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摆脱——读黄邦君《老屋》 [打印本页]

作者: 121    时间: 2013-5-22 12:03
标题: 摆脱——读黄邦君《老屋》
本帖最后由 121 于 2013-5-24 11:14 编辑

附:《老屋》

      黄邦君


老屋在一条巷子里死了许多年
每个鼠洞都是一个袖珍博物馆
一些被咬烂的姓名
而今都上了历史教科书
只是不少地方需要补正
大约都是鼠齿留下的空白

屋基蛇已蜕化几次
每一件蛇皮
都被古鉴赏家拍卖成龙袍
蛛网编织着太阳辐射的图案
一杆生锈的铜烟枪
抵抗过一八四○年
有蛤蟆的哈欠
接应断续的枪声

老屋实在太老
大厅中残缺着的一块石碑
是镶着的唯一一颗
门牙
然而就这一颗门牙
死咬住不肯搬迁

有雨水不断渗透下来
一片片苔藓
开始酝酿公开的哗变


     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有我国特殊的时代烙印 。在那个年代读到这首诗的人,肯定会有许多感慨。至少比我现在读到时要来得激烈深沉得多。
          而我读诗并不怎么看中手法技巧,觉着手法技巧只是一首诗的衣服,而我更看重的是作者透过这层衣服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到底能给我们怎样的感动。
          第一个问题,看看作者到底要说什么。老屋只是一个引子,透过这个引子,我们可以看到朝代的更迭。如果我们还生活在那样一个皇权时代,我们所期待的或所能做的就是希望或要求皇帝们读《资治通鉴》。事实上,皇帝们都会读《资治通鉴》的,但为什么总是把自己一步一步逼向绝境以至于改朝换代呢?1840年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西方坚船利舰上的炮声轰散了笼罩在皇城上的虚幻的五彩光环。落后就得挨打已成共识。作者由远及近由内及外的一番审视后发出了自己强有力的声音,用很时髦的一句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通俗地说就是摆脱束缚,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清醒的认识超越的理念走复兴之路强国之路。可能我们很多人都会唱《春天的故事》。79年那个春天,终于摆脱了一些“老屋”的束缚,我国农村顿时出现了一派新气象。这无疑是作者信念的一个基石。但对于敏锐的站在高处的诗人来说,这还远远不够。所以,他对那颗死咬着不放的“门牙”有着难以释怀的愤懑,有着打碎它的冲动。这是一个惊人之举,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终于92年那个春天邓老发出了整天憾地的声音——发展才是硬道理,彻底拔出了那颗“门牙”。一棵树必以主干为主体,枝丫树叶都是为主干服务。这首诗以摆脱为主干,辅以一些枝枝丫丫。而这些枝枝丫丫却正好成了因未摆脱而只能走向末路的反证。
    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后,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虽与我们生活在一起,但却离我们很远。在那个大多人还茫然无措的年代,作者却已摆脱了出来。只有摆脱了出来,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也只有超越了自我,发出的声音才更有警醒力。而分析作者的一个自我摆脱更新也就更能理解作者希望自己的祖国早日摆脱束缚蒸蒸日上的赤子之心。这应该是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作者到底给了我什么样的感动呢? 我之所以用“摆脱”做题目,它不但不含有决裂的退出还暗藏着诗人的一种情怀——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也是诗人让我感动的地方。
     这首诗之优秀还表现在它没有老屋的腐朽之气,而是充满活力有着坚定的信念。就现在读来,在某些方面仍有现实的意义。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3-5-22 12:12
用“摆脱”做题目。它不但不含有决裂的退出还暗藏着诗人的一种情怀——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soso_e163:}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5-22 20:09
读诗并不怎么看中手法技巧,觉着手法技巧只是一首诗的衣服,而我更看重的是作者透过这层衣服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到底能给我们怎样的感动。
——支持从这个角度分析,可以再继续深入一些哦
作者: 尹煜的诗歌    时间: 2013-5-22 21:25
{:soso_e160:}
作者: 北残    时间: 2013-5-22 21: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121    时间: 2013-5-23 08:39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3-5-22 12:12
用“摆脱”做题目。它不但不含有决裂的退出还暗藏着诗人的一种情怀——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 ...

谢谢子青悠然来读。问好
作者: 121    时间: 2013-5-23 08:42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5-22 20:09
读诗并不怎么看中手法技巧,觉着手法技巧只是一首诗的衣服,而我更看重的是作者透过这层衣服到底想告诉我们 ...

问好主持人。对于这一行,我是一个门外汉,之所以不怕出丑,也只是想挤半个脑袋到门里去。
作者: 121    时间: 2013-5-23 08:42
尹煜的诗歌 发表于 2013-5-22 21:25

谢谢来读
作者: 121    时间: 2013-5-23 08:45
北残 发表于 2013-5-22 21:46
有雨水不断渗透下来
一片片苔藓
开始酝酿公开的哗变

谢谢北残来读。是好诗,评嘛,我会多练习,争取以后的能成为好评
作者: 121    时间: 2013-5-24 11:15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5-22 20:09
读诗并不怎么看中手法技巧,觉着手法技巧只是一首诗的衣服,而我更看重的是作者透过这层衣服到底想告诉我们 ...

问好主持人。重新整理了一下,请指教。
作者: 夏箫    时间: 2013-5-25 13:47
有雨水不断渗透下来
一片片苔藓
开始酝酿公开的哗变


我觉得这最后一节,是这首诗最有味的地方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3-5-31 12:17
提读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5-31 15:04
读诗,评诗,首先要确定它是不是诗,是诗了,再看诗所赋于我们的什么,什么....
不是诗了,还诗诗啥?那些文字所赋于我们的什么,什么...,都不是诗的赋于,而是那些文字的赋于。

黄邦君《老屋》不是诗!无节奏无韵律这一条就断定它不是诗了。
作者: 121    时间: 2013-5-31 21:59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3-5-31 15:04
读诗,评诗,首先要确定它是不是诗,是诗了,再看诗所赋于我们的什么,什么....
不是诗了,还诗诗啥?那些 ...

问好菊岭耕夫。我也常读一些古诗。但我写的时候,也并不在意诗有韵还是无韵。有韵未必就一定是诗,而无韵也未必就不是诗。如果诗用有韵无韵来划分,诗也就不成其为诗了。比如顺口溜是诗吗?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6-1 08:51
121 发表于 2013-5-31 21:59
问好菊岭耕夫。我也常读一些古诗。但我写的时候,也并不在意诗有韵还是无韵。有韵未必就一定是诗,而无韵 ...

顺口溜是诗,且是新韵诗的先锋!

.新韵先锋——顺口溜
    那些不守格律,不拘平仄的仿旧体诗词,常常被所谓诗歌权威们或自称诗歌行家们一言以蔽之曰:顺口溜, 打油诗。甚至嗤之以鼻或加以嘲笑,随即被弃之于字纸篓。
    然而,新韵理论却认为,顺口溜是应时之作,是最新诗语,是民歌之本,是新韵之源。没有顺口溜的产生,便没有民歌民谣的形成,也就失去了新韵的现实基础。因为新韵的根基之一是民歌。所以说,顺口溜是新韵的先锋,应该祝贺它为新韵开山劈路!
重视和发掘顺口溜(含现代民歌、民谣、快板书等)的创作与提炼,是新韵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要将它们从所谓诗歌权威们的字纸篓里解放出来!要从人民大众的口头上发掘出来!使其成为新韵的活鲜鲜的养料。
(重阳JM)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3-6-2 13:09
我更看重的是作者透过这层衣服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到底能给我们怎样的感动。


非常支持这样的审美需求{:soso_e163:}
作者: 闲云野鹤    时间: 2013-6-2 13:38
按菊岭耕夫说:您的诗歌多不讲究诗韵。人民日报讲无韵即非诗。写非诗即违法,知法犯法肆意违法的就不是个人,简直“混蛋”(菊岭耕夫说汤胜林原话)不如!徐静亚说“本网站自由,不存在禁言”。谢谢!明天再见。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6-3 14:55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13-6-2 13:38
按菊岭耕夫说:您的诗歌多不讲究诗韵。人民日报讲无韵即非诗。写非诗即违法,知法犯法肆意违法的就不是个人 ...

闲云野鹤疯了,恶意灌水!自我暴露的丑恶嘴脸到此一示!
作者: 秋风    时间: 2013-6-9 18:17
终于92年那个春天邓老发出了整天憾地的声音——发展才是硬道理,彻底拔出了那颗“门牙”。从这个角度分析也很有道理。秋风支持!{:soso_e181:}
作者: 121    时间: 2013-6-10 21:14
秋风 发表于 2013-6-9 18:17
终于92年那个春天邓老发出了整天憾地的声音——发展才是硬道理,彻底拔出了那颗“门牙”。从这个角度分析也 ...

谢谢秋风来读。我只是一个半路出家的和尚,因为读不懂诗,觉着这种方式有助于我把诗读懂,所以就凑合了。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6-11 08:58
发展才是硬道理!
新韵是对旧韵的改革与创新,是发展。
新韵是对无韵的否定和改造,也是发展。
作者: 轮回    时间: 2013-6-12 07:44
这首诗好多年后读依然有力量!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6-12 15:10
轮回 发表于 2013-6-12 07:44
这首诗好多年后读依然有力量!

有力量不等于有韵。
有韵的是诗,有力量的是什么?
作者: 轮回    时间: 2013-6-13 08:14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3-6-12 15:10
有力量不等于有韵。
有韵的是诗,有力量的是什么?

有力量的是生命力
问好!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6-13 08:55
轮回 发表于 2013-6-13 08:14
有力量的是生命力
问好!

是诗吗?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