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说说《我试着读你》 [打印本页]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26 13:26
标题: 说说《我试着读你》
本帖最后由 金陵一片云 于 2013-7-31 12:28 编辑

说说《我试着读你》
文/金陵一片云

    《我试着读你》是我在诗歌培班群组同图14期活动中写的一首诗。

     记得当时看到印度苦行僧的那张图的第一眼就有种疑问在心底产生:这位在常人眼里的苦行僧,看上去已经形如枯槁,可为什么那一双眼睛还能如此明亮,从那里我读出了一种坚毅,一种清澈,一种超凡脱俗。静静地看那双眸,不知不觉地竟被那种清澈脱俗而打动。正是这点,让我有了写一首《我试着读你》的想法。

    因为我对印度苦行僧了解得很少,所以要想写出令自己相对满意的诗作,必须搜集一些相关的知识,于是,“百度”成了最好的老师。做好准备工作,我又开始静静地看那张图。从看图构思,到搜集知识点,再到看图,写文,修改,定稿,依序而进。虽说整个过程加起来不足两小时,仓促是再所难免了,但写出来的诗还是令自己比较满意的。下面我简单地说一说这首诗。

    起句“试着读你”,即与诗名相对应,进入主题可谓是直接了当。

    接着以破折号引出下文——我是怎样读你的呢?

    “发,已如衰草/形,已如枯槁/这模样与乞丐没什么两样”,以类似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我乍看到该图所产生的印象。也可以说是对图片的写实吧。

    “可我不是你,又怎能了解/你的喜怒与悲伤”,正因为“我不是你”,所以我只能“试着读你”。这两行既与诗名相对应,同时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接下来看看,我是怎么“试着读你”的呢?“佛珠锃亮,是否透露着你前行的方向/目光明亮,是否来缘于你向往的天堂”——锃亮的佛珠、明亮的目光,是对画面的写实,而“是否透露着前行的方向”、“是否来缘于你向往的天堂”,则可归为虚写,是我基于对苦行僧的了解展开的合理想象,也可以理解成是对我“试着读”出来的结果。

    “试着去读你的目光”,则表明了画面中最引起我注意的是目光,如果不是,我又为何要单独说出要试着去读呢?“一种清澈的坚毅”既可理解为是实写,又可理解为是虚写。“竟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将我震撼/并开始一点点洗濯我/那些来自尘世中的迷茫”是我“试着读你”后,产生的最终效果。“竟”字表达出意想不到,而“一点点”则是说明了这种洗濯的过程,“尘世中的迷茫”在我沉浸于那目光之后,仿佛一点点地消亡,又是我看到该图后产生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那目光是多么地令人震撼啊!

    然而这些,终究是我看到图后产生的各种虚实相间的想象,毕竟因为“我不是你”,所以我只能“试着读你”。

    纵观全诗,主题清晰,整体表达流畅,如果让我说出不满意之处,那就是意象的欠缺。
个人以为,一首好的诗不仅诗者自己要达到满意,也要被大多数的人所认可才行。所以,在这里,我真诚地期待您的坦诚交流!(20130726)

附:

(, 下载次数: 5)


《我试着读你》
文/金陵一片云

试着读你
——
发,已如衰草
形,已如枯槁
这模样与乞丐没什么两样
可我不是你,又怎能了解
你的喜怒与悲伤
佛珠锃亮,是否透露着你前行的方向
目光明亮,是否来缘于你向往的天堂
试着去读你的目光
一种清澈的坚毅
竟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将我震撼
并开始一点点洗濯我
那些来自尘世中的迷茫


作者: 旗木宛如    时间: 2013-7-26 17:12
沙发,有空再读
作者: 旗木宛如    时间: 2013-7-26 19:13
纵观全诗,主题清晰,整体表达流畅,如果让我说出不满意之处,那就是意象的欠缺。
很中肯!我觉得这首诗最大的问题是局限在了图画中,就是说外延不够。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26 22:13
旗木宛如 发表于 2013-7-26 17:12
沙发,有空再读

欢迎交流!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26 22:15
旗木宛如 发表于 2013-7-26 19:13
纵观全诗,主题清晰,整体表达流畅,如果让我说出不满意之处,那就是意象的欠缺。
很中肯!我觉得这首诗最 ...

宛如不愧是编辑了,批评的话语也说得如此有水平了。
再谢直言!
问好!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7-27 08:48
重点在眼神和目光,异域之人,解读尤为难也。他们的生活习性有着本民族特殊的特点。
作者: 蠖蛇之度    时间: 2013-7-27 14:55
欣赏/
作者: 赵勇鹏    时间: 2013-7-27 15:08
从一幅图中能写出这样的意境,有功力。欣赏了。{:soso_e181:}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7-27 15:33
再赏,这首我挺喜欢的!
作者: 拈花汉    时间: 2013-7-27 15:38
这是这幅图  已经让人想到了太多
作者: 朱汉明    时间: 2013-7-27 18:02
视角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图的外延是无限的,诗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必苛求。
作者: 冯计生    时间: 2013-7-27 18:45
生命之沉浸在一种冥想里。无视形体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3-7-27 19:20
纵观全诗,主题清晰,整体表达流畅,如果让我说出不满意之处,那就是意象的欠缺。
很中肯!我觉得这首诗最大的问题是局限在了图画中,就是说外延不够。
作者: 幽幽马    时间: 2013-7-28 06:46
副班是重新写的吗?我不是回复过了?怎么没有了?那我就再说下,我觉得扣题,诗觉,都到位了,就是有点满了,缺少些留白的东西。个见,问好!
作者: 风影汗    时间: 2013-7-28 08:45
解读完,让人看得更透彻了。好诗百读不倦,以后再读!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7-28 10:52
也支持这种形式。
作者: 程永红    时间: 2013-7-28 22:45
宛如屈原当年,白发憔悴,信仰不灭。离苦得乐,善之善者也!
作者: 大漠    时间: 2013-7-29 08:38
头发
胡须

眼睛
眼神

鼻子
嘴唇

皮肤
皱纹

那骨骼的坚硬哦
穿透了人间多少岁月

那饱满的沧桑哟
是否比挂饰经久耐长

那矍铄的精神、和深悠的智慧呢
多少个大拇指能翘成那样
。。。。。。

作者: 昌言吉康    时间: 2013-7-29 13:48
能写出诗就不错,因为我写不出诗。
棱角分明,很适合学画生练习人物素描。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09
风之子 发表于 2013-7-27 08:48
重点在眼神和目光,异域之人,解读尤为难也。他们的生活习性有着本民族特殊的特点。

的确,那眼神和目光感撼并感动了我,才有了那样的文字.
谢谢您的指教!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10
蠖蛇之度 发表于 2013-7-27 14:55
欣赏/

能来一读,感谢!
问好!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40
赵勇鹏 发表于 2013-7-27 15:08
从一幅图中能写出这样的意境,有功力。欣赏了。

好久不见!
这几日似乎网络不畅,总被拒之门外,迟复了,敬请见谅!
谢谢您的欣赏!
并期待您的直言!
问好!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40
郑智得 发表于 2013-7-27 15:33
再赏,这首我挺喜欢的!

流浪这一笑,我心里就有点发慌的感觉了.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41
拈花汉 发表于 2013-7-27 15:38
这是这幅图  已经让人想到了太多

是啊,这期群组内都有40多位诗友参与了.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42
朱汉明 发表于 2013-7-27 18:02
视角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图的外延是无限的,诗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必苛求。

嗯,诗友说得在理!
谢谢!
问好!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43
冯计生 发表于 2013-7-27 18:45
生命之沉浸在一种冥想里。无视形体

怎么说呢?印度苦行僧......
但我更希望人们能看到其中闪光的一面.
谢谢来读!
问好!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44
筷子 发表于 2013-7-27 19:20
纵观全诗,主题清晰,整体表达流畅,如果让我说出不满意之处,那就是意象的欠缺。
很中肯!我觉得这首诗最 ...

哈哈,90后的两编辑回复一模一样.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44
幽幽马 发表于 2013-7-28 06:46
副班是重新写的吗?我不是回复过了?怎么没有了?那我就再说下,我觉得扣题,诗觉,都到位了,就是有点满了 ...

没有重写,只是略微修改了某些地方.
再次谢谢你的直言!
问好!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45
风影汗 发表于 2013-7-28 08:45
解读完,让人看得更透彻了。好诗百读不倦,以后再读!

至所以用这样的方式,也是便于更好地交流呢.
问好!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46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7-28 10:52
也支持这种形式。

老师就不多说点?我还记得初来评论版块时,您曾经对我的一篇简析,提过不足呢.
所以我还在期待着您的再次直言呢.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47
程永红 发表于 2013-7-28 22:45
宛如屈原当年,白发憔悴,信仰不灭。离苦得乐,善之善者也!

谢谢来读并留评!
问好!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48
大漠 发表于 2013-7-29 08:38
头发
胡须

呵呵,没静下心来写吧.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49
昌言吉康 发表于 2013-7-29 13:48
能写出诗就不错,因为我写不出诗。
棱角分明,很适合学画生练习人物素描。

昌言吉康是学画的?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7-31 16:50
春风化雨 发表于 2013-7-29 14:28
一幅图可以让你想很多很多,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无限自由地飞得很远很远。
随意在地上画一个圈儿,难道不 ...

是鼓励云吗?谢谢!
看到您在群组内发了不首有关新韵诗的,准备有时间的时候,一一去学习呢.

作者: 蠖蛇之度    时间: 2013-7-31 16:56
标题: RE: 说说《我试着读你》
金陵一片云 发表于 2013-7-31 16:10
能来一读,感谢!
问好!

支持/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7-31 17:40
金陵一片云 发表于 2013-7-31 16:40
流浪这一笑,我心里就有点发慌的感觉了.

再笑!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7-31 19:19
金陵一片云 发表于 2013-7-31 16:46
老师就不多说点?我还记得初来评论版块时,您曾经对我的一篇简析,提过不足呢.
所以我还在期待着您的再次直 ...

嗯,等忙过了。
作者: 如花    时间: 2013-7-31 23:25
印度苦行憎,苦行是一个信仰,与贫富无关,与衣衫褴褛无关。。。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8-1 12:27
郑智得 发表于 2013-7-31 17:40
再笑!


改成真名啦!以后怎么称呼呢?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8-1 12:27
金陵一片云 发表于 2013-8-1 12:27
改成真名啦!以后怎么称呼呢?

继续那样!帮我看个诗歌怎么样?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8-1 12:42
郑智得 发表于 2013-8-1 12:27
继续那样!帮我看个诗歌怎么样?

就怕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哦.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8-1 12:42
金陵一片云 发表于 2013-8-1 12:42
就怕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哦.

发消息给你了,帮看看!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8-1 12:46
郑智得 发表于 2013-8-1 12:42
发消息给你了,帮看看!

哦,已回复.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8-1 12:47
金陵一片云 发表于 2013-8-1 12:46
哦,已回复.

好的!
作者: 依稀十月    时间: 2013-8-7 15:52
有人注重过程,有人注重结果,我感觉这是我和金老师的区别还发错地方了,刚才
作者: 金陵一片云    时间: 2013-8-7 16:00
依稀十月 发表于 2013-8-7 15:52
有人注重过程,有人注重结果,我感觉这是我和金老师的区别还发错地方了,刚才

莫叫云老师,可好?
就叫:云,听起来多亲切!


那么,依十月所见,我是注重过程,还是注重结果呢?(我自己还真是不太敢确定呢。)

作者: 依稀十月    时间: 2013-8-7 16:20
金陵一片云 发表于 2013-8-7 16:00
莫叫云老师,可好?
就叫:云,听起来多亲切!

真可以这么亲切,是我所向往的,谢谢!那我可亲切了啊!云把读图的过程刻画的那么细致,你说呢?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