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语言比时代更辽阔 [打印本页]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0 19:36
标题: 语言比时代更辽阔
本帖最后由 五谷之子 于 2013-6-13 11:56 编辑

何为语言比时代更辽阔?

就是时代,世界,思想,情感,内涵,积累在语言里面的东西。
比如,举一个词来说:

“明月”松间照
改成“月亮”松间照。

意思虽然是一样,但是意境却没了。意境情感,是积累在词汇明月里面。因为古典诗歌大量使用的是明月而不是月亮。所以经过大量的使用,那些思想,情感就积淀在明月里面了。

这就是所谓的语言比时代更辽阔。

作者: 一叶知秋    时间: 2013-6-11 00:55
月亮指的是一个物状的事物,而明月则是指一个物状的事物在一个时间里的状态,这是不一样的,所有其表现的意境也不一样。语言是人表达的,而人在不同的时空里,情绪、灵感、境界、知识、操守、悟性等等直接影响它是否粗、细、刚、柔、远、近、高、低等等,而且还区别于动物的叫声,他可以迂回、前瞻•••••人有逻辑的思辩,所以他的语言可以比时代(此时、当时)更辽阔、悠远•••••
个见!
作者: 黑帝    时间: 2013-6-11 04:56
学习欣赏 问好楼主
作者: 艾草    时间: 2013-6-11 06:10
语言比时代更辽阔。
作者: 绝不收兵    时间: 2013-6-11 07:36
兵兵学习
作者: 绝不收兵    时间: 2013-6-11 07:37
一叶知秋 发表于 2013-6-11 00:55
月亮指的是一个物状的事物,而明月则是指一个物状的事物在一个时间里的状态,这是不一样的,所有其表现的意 ...

透彻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3-6-11 09:12
学习‘了!
作者: 鹤鸿    时间: 2013-6-11 09:35
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问好!
作者: 成建武    时间: 2013-6-11 09:38
这也并不都是习惯上的问题了
作者: 看孤城    时间: 2013-6-11 11:07
“语言比时代更辽阔”这句话,个人是这样理解的:以明月为例,明月作为一个古典诗歌中常常出现的意象,赋予了丰富的意义,有“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的思妇悠情,有“月明星稀”的求贤若渴,有“明月松间照”的高远淡薄,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遥祝寄托等等。当我们阅读古诗的时候,看到明月这个意象,自然而然地会想到他的延生意义和附加思想,并从诗句的组合中,让这个意象发挥特有的某种功能,而这个意象本身的丰厚底蕴在表现某种意境的同时还会给人带来单一意境之外的其他意味。这种精确的表现和表现之外的丰富意趣,都离不开长久以来的诗人们创作的积累,所以当一个像“明月”这样的诗歌中久经使用的意象出现之后,它本身的内涵和外延就包含了一个古典的伟大的创作时期(中国古代诗歌)所赋予的意味,因此这个意象(词汇、语言)就已经等同于整个时代,具有了丰富的意味。至于比时代更辽阔,是因为在今天这个词汇和现代的语境产生碰撞,又具有了现代的新意味,这就超越了古典时期的意味,具有了更多的外延。故而语言总是在超越时代,比时代更加辽阔,这也是一个诗人在创作中必须追求的,就是用其语言的创造力,不断赋予词汇(意象、语言)以新的韵致、内涵、外延,让语言具有更加辽阔的远景。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6-11 12:49
看孤城 发表于 2013-6-11 11:07
“语言比时代更辽阔”这句话,个人是这样理解的:以明月为例,明月作为一个古典诗歌中常常出现的意象,赋予 ...

透彻。学习。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6-11 12:49
有益的交流、探讨。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3:05
一叶知秋 发表于 2013-6-11 00:55
月亮指的是一个物状的事物,而明月则是指一个物状的事物在一个时间里的状态,这是不一样的,所有其表现的意 ...

问好老哥,我个人觉得无论是明月还是月亮都已经是词汇里面已有的东西了,而我们看诗,是去看不同风格的诗里的不同积淀,以及看不同来历的词化合在一起后,所产生的阅读联想,而这些阅读联想,就是词里面积淀的内涵,和其他词汇化合的结果。老哥端午快乐。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3:06
王法 发表于 2013-6-11 12:49
有益的交流、探讨。

还请王法兄多交流、探讨。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3:06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3-6-11 04:56
学习欣赏 问好楼主

问好老黑兄,还请都交流。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3:07
艾草 发表于 2013-6-11 06:10
语言比时代更辽阔。

问好艾草兄,可多进行交流、探讨。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3:08
绝不收兵 发表于 2013-6-11 07:36
兵兵学习

哥你这么谦虚干嘛咯,咱是来讨论滴。。。哈哈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3:08
招小波 发表于 2013-6-11 09:12
学习‘了!

问好招老兄,可留下多探讨、交流些意见。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3:08
鹤鸿 发表于 2013-6-11 09:35
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问好!

鹤鸿兄来了,五谷可盼着呢。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3:09
成建武 发表于 2013-6-11 09:38
这也并不都是习惯上的问题了


成建武,你咋认为我们说到是习惯的问题了?
作者: 行健    时间: 2013-6-11 13:19
“明月”松间照
改成“月亮”松间照。

意思虽然是一样,但是意境却没了。意境情感,是积累在词汇明月里面。因为古典诗歌大量使用的是明月而不是月亮。所以经过大量的使用,那些思想,情感就积淀在明月里面了

分析精湛透彻!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6-11 13:22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1 13:06
还请王法兄多交流、探讨。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3:28
行健 发表于 2013-6-11 13:19
“明月”松间照
改成“月亮”松间照。

多谢行健兄欣赏,还请行健兄多交流、探讨。
作者: 鹤鸿    时间: 2013-6-11 13:30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1 13:08
鹤鸿兄来了,五谷可盼着呢。


作者: 行健    时间: 2013-6-11 13:31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1 13:28
多谢行健兄欣赏,还请行健兄多交流、探讨。

多指教啊!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3:34
行健 发表于 2013-6-11 13:31
多指教啊!

指教不敢,多提自己的观点意见才是。
作者: 行健    时间: 2013-6-11 13:37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1 13:34
指教不敢,多提自己的观点意见才是。

行健非诗歌专业者  所以很多不懂!
作者: 旗木宛如    时间: 2013-6-11 14:13
学习
作者: 秦时月    时间: 2013-6-11 14:22
有道理,受教益。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4:27
行健 发表于 2013-6-11 13:37
行健非诗歌专业者  所以很多不懂!

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作者: 看孤城    时间: 2013-6-11 14:27
王法 发表于 2013-6-11 12:49
透彻。学习。

老兄客气,多批评指正。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4:27
旗木宛如 发表于 2013-6-11 14:13
学习

多交流、探讨便是。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4:28
秦时月 发表于 2013-6-11 14:22
有道理,受教益。

秦老哥言重了,还请多交流。探讨。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6-11 14:52
看孤城 发表于 2013-6-11 14:27
老兄客气,多批评指正。

交流。
作者: 成建武    时间: 2013-6-11 14:53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1 13:09
成建武,你咋认为我们说到是习惯的问题了?

何为语言比时代更辽阔?

就是时代,世界,思想,情感,内涵,积累在语言里面的东西。
比如,举一个词来说:
“明月”松间照
改成“月亮”松间照。

意思虽然是一样,但是意境却没了。意境情感,是积累在词汇明月里面。因为古典诗歌大量使用的是明月而不是月亮。所以经过大量的使用,那些思想,情感就积淀在明月里面了。

这就是所谓的语言比时代更辽阔。


因为你上边的因为古典诗歌大量的使用的是明月而不是月亮,所以....................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4:57
成建武 发表于 2013-6-11 14:53
何为语言比时代更辽阔?

就是时代,世界,思想,情感,内涵,积累在语言里面的东西。

好吧,是俺滴错啦。。。
作者: 成建武    时间: 2013-6-11 15:05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1 14:57
好吧,是俺滴错啦。。。

你在为我认为你们说到的是习惯问题感到惊讶,那也只能怪你们自个词不达意,怨不得别个曲解啊有木有?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5:06
成建武 发表于 2013-6-11 15:05
你在为我认为你们说到的是习惯问题感到惊讶,那也只能怪你们自个词不达意,怨不得别个曲解啊有木有?:l ...

可参见看孤城的回复。
作者: 成建武    时间: 2013-6-11 15:14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1 15:06
可参见看孤城的回复。

我成某人的读后感就两个字——犯晕有木有?
作者: 秦时月    时间: 2013-6-11 15:35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1 14:28
秦老哥言重了,还请多交流。探讨。

节日快乐!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5:37
秦时月 发表于 2013-6-11 15:35
节日快乐!

主要这没粽子,给老哥空降几个去。
作者: 秦时月    时间: 2013-6-11 15:38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1 15:37
主要这没粽子,给老哥空降几个去。

好啊,谢谢。
作者: 海边边    时间: 2013-6-11 15:45
一个简单的道路,定义性的东西我们无法更改,但语言可以在诗意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和发挥,以赋予更多内涵,我想这是诗歌要走的道路。问好!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5:51
本帖最后由 五谷之子 于 2013-6-11 16:00 编辑
海边边 发表于 2013-6-11 15:45
一个简单的道路,定义性的东西我们无法更改,但语言可以在诗意的基础上,加以创造和发挥,以赋予更多内涵, ...


对,诗歌是语言的炼金术,而诗人就是炼金师。我想语言应该算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具体承担者,如果说写诗和读诗,我想都要从语言上的分析出发的,这样才能更好的观察出不同风格的词是怎么产生化学反应的。问好海兄。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6-11 16:14
学习!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6:20
梧桐树 发表于 2013-6-11 16:14
学习!

老哥可得多交流,不可逛逛就走。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3-6-11 16:26
语言比时代更辽阔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6:30
李明利 发表于 2013-6-11 16:26
语言比时代更辽阔

问好明利兄,可多交流、探讨。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3-6-11 16:41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1 16:30
问好明利兄,可多交流、探讨。

祝福!端午节快乐
作者: 王磊    时间: 2013-6-11 16:42
学习,欣赏!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6:50
李明利 发表于 2013-6-11 16:41
祝福!端午节快乐

哈哈,明利兄端午同乐。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6:50
王磊 发表于 2013-6-11 16:42
学习,欣赏!

还请王磊兄弟多交流、多探讨、
作者: 徐倩    时间: 2013-6-11 17:04
解说的对,语言比时代更辽阔。言词言语言句,都能流传古今,在于意义意境。问好五谷!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7:11
标题: RE: 语言比时代更辽阔(讨论贴)
徐倩 发表于 2013-6-11 17:04
解说的对,语言比时代更辽阔。言词言语言句,都能流传古今,在于意义意境。问好五谷!

问好徐倩姐噢,更详细的解释参见看孤城的,哈哈。端午节快乐噢。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3-6-11 18:26
学习欣赏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6-11 18:35
看过!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8:56
筷子 发表于 2013-6-11 18:26
学习欣赏

问好筷子兄,还请多交流。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8:57
挥鞭流浪 发表于 2013-6-11 18:35
看过!

问好流浪兄,还请多进行交流、指导。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3-6-11 18:58
来学习了,很喜欢这句话~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8:59
王丽颖 发表于 2013-6-11 18:58
来学习了,很喜欢这句话~

丽颖姐说笑了,大家一起学习,哈哈,赶紧签收粽子噢,我给你空降了。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3-6-11 19:01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1 18:59
丽颖姐说笑了,大家一起学习,哈哈,赶紧签收粽子噢,我给你空降了。

这孩子也太会哄人啦~不管能不能收到,姐先谢谢你了~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9:03
王丽颖 发表于 2013-6-11 19:01
这孩子也太会哄人啦~不管能不能收到,姐先谢谢你了~

嘻嘻,咱吃的是精神食粮,所以肯定能收到滴,姐端午节快乐哈。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3-6-11 19:06
姐这下雨呢。估计飞机也不能降落~端午快乐~
作者: 静本信灵    时间: 2013-6-11 19:22
学习了!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19:27
静本信灵 发表于 2013-6-11 19:22
学习了!

大家一起学习,得多交流、探讨。
作者: 静本信灵    时间: 2013-6-11 19:29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1 19:27
大家一起学习,得多交流、探讨。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20:36
水无言 发表于 2013-6-11 20:35
你说的这个是对的!但也不能笼统说全部是这样,很多是就事论事!

对,五谷这样有点以偏概全,无言兄见谅。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6-11 20:52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1 18:57
问好流浪兄,还请多进行交流、指导。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3-6-11 20:55
学习你的善思精神。节日快乐!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20:57
肖振中 发表于 2013-6-11 20:55
学习你的善思精神。节日快乐!

问好肖老兄,五谷还只是将学习的一小部分分享,还待日后多学多思,还请肖老兄多来咱们多探讨、交流。
遥祝老兄节日快乐。
作者: 袁会    时间: 2013-6-11 21:31
袁会语录﹕“只有在不断创新和超越自我中,诗歌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没有完美的,只有更美的。”

“在不断学习中得到进步,来完善我们的不足。”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21:33
袁会 发表于 2013-6-11 21:31
袁会语录﹕“只有在不断创新和超越自我中,诗歌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没有完美的,只有更美的。”

哈哈,袁老兄这几句俺记下了。嘿嘿
作者: 袁会    时间: 2013-6-11 21:39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1 21:33
哈哈,袁老兄这几句俺记下了。嘿嘿

哈哈!见笑了……
作者: 小苏蕙儿    时间: 2013-6-11 22:57
呵呵,讨论题似乎简单了些,但会勾起兴致来。语言可以超越千年,就像古典诗词里的那些大诗人,他们的作品就是这样。端午节快乐!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1 23:05
小苏蕙儿 发表于 2013-6-11 22:57
呵呵,讨论题似乎简单了些,但会勾起兴致来。语言可以超越千年,就像古典诗词里的那些大诗人,他们的作品就 ...

慧姐好,这问题相对简单了些,但却也不失为我们的主旨做简单的阐释,遥祝端午节快乐。
作者: 看孤城    时间: 2013-6-11 23:27
其实,说语言比时代更辽阔,还在于20世纪以来结构主义哲学的思路和方法带来的思想观念上的转变。结构主义认为一个词汇总是被定义在和其他词汇的关系之中
没有独立存在的
比如说我们说“胖”,是相对于“瘦”
说“匀称”,是相对于“胖”和“瘦”
没有一个词汇可以独立于语言存在
没有了语言的参照系,单个的词汇就无法拥有意义
如果不是姚明的“高”,大家也没有办法说潘长江就是“矮”
这样的情况下,姚明的“高”就成了说潘长江是“矮”的一个语境了
所以我们所有的语言都必须在某种情境中才能被了解
就像“明月”和“月亮”,脱离了古典诗歌的语境,他们差别不大
没有了语言的参照系,单个的词汇就无法拥有意义
所以语言是诗歌的生命,自然比时代更加辽阔


作者: 冻雨    时间: 2013-6-12 08:04
就好比,贾岛推敲的典故!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作者: 晴天    时间: 2013-6-12 15:04
明月松间照 松影扫阶尘
问好~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2 19:09
冻雨 发表于 2013-6-12 08:04
就好比,贾岛推敲的典故!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可参见77楼,看孤城做了详细解释。
问号冻雨兄弟。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2 19:10
晴天 发表于 2013-6-12 15:04
明月松间照 松影扫阶尘
问好~

哈哈,问号晴天兄。节日快乐哈
作者: 吴红铁    时间: 2013-6-12 23:40
学习了!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2 23:50
吴红铁 发表于 2013-6-12 23:40
学习了!

红铁哥,俺没打错名字了。
赶紧发几个粽子来吃咯
作者: 吴红铁    时间: 2013-6-13 11:05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12 23:50
红铁哥,俺没打错名字了。
赶紧发几个粽子来吃咯

呵呵,……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3-6-14 14:36
有思考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14 15:55
西沈 发表于 2013-6-14 14:36
有思考

多谢西沈兄表扬。
作者: 刘海是鬼    时间: 2013-6-15 17:50
我认为语言就是语言,需要技能,真正需要的是文字之间搭配的妙处,我个人认为字典里的词语不一定就是死模型,应该还有创造新词语的空间,只要合理就是。
作者: 看孤城    时间: 2013-6-16 12:30
刘海是鬼 发表于 2013-6-15 17:50
我认为语言就是语言,需要技能,真正需要的是文字之间搭配的妙处,我个人认为字典里的词语不一定就是死模型 ...

问好诗友!多探讨搭配文字的技能、组合语言的技能也是我们的本意。我也认为字典里的词语不是死模型,可以赋予比字典中更多的意味,诗人的创造、实验、发现或能赋予它们更多更新的内涵,愿与诗友共勉!
作者: 看孤城    时间: 2013-6-16 22:42
这里再论述一点,作为对于前文的补充。
二十世纪哲学语言学转向后,人们认识到,以语言为代表的符号体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也就是说,语言不是简单的工具,作为主客观之间的桥梁,主体认识的世界是符号尤其是语言加工过滤的世界。
因此,改变我们的语言,其实就是改变我们加工过滤世界的方式,表现在文学里面,改变我们的文学语言,就是改变我们想象世界的方式。
因此在革新语言的过程中,诗歌这种最具语言实验性的文体承担着很主要的职责。

作者: 看孤城    时间: 2013-6-16 22:54
诗歌的实验性,它在革新语言过程中承担的职责,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23 17:13
看孤城 发表于 2013-6-16 22:54
诗歌的实验性,它在革新语言过程中承担的职责,也是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该是时候整理一篇诗论出来了。
作者: 看孤城    时间: 2013-6-24 10:48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23 17:13
该是时候整理一篇诗论出来了。

好注意啊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24 10:51
看孤城 发表于 2013-6-24 10:48
好注意啊

赶紧的,趁现在还清醒。
作者: 看孤城    时间: 2013-6-24 11:01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24 10:51
赶紧的,趁现在还清醒。

今天好累啊,明天还要毕业,写一首诗歌吧
作者: 缪举    时间: 2013-6-26 23:45
     词汇也是有文化积淀的,就好比说西湖为什么美,美的不仅是她的风景,更有她的文化内涵--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长桥上十八相送、白娘子的传说等等
   语言的积淀造就了语言的传统和惯例,而传统与惯例一旦形成就成为评判好坏的标准;要突破的话也要看是否颠覆了传统与惯例
   比如大雁塔  在惯例里大雁塔的形象很崇高  韩东的《有关大雁塔》彻底打破了这种感觉,我们爬上去 \看看四周的风景 \然后再下来  如此而形成一种颠覆
作者: 看孤城    时间: 2013-6-27 11:24
缪举 发表于 2013-6-26 23:45
词汇也是有文化积淀的,就好比说西湖为什么美,美的不仅是她的风景,更有她的文化内涵--比如梁山伯与祝 ...

谬举说的很对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27 15:43
缪举 发表于 2013-6-26 23:45
词汇也是有文化积淀的,就好比说西湖为什么美,美的不仅是她的风景,更有她的文化内涵--比如梁山伯与祝 ...

谬举学长这个正是说到语言和语言的陌生化的意义。
作者: 猫有属    时间: 2013-6-27 17:01
问好朋友,朋友此话说得不错。但是还不够全面,语言不仅比时代更辽阔。语言还是一种象征,还是一种传承的代表。另外语言能够表述心灵,心灵的沟通才是加速时代更替的手段。所以语言不仅比时代更辽阔,她比时代更独特。

纯属个见,小猫还是个小屁孩,不该跟前辈这样说话的。嘻嘻!一时口快。不过既然字都打了出来了断然没有删掉之理!告个罪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3-6-27 17:19
猫有属 发表于 2013-6-27 17:01
问好朋友,朋友此话说得不错。但是还不够全面,语言不仅比时代更辽阔。语言还是一种象征,还是一种传承的代 ...

问好朋友,不足处请多批评,还请多补充。
作者: 猫有属    时间: 2013-6-27 17:58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3-6-27 17:19
问好朋友,不足处请多批评,还请多补充。

俺还是个小屁孩呢!就刚出道来的,还希望各位前辈不要怪罪小猫喜欢多言的毛病就好
作者: 看孤城    时间: 2013-6-27 20:32
猫有属 发表于 2013-6-27 17:01
问好朋友,朋友此话说得不错。但是还不够全面,语言不仅比时代更辽阔。语言还是一种象征,还是一种传承的代 ...

问好诗友!当然不会见怪!就是喜欢你这样不客气的呢,这样才真诚啊
你说的不错,语言不仅比时代辽阔,而且比时代独特,这点如果你有仔细看前面的回复,我已经有所涉及
在结构主义看来,语言系统就是心智(也可以说是思维),心智(思维)借助世界创造语言系统,而语言系统建立已“铭刻”在心智(思维)结构中的世界形象。心灵的沟通正是存在于这个层面上,我们可以将它看作是一种语言的碰撞,正如“明月”这个意象背后是整个古典诗歌语言的底蕴一样,很多时候我们读诗时候体验到的心灵的沟通,恰恰是因为语言在起作用,读者背后的语言体系和作者写作的语言体系产生了碰撞,“诗意”由此迸发,也就有了沟通和理解。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