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赵丽华:由乌青诗歌说开去 [打印本页]

作者: 诗歌报道    时间: 2012-4-4 14:20
标题: 赵丽华:由乌青诗歌说开去
由乌青诗歌说开去

赵丽华


乌青不爱说话。前天晚上我、杨黎和他三个在乐视网做一个视频节目,在录节目之前,我们在化妆间,他没怎么说话。在录节目之中,他算是主要当事人,他仍然没怎么说话。在录节目之后,我们去和最近比较火的电视剧《山楂树之恋》的投资人出版家张小波以及导演李路等几个诗友一起吃夜宵,我们大家喋喋不休,他坐在一边,仍然没怎么说话。

乌青的《对白云的赞美》是他十几年前写出来的。众所周知,写白云的诗歌,我们看得太多了,白的像这个像那个,再附加纯洁圣洁之类的想象,俗套矫情的不得了。所以当时我看到乌青这首诗,立即惊为天才之作,极其喜欢,赶紧地放进我编辑的杂志及各个诗歌选本里面去。可以说,这样的诗歌是对以往过度修辞、故作高深、拗口诘牙的诗歌方式的一种反拨,是对宏大叙事和假大空的主流话语体系的一种颠覆,是对一切所谓所指、能指、诗意、寓意以及强加给白云的陈词滥调的比喻的彻底剔除。这样用全新角度和方式写白云、用稚拙原初的语言进行探索、让诗歌回归本源和本质的作品,我们如何不欢迎呢?

历来有些傻叉,喜欢对诗歌和诗人说三道四。人民网有篇文章说:“不容置疑,乌青摆脱不了炒作自己的嫌疑,但是把诗歌绑定在自己身上炒作伤害了文学。”首先,乌青是躺着中枪的。他不是主动出来炒作的,你们能不能别总是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次,文学是在一次一次的创新和对旧观念旧思想的颠覆中进步的,恰好是你们这些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如井底之蛙般见识浅薄的文学观念才真正阻止和伤害了文学!

其实,但凡对西方诗歌比较了解的人,在乌青这样的诗歌面前,绝对不会这么大惊小怪了。比如你们去看斯坦因的诗歌,海明威说他只从一个人身上学会了如何写作,这个人就是斯坦因。还有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还有庞德。还有艾米•洛威尔。还有罗伯特•博莱。还有玛丽•奥利弗。如果你们说,西方的我们不看,我们只看中国的,那么好,你们去读元代小令。看看那些小令你就知道简单、日常、当下、诙谐幽默的口语为什么会逐渐成为诗歌的方向了。

微博上有好多对这首诗的仿品出现,比如 我也丢过饭卡: 日子过的苦逼啊/真的,很苦逼很苦逼/非常苦逼/非常非常十分苦逼/及其苦逼/贼苦逼/简直苦逼死了/啊—— 释悟心: 人间的琐事真烦啊,真的,很烦很烦,非常烦,非常非常十分烦,极其烦,贼烦,简直烦死了,啊!!@邢小燕: 昨晚,今晨,我非常困啊。真的,非常非常,非常困,极其困,十分困,贼困。简直困死了!啊! 说实话,这些仿诗都很有意思,它们或许比乌青的原创还有意思,但原创就是原创,仿品就是仿品和赝品,没有办法。多年前我曾说过:“好的诗歌有神奇的复制功能,你可以根据这一首写出无数首。它提供给你一种全新的语言方式。好的诗人就是给你提供这种貌似稚拙的原创,并任由大家模仿。”通过乌青这首诗所引起的仿写热潮,再次证明了这点。

无论文学、艺术,甚至科学,新事物出现的时候总是容易引发一些因循守旧和鼠目寸光的人士的鄙薄。当年爱因斯坦拿出相对论,被一百多位科学家围攻。爱因斯坦被逼的没办法,说:“你们不用以多欺少,你们只需要拿出一篇有建设性的理论说出我的相对论错在哪儿了,我就服气了。”西方美术史上那些大家,哪个没有被反复争议过?康定斯基、克伦斯基、蒙特等先锋画家在慕尼黑办画展的时候遭至了多少批评?胡适、郭沫若开始提倡白话诗遭至了多少批评?朦胧诗出现的时候遭至了多少批评?所以我对乌青说:有争议总是好的。争议过后,好的会留下来。不好的随它去。博尔赫斯说:“只有二流的诗人才每天都写好诗”,言外之意,只有一流诗人才不那么亦步亦趋,才勇于探索,才敢于把诗写坏。想想吧,以乌青之才华,要写大众认可的那类所谓好诗是多么易如反掌!

记得我有一次看蒙德里安的一幅画海的画,不明白他为什么仅用疏密有致的“加减号”表现水面的波光潋滟,我当时想,绘画可以这么玩吗?但后来看了莫奈和雷诺阿他们长期租船画塞纳河水景的介绍,尤其看了莫奈的《青蛙塘》,它们那样逼真地展示了水纹在光和风中稍纵即逝的闪烁,也就理解了在他们之后的蒙德里安,我们还要他怎么样呢?既然他想走新路,既然他既不想因循别人,又不肯重复自己!继续引用王家卫那句话:“一成不变会不会很闷?”当然会的。于是我们必须变个方式玩玩,尤其是诗歌。

(文乡诗国)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2-4-4 15:33
《致某些“名人”》
   ——仿乌青体

那些人的心真黑啊,
真的
很黑很黑非常黑
非常非常十分黑
特别黑特黑
极其黑
贼黑
简直黑死了

把煤都比下去了
啊……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4-4 16:50
狐狸总是穿得花里胡哨,讲着甜言蜜语出来给鸡拜年,还敢大言不惭地反话反说:“新事物出现的时候总是容易引发一些因循守旧和鼠目寸光的人士的鄙薄”,时尚达人仅仅借用诗歌之名炒热自己,摇身一变,成了话题达人了。
但狐狸走秀多了,只会露出卷曲的尾巴,但成不了仙,顶多是位狐仙。批!
作者: 庞清明    时间: 2012-4-4 16:56
本帖最后由 庞清明 于 2012-4-4 17:13 编辑

把这些具有探索精神的诗歌送给赵丽华、韩东、张颐武,我只是说,别拿中国诗歌当口红使了,遗臭万年也是一种出名法:
我怀着极大的耐心和羞愧从网上搜索几首这些所谓“诗人”的作品,看看怎样让人恶心的:“赵又霖和刘又源/一个是我侄子/七岁半/一个是我外甥/五岁/现在他们两个出去玩了 ”(梨花体《我爱你的寂寞如同你爱我的孤独》);“沈浩波/圆脑袋/不光/长出了/发碴/问我/西娃/是如何发现的?/我吃力地想了想/答道:/不是我发现的/她出来混/好像比你还早”(伊沙《梦》);“我和刘亦菲见面很早,那时她还小/读小学三年级/一次她和我女儿一同登台/ 我手里的摄像机就拍到一个印度小姑娘/天生丽姿,合掌,用荷花姿势摇摇摆摆出来/ 风跟着她,提走了满场掌声/ 当时我对校长说:鄱阳街小学会骄傲的/这孩子大了/一准是国际影星 ”(羊羔体《刘亦菲》);“我打电话,给张建华/接电话的是/他母亲/我问:张建华在吗/他母亲说,在、在大便/我说,在大便啊/他母亲说是的/我对张建华的母亲说/那怎么办呢?”(乌青《怎么办》)。这些毫无诗美、诗意,仿若腹泻般的口水诗、废话诗、庸诗、烂诗,一脉相承,千人一面(也不知谁在剽窃谁?谁是谁的干爹?谁是谁的奶娘?),无非将电脑中的复制、粘贴、回车键功能发挥到极致,但却得到一些著名网站和知名报刊的推波助澜与热捧招魂,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流传开来,你就不得不承认在中国,斜眼鸡胸的脑残者,多乎哉,不多也。风光,劲道,吃香,喝辣,真是羡煞人啦!

作者: 雪杉    时间: 2012-4-4 17:04
这位动态编辑不断做出力挺乌青的架式,还搬出一些名人来助阵,很显然是要这所谓的“真理”坚持到底了。这说明网络刀枪已经戳到他们的痛处,反正已经交上火了,绝对不能退却,否则将遗臭万年。他们也许正在侥幸,一旦“革命”成功了,他们这几个就将“永垂青史”。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 雪杉    时间: 2012-4-4 17:09
庞清明 发表于 2012-4-4 16:56
把这些具有探索精神的诗歌送给赵丽华、韩东、张颐武,我只是说,别拿中国诗歌当口红使了:
我怀着极大的耐 ...

老兄,您别上火了,这是中国文坛的真实写照,谁敢黑心,谁就能红得发紫。有人在用血探索,有人在用肝探索,有人在用心探索,也有人在用光腚探索。
作者: 雪杉    时间: 2012-4-4 17:11
乐冰 发表于 2012-4-4 15:33
《致某些“名人”》
   ——仿乌青体

乐冰老师,您看这样写起来多么轻松,既可以提高产量,又能够不伤害脑细胞,让我们也来吧,一年也出它几本集子,叫人羡慕个死。哈哈!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2-4-4 17:41
雪杉 发表于 2012-4-4 17:11
乐冰老师,您看这样写起来多么轻松,既可以提高产量,又能够不伤害脑细胞,让我们也来吧,一年也出它几本 ...

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按照这些“名人”的干法,那就不要创作了!哪有什么艺术可言。
作者: 刘世军    时间: 2012-4-4 18:06
“梨花体”可怜“白云体”
------由赵丽华的《由乌青诗歌说开去》写下去

诗/刘世军

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从此
我们的诗歌没有了
其他文字


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往前我们
笑死了李白杜甫
笑翻了诗经楚辞
往后我们
笑掉了大牙
笑死了所有的后来者

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往左我们
笑翻了整个亚洲
往右,地球
在我们的狂笑中
发抖

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
哈,笑死地球人耶


作者: 周旋    时间: 2012-4-4 18:19
{:soso_e128:}{:soso_e128:}{:soso_e128:}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4 22:40
雪杉 发表于 2012-4-4 17:04
这位动态编辑不断做出力挺乌青的架式,还搬出一些名人来助阵,很显然是要这所谓的“真理”坚持到底了。这说 ...

动态编辑只是客观发布此文章并没有“不断做出力挺乌青的架式”。别搞错哦。呵呵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4 22:42
                                       再谈《白云的赞美》      
      发过一则《对乌青诗的简要确认》,但有朋友似乎一时转不过弯来,那就再谈谈。先声明,我同意不认可《白云的赞美》,的我在此是就该诗已被多家炒作成现象而言,即使“我们在讨论,乌青笑了”(大海语),也得说说。不过,从乌青的其它诗来看,他不是诗盲,是另类,对此不再赘述。我在此主要谈解读与发现。欢迎批评、讨论。      就一般而言,创作即是 “发现” 。至于只要是别人从未说过的话,从未写过的句子,你先写了,你先说了,也肯定是你的 “发现” ,而有了这层发现,至少是好诗的必要前提,当然还需要充要条件。      有些发现是很简单、随意的,对此先不管它;而有些不寻常的发现当然有它的深刻之处,还有些发现则出人意料,是另一种“不寻常”。《白云的赞美》就属于后者。对这样的发现,不是靠一般的思维就解决的,而且,越是用一般的思维,就越感觉其不足挂齿。相反,当你换一个角度,就可能改变初衷。信不信?不妨稍加分析。
      乍看《白云的赞美》肯定是非诗文本。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表面看就是真理的废话;
      “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特别白特白/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整个是对首句“废话”连篇累牍的铺陈与展开。按正常思维,只要有点诗歌常识就会被这样的表达笑掉大牙,甚至嘴都会被气歪的。况且最后还追加一个“啊……”。难怪,有些朋友想对其剥皮挖心,其心情可以理解。
      不过,再仔细想想,在现今,尤其是在不正常的颂歌年代,充斥着多少如此的“真理的废话”?有多少诗人、多少诗歌,在废话基础上反反复复,极尽奴颜婢膝的能事?
      记得一则笑话《屁颂》吗?——秀才数尽,去见阎王,阎王偶放一屁,秀才即献屁颂一篇曰:“高耸金臀,弘宣宝气,依稀乎丝竹之音,仿弗乎麝兰之味,臣立下风,不胜芯馨之至。”阎王大喜,增寿十年,即时放回阳间。——那么,诗歌界有多少诗人,为“增寿十年”或苟延残喘而不断升格铺陈废话的?我想,对社会垃圾的降解有时以“垃圾”的方式更奏效,真正的“垃圾诗”,意义也在于此。是的,化腐朽为神奇是必要前提。
      也许,不该怨诗人,是专制体制,就有奴性的温床。但这种事实的确由来已久。对此,谁能拒绝称颂就足以了不起,能标明自己的尊严就已经可贵,而委婉讽喻或大胆揭露则实属凤毛麟角。如今,奴性诗虽然减少了,但并没有消失,甚至依然大面积存在着。那么,就有进一步揭露的必要。
     《白云的赞美》嘲讽的正是奴性诗歌,是的,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样的意思人人都知道,这样的表达人人都会,包括普通百姓,甚至地皮流氓,乞丐和流浪汉都知道白云很白。但问题恰恰在于,诗人本来不该再这么写,但为何此类废话诗却层出不穷?这也正是《白云的赞美》的矛头所指。
      只不过,作者是采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即以非诗的书写去“以毒攻毒”。这与正面的义正词严及诗性书写相比,倒别有滋味呢。至少,譬如你以崇高、正义的面目出现,肯定则是另一种效果了。
      这种方式的过程与效果都是荒诞讽刺,接近黑色幽默。相反,对于此诗,如果换一种情况,该诗人说的话、写的句子是任何人从来没有说过,从来没有表达过的非常新鲜的东西,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它可能具有诗意,但不再有现在的戏谑意义与效果。
      在此特别强调,此诗是以非诗的方式戏谑现实,决不能效仿。其实,所有的创作都忌讳模仿。
另外,我也支持社会担当。在诗界,虽然无论在什么时代,都难免有堕落,有肉麻当有趣的,下作无聊,瓦钵齐鸣,大狗叫小狗吠等等,但目前确有泛滥之势,没有担当者的时代是可怕的。
      那么,谁来担当?首先应该是有话语权者,但当今你没法指望他们,他们只会为“和谐”置换审美,还记得《水浒传》电视剧播放的年代吗?所以,担当者只能靠现代“士族”,不过请士族成员不要像当年李剑《歌德与缺德》中所宣称的——歌颂是天经地义,否则即万劫不复。
      就今年几件让人难以忘怀的诗歌现象而言,在类似的表面背后并非是一回事,所以应该条分缕析,才能分别对待,妥当处理。许多同仁可能都愤怒,但仅仅愤怒是不够的;许多朋友可能都希望天地澄明,但混沌必须一步步廓清。
                                 2012年4月4日19:49:31


作者: 宋志纲    时间: 2012-4-5 15: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旭陞    时间: 2012-4-6 07:49
学习,问好作者!
作者: 旭陞    时间: 2012-4-6 07:50
学习,问好作者!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4-6 13:27
刘世军 发表于 2012-4-4 18:06
“梨花体”可怜“白云体”
------由赵丽华的《由乌青诗歌说开去》写下去

老兄的这首,比白云白漂亮多了,很押韵,而且还有音乐的节奏,我也来整个,得乐且乐也:

“那些人的心真晕啊,
真的,很晕很晕
非常晕
非常非常十分晕
极其晕
贼晕
简直晕死了
啊---”

这样的诗,一天写个10首8首并不难。


作者: 刘世军    时间: 2012-4-6 20:38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4 22:42
再谈《白云的赞美》      
      发过一则《对乌青诗的简要确认》 ...

看到一半,感觉屁很臭!逃走
作者: 刘世军    时间: 2012-4-6 20:40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4 22:40
动态编辑只是客观发布此文章并没有“不断做出力挺乌青的架式”。别搞错哦。呵呵

这里支持支持人一下
作者: 雪杉    时间: 2012-4-6 20:53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4 22:40
动态编辑只是客观发布此文章并没有“不断做出力挺乌青的架式”。别搞错哦。呵呵

如果我说错了,自当改正,这个没什么,只是险些封了我的ID,别介,我再也不敢了。与老师玩笑一回。问好!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6 21:12
刘世军 发表于 2012-4-6 20:38
看到一半,感觉屁很臭!逃走

这才正常。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6 21:22
雪杉 发表于 2012-4-6 20:53
如果我说错了,自当改正,这个没什么,只是险些封了我的ID,别介,我再也不敢了。与老师玩笑一回。问好!

那倒不至于,不知情不必怪,表达心声属正常,呵呵。
作者: 刘世军    时间: 2012-4-7 06:22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6 21:12
这才正常。

真是个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7 06:27
刘世军 发表于 2012-4-7 06:22
真是个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这个社会的悲哀

是噢,虽然我吃狗肉。
作者: 刘世军    时间: 2012-4-7 06:32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7 06:27
是噢,虽然我吃狗肉。

这个回答很好.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4-23 11:37
本帖最后由 汤胜林 于 2012-4-23 11:42 编辑

致乌青

那些乌鸦的毛真青啊,
真的
很青很青非常青
非常非常十分青
特别青特青
极其青
呜呜呜呜的青
简直乌贼

把乌鸦都比下去了
哇……

作者: 我爱我自己    时间: 2012-4-27 16:57
这个网站的人又”狠“又逗,来这里真开心,相信能学到点东西。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2-8-12 23:35
{:soso_e109:}{:soso_e109:}{:soso_e109:}{:soso_e109:}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