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中国散文诗的发展要有自己的标高 [打印本页]
作者: 方文竹 时间: 2012-3-15 17:02
标题: 中国散文诗的发展要有自己的标高
中国散文诗的发展要有自己的标高
方文竹
在这收获的金秋季节,在这经济腾飞的吴东宝地,举行这样的一次散文诗会议,且以“峰”会名之,见证了中国当代散文诗的发展及发展高度。感谢吴江市文联提供了一个大好机会,同仁们拥抱交流,其乐融融,作为一个散文诗习作者,感到无比欣慰。
我写了二十多年的散文诗,写作带出了理论,在写作的同时喜欢对散文诗作一些不着边际的理论漫步。这样,“散文诗”被重新打量,变得复杂起来,换句话说,散文诗不仅是“写”的事情,也是“想”的事情,这个“想”,就是本体意识,就是思考散文诗是什么?散文诗的文体特征;散文诗与其它文体的“家族相似”;散文诗的地位及发展前景;等等。
今天的会议名曰“峰会”,“峰”就是“高”,也就是我常说的一句话“散文诗要想获得发展,必须要有她的标高”似有某种不谋而合之处,关于“标高”,我还有另一个说法,这就是发表在《散文诗世界》2010年第1期文章《散文诗要有崇“高”意识》,这里的“高”打了引号,由标“高”改为崇“高”,行动的意义得到了表现,也就是说,“标高”是散文诗同仁所应该追求的。今天就是要借此机会谈一下散文诗发展的“标高”问题,由于时间和篇幅的关系,不可能展开阐述,肯定存在错误和疑惑甚至漏洞百出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好在我的本意是提出问题,而不是摆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显然,标高就是高度,高度是有标准的,标准是一种尺度。海德格尔曾对诗人提出要求:“写诗就是去迎接尺度。”诗人的写作就是调动自身的各种潜能,与传统和大师对话,在“影响的焦虑”中突围与提升,并提出和回答时代的新问题,同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图景。标高和尺度让诗人的劳作有了一种自觉性的对象化的观照,并出现了理想化的写作。
标高不仅仅是写作的标高,而是一个人性的标高,美学的标高。人性的标高表明,一个写作者的主体建构和道德修养往往是创造伟大作品的前提。美学的标高体现为优异的作品必然以自身的高度,对作者的创造能力提出挑战,对于作者来说好比“跳起来摘桃子”。
下面具体谈一下当代散文诗的标高问题。
先谈创作。
标高写作,必然是难度写作。既然是“标高”,就是目前暂时还达不到的高度和标准,因而就是难度。难度难在哪里?难在难以超越他人,超越自己。这里的“他人”是指散文诗传统的历史性存在,它是一种散文诗文本典籍式的死传统,但依然等待着今天的作家去激活。胸无大志的写作者可以不理死传统,但置身其中的当代散文诗人或同行你不可不理,你无条件地处于他们的包围之中,甚至融入自身的血液之中,因此既认同又不满足是其正确的态度。一个具有探索精神的散文诗人既不满足他人,也不满足自己。既要拒绝“合唱”和广场意识,也要时刻警惕自己重复自己。我曾提出,同时代的诗人写着同一首诗。但每个人的写作不是重复式劳作,而是带着自身的体温和独特的文化触角。无个性的写作没有存在的必要。人与人有一个相比的问题,个人的作品与作品也有一个相比的问题,自己的这一篇作品与另一篇作品的差别是一个作家创造力的证明。相对而言,自身的超越的难度更大一些。外部环境(散文诗相对遭到冷遇)、思维定势、素养匮乏与写作惰性集于一身,往往容易毁灭一个散文诗人的创造力。这就是散文诗作者必须面对的考验。
要吸收其它文体的知名作者参与散文诗的写作。其它文体的优秀作者往往给散文诗写作带来新的元素,重新激活散文诗的惰性,甚至影响到散文诗写作的风向。耿林莽老师曾说,他从诗人写的散文诗比从散文诗作者写的散文诗中受益更多(大意)。
散文诗阵地。
刊物主要有湖南《散文诗》、四川《散文诗世界》,另有《索桥散文诗》(已停办)、新疆《散文诗作家》等。要鼓励散文诗民刊和网络,只有民刊和网络散文诗的兴盛,才谈得上散文诗的繁荣,沙里淘金,优秀作者会从中产生。
目前还没有公认的一批经典作品向中国文坛和全社会推荐。散文诗如果拿不出一批经典力作和实验性先锋作品,是无法与小说、散文和诗歌相抗衡的。
再谈理论。
理论的标高在于越越目前散文诗理论的一般化就事论事的套路,而进入到真正学术的高度,不光要有总结,还要有提升,高屋建瓴。如新诗的“民间写作”的“知识分子写作”等,很在理论划分的。老实说,目前的散文诗理论不叫“理论”,而是叫“评论”,总觉得层次要低一等。
理论落后于创作的现象大家有目共睹。这里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人们喜欢说“理论与创作相辅相成”,其实不然,理论完全可以丢开创作,我行我素,建立自身的话语体系。理论还可以高高在上,对创作指手划足。对于散文诗理论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必需!
搞散文诗理论的大多是创作、理论并驾齐驱的,也有少数脱离创作的理论家,如王光明、李标晶,但太少了。只有脱离创作的理论家才是纯粹理论家。只有对散文诗创作进行远距离的观照,散文诗理论才会提升自身的水平,增强自身的学术性、学理性、抽象性。只有散文诗理论水平提高了,散文诗理论文章才会打进核心学术期刊,引起学术界的注意,这样才会提升散文诗的地位。
相对就于人类意识各有其专属的逻辑思维方法,散文诗理论要生造术语,或说要有自己的专业术语,不要怕出错,有争议会更好。散文诗理论要有自身的一整套范畴、概念体系,目前这方面极为贫乏。
增强散文诗理论的学术性,必须注重专题研究,专题研究往往是理论的延伸、向深度开掘。上个月在河南信阳举行的“散文诗的社会担当与艺术表现” 研讨会,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只可惜,这样的研讨会太少了。
除了创作、理论之外,还有一个散文诗的生长环境问题。何为“生长环境”?就是散文诗的地位问题。散文诗在目前中国文坛只是一个“小文体”,另一极小说为“大文体”。众所周知,目前中国散文诗地位不高。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比提升散文诗理论更重要。如何解决?我认为,外围的问题还需要外围的办法解决。例如,热爱散文诗的有份量人物可多做这方面工作,全国性大奖要有散文诗,多出散文诗报刊和选本,将散文诗打进综合性文学期刊和诗歌刊物,开展散文诗研讨比如像这次吴江会议,各种文学年度总结要有散文诗,多成立散文诗组织,等等。
以上谈的比较肤浅,也没有什么新意,只是一些不高明的大白话,只是随意交流而已,
很多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好在散文诗事业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是“持久战”,以后多向同仁们学习。
作者: 埙羽 时间: 2012-3-15 17:25
“标高不仅仅是写作的标高,而是一个人性的标高,美学的标高。人性的标高表明,一个写作者的主体建构和道德修养往往是创造伟大作品的前提。美学的标高体现为优异的作品必然以自身的高度,对作者的创造能力提出挑战,对于作者来说好比“跳起来摘桃子”。”
重帖,提议高亮引读。光亮中,我们一起去果园“跳起来摘桃子”。
作者: 埙羽 时间: 2012-3-15 17:32
文竹兄,向你拱拱手后,我们设法登高。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2-3-15 17:38
一个写作者的主体建构和道德修养往往是创造伟大作品的前提。
——这句话不仅对散文诗,对诗歌乃至文学写作都是一句至理名言!
应该高亮。
作者: 埙羽 时间: 2012-3-15 18:05
韩庆成 发表于 2012-3-15 17:38
一个写作者的主体建构和道德修养往往是创造伟大作品的前提。
——这句话不仅对散文诗,对诗歌乃至文学写作 ...
“一个写作者的主体建构和道德修养往往是创造伟大作品的前提。
——这句话不仅对散文诗,对诗歌乃至文学写作都是一句至理名言!
应该高亮。”
呵,我点亮。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3-15 23:14
努力向高度攀爬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3-15 23:19
散文诗理论要生造术语,或说要有自己的专业术语,不要怕出错,有争议会更好。
作者: 杜国庆 时间: 2012-3-16 02:29
近期拟写散文诗,高调地讲一下哈,其实一点底气没有的。自己给自己打打气。
曾经学习过这篇,再看。
窃以为可以精华的。许多话讲的都很对,没法摘录。
一个具有探索精神的散文诗人既不满足他人,也不满足自己。既要拒绝“合唱”和广场意识,也要时刻警惕自己重复自己。我曾提出,同时代的诗人写着同一首诗。但每个人的写作不是重复式劳作,而是带着自身的体温和独特的文化触角。无个性的写作没有存在的必要。人与人有一个相比的问题,个人的作品与作品也有一个相比的问题,自己的这一篇作品与另一篇作品的差别是一个作家创造力的证明。相对而言,自身的超越的难度更大一些。外部环境(散文诗相对遭到冷遇)、思维定势、素养匮乏与写作惰性集于一身,往往容易毁灭一个散文诗人的创造力。这就是散文诗作者必须面对的考验。
作者: 埙羽 时间: 2012-3-16 09:19
杜国庆 发表于 2012-3-16 02:29
近期拟写散文诗,高调地讲一下哈,其实一点底气没有的。自己给自己打打气。
曾经学习过这篇,再看。
杜国庆:“近期拟写散文诗,高调地讲一下哈,其实一点底气没有的。自己给自己打打气。
曾经学习过这篇,再看。
窃以为可以精华的。许多话讲的都很对,没法摘录。
一个具有探索精神的散文诗人既不满足他人,也不满足自己。既要拒绝“合唱”和广场意识,也要时刻警惕自己重复自己。我曾提出,同时代的诗人写着同一首诗。但每个人的写作不是重复式劳作,而是带着自身的体温和独特的文化触角。无个性的写作没有存在的必要。人与人有一个相比的问题,个人的作品与作品也有一个相比的问题,自己的这一篇作品与另一篇作品的差别是一个作家创造力的证明。相对而言,自身的超越的难度更大一些。外部环境(散文诗相对遭到冷遇)、思维定势、素养匮乏与写作惰性集于一身,往往容易毁灭一个散文诗人的创造力。这就是散文诗作者必须面对的考验。”
支持杜国庆精华提议。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3-16 10:29
偶也支持{:soso_e182:}
作者: 微尘含笑 时间: 2012-3-16 10:38
“写诗就是去迎接尺度。”诗人的写作就是调动自身的各种潜能,与传统和大师对话,在“影响的焦虑”中突围与提升,并提出和回答时代的新问题,同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图景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3-16 10:42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作者: 吟啸徐行 时间: 2012-3-19 19:24
深刻的作品来自深刻的思考,值得我们学习的文章!
作者: 周旋 时间: 2012-3-19 23:21
本帖最后由 周旋 于 2012-3-19 23:22 编辑
他们说您甘为人梯!
作者: 楚楚! 时间: 2018-8-2 11:41
哇,大咖都来题文了,这比微诗版更拽了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