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新世纪诗典年度金奖”是个什么鸟奖? [打印本页]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7 18:58
标题: “新世纪诗典年度金奖”是个什么鸟奖?
本帖最后由 庞清明 于 2012-3-29 13:46 编辑

“新世纪诗典年度金奖”是个什么鸟奖?
                                庞清明
这年头,什么怪事都可能发生,什么事都可以拿来恶搞,所以见怪不怪,公义、道德被束之高阁,揭痂、审丑、喊黑话成了意淫的最佳方式,诗歌时不时被一群小丑绑架、洗刷刷。这不,网络媒体上,诗圣杜甫刚被拉出来游街示众,让读者大众添堵,325日,网易又在广州搞了个“小春天——新世纪诗典2011年度颁奖礼”,“诗坛坏小子”沈浩波拔得头筹。
原以为,这沈浩波有什么长劲,沉甸闪亮的金奖足以让南国的诗人亢奋一把,行头一大尽吓坏好人。但再往下读,才发现这是沈浩波的哥们伊沙的杰作,肥水不流外人田,当年臭名昭著的“下半身”又想借尸还魂,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来麻痹大众尔:都知道老板为员工颁奖,没听说员工还可以为老板颁奖?左手给右手颁奖,且颁得如此隆重。据媒体报道,伊沙在网易读书频道搞了个“新世纪诗典”点评专栏,该栏目推出了“几百首优秀作品”,还挺热闹的,有的诗人一定以跻身这样的合唱团为荣。但我必须敬告各位读者,就凭伊沙诗歌的书写水平,可以肯定地说,那些被选的诗歌,能期待有多大出息?沈浩波被评为金奖,啊,我表示热烈祝贺,其他几百位垫脚的诗人,活该你们陪了杀场,啊啊,我也祝贺你们!
有什么样的主持,就有什么样的作品,这点千真万确。一是胸怀不够,二是目光斜视,三是兄弟姐妹大家好,抱团取暖而已。不管有多少身居高位的大师、教授或啦啦队为伊沙张目、呐喊、助威,依然是我口诛笔伐的对象。过往的事我不想再谈,以免落入外人口实。仅就伊沙《桥——第50届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诗文志》这篇老太婆裹脚般的随笔,不得不让我大倒胃口,这篇文章引用了10多首他的即兴之作——诗歌,真的是庸诗、烂诗的集大成者,这些毫无美感、拖泥带水、拉拉杂杂的口水诗镶嵌在他的所谓随笔里,简直让读者笑掉大牙,也难怪读者对下半身诗歌及其作俑者不感冒。我真的不想引用任何一首拿来忽悠读者,这会让读者下次恶搞诗歌时更加理直气壮,而诗人还需要继续夹着尾巴做人!
但还是引用一首吧,留此存照,再引的话有人一定会将我当同案犯:

梦(167

沈浩波
圆脑袋
不光
长出了
发碴
问我:
“西娃
是如何发现的?”
我吃力地想了想
答道:
“不是我发现的
她出来混
好像比你还早”
而另一位新世纪诗典年度成就奖获得者(这里不提名字)与伊沙一起参加了上面那个国际诗歌节,在该文中被屡屡提及。
不是我不懂,而是太懂了,这就叫“人比人,比死人”,所以文章结束时,让我们大声问问“新世纪诗典年度金奖”是个什么鸟奖?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19:15
清明生什么气?这个奖非常好!《桥——第50届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诗文志》我读过,非常好的文与诗。
当然你有你不喜欢的自由和理由,但别人也有喜欢的理由与自由。
得变变了,中国的诗歌格局,不能还是过去那样陈腐!
你看过新诗典的作品吗?都是很好的东西,是中国诗歌的希望与未来。
我觉得你可能没看过。我也可以肯定地说,诗典所选作品,清明你根本不可能写出来!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19:22
l一首新诗典作品过来,清明和大家都看看。转的图片: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19:26
再转一首吧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2-3-27 19:53
唐老弟,再多介绍几首得了,反正读谁的诗也是读。最好是介绍垃圾派的作品,看看与来咱坛子上的垃圾派作品有何区别。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0:08
梁树春 发表于 2012-3-27 19:53
唐老弟,再多介绍几首得了,反正读谁的诗也是读。最好是介绍垃圾派的作品,看看与来咱坛子上的垃圾派作品有 ...

好得,我得找一找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0:10
新诗典入选作品,候马的一首短诗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0:11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0:12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0:14
这是一个有病女孩的作品,写得非常好!好像是在深圳.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7 20:16
唐突 发表于 2012-3-27 19:15
清明生什么气?这个奖非常好!《桥——第50届斯特鲁加国际诗歌节诗文志》我读过,非常好的文与诗。
当然你 ...

我只针对你的文字和诗说话,不针对你本人。关于那个奖,我一点也不生气。鸡叫鸭叫,在它自己的理由:或早上好,或吃饭了没有,或领导你也亲自上厕所,或求偶,或欢呼,无可厚非。
但在诗歌这里,就别糟蹋了诗歌。
你放在这里的两首诗歌,基本顺口溜,或比顺口溜好一点,是高级别的顺口溜。谢谢理解!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0:16
唐突 发表于 2012-3-27 20:14
这是一个有病女孩的作品,写得非常好!好像是在深圳.

补充一下作者简历::《新诗典》小档案:旻旻,真名林旻颖 ,70后,水瓶座,AB血型。自考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画出天空的彩虹》,《风吹过叶尖》,散文集《滴露成珠》,小说集《繁花碎》(获第六届“广州文艺奖”二等奖),中长篇小说《雾庄》正在出版中。是2010广州亚残运会火炬手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7 20:20
唐突 发表于 2012-3-27 20:14
这是一个有病女孩的作品,写得非常好!好像是在深圳.

这首,不错。但拿来做了陪衬也是可惜!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0:22
清明的文章提到了沈浩波,已不只仅有微词.但我很喜欢沈浩波,他的作品路子很广,很有冲击力.不要小看下半身写作,也不要错误地理解下半身写作.他入选新诗典的三首诗及他的获奖感言如上: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2-3-27 20:23
谢谢转来,里面没有吃饭时不能读的令人作呕的诗吧?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0:27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3-27 20:20
这首,不错。但拿来做了陪衬也是可惜!

清明,你明显地心态有问题,怎么是陪衬呢,伊沙很隆重地介绍她,她本人也非常感谢!这个作者的这一写法,是新诗典作品中的一种.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7 20:34
唐突 发表于 2012-3-27 20:22
清明的文章提到了沈浩波,已不只仅有微词.但我很喜欢沈浩波,他的作品路子很广,很有冲击力.不要小看下半身写作 ...

问候唐兄,所如果说有二流诗人的话,这三首仅仅三流,甚至化外,得金奖名不副实。别以为在诗歌里越界,就能唬住读者。对于下半身,必须批,没有情面可言。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0:35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3-27 20:16
我只针对你的文字和诗说话,不针对你本人。关于那个奖,我一点也不生气。鸡叫鸭叫,在它自己的理由:或早 ...

其实我不理解你.只是觉得应该有所包容.自己不喜欢的/不主张的写法,我也尽量从中找一点我喜欢的东西,哪怕是一首,甚至一行.
你说那是顺口溜,那是你根本就没有进入对现代诗的鉴赏与审美.正如我已很难在整体上进入词藻写作的鉴赏与审判.
口语的生命力蓬勃,对此如没有足够的认识,那是白写!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0:39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7 20:40
唐突 发表于 2012-3-27 20:27
清明,你明显地心态有问题,怎么是陪衬呢,伊沙很隆重地介绍她,她本人也非常感谢!这个作者的这一写法,是新诗 ...

我没有一点心态问题,只是敢于讲真话,否则,读者会被口水诗和下半身之类败坏胃口,需要“拨乱反正”。为《桥》文进行辩护,让人难以置信。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7 20:42
本帖最后由 庞清明 于 2012-3-28 20:38 编辑
唐突 发表于 2012-3-27 20:12


杨克这首主题不错,绝对比新闻报道高妙。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7 20:47
唐突 发表于 2012-3-27 20:35
其实我不理解你.只是觉得应该有所包容.自己不喜欢的/不主张的写法,我也尽量从中找一点我喜欢的东西,哪怕是 ...

相较于知识分子的掉书袋,与民间写作的口语化,我们更多的提倡复合型写作或多元写作。包容,但我们不能丢弃自己的基本立场。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0:49
垃圾派小招的作品.很动人的一首诗.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0:51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7 20:52
唐突 发表于 2012-3-27 20:51

这首超过沈浩波那三首,顶!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0:55


严力的作品.清明,这是不是你不愿意提到的名字.严力是写得非常好的.有很高的艺术素养.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1:00


再转来自己的一首,并附伊沙的评:本诗的浑然一体已经抵达同一个句子内部,那种不隔断的长句用法属于1980年代,但已被作者玩至自然娴熟的境地。回忆少年时代,少年写不好,没有感情没有诗意没活明白的中老年(中国是这种人的汪洋大海)也写不好,唐突写得超好,读得人心里潮乎乎沉甸甸的,毫无疑问,唐突凭其实力进入了中国一线诗人的行列,《新诗典》不过是他命中注定的展示平台。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1:01
好了,先不转了.费神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1:08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3-27 20:40
我没有一点心态问题,只是敢于讲真话,否则,读者会被口水诗和下半身之类败坏胃口,需要“拨乱反正”。为 ...

各行其是吧.哪里有什么乱嘛!你说的读者只有一种读者吗?或者是想只有一种读者吗?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1:13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3-27 20:40
我没有一点心态问题,只是敢于讲真话,否则,读者会被口水诗和下半身之类败坏胃口,需要“拨乱反正”。为 ...

桥 文是我见过的此类文字中最鲜活的文章.是那些呆文根本就不能比的.
你觉得不可置信,我倒一点儿也不奇怪.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2-3-27 21:20
还要说:谢谢转来。
唐突凭其实力进入了中国一线诗人的行列----------这个是必须要祝贺一下的。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1:28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3-27 20:34
问候唐兄,所如果说有二流诗人的话,这三首仅仅三流,甚至化外,得金奖名不副实。别以为在诗歌里越界,就 ...

不反对你批.但我是不批的,而且很感谢,下半身有大功,对陈腐的中国文化有巨大冲击,解放了诗歌与艺术生产力.

再说一句我80年代就对年青人说过的一句话吧:如果一个民族连他娘的男女那点事也不敢谈及,你还能希望这个民族干些什么!!!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7 21:39
唐突 发表于 2012-3-27 21:00
再转来自己的一首,并附伊沙的评:本诗的浑然一体已经抵达同一个句子内部,那种不隔断的长句用法属于1980 ...

别被这样的评语迷惑,兄弟,他喜欢戴高帽。再说一遍,我只对文不对人。明天继续我的“强制写作,未完稿”。
作者: admin    时间: 2012-3-27 22:02
鼓励争鸣!
任何一方言论均不代表本网观点。
希望争鸣恪守学术性和善意原则。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2:14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3-27 21:39
别被这样的评语迷惑,兄弟,他喜欢戴高帽。再说一遍,我只对文不对人。明天继续我的“强制写作,未完稿” ...

清明,不能太低估他人!!!
也不要臆测他人.
很明显地,我的估计没错,你在写这个文章时,根本就没看过新诗典.你也是个老写手了,看都没看过,就信口开河,这样写文章,很糟糕的!
作者: 大海    时间: 2012-3-27 22:26
完了?
《新诗“典”》,典籍?“面朝大海”“黑色的眼睛”“钥匙”算什么?更早的“雨巷”“手掌”呢?等而下之?诗都是好诗,选的也待见,怎么就不是味呢?一个“典”字惹的祸。
老唐说的蛮好。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2:27
唐突 发表于 2012-3-27 20:08
好得,我得找一找

问好树春,垃圾派诗人中入选新诗典的我记得现在只有两个,一个是小招,另一个是典裘沽酒,小招的作品已转来,典裘沽酒的一时没找到,记忆中也是很不错的诗.
小招的这首,朴素的口语,但场景是非常诗意的,是事实的诗意,很动人.
实际上,事实的诗意在中国古诗也是存在的,但多了一个格律的严谨.现代有些诗人的一个误区是,反而把格律的严谨当成了诗,而忽视了事实的诗意.
不少人对口语诗的抵触,多多少少地落在这个误区里.
当下口语,当然应该是当下诗歌的活力之源!这一点非常重要!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7 22:33
唐突 发表于 2012-3-27 22:14
清明,不能太低估他人!!!
也不要臆测他人.
很明显地,我的估计没错,你在写这个文章时,根本就没看过新诗典 ...

我不是一直在问“新世纪诗典年度金奖是个什么鸟奖吗?”就你不辞辛劳推荐上来的几首诗歌而言,我首推王小妮,其次就是你说的深圳那个女诗人。
什么样的住持,就培育什么样的“和尚”。
我跑题了,刚才在写《忏悔》一诗。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2:50
大海 发表于 2012-3-27 22:26
完了?
《新诗“典”》,典籍?“面朝大海”“黑色的眼睛”“钥匙”算什么?更早的“雨巷”“手掌”呢?等 ...

大海好,面朝大海,黑色的眼睛等诗,是在国门刚打开不久时产生的诗,有过历史作用,在文学史上可能会被长久提及,但作为诗歌,成就很有限.海子是悲剧,有才,在我看,是中国农耕时代的最后一个诗歌王子,他的命运,和农耕时代一起结束.
而雨巷这样的作品,同样,且更早,是新诗启蒙时期的作品,是过去的典.
伊沙主持的这个叫做新诗典,有他对中国现代诗歌走向的理解和把握,在我看,所选作品,品种繁多,但大多数是鲜活的口语,也有较书面的,但诗意均来自现实与人生的深度感受,作品的成熟度已超过新诗草创期的作品,在技艺上也大有拓展.是那些玩弄词藻的作品不能比的.玩弄词藻当然也是一种技艺,但我看,是雕虫小技.
作者: 大海    时间: 2012-3-27 23:07
本帖最后由 大海 于 2012-3-27 23:12 编辑

那就把这个“典”放在那过几年再看看吧。
作品的“成熟度”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和提法,“新诗草创”也总结的到位。学习了。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7 23:07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3-27 22:33
我不是一直在问“新世纪诗典年度金奖是个什么鸟奖吗?”就你不辞辛劳推荐上来的几首诗歌而言,我首推王小 ...

别鸟啊鸟的,免得我也开始用鸟这个词儿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2-3-27 23:51
唐兄真是有心人。用事实说话。贴的很多诗都写得很好。
作者: 蓝煤    时间: 2012-3-27 23:55
唐突 发表于 2012-3-27 22:50
大海好,面朝大海,黑色的眼睛等诗,是在国门刚打开不久时产生的诗,有过历史作用,在文学史上可能会被长久提及 ...

支持唐兄.说的好!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8 06:56
本帖最后由 庞清明 于 2012-3-29 11:11 编辑
唐突 发表于 2012-3-27 23:07
别鸟啊鸟的,免得我也开始用鸟这个词儿


别怕这个“鸟”字,在与你对话时,我刚好写了一首。贴出来,你就知道我的胸怀。(特别声明:这首,与鸟奖无关)

《忏悔》

庞清明

我就喜欢兵不血刃,或将
自封首领者,拉上微波炉烤成
羊肉串,我就好这一口,几杯辞令
下肚,娱乐不休,战斗不息

谁能眼看法西斯的坦克开进
残街陋巷,才忏悔诺曼底
防线防不胜防?119之后,呼啸的
救援队,仿佛营养过剩的哑炮

湿漉漉的废墟,哭泣也是
多余的?我就这点怪癖
嗅闻脚丫寻求灵感,半夜鸭叫
让和谐社区鸡犬不宁

听不惯凤凰搬弄是非,邻家女子
初长成,且出落得如花似玉
你让伪先知的颜面往哪搁
神龛蒙尘,与跪地告饶何干?——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3-28 08:31
本帖最后由 杨立 于 2012-3-28 08:55 编辑

其实,还是应该积极支持和鼓励探索的。
过去的经典已经是经典了,我们不能总是抱着老的经典来膜拜(无论那些经典是不是真的有资格成为经典)。
所以,新时代的诗人还是要创造新的经典

当然,我认为所谓“经典”也不是少数人说是就是的。不能人云亦云,或轻易下定论。
窃以为,是不是经典,过一百年再说!因为,在作品出世之初具体优劣之处一时未必看得很清楚、很全面。而百年之后,当我们重新审视那些经典,一定会发现更多当初根本发现不了的东西。

很多人对一些事情太过敏感和在意。
我想,可能还是缺乏一种淡定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作者: 唐词    时间: 2012-3-28 08:45
呵呵,应该还要这样说:过去的经典(有一部分)已经只是过去的经典。只是个足迹的意义,纪念的意义。上面贴的诗歌喜欢侯马的《留学》。刻画的鞭辟入里,微妙会心之处,发人深省。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3-28 08:48
本帖最后由 杨立 于 2012-3-28 08:50 编辑
唐词 发表于 2012-3-28 08:45
呵呵,应该还要这样说:过去的经典(有一部分)已经只是过去的经典。只是个足迹的意义,纪念的意义。上面贴 ...


我说的就是“过去的经典”啊,有些可能是经典,而有些则未必是。我的意思和你一样啊
作者: 唐词    时间: 2012-3-28 08:50
杨立 发表于 2012-3-28 08:48
我说的就是“过去的经典”啊。有些可能是经典,二有些未必是。我的意思和你一样啊

你又编辑了一下,刚才我没看见啊,呵呵。好像我刚才看的版本是2012年8时31分的那个版本。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3-28 08:53
本帖最后由 杨立 于 2012-3-28 08:54 编辑
唐词 发表于 2012-3-28 08:50
你又编辑了一下,刚才我没看见啊,呵呵。好像我刚才看的版本是2012年8时31分的那个版本。


哦,没事。我加了颜色。淡定就好——这个词几乎没人能做到。有时候我能做到——因为我只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争论。呵呵。问好唐词。
作者: 唐词    时间: 2012-3-28 09:01
杨立 发表于 2012-3-28 08:53
哦,没事。我加了颜色。淡定就好——这个词几乎没人能做到。有时候我能做到——因为我只表达自己的观点 ...

表达自己的观点也是争论啊,不过是被动的争论,消极的争论,相对友好静止的争论。无为而有为。呵呵其实争论也好啊,有怀疑才有进步。老是只有一种声音,不仅单调,而且也没什么意思。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3-28 09:32
因为我只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争论——无声的争论。{: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61:}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8 10:39
王法 发表于 2012-3-28 09:32
因为我只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争论——无声的争论。

顶起来,问候王法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8 10:47
杨立 发表于 2012-3-28 08:31
其实,还是应该积极支持和鼓励探索的。
过去的经典已经是经典了,我们不能总是抱着老的经典来膜拜(无论那 ...

这么快就产生几百首经典,也真是太经典了,经典的意义在哪里?问候杨兄!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8 11:05
唐词 发表于 2012-3-28 08:45
呵呵,应该还要这样说:过去的经典(有一部分)已经只是过去的经典。只是个足迹的意义,纪念的意义。上面贴 ...

这首是很好的诗.非常具体的感受.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3-28 11:11
本帖最后由 杨立 于 2012-3-28 11:22 编辑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3-28 10:47
这么快就产生几百首经典,也真是太经典了,经典的意义在哪里?问候杨兄!


依我看,若称之为:《新世纪新诗探索》似乎更客观些。
切不可轻言“经典”。

轻言经典本身就不是一个客观、理智的态度和行为。
浮躁急进的心态使然。

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沉静下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在此,我要向广大默默无闻的安静的诗写者们致敬。




{:soso__14627712067525549915_1:}{:soso__1920858366506738929_1:}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8 11:44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3-28 06:56
别怕这个“鸟”字,在与你对话时,我刚好写了一首。贴出来,你就知道我的胸怀。(特别声明:这首,与鸟 ...

鸟人一个!
这首诗中的思维方式是我讨厌的那种!兵不厌诈也出来了,把娱乐不休与战斗不息扯一起,虚伪至甚了!借口预留,说是战斗,不果,就能说是娱乐,而说是娱乐,实是争夺,这也正是国人的痼疾.
如果真是严肃/严谨者,你就得看了入选作品才说话.你文中已全盘否定入选作品,我转来几首后,你又推崇其中的两首,就此,你也应脸红!
你的胸怀,我也不太清楚,但第三条道路论坛,我以前也去看看,热闹,有段时间为争谁是老大吵吵嚷嚷.
看你昨天用词"拨乱反正",就知你还落在过去的话语系统里,自以为自己是正,他人是乱,陷入二元对立思维.
搬弄是非者明显是你自己,却又贼喊捉贼.
不过你很善于自慰,从此诗第四节可以看出,甚至.此诗最后两行还让我想起文革期间的那种漫画,那句东风压倒西风,敌人一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的口号.
你一直以强调自己在说真话,那他人都是在说假话?伊沙的推荐和评语就不是他的真心和真话?
不相信他人者,不会被他人相信!
我也相信你说的确是你的真话,但真话是有很多种的.甚至有这么一种真话和谎言,不停地重复的假话,最终把自己也骗了,甚至会感动得热泪盈眶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3-28 11:44
阿立的态度很客观。
作者: 东方虹    时间: 2012-3-28 11:58
文字的是闹出来的,也许在某个时候是骂出来的。呵呵
作者: 八大少    时间: 2012-3-28 12:02
《谁有权封我为诗人》
文/八大少

我本不是诗人
可是
生活给了我太多诗意
于是我自封诗人
你可以把我看成诗人
也可以把我看作别的
若我真是另类
那你真的比我还有诗意
于是你成了诗人
而我只是未写完的断章
任由你来品评
却不由你来修改
2012年3月24日晚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8 12:05
杨立 发表于 2012-3-28 11:11
依我看,若称之为:《新世纪新诗探索》似乎更客观些。
切不可轻言“经典”。

嗯,杨立这么说是严肃的.但我看用探索不合适,我觉得伊沙在选时,并不把探索性放在首位,所选多是他认为在现代性与艺术性上都比较成熟了的,有可能被典藏的/或可能成为经典的作品.
入选作品我基本全部读过,在我看,是新世纪最好的一个选本,题材/写法的丰富性,都值得称道,一些作品在日后被确认为经典的可能性非常大.
不讳言,在许多方面,我和伊沙观点一致,非常支持他的做法与写法.其实我与他没有什么联系,至今也未曾谋面,电话也没通过,偶尔在论坛上有过对话.
伊沙作品非常多,不理解他的人,确实很容易从他的作品中挑出一些看起来太随意的作品,对有些人,我曾建议他们读读伊沙的长诗<蓝灯>,从另一个面了解一下伊沙.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8 12:12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3-27 20:16
我只针对你的文字和诗说话,不针对你本人。关于那个奖,我一点也不生气。鸡叫鸭叫,在它自己的理由:或早 ...

不说别的,你的思维陈旧,属于馆阁体的思维!

你对顺口溜的藐视可以成为我藐视你的一个原因,顺口溜是民间的一种即兴创作,有当下性,有很强的生命力,一个写作者藐视这些,不从活生生的当下语言汲取活力,在我看,没什么前途!
作者: 东方虹    时间: 2012-3-28 12:13
农民把锄头插入土里
就像把阳具插入老婆的身体
于是
农民既收获了粮食,又收获了孩子
这是农民的生活
也是农民的诗歌

我把一本诗集拿给农民看
半天,充满迷茫
对我说:这是诗歌
然后,继续低头他的生活

农民说这话的时候
一群大雁
排成一首诗歌
从高空
一掠而过

呵呵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8 12:16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3-27 20:42
杨克这首主题不错,但显得过于直白,与新闻报道如出一撤。

见鬼,你宁可高抬中国的新闻报道!!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8 12:26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3-27 21:39
别被这样的评语迷惑,兄弟,他喜欢戴高帽。再说一遍,我只对文不对人。明天继续我的“强制写作,未完稿” ...

你让我叹气,觉得你不明事理.你别来上一句老祖宗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昏我独醒'啊

高帽?我想会有人很喜欢你的作品,如果他们说你作品好,你觉得他们是在给你戴高帽而不屑一顾?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8 12:50
大海 发表于 2012-3-27 23:07
那就把这个“典”放在那过几年再看看吧。
作品的“成熟度”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和提法,“新诗草创”也总结的 ...

问好大海,过几年看是对的,伊沙是很清醒的,他在网易说过,这个新诗典中的作品,是否会成为经典,他说得百年甚至千年之后(大意),但他也显露了信心,觉得很多会成为经典.

至于成熟度与草创期的提法,但愿是个新鲜的提法.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8 12:55
肖振中 发表于 2012-3-27 23:51
唐兄真是有心人。用事实说话。贴的很多诗都写得很好。

嗯,所选的诗都有特色,我很喜欢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3-28 13:14
本帖最后由 杨立 于 2012-3-28 13:19 编辑
唐突 发表于 2012-3-28 12:05
嗯,杨立这么说是严肃的.但我看用探索不合适,我觉得伊沙在选时,并不把探索性放在首位,所选多是他认为在现代 ...


我读过他的梦系列节选。不错啊。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2-3-28 14:28
把自己的诗写好,别管他这奖那奖!
作者: 杜国庆    时间: 2012-3-28 14:46
我倒觉得,甚至不写都不重要,诗写是急速流变中的一种突围方式而已,甚至也不是。
讨论的前提是双方都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且立足文本。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3-28 14:46
唐突 发表于 2012-3-28 12:05
嗯,杨立这么说是严肃的.但我看用探索不合适,我觉得伊沙在选时,并不把探索性放在首位,所选多是他认为在现代 ...

唐弟,能否费心把《蓝灯》贴出来?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3-28 14:50
杜国庆 发表于 2012-3-28 14:46
我倒觉得,甚至不写都不重要,诗写是急速流变中的一种突围方式而已,甚至也不是。
讨论的前提是双方都知道 ...


是啊。不写就不写,也没啥。

王小妮说:诗歌不是生活,我们不能活反了——《星星》2012年第2期诗人访谈。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8 14:50
东方虹 发表于 2012-3-28 12:13
农民把锄头插入土里
就像把阳具插入老婆的身体
于是

可以颁发特别金奖了,给你顶一次!
作者: 东方虹    时间: 2012-3-28 14:55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3-28 14:50
可以颁发特别金奖了,给你顶一次!

呵呵,俺只要奖金。奖杯就免了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3-28 14:56
东方虹 发表于 2012-3-28 14:55
呵呵,俺只要奖金。奖杯就免了

你也想捞现滴呀?
这时代,你这样的聪明人还是不少的。

我也不笨。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8 15:39
本帖最后由 庞清明 于 2012-3-28 18:02 编辑
唐突 发表于 2012-3-28 11:44
鸟人一个!
这首诗中的思维方式是我讨厌的那种!兵不厌诈也出来了,把娱乐不休与战斗不息扯一起,虚伪至甚了 ...


一、看来你是下了决心要维护这个奖,并真把这个奖当成个奖了,没有人要去争夺,我尽管囊中羞涩,但依然可以为你开香槟祝贺,但碰杯之前还请你读懂我文章的标题和全部内文。
二、是的,早两年第三条道路论坛出现一些令人错愕的状况,我已通过多篇文章说得很透彻,清者自清,明者自明,我们敢于反省,敢于自我批判,坚决剔除里面的毒素,并有了后第三条道路一说。第三条道路藏龙卧虎,坚持好诗主义与宽广主义,这里有的是风格纷呈的诗人。
三、“我批故我在,我在故我敞开”,很多人只读了前一句,后面才是关键所在,我们敞开,是向无限的优秀敞开,而不是和稀泥。
四、我自己的诗歌绝不会为几句夸赞自喜,也不会为某某的批评自弃。我的博客就叫“新中庸 新批评”,这辈子还真得以批评立身了。但这首与争论无关的诗,你也要看清除再说。
五、我只是抛砖,但玉是否出得来?
作者: 八大少    时间: 2012-3-28 16:11
现在为什么不建立一个‘第三条道路’的论坛呢??????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8 17:59
八大少 发表于 2012-3-28 16:11
现在为什么不建立一个‘第三条道路’的论坛呢??????

在韩兄的支持下,中国诗歌流派网已建立第三条道路论坛,问候!
作者: 张洁    时间: 2012-3-28 19:30
杨立 发表于 2012-3-28 11:11
依我看,若称之为:《新世纪新诗探索》似乎更客观些。
切不可轻言“经典”。

同意!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8 19:36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3-28 15:39
一、看来你是下了决心要维护这个奖,并真把这个奖当成个奖了,没有人要去争夺,我尽管囊中羞涩,但依然 ...

1,你看你说的啥玩意儿,我给你说白了吧,它就是个奖嘛,你说它不是个奖它还是个奖在那儿.你不想得,别人愿意得,干你何事!
2,说我没读懂你的文章,你那文章有深奥?不就一忿忿不满之文嘛.很失态的!
3,我个人不需要祝贺,需要祝贺的是有这么一个选本.如果你另搞一个选本,我不管你选的谁,我也要祝贺,因为毕竟又多了一个诗歌阵地.为一些诗作者做了一件好事.
4,至于第三条道路,很久我也没去看了,也是一诗歌园地,聚集了不少诗歌作者,好事.祝兴旺.
5,向优秀敞开,很好的口号,但优秀的认定,会有争议.从这点看,又不喜欢这个口号,因为这个口号的提出者会以优秀的判定者自居.当然这在艺术领域不是一件严重的事,但如果是政治领域,这种自居就会导致专制.导致伟大光荣正确.(这个话题很大,牵涉广泛,各人自理)
6,扯得远了,好像我在沾沾自喜一样了,不过我给你说,如果有人因此沾沾自喜,也与你无干,别人喜难道不是一件好事?我看到入选的年青诗人表现出很高兴和兴奋,我是祝贺的!也为他高兴!你不要小看他人,入选的青年诗人中,清醒者多着呢!他们知道自己不能停步!但努力的方向,是和你有差异的,这个可能才是真问题,是争论的原因.
7,中庸这个鬼东西,历史悠久,但真在中国的政治/历史中起过大作用吗?你把它引入到艺术诗歌领域,我看可能也没多大用场(这个问题也是大问题,我也不想轻易结论).
8,好像你有些回帖说到了立场,我也说说我的立场,中国诗界,我是很支持伊沙的,口语入诗,是大功.至于有些作者写得很粗糙,那是未曾成熟.总不能因这些青果而否定一棵树吧?比较书面化的作者,新手,也会写得粗糙啊.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8 19:38
王法 发表于 2012-3-28 14:46
唐弟,能否费心把《蓝灯》贴出来?

老法好,这个没办法,太长,出了单行本,而我又找不到电子文本.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3-28 19:44
唐突 发表于 2012-3-28 19:38
老法好,这个没办法,太长,出了单行本,而我又找不到电子文本.


谢谢突弟。我自己找找。握手。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8 19:50
王法 发表于 2012-3-28 19:44
谢谢突弟。我自己找找。握手。

嗯,是可以搜索一下,看是否有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3-28 19:55
王法 发表于 2012-3-28 19:44
谢谢突弟。我自己找找。握手。

搜到了,我用的谷狗搜索.相关的评论也很多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3-28 22:25
唐突 发表于 2012-3-28 19:36
1,你看你说的啥玩意儿,我给你说白了吧,它就是个奖嘛,你说它不是个奖它还是个奖在那儿.你不想得,别人愿意得 ...

口语入诗,是大功.至于有些作者写得很粗糙,那是未曾成熟.

——我觉得这个观点比较准确,也中肯。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29 11:09
八大少 发表于 2012-3-28 12:02
《谁有权封我为诗人》
文/八大少

可以申请角逐金奖了,问候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3-29 12:26
唐突 发表于 2012-3-28 19:55
搜到了,我用的谷狗搜索.相关的评论也很多

谢谢。我找到一个寓言。我用谷歌(狗)?找一下。
作者: 独竟天涯    时间: 2012-3-29 12:28
都很不错啊!火车。玉米地,最好了!诗歌应该这样不是吗?{:soso_e100:}
作者: 水云生    时间: 2012-3-30 08:56
各位前辈,在此我不支持什么经典和奖项,我只觉得大众需要好的诗歌,而非诗人才需要诗歌填充灵魂的空洞。与其在这里为此真论不休,不如大家一起来,挑选一批适合大众的诗歌,组织大型的诗歌朗诵会,把诗歌的意义和精髓渗透到人民群众去,您们觉得如何?
作者: 土也    时间: 2012-3-30 09:54
赞同庞老师观点。诗歌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自己的担当和责任。
作者: 雪结成冰    时间: 2012-3-30 14:04
现在的诗坛有个怪现象,也就是各个圈子里的所谓诗人相互吹捧。他们以什么诗赛或诗歌活动为名,搭个大戏台,今天是你唱主角,明天是我唱主角,后天他唱主角,看起来好是热闹,好是壮观,诗歌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尸体。说实在话,我非常轻视这些人,也从来不参加这样的活动,哪怕是向这样活动的组织投投稿件,我也不为之。
作者: 十字阿西    时间: 2012-3-30 14:48
既然是鸟,就没必要楼主费这多口舌。
作者: 十字阿西    时间: 2012-3-30 14:48
如果不是鸟,说这些有什么用呢。
作者: 水云生    时间: 2012-3-30 16:24
雪结成冰您好,你的观点我不赞同,您写诗的目的如果只限于自己孤芳自赏,那你还何必到论坛上来参与交流呢?又何必向报刊投稿呢?如果单为自己写诗,我认为还不如唱歌,弹琴快乐。报刊的读者是有限的,也不能与您产生互动,而现场活动的社会效应远远大于报刊,2008年6月湖南卫视主办的诗歌会非常成功啊,社会效应空前。
我没有能力去筹办此类活动,但只要得知相关消息,一定会支持和参与的。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3-30 16:34
雪结成冰 发表于 2012-3-30 14:04
现在的诗坛有个怪现象,也就是各个圈子里的所谓诗人相互吹捧。他们以什么诗赛或诗歌活动为名,搭个大戏台, ...

shuodehao ,wenhou !
作者: 雪结成冰    时间: 2012-3-30 19:13
水云生 发表于 2012-3-30 16:24
雪结成冰您好,你的观点我不赞同,您写诗的目的如果只限于自己孤芳自赏,那你还何必到论坛上来参与交流呢? ...

水云生先生的说法,我也理解,因为我曾经也有过你这样的心情,并且这种心情占据了我一大段的时间。那时,我一直想能够进入到诗坛的主流,使自己不被诗坛边缘化,可是一些年来,当我静下心来,反思自己那追逐的行动,我懊丧得不得了。关于诗坛的现状,用不着我说,诗坛里那许多的怪里怪气,妖里妖气,我想许许多多认真写诗的人,都有感觉的。
另外,先生理错了我的意思,我反感的是诗歌圈子,反对它这种占山为王,自封为王的举动!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4-2 14:28
雪结成冰 发表于 2012-3-30 14:04
现在的诗坛有个怪现象,也就是各个圈子里的所谓诗人相互吹捧。他们以什么诗赛或诗歌活动为名,搭个大戏台, ...

骨气!祝清明节!
作者: 寻梅居士    时间: 2012-4-5 14:19
长见识!真的从未读过。看着好像也还不错,凑合!
作者: 刘世军    时间: 2012-4-8 11:48
唐突 发表于 2012-3-27 19:26
再转一首吧

不可否认,这是一首好诗.
但整体质量一般而且带着明显圈子性质的山头主义能代表整个诗坛?
什么"诗典",又什么广东诗坛的"春风",让人呕吐不已!
一个圈子内的人相互发发奖也无所谓,还动不动就满世界宣布我一个人或我们一帮人代表整个诗坛,诗歌不是政治!
到过"诗江湖"和"赶路"的人,都见识了伊沙的泼妇骂街,其彪悍的架势我是无法形容,现在大家还可以到"赶路"上去见识一下.
作者: 刘世军    时间: 2012-4-8 12:03
唐突 发表于 2012-3-28 12:16
见鬼,你宁可高抬中国的新闻报道!!

现在中国的非诗歌的任何文体都可以改编成所谓的诗歌而且还可以得到不少名字响亮的"大奖",比如代雨映就能把作家们不霄的垃圾抄成一大堆"大奖"!哈哈哈

作者: 刘世军    时间: 2012-4-8 12:10
唐突 发表于 2012-3-28 12:16
见鬼,你宁可高抬中国的新闻报道!!

公布《诗选刊》、《诗歌月刊》、《人民文学》发表诗歌格式

本人发表了几次之后总结基本规则如下:
1、诗歌必须是小故事。但是必须分行。抄袭也可,建议从小说中抄袭。题目直接用诗歌中的句子,如:
《回想》
我要给阿Q做正传,
已经不止
一两年了。
但一面
要做,一面又
往回想


2、你的诗歌不能有任何意义,只要故事,不能用意象。因此不能抄袭议论文。句子要短,说明文也可以,还是抄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为例子:

《名目》

传的名目很繁多:
列传,自传,内传⑷,
外传,别传,家传,小传……,

而可惜
都不合。

本人曾抄袭一药品说明书稍加删改在其中一个刊物发表过。

3、你的诗歌还得有点小感觉,必须在有感觉和无感觉之间,不能完全是说明文,说明文发表不了。还是抄袭《阿Q正传》的句子,题目还是老规则,也可莫名其妙
比如:
《光彩》

赵太爷的儿子
进了秀才,
锣声镗镗的报到
村里来,

阿Q喝了
两碗黄酒,
手舞足蹈的说,

这于他
也很光采

故事要有点没写完的感觉,这样他们就当作是含蓄。所以抄袭小说或者故事会实在是第一选择。而且古代故事他们认为是有历史感,而当今的小事,他们认为是有时代气息。你想要什么感觉,可自选。评论家并不介意。

4、《人民文学》讲究关怀普通老百姓,因此必须写可怜的小事,可怜的人,还是抄袭《阿Q正传》为例子:

《没有家》

阿Q没有家,
住在未庄的
土谷祠⒄里;
也没有固定的职业,
只给人家做短工,

割麦便割麦,
舂米便舂米,
撑船便撑船

6、天下文章一大抄,不要以为羞耻。这三个刊物有时候也发无感觉的诗歌,但是得属于没写完的句子,比喻(还是抄袭《阿Q正传》为例子),这样的诗歌一般《诗歌月刊》喜欢发。
《春天》

有一年的春天,
他醉醺醺的
在街上走,

在墙根的
日光下

7、《诗选刊》和《人民文学》偶尔也可抄袭一些抒情散文发表。本人一般都是先写散文在报纸上发,然后摘录几个句子分行成诗歌,句子通顺,在他们看来是自然,不通顺不要投稿。要短,超过40行,他们认为是非诗歌,就是罗嗦的意思(他们这么理解的)。比喻《荷塘月色》可抄袭:
《裙》

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
田田的叶子。

叶子,是出水很高
的裙。

8、上面这首诗歌的原文还有一些修饰的词语,去掉了,因为这几个刊物追求的所谓简洁实际上就是不要修饰词这么个形式。

因此不要以为发表很困难,其实,再弱智的句子,也可以发表。时间一长自然出名,现在有很多论坛上走红的所谓诗人,都是这样的。只要抄几个句子,自然有人去评论附加一些好话。不要怕,高深都是装出来的,本人和很多所谓的诗人和流派见过面,谈过文学,他们的底细都深知一二,就不多说了……本人长期为纪实文学杂志撰稿,偶尔从自己的故事里下一点边料给以上几个刊物,都能发表,弄稿费非常容易,不过有一个刊物没有稿费。包括他们主持的先锋栏目也都是这样,哈哈哈哈。他们主持先锋栏目的几个人和几个所谓的老总本人也见过,对于诗歌其实都是一知半解,呵呵,所以不要怕,只要你认得字就投稿,不认得字也可一试。






本贴由《诗歌月刊》发诗格式于2007年11月18日11:08:56在〖大路诗歌〗发表.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