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真实而自由的诗歌写作 [打印本页]

作者: 杨四平    时间: 2013-7-15 13:39
标题: 真实而自由的诗歌写作
真实而自由的诗歌写作

——评韩庆成的诗歌

杨四平



  与第三代诗歌追求“诗到语言为止”有明显的不同,或者说更进一步,韩庆成的诗歌写作表明,他正在追寻“诗到口语为止”。
  尽管都是用口语写作,但韩庆成没有停留在那些十分琐碎的个体日常生活或者说“生活流”上面,没有以“私人化”的日常生活细节的隐秘来博取读者的好奇心,没有以自曝“己丑”来渲染陌生化并试图以此达到文学性之目的,更没有一个要对抗此前写作如朦胧诗写作的英雄化、崇高化、意象化和书面语化的明确目标。虽然韩庆成的诗歌写作几乎都是写凡人,但又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写那些凡人本来就很平凡的或者一开始就很不凡的举止,写这些凡人的压根就不算什么的丰功伟绩,写他们卑微的生活经历,写他们的公众影响力,写他们不想看到结果,写他们与公权力之间的矛盾、紧张,乃至牺牲。他们惨痛的经历,在网络时代,在新传媒时代,像揭锅盖那样被揭开后,其热度和传播度,迅即上升为社会热点和敏感点,使其成为网络“名人”而不胫而走于大街小巷,引发公众的愤怒和反思,其核聚变的效能使得某一个人的某件事情发散为疼痛的“中国经验”。也就是说,韩庆成没有写凡人凡事,而是始终关注凡人的不平凡事件。这与当年的第三代诗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大学生不同,韩庆成是一个在社会底层游走的诗人。他的写作资源部分来自读报看电视浏览网络,但更多的是与他在社会上的复杂经历有关。你想想,媒体上的海量新闻令人目不暇接、过目即忘,为什么是这些而不是那些报道引起了诗人的关注,并迅即赋诗,这说明,这些被报道的事件触动了诗人的心灵,与诗人的记忆、经历、文化和精神世界息息相关。韩庆成的这些诗与当年“墙头诗”和“诗报告”十分相像,用诗来报道社会上正发生的时效性很强的事件,只不过这些事件不是政府性的重大事件和工作中心,恰恰相反是一些令政府为之头疼的十分棘手的难题,是政府不愿看到其被大力宣传的事件,也就是说,韩庆成关心的不是政府关心的,政府关心的当然也就不是韩庆成关心的,韩庆成关心是社会上关心的,是知识分子关心的,是真实的,所以,它们与我们当代诗歌史上的那些恢弘的政治抒情诗写作完全不同;但其产生的社会宣传效果依然是不可小觑的。如果把它们放在“长时段”里,从社会文献的角度来看,它们又具有“立此存照”的“诗档案”功用。也就是说,韩庆成的这些诗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韩庆成的这些诗,既不同于战争年代的“墙头诗”、“诗报告”,也不同于和平年代的政治抒情诗,甚至还不同于反体制的第三代诗歌,而是介乎它们之间的一种处于混生状态的新型纪实性诗歌。
  韩庆成的诗歌无拘无束、尽情挥洒。当年,黄遵宪提出“我手写我口”,胡适提出“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诗怎么写”,戴望舒和艾青都主张新诗的“散文美”。口语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对待口语和如何使用口语,以及发掘口语中的诗性,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理想状态的“说话的诗歌”。可以说,韩庆成把口语的诗性精神发挥到了令人赞赏的地步。从文学创作上讲,率性而为,纵情潇洒,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因为自由既是写作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也就是说,通过以诗化口语来写这些口语化诗歌,韩庆成步入了写作与生活的自由境界。不管韩庆成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的诗歌写作达到了把诗歌语言的“器”与“道”统一在他的这些诗篇里了。这种统一是在解决了“字本位”与“音本位”、“工具论”与“本体论”之间矛盾过后的统一,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写作不严肃,不严谨,过于自由散漫,是所谓的“非诗”。显然,这是对自由体新诗的误解,也是对口语化新诗的误解。口语不是诗,但是用诗化的口语写出来的诗就是诗。所谓“诗化的口语”就是那些把“言”与“文”统一起来,把思想与形式融合起来的口语。这是“活口语”,而不是“死口语”,更不是“死书面语”。
  因此,我们在谈论韩庆成的诗歌时就不能把所谓的内容与形式分成“两张皮”来谈,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谈它们写了什么样的疼痛的“中国经验”,也不能只谈它们是如何使用了自由的形式和文体,而是要把这两方面,把真实与自由,更确切地说,把这样的“一体两面”糅合起来谈。尽管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是极其困难的,但是在宏观把握上,在解读韩庆成诗歌的意愿上,我们应该不能忘了这个“大方向”,否则我们就有可能把丰富的诗歌简单化、平面化。我想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3-7-15 14:03
先读为快。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3-7-15 16:56
给微博荐读。。
作者: 微博编辑部    时间: 2013-7-15 17:38
给微博荐读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3-7-15 20:20
感谢四平兄高评!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7-15 22:10
学习好诗评。{:soso_e160:}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3-7-15 22:26
韩庆成的这些诗既是现实的,又是历史的。
韩庆成的这些诗,既不同于战争年代的“墙头诗”、“诗报告”,也不同于和平年代的政治抒情诗,甚至还不同于反体制的第三代诗歌,而是介乎它们之间的一种处于混生状态的新型纪实性诗歌。
{:soso_e163:}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3-7-15 22:28
在谈论韩庆成的诗歌时就不能把所谓的内容与形式分成“两张皮”来谈,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谈它们写了什么样的疼痛的“中国经验”,也不能只谈它们是如何使用了自由的形式和文体,而是要把这两方面,把真实与自由,更确切地说,把这样的“一体两面”糅合起来谈。{:soso_e176:}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7-16 09:48
第三代诗歌是“诗到语言为止”的追求 ,韩庆成则追寻“诗到口语为止”
自上而下   由厚到薄    以高写低    化复杂为简单   凡真理皆简单

口语化即大众化    化琐碎为凝炼    化腐朽为神奇   不以“私人化”的隐秘博取人们眼球  
不以自曝“己丑”换取读者好奇    不以自俗渲染低级趣味   
不故弄玄虚而哗众取宠

写凡人而不低俗   摄.....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7-16 10:24
韩庆成把口语的诗性精神发挥到了令人赞赏的地步。从文学创作上讲,率性而为,纵情潇洒,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因为自由既是写作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7-16 12:08
把真实与自由,更确切地说,把这样的“一体两面”糅合起来谈。尽管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是极其困难的,但是在宏观把握上,在解读韩庆成诗歌的意愿上,我们应该不能忘了这个“大方向”,否则我们就有可能把丰富的诗歌简单化、平面化。
——是这样。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7-16 13:01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7-16 12:08
把真实与自由,更确切地说,把这样的“一体两面”糅合起来谈。尽管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是极其困难的,但是在 ...


拓扑变换------形态变而结构不变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7-16 20:13
本帖最后由 朱荣兴 于 2013-7-16 21:54 编辑

口语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对待口语和如何使用口语,以及发掘口语中的诗性,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理想状态的“说话的诗歌”。-----------------我以为口语也可岀新   口语即通俗易懂的语   少晦涩  但可以艰险些  甚至有点陌生化   从而具创造性特征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7-16 21:54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7-16 12:08
把真实与自由,更确切地说,把这样的“一体两面”糅合起来谈。尽管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是极其困难的,但是在 ...

我以为口语也可岀新   口语即通俗易懂的语   少晦涩  但可以艰险些  甚至有点陌生化   从而具创造性特征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7-16 22:07
所谓“诗化的口语”就是那些把“言”与“文”统一起来,把思想与形式融合起来的口语。
------这个定义似乎笼统了,或说未揭示出诗化的本质


这是“活口语”,而不是“死口语”,更不是“死书面语”。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7-16 22:09
本帖最后由 朱荣兴 于 2013-7-16 22:15 编辑

“言”与“文”统一起来,且把思想与形式融合起来的口语
便是口语的诗性吗?

因为凡定义均对称的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7-17 15:54
诗体与诗意
诗,只是个体式。与内容无关,与好坏无关,与主次无关,与美丑无关....
举例说明:酒,盛在瓶里是酒,盛在碗里也是酒。酒是一样的,瓶与碗有别。形体之别。
文字,编在诗里是文字,编在文章里也是文字。文字是一样的。诗与文有别。形体之别。
形体之别,瓶有瓶的形体特征和标志。碗有碗的形体特征和标志。
诗有诗的形体特征和标志(韵律),文有文的形体特征和标志(无韵)。
意,一样的意,放在诗里是诗意,放在文里是文意。
同样的内容,放在诗形体里是诗,放在文形体里是文。(重阳JM)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3-7-19 09:46
学习,悦读{:soso_e181:}
作者: 罗洵    时间: 2013-7-19 16:33
还可以把他的诗段列出来 来谈,更直接,更有说服力,文章才更完整,不是吗?问好朋友!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7-19 18:08
韩庆成把口语的诗性精神发挥到了令人赞赏的地步。从文学创作上讲,率性而为,纵情潇洒,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因为自由既是写作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也就是说,通过以诗化口语来写这些口语化诗歌,韩庆成步入了写作与生活的自由境界。不管韩庆成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的诗歌写作达到了把诗歌语言的“器”与“道”统一在他的这些诗篇里了。这种统一是在解决了“字本位”与“音本位”、“工具论”与“本体论”之间矛盾过后的统一,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3-7-19 18:20
是的,读韩总的诗集有很深的感触,朦胧适可而止,口语不浅白,这样的诗歌更能深入大众!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7-19 19:03
拜读{:soso_e179:}学习好诗评!
作者: 许立志    时间: 2013-7-19 19:22
学习学习。
作者: 黑帝    时间: 2013-7-19 20:36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3-7-17 15:54
诗体与诗意
诗,只是个体式。与内容无关,与好坏无关,与主次无关,与美丑无关....
举例说明:酒,盛在瓶 ...

韩总的诗 无韵 既非诗{:soso_e128:}

作者: 向晚    时间: 2013-7-19 20:51
有高度。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3-7-19 20:56
真实而自由的诗歌写作

{:soso_e179:}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3-7-20 06:15
来读高评。问好。{:soso_e163:}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3-7-20 07:42
早诗,学习!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3-7-20 16:14
好诗、好评,拜读、学习!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3-7-20 16:14
好诗、好评,拜读、学习{:soso_e179:}
作者: 郭全华    时间: 2013-7-20 16:23
他的诗歌写作达到了把诗歌语言的“器”与“道”统一在他的这些诗篇里了
作者: 杨景文    时间: 2013-7-21 09:45
学习。诗歌还是要多关注生活,贴近大众的生活状态。
作者: 北残    时间: 2013-7-21 16: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4-10-9 05:15
我手写我口,领略!
开心!
作者: 紫灵儿    时间: 2015-6-1 01:49
因为作者尊重历史,正视现实,有丰富的国学功底,饱满的热情和虚怀若谷的心胸,所以,才写出了优秀的好诗。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