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乌青的“废话诗”真的“废话”吗 [打印本页]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3-31 21:53
标题: 乌青的“废话诗”真的“废话”吗
乌青的“废话诗”真的“废话”吗
                                              文/阿桂(山东)


对白云的赞美
                   文/乌青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
真的,很白很白
非常白
非常非常十分白
极其白
贼白
简直白死了
啊——”



    最近,时常有诗友提及乌青,以及他的“废话诗”。那么,乌青的诗真的就那么“废话”吗?以鄙人愚见,所谓的“废话诗”未必“废话”。

    不是奉承,个人觉得《对白云的赞美》一诗,其创作水准不亚于赵丽华《一个人来到田纳西》,甚至比其更有高度,更反映现实。如果对于类似“废话诗”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表意,确实够废话的,毫无意义可言。但是往往“废话”只是一个鱼标,鱼饵和鱼钩却都在水下,即其有寓意,或言志,或抒情,或讽刺。就讽刺而言,越是近乎口语,讽刺的效果就会越露骨,越深刻,越有力。正如欣赏古诗时遇到的以乐景衬哀情,使哀情更哀一样。鄙人认为《对白云的赞美》,就是这样一首带有明显讽刺寓意的“废话诗”。

    至于寓意什么,“公平”、“民主”、“廉洁”等等类似高尚的词,鄙人觉得结合国情以后都适合。大家觉得呢?

作者: 蓝煤    时间: 2012-3-31 23:00
从纯艺术角度说,乌青的这首堪称杰作.
作者: 小苏打    时间: 2012-4-1 05:32
个人很喜欢乌青这首诗,虽然算不上经典,但却是好诗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1 08:08
支持。真正感受此诗的妙处,必须基于中国60年来的诗歌脉络,其价值正在于对长期以来所谓“颂歌”的反讽,这也是针对“中国特色”。如果孤立地看,就不算什么。所以此作品戒绝模仿,是一次性的,就像“梨花诗”,只有个案价值,不该形成“体类”而被跟风。

作者: 南鸥    时间: 2012-4-1 10:15
皇帝的新装!
作者: 纪开芹    时间: 2012-4-1 11:45
一首诗,怎么理解都可以了。顺着高尚的角度看,确实高尚。但我也能说,这,很无聊。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4-1 19:03
诡辩主义——自来水主义——赖蛤蟆哲学!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2-4-1 21:29
王法 发表于 2012-4-1 19:03
诡辩主义——自来水主义——赖蛤蟆哲学!

赞同见解!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4-2 10:25
王法 发表于 2012-4-1 19:03
诡辩主义——自来水主义——赖蛤蟆哲学!

赞同;任何法,都要有法度,它才撑起为法之法度;
注:法:这里特指事物的“规则”、抑或真理;虽然真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真理可能有所延伸,但真理断不会直接转化为谬误。就像这首白话文,口水就是口水,它永远变不成“铁水、金水”。虽然它在某种特定时代背景下带着些许讽刺的意味,但仍然是白开水,它只对那些喜欢“减肥的人”有用。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4-2 10:34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1 08:08
支持。真正感受此诗的妙处,必须基于中国60年来的诗歌脉络,其价值正在于对长期以来所谓“颂歌”的反讽, ...

张主持这段话有道理,文本中是有着反讽的意味,但这首白话文流传后的社会影响,远远超出主持人的预想;
--“只有个案价值,不该形成“体类”而被跟风。”--恰恰是这类体已经被跟风,被许多喜爱诗歌艺术的爱好者们面面相觑,在他们眼里:诗人,不再神秘;他们惊呼,原来诗人的诗就是这样的,我也能写及箩筐.。事实如此,让人始料未及。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4-2 10:42
风之子 发表于 2012-4-2 10:25
赞同;任何法,都要有法度,它才撑起为法之法度;
注:法:这里特指事物的“规则”、抑或真理;虽然真理 ...

是“被”出来的。他吐“白”的时候未必想到什么什么讽刺。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2-4-2 15:20
本帖最后由 乐冰 于 2012-4-2 15:50 编辑

《是做诗,不是强奸》

俩个小流氓
爱上了缪斯
一个抄来一封情书表白
缪斯,我是多么的爱你
你是我朝思暮想的情人
一个干脆把缪斯放到
扒光衣服    强奸
还辩称这不是强奸
这不是做爱
这是做诗
玩了,还伸了个懒腰
扬长而去
缪斯,额滴神啊
你到哪里
告这帮混蛋啊


(有感于近日诗坛发生的两件丑闻,乐冰愤然作诗一首,2012.4.2)






作者: 敬笃    时间: 2012-4-2 18:02
世事洞察皆学问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4-2 18:20
本帖最后由 杨立 于 2012-4-2 18:39 编辑

我认为:这样的诗歌意义不大。

写作者自个娱乐完全可以,但不能掩盖真正的诗歌,误导普通诗歌爱好者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4-2 18:45
本帖最后由 杨立 于 2012-4-3 07:57 编辑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1 08:08
支持。真正感受此诗的妙处,必须基于中国60年来的诗歌脉络,其价值正在于对长期以来所谓“颂歌”的反讽, ...


但此类诗歌最容易误导普通诗歌爱好者和普通群众而被跟风,这种跟风是任何人也控制不了的。你想不被模仿也不可能。
故而,“弊远远大于利”。我只是看着玩玩,他娱乐我也娱乐,我不当真,不支持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4-2 20:00
不管怎样,梨花体也好,废话诗也好,无疑都掀起了大众对新体诗的热议与关注,而中规中矩的诗歌为什么罕有这种盛况,并不是一首“废话诗”、“梨花体”所能解释的。总觉得现在的诗正在走向两个极端,要么曲高和寡,要么下里巴人。真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社会的诗少之又少,而此间谁选择走中间路线其必火无疑,像张凡修、山翠等,对新体诗拿捏得恰到好处,很值得大家借鉴。
作者: 大海    时间: 2012-4-3 15:26
很幽默,我们在讨论,乌青笑了。
作者: 寻梅居士    时间: 2012-4-4 16:51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1 08:08
支持。真正感受此诗的妙处,必须基于中国60年来的诗歌脉络,其价值正在于对长期以来所谓“颂歌”的反讽, ...

认同。这跟创作背景有关!
作者讽喻的效果,就得结合时代的投影。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4 20:05
白希群 发表于 2012-4-4 18:54
被关注本身就是成功!

希群还是不这么想吧。呵呵
作者: 巴山秋叶    时间: 2012-4-4 20:14
写诗的笑了
读诗的都疯了!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4 21:50
巴山秋叶 发表于 2012-4-4 20:14
写诗的笑了
读诗的都疯了!

有医生应邀出诊,把脉后即嘱患者家属“准备后事吧”,当夜,医生亡故,患者竟痊愈。请问原因是什么?
作者: 冉之    时间: 2012-4-5 13:26
诗由你们评吧,我这没办法,我就掌握这几个词,词这么多,寓意没那么多,我可白了,我一清二白!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4-5 19:00
诗由你们评吧
我这没办法
我就掌握这几个词
词这么多
寓意没那么多
我可白了
我一清二白!

作者: 旭陞    时间: 2012-4-6 07:49
学习,问好作者!
作者: 阿桂    时间: 2012-4-6 08:30
旭陞 发表于 2012-4-6 07:49
学习,问好作者!

阿桂问候旭陞!
作者: 张培亮    时间: 2012-4-11 16:10
污染了诗
作者: 周旋    时间: 2012-4-11 21:00
很,解读得很到位
作者: 刘世军    时间: 2012-4-11 21:28
对臭屁的赞美
----仿白云体,写给那些屁人们

啊啊啊----
屁啊----
臭屁啊----
响臭屁啊----
真你妈是又响又臭的屁啊----
惹得我等一众屁人
如苍蝇闻着了臭屁蛋
总是情不自禁地如睁眼瞎一般
嗡嗡嗡地唱:
屁啊----
臭屁啊----
响臭屁啊----
真你妈是又响又臭的屁
啊----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4-22 12:14
我不赞同阿桂的观点。
废话诗应该简称为“废诗”。
作者: 鬼石    时间: 2012-4-22 12:49
乌青的诗,我是喜欢的。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