作者: 赵行林    时间: 2013-5-15 10:16
期待。。。。。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5 10:23
《诗歌周刊》年度纸质选本初步定名《华语诗歌年鉴》

既然是年度-----华语诗歌年鉴,就不光是本网的盛事,应该是全网乃至全球的盛事!

建议加上这两条:

三、副主编、编委的计划组成结构:

1、中国诗歌流派网《诗歌周刊》主编或副主编2-3名。

2、大型诗歌网站重量级人物3-5名

3、著名诗人3-5名

4、著名诗歌评论家3-5名

5、传统媒体或网络媒体资源重量级人物2-3名

6、图书策划、装帧、设计、营销重量级人物3-5名。(推荐沈浩波)

以上最少16人,最多26人


五、欢迎各界伯乐举荐千里马。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10:33
仕零 发表于 2013-5-15 02:27
《华语诗歌年鉴》是一档杂志?还是一本诗歌年选集?这一点我没看明白。
如果是杂志?5000册如果每月都能销 ...


拉赞助
做广告为上策
作者: 望秦    时间: 2013-5-15 10:41
王法 发表于 2013-5-15 08:47
鉴于诗歌周刊的影响,再叫《华语诗歌年鉴》似乎火力分散,而叫《诗歌周刊年鉴》更妥,这样诗歌周刊与《诗歌周刊 ...

附议
作者: 望秦    时间: 2013-5-15 10:41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5-15 09:25
如果今年出十大流派年鉴合集,大众化的推广由流派网做,各当选的流派承销一定数量,影响肯定更大,也与其 ...

将各个流派做大,做强,也是一件盛事啊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5 10:45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5-15 08:41
其实分流派选诗,就叫中国诗歌十大流派年选,似更有意义。

《华语诗歌年鉴》

肯定下设一栏:  流派诗选

因为我们是流派网!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10:48
望秦 发表于 2013-5-15 10:41
将各个流派做大,做强,也是一件盛事啊

刚开始
以一点为妙

尔后再一花放十瓣
作者: 如花    时间: 2013-5-15 10:53
王法 发表于 2013-5-15 09:52
大大小小的诗军阀,都弄一块地盘,有实力也行。有的小老鼠,偏偏拖一条大尾巴,有多大油水?:victory ...

王老的比喻太好了
作者: 如花    时间: 2013-5-15 10:56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3-5-15 05:43
好举措! 坚信流派网和诗歌周刊一定会打造出华语年鉴精品。 《华语诗歌年鉴》经济上如遇困难, 达人老黑郑重 ...

老黑朋友很有实力。
作者: 松林湾    时间: 2013-5-15 11:02
好事,支持。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5 11:04
王法 发表于 2013-5-15 09:37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千流归海,。。。期待中国诗歌流派之一统。

诗歌是个人的..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流派产生是必然的...并且会是不断产生的!!

一花开放不如百花齐放.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11:20
严家威 发表于 2013-5-15 11:04
诗歌是个人的..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流派产生是必然的...并且会是不断产生的!!

一花开放不如百花 ...

1.先一书立威,拟一远程导弹

多了散珠,打麻雀
2.以后再各派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5 11:24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5-15 11:20
1.先一书立威,拟一远程导弹

多了散珠,打麻雀

既然是年度-----华语诗歌年鉴,就不光是本网的盛事,应该是全网乃至全球的盛事!

这样才立威!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11:27
严家威 发表于 2013-5-15 11:24
既然是年度-----华语诗歌年鉴,就不光是本网的盛事,应该是全网乃至全球的盛事!

这样才立威!

诗歌周刊年鉴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11:30
严家威 发表于 2013-5-15 11:24
既然是年度-----华语诗歌年鉴,就不光是本网的盛事,应该是全网乃至全球的盛事!

这样才立威!

应该是全网乃至全球的盛事------------革命高潮还未到来,长征途中,你以为百万雄师过长江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5 11:31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5-15 11:27
诗歌周刊年鉴

呵呵.....小了!!!...小了!!!!!!
另.......我何必买你的...我在网上看不行么...选的还不一定合我的品味呢....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5 11:34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3-5-15 14:14 编辑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5-15 11:30
应该是全网乃至全球的盛事------------革命高潮还未到来,长征途中,你以为百万雄师过长江


此帖王法消除——(管理层成员说话要谨慎,不可让会员看笑话。)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3-5-15 11:35
本帖最后由 西沈 于 2013-5-15 15:34 编辑

一个好的年鉴,首先是注重文本质量;其次是特色,诗歌的价值取向,不能搞成高大全;最后就是媒体宣传力度。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11:43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3-5-15 14:14 编辑

此帖王法消除——(管理层成员说话要谨慎,不可让会员看笑话。)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11:45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3-5-15 14:15 编辑

此帖王法消除——(管理层成员说话要谨慎,不可让会员看笑话。)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5-15 11:46
关注。支持!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5 11:46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3-5-15 14:15 编辑

此帖王法消除——(管理层成员说话要谨慎,不可让会员看笑话。)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5 11:48
放眼光 鼓勇气 提精神 加力度 勤思考 多宣传  做大做强!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5 11:53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3-5-15 14:16 编辑

此帖王法消除——(管理层成员说话要谨慎,不可让会员看笑话。)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11:54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3-5-15 14:16 编辑

此帖王法消除——(管理层成员说话要谨慎,不可让会员看笑话。)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5 11:56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3-5-15 14:16 编辑

此帖王法消除——(管理层成员说话要谨慎,不可让会员看笑话。)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11:58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3-5-15 14:13 编辑

此帖王法消除——(管理层成员说话要谨慎,不可让会员看笑话。)
作者: 老藏    时间: 2013-5-15 11:58
支持。弟需要10册、20册或数十册,领导批示就行
作者: 江玉中    时间: 2013-5-15 12:01
预祝年鉴早日编选成功!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12:04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3-5-15 14:17 编辑

此帖王法消除——(管理层成员说话要谨慎,不可让会员看笑话。)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5 12:08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3-5-15 14:17 编辑

此帖王法消除——(管理层成员说话要谨慎,不可让会员看笑话。)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3-5-15 12:08
19楼许蓝翔 说的有点道理:“但现在的诗歌选刊大多书名接近”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3-5-15 12:09
20楼白希群说的有点道理:“《华语诗歌年鉴》应以精为主,不必求全,适当控制页码”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3-5-15 12:13
32楼王法说的有点道理:“《诗歌周刊——华语诗歌年鉴》《诗歌周刊》的品牌绝不能丢。”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5-15 12:19
本帖最后由 王法 于 2013-5-15 14:18 编辑

此帖王法消除——(管理层成员说话要谨慎,不可让会员看笑话。)
作者: 书剑飘零    时间: 2013-5-15 12:23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5-15 08:41
其实分流派选诗,就叫中国诗歌十大流派年选,似更有意义。

好。
作者: 书剑飘零    时间: 2013-5-15 12:26
王法 发表于 2013-5-15 08:47
鉴于诗歌周刊的影响,再叫《华语诗歌年鉴》似乎火力分散,而叫《诗歌周刊年鉴》更妥,这样诗歌周刊与《诗歌周刊 ...

支持。可突出流派的份量。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3-5-15 12:31
在兰州地区的媒体宣传我来协调。。。。
支持年选。。把脉市场是硬道理。。。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5-15 12:34
杨立 发表于 2013-5-15 12:13
32楼王法说的有点道理:“《诗歌周刊——华语诗歌年鉴》《诗歌周刊》的品牌绝不能丢。”

附议!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5-15 12:35
建设性意见,想到再说!
作者: 望秦    时间: 2013-5-15 12:37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5-15 10:48
刚开始
以一点为妙

同感,起步难啊
作者: 风铃雨    时间: 2013-5-15 12:39
支持。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5-15 12:41
一件大事。
作者: 狼孩    时间: 2013-5-15 13:18
为文学立心,为诗歌正名,强烈支持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5-15 13:44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5-15 10:08
在这么大一个中国,选10个流派,估计还行。

全部易帜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5-15 13:48
书剑飘零 发表于 2013-5-15 12:26
支持。可突出流派的份量。

谢谢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3-5-15 13:48
支持!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5-15 13:49
杨立 发表于 2013-5-15 12:13
32楼王法说的有点道理:“《诗歌周刊——华语诗歌年鉴》《诗歌周刊》的品牌绝不能丢。”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5-15 13:53
望秦 发表于 2013-5-15 10:41
附议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5-15 13:53
如花 发表于 2013-5-15 10:53
王老的比喻太好了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5-15 13:56
严家威 发表于 2013-5-15 11:04
诗歌是个人的..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流派产生是必然的...并且会是不断产生的!!

一花开放不如百花 ...

风格必须百花齐放。诗人需大一统。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5-15 13:58
挥鞭流浪 发表于 2013-5-15 12:34
附议!


作者: 王磊    时间: 2013-5-15 14:01
哎呀,如此好事,希望有机会参与!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5 14:02
《诗歌周刊》现在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权威性还处于上升期,也就是说不是很权威!所以:《诗歌周刊——华语诗歌年鉴》把诗歌周刊放前面,不合适且不合理,应该是年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作者: 严家威    时间: 2013-5-15 14:06
王法 发表于 2013-5-15 13:56
风格必须百花齐放。诗人需大一统。

即便本网大一统又有多少人?与整个华语诗人不能比...整个华语诗人大一统....恐怕得等到共产主义实现时.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5-15 14:08
严家威 发表于 2013-5-15 14:02
《诗歌周刊》现在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权威性还处于上升期,也就是说不是很权威!所以:《诗歌周刊— ...

不能本末倒置。没有《诗歌周刊》——何来年鉴?就是要大树特树《诗歌周刊》。问好威老。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