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旧作:下山途中(外三章) [打印本页]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2-4-4 09:36
标题: 旧作:下山途中(外三章)
本帖最后由 白炳安 于 2012-4-4 17:23 编辑

下山途中(外三章)
白炳安

     落日,山头顶着的红盆子。
    装满胭脂,染红天的半边脸;剩下的半边
        是小白脸。

        歇在半山途中,驮不走那些云彩
    那些云彩都长了翅膀,一碰
        就飞。
        坐在大石上,听不到一滴泉声,看不
    见一只鸟影,却有山风
        呼呼走过身边。落叶
    插入树与风的交谈里
        飘飘欲仙。

        下山,回头张望—— 草丛的树头
        站立成樵夫,目送着
        一只松果打中我的肩膀,滚到脚下
        仍喊出声。



从词根看树

    深入词根,摸到一棵被大风摇晃得飒飒而叹的古树。
    寒冬的一次冰冻,使古树丢失了绿色的音符。
    一棵千年的大树被小小的冰块摔打得颤抖,使我怎么也找不到焕然一新的嫩芽。
    是柔润的春雨孕育了树枝之芽。但一个浮躁的炎夏
    阳光强蛮地晒干枯了一些枝桠,灰尘的闯入又使油绿的叶子难见干净。
    浮云不能唤醒锯的记忆。锯声浪打一样,锯出树的一个伤口。
    恶梦之后,古树庆幸没有被做成斧柄。

    深入词根,摸到水,一股难闻的水侵浸着根部。我看到拯救的器皿把水戽干;太阳睁大着眼睛,送下一缕温暖的光。
    我还看到众多的手顺着根部,摸到树上,呵护着成长的枝叶。




夜的剪影


     汽车追逐着路上的风声,忽然停在五光十色处。
     萤火虫提着灯笼指引着脚步迈入夜里。
     啤酒城门口。一排开衩的旗袍,露出一双双藕白的细腿;
     一只被喝空的易拉罐站在路边,走过的冷风一吹它就倒下。

     月喝下一杯夜色,醉入云层,只露出半边白脸。
     啤酒在目光里汹涌,夜夜有人醉。
     跌跌撞撞的身体被扶进小车内,语无伦次的嘴呕吐出所有。
     树叶竖起的耳朵倾听风的私语。
     强劲的音乐雨点般袭来,彻夜无眠。



三月的雨雾


     三月的雨雾,纱似的罩住山的脸,还能让鸟
叫出一声春意。
    几棵松,撑破雾的伞,站在山头
张望着灰蒙的天空,从头湿到脚
    滴下溶液。
    鸡犬倾诉着山村的湿度,但不知三月的雨雾
能画出多少朦胧的画。面对三月的雨雾
    山村静默成哑剧——
    沉浸雨中,躲进雾里。
    松树高高在上,头戴雾冠,俯视山谷
聆听几滴叹息的雨声。匍匐的野草在松树的脚下
潮湿、阴暗,生长的速度仅高过 奔跑中的蚂蚁。
    樵夫一脚踩过,足够野草
    呻吟半天。
    三月的雨雾出现在山的面前
令山无法享受天空的晴朗,而脸上
    挂满泪珠。
    山撑破雾的伞,昂起头。





作者: 埙羽    时间: 2012-4-4 11:51
醉卧山水呑云生花的繁殖地。欣赏!
作者: 埙羽    时间: 2012-4-6 00:38
白老师的千山万水,在他的笔下起伏跌宕、窈窕辽阔。学习。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2-4-6 10:03
埙羽 发表于 2012-4-6 00:38
白老师的千山万水,在他的笔下起伏跌宕、窈窕辽阔。学习。

实在过奖,款盼你批评哩。握手!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2-4-6 20:25
松树高高在上,头戴雾冠,俯视山谷
聆听几滴叹息的雨声。匍匐的野草在松树的脚下(物象的形、色鲜明、精神饱满,身临其境。学习。)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2-4-6 22:36
程洪飞 发表于 2012-4-6 20:25
松树高高在上,头戴雾冠,俯视山谷
聆听几滴叹息的雨声。匍匐的野草在松树的脚下(物象的形、色鲜明、精神 ...

埙羽者,程洪飞也。朋友哟,你又多了一副面孔。在此向你问好,握手散文诗!
作者: 杜国庆    时间: 2012-4-7 10:07
功底深,值得学习借鉴。问好楼主
作者: 微尘含笑    时间: 2012-4-7 20:48
看似信手拈来的诗句,却有着承载的力量。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2-4-7 21:20
杜国庆 发表于 2012-4-7 10:07
功底深,值得学习借鉴。问好楼主

多谢肯定!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2-4-7 21:22
微尘含笑 发表于 2012-4-7 20:48
看似信手拈来的诗句,却有着承载的力量。

多谢!望今后常来指正。
作者: 杜国庆    时间: 2012-4-10 23:52
阅读白炳安先生的散文诗是一次愉悦的体验。传统的飘逸空灵固然彰显无遗,超现实与通感等现代诗技法的运用也游刃有余。对词语的轻松驾驭,以及对声香色味触的敏锐捕捉,使这组散文诗视角灵动步步生花。细心的读者透过点滴的暗示与遮蔽,还可发现其间的忧郁情愫和深沉感悟。这是一组成熟与清新并重的抒情美文,值得反复鉴赏。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