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面对乌青现象 不独啼笑皆非(欢迎批评) [打印本页]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5 19:56
标题: 面对乌青现象 不独啼笑皆非(欢迎批评)
                              面对乌青现象 不独啼笑皆非

       日前,阿桂在本站发布的《乌青的“废话诗”真的“废话”吗》(http://www.zgsglp.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839&fromuid=45)引起争议。
       我以为,对乌青的诗可以很容易作简要确认:他只是站在戏谑立场,以口语书写另类诗的普通70后,其诗既不至于是“废话诗”,也谈不上有先锋性。
      然而,网上却接二连三地炒作起来。如:3月30日,光明网发布《先锋诗人乌青作品走红网络 网友赐名“废话诗”》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36657/17544568.html),中国新闻网发布记者张亚利的《网友竞相模仿"乌青体" 诗人斥文化圈"娱乐至死"》(http://culture.people.com.cn/h/2012/0330/c226948-3707275915.html?prolongation=1)等等,什么“先锋诗人”、“废话诗”、"乌青体"、“竞相模仿“、“走红”、 "娱乐至死"……从这些元素可见,乌青已经成为热点现象,着实有些出乎意料。
      尤其是乌青那首《白云的赞美》简直脍炙人口、有口皆碑了;尤其的尤其,是“梨花诗”教主4月1日也在《由乌青诗歌说开去》(中国文学网)(
http://www.cnwxw.com/wenxuepinglun/wenxuezhengming/2012-04-01/54.html)表明她对乌青诗“立即惊为天才之作,极其喜欢”的态度,而在“以此篇博文为准”的《乌青的白云是不是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ca2fbd0102e3xw.html)中进一步有理论提升之势。
      急剧变化的事态,不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问题,必然招致“纯诗”一族奋起而抵制。得得,这下问题严重了。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出版后引起青年效仿维特自杀,作者再版不得不附加说明,也使该书成为压倒歌德真正代表作的事实。不可思议吗?非也,只能说明,理想读者缺位。乌青诗似乎也显示出这种倾向,虽然其诗与歌德作品远不能同日而语。这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但既然是现象,就有必要正视了。笔者基于此前两篇,进一步整理出脉络,忙中也难免粗略,仅供各位同仁批评交流。


                                      一、对乌青诗的特征分析

      1、乌青的诗有一定的诗性
      从乌青的现有诗文本来看,他不是诗盲,只是另类诗歌书写者。不妨以《白云的赞美》为例简单分析。先声明,我同意不认可该诗的朋友,但该诗既然已被多家炒作成现象,即使“我们在讨论,乌青笑了”(大海语),也得说说。我在此主要从解读与发现之间考察这首诗。
      就一般而言,创作即是 “发现” 。只要是别人未说过的话,未写过的句子,你先说了,先写了,肯定就是你的 “发现” 。有了这层发现,至少是好诗的必要前提,当然还需要充要条件。
      有些发现是很简单、随意的,对此先不管它;而有些不寻常的发现当然有它的深刻之处,还有些发现则出人意料,是另一种“不寻常”。《白云的赞美》就属于后者。对这样的发现,不是靠一般的思维就解决的,而且,越是用一般的思维,反而会越感觉其越不足挂齿。不过,当你换一个角度,就可能改变初衷。信不信?
      如对《白云的赞美》,乍看肯定是非诗文本。
      “天上的白云真白啊”表面看就是真理的废话;
      “真的/很白很白非常白/非常非常十分白/特别白特白/极其白/贼白/简直白死了”——整个是对首句“废话”连篇累牍的铺陈与展开。按正常思维,只要有点诗歌常识就会被这样的表达笑掉大牙,甚至嘴都会被气歪的。况且最后还追加一个“啊……”。难怪,有些朋友想对其剥皮挖心,其心情可以理解。
不过,如果再仔细想想,现今,尤其是在不正常的颂歌年代,充斥着多少如此的“真理的废话”?有多少诗人、多少诗歌,在废话基础上反反复复,极尽奴颜婢膝的能事?
      记得一则笑话《屁颂》吗?——秀才数尽,去见阎王,阎王偶放一屁,秀才即献屁颂一篇曰:“高耸金臀,弘宣宝气,依稀乎丝竹之音,仿弗乎麝兰之味,臣立下风,不胜芯馨之至。”阎王大喜,增寿十年,即时放回阳间。——那么,诗歌界有多少诗人,为“增寿十年”或苟延残喘而不断升格铺陈废话的?我想,对社会垃圾的降解有时以“垃圾”的方式更奏效,真正的“垃圾诗”,意义也在于此。是的,化腐朽为神奇是必要前提。
      也许,这不该怨诗人,是专制体制,就有奴性的温床。但这种事实的确由来已久。对此,谁能拒绝称颂就足以了不起,能标明自己的尊严就已经可贵,而委婉讽喻或大胆揭露则实属凤毛麟角。如今,奴性诗虽然减少了,但并没有消失,甚至依然大面积存在着。那么,就有进一步揭露的必要。
      《白云的赞美》嘲讽的正是奴性诗歌,是的,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样的意思人人都知道,这样的表达人人都会,包括普通百姓,甚至地皮流氓,乞丐和流浪汉都知道白云很白。但问题恰恰在于,诗人本来不该再这么写,但为何此类废话诗却层出不穷?这也正是《白云的赞美》的矛头所指。
      所以,真正感受其诗的意义与妙处,必须基于中国60年来的诗歌脉络,其价值正在于对长期以来所谓“颂歌”的反讽,这也是针对“中国特色”的宏大叙事的嘲弄。而如果孤立地看,就根本不算什么。
他的所谓“废话诗”对于多年来真诚的逢迎、“真理的废话”、自以为是的平庸书写等等,都有矫枉过正的作用,是以毒攻毒,是以左道旁门对峙被正宗化的虚幻的天堂之路。

      2、乌青诗的风格考察
      作者常常站在戏谑立场进行口语书写,体现出比较明显的另类性。他常常采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甚至有意以非诗的书写去“以毒攻毒”,这与正面的义正词严及诗性书写相比,倒别有滋味呢。至少,譬如你以崇高、正义的面目出现,肯定则是另一种效果了。
      如《白云的赞美》,正是诗中类乎“废话”的言语与故作强调的反复,才强化了的诗讽刺力度与批判意义。
      这种方式的过程与效果都是荒诞讽刺,接近黑色幽默。相反,对于此诗,如果换一种情况,该诗人说的话、写的句子是任何人从来没有说过,从来没有表达过的非常新鲜的东西,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它可能具有诗意,但不可能再有现在的戏谑意义与效果。
      乌青诗与“梨花诗”中上乘之作的区别在于,其反讽与诗意经营更明确自觉,或略带一丝伤感与自嘲,而后者则有意日常化、琐细化特点。也有别于下半身中大多数平庸之作,他就关涉性事等粗俗内容有过分的嗜好。
       在此特别强调,乌青的诗显然自有其特点,但其作品是一次性的,就像“梨花诗”,只有一些个案价值,不该形成“体类”而被跟风。特别是他以非诗的方式戏谑现实,决不能效仿。虽然,所有的创作都忌讳模仿,但乌青尤是。

      3、乌青诗谈不上先锋性
      乌青肯定远远不该是先锋诗人,甚至他的诗谈不上先锋性。他的诗与纯诗,相当于打油诗之于近体诗。因为先锋性是比喻在思想、事业、生活等各方面起先头引导作用的人或集体或思想、素质。正如南鸥在《请不要强奸诗歌的“先锋性”!——对“梨花体”继承人乌青及支持者的一点提醒》(
http://www.zgsglp.com/thread-17881-1-1.html)中的表达:“诗歌的先锋性是一种高贵的精神气质与诗性禀赋,她是诗歌与身俱来的、蕴藏在诗歌体内的一种力量与光泽。她集中体现在对当下存在的生命图景最深刻、最新锐的揭示、发现和指认的深度与广度之上;体现在诗歌语言的自觉穿越与飞翔之上。”
      而打油诗如同近体诗潮流中泛起的另类浪花,它不在潮头。乌青不是急先锋索超,更像半路杀出的程咬金。
      先锋性在任何时代无不走在前头,所以常常不被世俗所理解,甚至几个时代过去,人们依然未尽其详,古如庄子,今如鲁迅。而反观乌青及其立竿见影般趋之若鹜,不必盖棺即可论定。
      不过,她倒也不是“唾沫和梦语构成的貌似先锋的语言垃圾和‘皇帝的新衣’,更不是吃大便、脱裤子等粗鄙的行为艺术”,即使似“标新立异、故弄玄虚”,也不会“混淆真伪,只能暴露‘诗歌混子’的嘴脸”。
      诗人周亚平说:“乌同学坚持改变人们对既定诗歌的界定,长期以来,诗歌跟着文学混,都混傻了,乌青让诗回到渺小中来,让我们自己也回到渺小中来,没什么不好。”这样评价是到位的。


                           二、乌青诗的几点思考

      那么,乌青诗为什么会被跟风?这样下去,会有什么恶果?我们又能做什么?我想——
      1、对此,不该怪罪乌青本人,即使他巴不得想如此,因为关键在于追风者。虽然有一些模仿者,即使也有“真乱”的事实,其流传与影响或超出我们的预想;但这种状况也不可能持续多久,更不必担心“诗歌的道路何去何从?”因为,其诗本身明确的模式化特点,决定了模仿轻易,因而也决定了审美疲劳的迅速。可见,界定乌青诗是一回事,阻止模仿者是另一回事,应该分别处理。前者必须诗人共识,后者需要诗人、编辑、学者引导。
      2、我支持正义者的社会担当,无论在什么时代。在诗界也同样,虽然难免有堕落,有将肉麻当有趣的,下作无聊,瓦钵齐鸣,大狗叫小狗吠等等,但有担当者就有希望,而没有担当者的时代是可怕的。问题是谁来担当?首先应该是有话语权者,但当今你没法指望他们,他们只会为“和谐”置换审美,还记得《水浒传》电视剧播放的年代吗?所以,担当者只能靠现代“士族”,不过请士族成员不要像当年李剑《歌德与缺德》中所宣称的——歌颂是天经地义,否则即万劫不复。
      3、有朋友以为,对于乌青这样的“垃圾”,别费喉舌。我认为,对这类诗你可以不认可,也可以一笑了之,不过,当它成为现象,就应该面对。你置之不理,它更可能会泛滥一时。许多同仁可能都愤怒,但仅仅愤怒不够;许多朋友可能都希望天地澄明,但混沌必须一步步廓清。担当是必要路径与入口,把握其特征才能正确取舍,诊断合理才能对症下药。如:乌青诗的爱好者们可能一时误以为,诗人不再神秘,似乎谁都能写及箩筐,但是在他们疲劳之后,才会真正感受到什么是面面相觑与始料未及。
      就近来几件让人难以忘怀的诗歌现象而言也是如此,在类似的表面背后并非是一回事,所以都应该条分缕析,才能分别对待,妥当处理。

                                                                        2012年4月5日19:33:01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4-5 20:17
本帖最后由 杨立 于 2012-4-5 20:25 编辑

“关键在于追风者。”

——我觉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因为绝大多数追风者都是一些普通网民或根本没怎么从事过诗歌创作的诗歌爱好者,他们的诗歌艺术修养普遍是不高的,很容易被某些类似诗性的假象所迷惑,没有辨别艺术水平高低的能力。
       所以我觉得不能责怪追风者。

       至于乌青的诗是否有诗性,我觉得未必有必要一定要把它弄清楚。
       因为我觉得:即使有,那一点点诗性,也没多大意思。不足道。


   其他的观点基本都支持。问好无为师!{:soso_e181:}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5 21:11
杨立 发表于 2012-4-5 20:17
“关键在于追风者。”

——我觉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欢迎商榷,应该深入商榷。如:不能责怪追风者,也不能责怪作者。那就是不是更需要就诗论诗了?是否有诗性就是关键了吧?这譬如:一点点诗性,没多大意思,但何以热闹?等等。呵呵,问好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4-5 21:31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5 21:11
欢迎商榷,应该深入商榷。如:不能责怪追风者,也不能责怪作者。那就是不是更需要就诗论诗了?是否有诗性 ...

恩。我其实也就是浅薄了点(真心话),对诗歌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我就是觉得谈他的东东没多大意思。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5 21:41
杨立 发表于 2012-4-5 21:31
恩。我其实也就是浅薄了点(真心话),对诗歌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我就是觉得谈他的东东没多大意思。

本来可以三言两语就了事,因为其诗简单的透亮,模仿极容易,虽然有意义。我也如是想,但效果出乎意外了,也只能再引申。呵呵,不过,可以涉猎宽些也好
作者: 巴山秋叶    时间: 2012-4-5 23:05
如果乌青的这篇东东也称为诗的话,中国文化则无处不是诗!
只有否定了他的这个东东,此事方能到此结束,否则现代诗将彻底堕落为大粪!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4-5 23:39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5 21:41
本来可以三言两语就了事,因为其诗简单的透亮,模仿极容易,虽然有意义。我也如是想,但效果出乎意外了, ...

“模仿极容易”——这恰恰证明了这首诗的口水化!——正因为太简单、太容易了,我才觉得谈它没多大意思
作者: 旭陞    时间: 2012-4-6 07:48
认真学习无为师的成果!!!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6 08:15
杨立 发表于 2012-4-5 23:39
“模仿极容易”——这恰恰证明了这首诗的口水化!——正因为太简单、太容易了,我才觉得谈它没多大意思

之所以再谈,主要是针对现象,并非就其诗个案。如:模仿极容易的很多,有些人何以对其它不感冒?再想想。呵呵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4-6 09:25
杨立 发表于 2012-4-5 20:17
“关键在于追风者。”

——我觉得这个观点值得商榷。

我和杨立站在一边。“最后还追加一个“啊……”。难怪,有些朋友想对其剥皮挖心,其心情可以理解。”--这是乌青故意为之,在讨论看似没有必要。浪费心力,不值。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4-6 09:30
风之子 发表于 2012-4-6 09:25
我和杨立站在一边。“最后还追加一个“啊……”。难怪,有些朋友想对其剥皮挖心,其心情可以理解。”--这 ...

呵呵,我也只是一时兴起,说说而已。
我是个很随意的人,尽管有时也较真——但毕竟很少。
作者: 冷铜声    时间: 2012-4-6 12:54
细细读过,赞同你的客观态度。只是现在这个时代,娱乐至上,大家都被牵了鼻子走了,来关注这个无聊热点,这本身就是个闹剧。当然,一些所谓诗人来助阵,垃圾也要当珍珠,至少也要探讨一下了。这就是这个娱乐时代背景下的诗坛现状。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2-4-6 18:05
乌青的“诗”不会影响谁。至少在我们那儿的爱好写诗读诗的人群中,没人读它,更说不上谈它了。读它谈它浪费肚子里的粮食。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4-6 18:20
程洪飞 发表于 2012-4-6 18:05
乌青的“诗”不会影响谁。至少在我们那儿的爱好写诗读诗的人群中,没人读它,更说不上谈它了。读它谈它浪费 ...

好,用真名。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2-4-6 18:25
杨立 发表于 2012-4-6 18:20
好,用真名。

一个江湖客,来寻找覆盖我江湖的花瓣的。我的江湖很冷,杨兄多关照。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6 20:02
程洪飞 发表于 2012-4-6 18:05
乌青的“诗”不会影响谁。至少在我们那儿的爱好写诗读诗的人群中,没人读它,更说不上谈它了。读它谈它浪费 ...

本来一笑了之,不该成为现象。现在解决即可了事。看见真面目更亲切了,呵呵。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2-4-6 20:07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6 20:02
本来一笑了之,不该成为现象。现在解决即可了事。看见真面目更亲切了,呵呵。

无为兄,一起共事将近半年了,谢谢你一直微笑相待。月亮门外,月亮门内,还请无为兄继续关照。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6 20:39
程洪飞 发表于 2012-4-6 20:07
无为兄,一起共事将近半年了,谢谢你一直微笑相待。月亮门外,月亮门内,还请无为兄继续关照。

月亮门内广寒宫,月亮门外凌霄殿。想去哪?请选择。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4-6 20:42
程洪飞 发表于 2012-4-6 18:25
一个江湖客,来寻找覆盖我江湖的花瓣的。我的江湖很冷,杨兄多关照。

羽毛掉光了。真相大白了。
呵呵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2-4-6 20:43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6 20:39
月亮门内广寒宫,月亮门外凌霄殿。想去哪?请选择。

还是去月亮门内,那里有酒。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2-4-6 20:48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4-6 20:42
羽毛掉光了。真相大白了。
呵呵

呵呵,羽毛是飞掉光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在飞的路途中,瞌睡的那会儿被其它鸟啄掉的。
握手、握手!
作者: 雪杉    时间: 2012-4-6 21:06
老师说得好,但我还是不说为妙。您就当我没长骨头,没长心肝吧。问好!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6 21:26
程洪飞 发表于 2012-4-6 20:43
还是去月亮门内,那里有酒。

算选对了,祝贺!拿酒来——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2-4-6 21:31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6 21:26
算选对了,祝贺!拿酒来——

总有一天把你喝醉!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6 21:54
雪杉 发表于 2012-4-6 21:06
老师说得好,但我还是不说为妙。您就当我没长骨头,没长心肝吧。问好!

真诚交流即朋友,直言曲意自泾渭。祝愿哦,呵呵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6 22:00
程洪飞 发表于 2012-4-6 21:31
总有一天把你喝醉!

醉乎山水间,红雀也飞还。醉乎迷津处,洪水无归路。呵呵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4-6 22:33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6 22:00
醉乎山水间,红雀也飞还。醉乎迷津处,洪水无归路。呵呵

教授海量啊!
去看看《张无为问责》吧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7 10:06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4-6 22:33
教授海量啊!
去看看《张无为问责》吧

拜读,谐趣,已答。呵呵
作者: 楚天之云    时间: 2012-4-8 17:27
反讽而已
作者: 凌波    时间: 2012-4-28 15:17
无聊,来看看热闹!
作者: 柯伦    时间: 2012-5-13 11:07
拜读,学习!问好无为老师,周末愉快!
作者: 大安刘尧    时间: 2012-5-23 16:54
尚无资格评论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5-23 18:24
{:soso_e181:}讨论本身,就扩大了他的影响!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5-23 22:32
柯伦 发表于 2012-5-13 11:07
拜读,学习!问好无为老师,周末愉快!

迟到地欢迎!问好,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5-23 22:33
大安刘尧 发表于 2012-5-23 16:54
尚无资格评论

不必谦虚,欢迎参与!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6-22 13:15
(, 下载次数: 0)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6-22 19:03
山城子 发表于 2012-5-23 18:24
讨论本身,就扩大了他的影响!

诗歌评论专栏有张教授支撑,有理论界的山城子、风之子两员大将,不火不行!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6-22 23:55
山城子 发表于 2012-6-22 13:15

连日准备会议材料,什么都没顾上。祝先生端午快乐!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6-23 09:57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6-22 19:03
诗歌评论专栏有张教授支撑,有理论界的山城子、风之子两员大将,不火不行!

谢谢汤老师的鼓励!!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6-23 09:58
山城子 发表于 2012-6-23 09:57
谢谢汤老师的鼓励!!


作者: 首席老衲    时间: 2012-6-24 23:53
这样的力求客观和理性的贴  令老衲觉得感动。

而同时,在一片“讨伐“剿杀”声中,如果有那么一两个反对者。
这个群体  也就还有些希望。

一片黑的乌鸦里
不期盼有夜莺的歌声

阴阳太极 才孕育万物。 阿米豆腐!
作者: 首席老衲    时间: 2012-6-24 23:55
写诗可以疯狂感性

评论却应力求客观理性。

如果可以 老衲愿听万物之声 而非只见黑白两道  
作者: 赵会敏    时间: 2012-6-25 10:16
读了《白云的赞美》,崩溃,极崩溃,崩溃至极!极其崩溃!
作者: 里海    时间: 2012-6-28 11:32
鉴于本期同图微诗大赛进入前30的4首诗歌字数超过140字(已经取消进入下轮比赛资格),请初选编辑今日14时前认真参阅《20首替补投票(初选评委与编辑每人投4首)》并遴选4首,跟帖投票
作者: 深海之蓝    时间: 2012-6-28 22:31
斩!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6-28 22:39
赵会敏 发表于 2012-6-25 10:16
读了《白云的赞美》,崩溃,极崩溃,崩溃至极!极其崩溃!

跳出窠臼的窠臼,即新境界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6-28 22:39
首席老衲 发表于 2012-6-24 23:53
这样的力求客观和理性的贴  令老衲觉得感动。

而同时,在一片“讨伐“剿杀”声中,如果有那么一两个反对 ...

是这样滴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6-28 22:40
深海之蓝 发表于 2012-6-28 22:31
斩!

斩?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6-28 22:42
深蓝太狠了,嘿嘿
作者: 深海之蓝    时间: 2012-6-28 23:11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6-28 22:40
斩?

呵呵!问好!
作者: 深海之蓝    时间: 2012-6-28 23:11
杨立 发表于 2012-6-28 22:42
深蓝太狠了,嘿嘿

呵呵!无毒不丈夫嘛!
作者: 萧清    时间: 2012-6-28 23:15
跟赵丽华一样,乌青的废话诗之外,不乏大量优秀诗篇。而废话诗的推广、炒作的成功,明显是有商业模式的;花几千元,找群网络水军,很容易提高点击。乌青目的明显——成名,显然他达到了。赵丽华就是成功的典型,人家现在好歹是名人;有了名就好办事。

乌青的姿态是反叛的,进步意义在于对诗人依托传统诗刊成名和走仕途成名的模式形成了解构;消极意义在于乌青不是唯一的,他的炒作背后是更多籍籍无名诗人的寂寞和无奈。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6-28 23:25
萧清 发表于 2012-6-28 23:15
跟赵丽华一样,乌青的废话诗之外,不乏大量优秀诗篇。而废话诗的推广、炒作的成功,明显是有商业模式的;花 ...

嗯,乌青的诗有两面性的,必须看到。
作者: 首席老衲    时间: 2012-6-29 00:25
成名者因以名传四方
故知者论者无不论其名
哪怕以此为点反溯的丝毫努力和心力都没有

在形式化的名之上,便形式化的论名。
若名为形式化之外物,论名者更为形式化。好像盲人摸象一般。

若反溯之念头都未有  更别提去理解 这也是一个有血肉的人的生活 这人也会文字表达。

文字若是冰山一角。评论者无不在评论这或平实或奇怪的一角罢了!
更有扬言定罪论杀者。岂非荒唐。

从此论来说,不理解赵丽华的人比比皆是。老衲却颇为欣赏之。
乌青不算什么名人 更不算什么名诗人。但以此论其人 未免荒谬而可笑。 只说论事程序和方法。

且容老衲打一浅显比方:
好比凤姐。极度满足人们观赏欲望中的一种特殊癖好之后,其实还在自己过着自己的生活。
比如现在的她,就在美国唐人街的街头帮人洗脚赚钱谋生。

世事本如此。什么是真相?雾里看花。

若不能做到沉静沉淀。
何妨先宽容一二。

回到生活场景。乌青碍你何事? 他铁定成不了中国一顶一的诗人,他也铁定不会因得此小名而大敛其财。  你们慌啥子呢。你们是受害者吗?说到底还是以诗歌的卫道士自居。
如同武侠小说里 各门派之争一样:总觉得自己一门绝学才是武林正宗。而对旁门人士百般诋毁甚至除之而后快。似乎此类人存在便是江湖之奇耻大辱。

这样的心的人。还能写出怎样的诗歌?
一无对生活真相的理解。
二无宽容 爱。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6-29 00:33
老衲 看破红尘,但不离红尘更难得哦,况对赵丽华、凤姐等了如指掌。同意、支持你的思辨。
作者: 首席老衲    时间: 2012-6-29 00:36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6-29 00:33
老衲 看破红尘,但不离红尘更难得哦,况对赵丽华、凤姐等了如指掌。同意、支持你的思辨。

张施主 多谢了。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6-30 15:37
本帖最后由 杨立 于 2012-6-30 15:39 编辑



《我的申请书》
            
         杨康


我的申请书写了多年,内容
也无非是,本人自幼丧母,家境贫寒
请上级部门予以支持
小学,中学,大学。每年都写
每次的理由都大致相同
久而久之,我是贫困生。这已
众所周知。我已经穷到
一贫如洗,特向上级申请
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就像风吹过叶落。我似乎早已
默认了我的贫困,贫困到
没有骨气和血气,贫困到
在红尘中遇不到一份真爱
我讨厌我的申请书,讨厌
贫困生这个词。他们足以证明
在人间,三尺男儿矮了一尺



——此人受非议较大。我个人认为:这首诗不错的,最起码,我很爱读。
      无为师有何高见?能否不吝赐教?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6-30 15:57
杨立 发表于 2012-6-30 15:37
《我的申请书》
            
         杨康

杨康是你小兄弟哈,去年发表在《视野》上。深有体验并能逃到新层次,有意义。受非议大可不必。呵呵,才忙过一段。问好!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2-6-30 16:03
本帖最后由 杨立 于 2012-6-30 16:05 编辑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6-30 15:57
杨康是你小兄弟哈,去年发表在《视野》上。深有体验并能逃到新层次,有意义。受非议大可不必。呵呵,才忙 ...


我和他不是兄弟。
我个人比较喜欢这首诗,它(甚至连作者本人)被人质疑,甚至攻击、谩骂,有点不开心而已。嘿嘿

我看诗不看圈子不看人。——这点您一定要坚信,不然我们就聊不下去了。{:soso_e129:}
作者: 首席老衲    时间: 2012-6-30 16:08
申请书一文很普通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6-30 16:37
首席老衲 发表于 2012-6-30 16:08
申请书一文很普通

在大学生中,这样写申请书也不容易了,至少作者感受到了某种深层次的东东。问好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6-30 16:45
杨立 发表于 2012-6-30 16:03
我和他不是兄弟。
我个人比较喜欢这首诗,它(甚至连作者本人)被人质疑,甚至攻击、谩骂,有点不开心而 ...

嗯,看诗不看圈子不看人是必须的,无论是有名还是无名,一律拿文本说话。
作者: 首席老衲    时间: 2012-6-30 20:05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6-30 16:37
在大学生中,这样写申请书也不容易了,至少作者感受到了某种深层次的东东。问好

呵呵 不觉得。
老衲真心不以为然。
但尊重你持有你的意见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6-30 21:54
首席老衲 发表于 2012-6-30 20:05
呵呵 不觉得。
老衲真心不以为然。
但尊重你持有你的意见

希望偷偷您”真心不以为然“的情况哦,欢迎交流。
我所说的”在大学生中,这样写申请书也不容易了,至少作者感受到了某种深层次的东东。“——1、作者是当下学生,与当年有所不同。2、”也不容易“包含了层次定位。3、”某种深层次的东东“言其并非完美。
作者: 首席老衲    时间: 2012-6-30 23:16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6-30 21:54
希望偷偷您”真心不以为然“的情况哦,欢迎交流。
我所说的”在大学生中,这样写申请书也不容易了,至少 ...

1 当下学生——阶层的区分对文字本身如何的评判没有任何本质意义。
2 也不容易—— 那太容易了。人从没逃离生老病死的范畴。无论何时何地,思者必有其语,也或成文。不构成层次划分。
3 任何事物 读者往深了想 必有其深。何况 千百次的东西。套路套路套路假空。思想不健康不正常。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6-30 23:20
首席老衲 发表于 2012-6-30 23:16
1 当下学生——阶层的区分对文字本身如何的评判没有任何本质意义。
2 也不容易—— 那太容易了。人从没逃 ...

嗯,值得深究。下次再交流。
作者: 首席老衲    时间: 2012-6-30 23:47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6-30 23:20
嗯,值得深究。下次再交流。

算了
呵呵老衲觉得没什么好深究的。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7-2 15:59
首席老衲 发表于 2012-6-30 23:47
算了
呵呵老衲觉得没什么好深究的。

勉励超脱。呵呵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7-2 16:22
亮起来研讨!!
作者: 首席老衲    时间: 2012-7-2 18:48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7-2 15:59
勉励超脱。呵呵

谢谢施主的仁慈。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7-6 00:25
花小七 发表于 2012-7-5 21:10
我没读过乌青的诗歌 但是前阵子因为和别人讨论梨花体  才特意去翻看了赵丽华的博客
我个人认为 其中一些对 ...

应该读,也应该有合理的看法。问候
作者: 八立尚人    时间: 2012-7-6 11:26
废话为诗是反讽。太牵强,严重不赞同。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7-6 12:11
八立尚人 发表于 2012-7-6 11:26
废话为诗是反讽。太牵强,严重不赞同。

废话为诗当然谈不上是反讽,而是乌青的诗中有被认为”废话“的是反讽。
作者: 寒风佩剑    时间: 2012-7-6 12:33
诗本来是最经典的语言,但由于新诗的新字起作用,他拼命的新,就冲上前去了,其实前面的诗就是那样子的。
说他废话,不信跑出个谁来,冲冲看,又能新成咋样呢?还不是和他差不多。除非你不求新,跟在后面跑。
【一家之言】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7-6 13:19
寒风佩剑 发表于 2012-7-6 12:33
诗本来是最经典的语言,但由于新诗的新字起作用,他拼命的新,就冲上前去了,其实前面的诗就是那样子的。
...

言之有理,问好
作者: 徐东风    时间: 2012-7-6 19:12
一石激起千层浪,谁在浪中央。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7-6 19:55
徐东风 发表于 2012-7-6 19:12
一石激起千层浪,谁在浪中央。

答案应该是砥柱,呵呵,有请哦
作者: 徐东风    时间: 2012-7-6 20:03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7-6 19:55
答案应该是砥柱,呵呵,有请哦

抵住,寒风来袭。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7-6 20:06
徐东风 发表于 2012-7-6 20:03
抵住,寒风来袭。

以夏天融化。呵呵
作者: 徐东风    时间: 2012-7-6 20:14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7-6 20:06
以夏天融化。呵呵

张老师好热情,我也被你融化了。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7-6 20:19
徐东风 发表于 2012-7-6 20:14
张老师好热情,我也被你融化了。

空调开着呢,自己调控哦
作者: 寒风佩剑    时间: 2012-7-6 22:04
寒风来袭。
是想赏梅,冬天没到,吃了点亏,你们凉爽去吧!{:soso_e120:}
{:soso__6588383517505494397_4:}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