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歌范式的边缘化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3-7-27 18:29
标题: 诗歌范式的边缘化思考
本帖最后由 衣影 于 2013-7-27 18:30 编辑


过去,读完一首诗,绝对不会怀疑“这是诗”吗?现在不一样了,从流派到写法,整个诗歌的范式完全崩塌。诗歌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只剩下恍惚中聊以瞻望的背影。

“诗竟可以这么写”这句话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口头禅。底线一次次被降低,限制一次次被打破。真好像一些人说的,到了“全民诗歌”的时代。

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敏感的诗人轻易就能捕捉到死亡的气息。但更清楚的是,诗歌被颠覆之后的复兴将要来临。一些真正的诗人会随着时代的步伐,经历痛苦和思考,脱颖而出。

“90后”是目前最受青睐的一代。那些扛起后期诗歌复兴大旗的诗人有望从他们当中诞生。尽管他们的语言还不成熟,文学的沉淀及艺术的功底还很欠乏,但某种思想的力量令人振奋。

从整体看,诗歌网站的建立给予诗歌爱好者一个成长的环境与厮杀的战场。胸怀大志的诗者在聚光灯般的焦点下不断更新自我,挑战诗歌的阈值。从文字形式的编排,到内容思想的串联,都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但让人真正担心的并非创新本身的风险,而是浮夸,是对诗歌旧范式未经扬弃的背叛。它想要彻底颠覆我们的审美观,给视网膜和脑神经来一场“Rock”。

只能说这种盲目的探索给不景气的诗歌市场带来了新气象。和房地产行业制造的经济泡沫一样,这是一场“诗歌泡沫”。是泡沫,终究要幻灭的。


我们紧迫地面临诗歌范式的边缘化问题。令人失望的是,很少有人自觉地正视这个问题。大家都在尝试,写社会焦点、生命哲学、艺术永恒,还有一些颇富时代感的“R&B”式节奏。

真正夺目的并不是这些新形式。它们跟哲学作品不一样,缺乏深厚的根系与土壤。不过,必须承认一点,就是它们适合快餐式的消费理念,符合当下社会的脉搏。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必然迎来相应的快餐文化。因此,诗歌创新中的这一崭新特点无疑是宝贵的,值得去发扬。人的胃功能越来越差,需要消化快吸收好的作品。

这就好比美国二战前的黄金时代和二战后的萧条时代,海明威式的作家势必要取代菲茨杰拉德式的作家。但在中国目前相似的状况下,海明威式的诗人还未出现。那种简练有力、思想震撼的诗歌还在孕育之中。

我们仍在等待诗歌新范式的建立,至少等一位或几位诗人从形式到内核将新范式的框架确定下来。

它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基于古今中外诗歌所有范式的创举。诗人用他的才华、智慧和勇气征服读者,使自己变成模范。

我一直呼吁“新诗歌时代”的到来。尽管作为“志业”的诗者屡试屡败,但我相信诗人不会甘于边缘,更不会让诗歌范式的边缘化问题久拖不决。

诗歌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返,诗歌发展的道路却依旧漫长。“黄金”只是一种象征,白银、青铜同样辉煌。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与信心,共同实现中国诗歌的伟大复兴。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3-7-27 20:42
非常有见地的思考
不仅仅针对90后青睐,更有对诗歌走向的严肃思考

欣赏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3-7-27 20:42
推荐阅读{:soso_e163:}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3-7-27 20:44
大家都在尝试,写社会焦点、生命哲学、艺术永恒,还有一些颇富时代感的“R&B”式节奏。

真正夺目的并不是这些新形式。它们跟哲学作品不一样,缺乏深厚的根系与土壤。不过,必须承认一点,就是它们适合快餐式的消费理念,符合当下社会的脉搏。

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必然迎来相应的快餐文化。因此,诗歌创新中的这一崭新特点无疑是宝贵的,值得去发扬。人的胃功能越来越差,需要消化快吸收好的作品。

这就好比美国二战前的黄金时代和二战后的萧条时代,海明威式的作家势必要取代菲茨杰拉德式的作家。但在中国目前相似的状况下,海明威式的诗人还未出现。那种简练有力、思想震撼的诗歌还在孕育之中。

{:soso_e163:}{:soso_e179:}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7-27 21:42
但让人真正担心的并非创新本身的风险,而是浮夸,是对诗歌旧范式未经扬弃的背叛。它想要彻底颠覆我们的审美观,给视网膜和脑神经来一场“Rock”。
拜读学习,这个也是我的想法,因为我的诗歌比较传统!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3-7-27 22:33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3-7-27 20:42
非常有见地的思考
不仅仅针对90后青睐,更有对诗歌走向的严肃思考

谢谢子青,祝好,问安!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3-7-27 22:34
挥鞭流浪 发表于 2013-7-27 21:42
但让人真正担心的并非创新本身的风险,而是浮夸,是对诗歌旧范式未经扬弃的背叛。它想要彻底颠覆我们的审美 ...

谢谢,遥握!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7-27 22:42
衣影 发表于 2013-7-27 22:34
谢谢,遥握!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7-28 10:22
文学、诗歌范式问题,永远值得思考,有意义。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3-7-28 12:02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7-28 10:22
文学、诗歌范式问题,永远值得思考,有意义。

谢谢先生,祝好,夏安!
作者: 大鹏瞰海    时间: 2013-7-28 18:16
提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作者: 大鹏瞰海    时间: 2013-7-28 18:24
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诗界就只能是游乐场!
如今,且不说争取群众,就是诗人们自己,能互相认同吗?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3-7-28 18:41
大鹏瞰海 发表于 2013-7-28 18:24
这个问题不解决,中国的诗界就只能是游乐场!
如今,且不说争取群众,就是诗人们自己,能互相认同吗?


作者: 覃可    时间: 2013-7-28 20:45
值得探究,很有意义。
作者: 衣影    时间: 2013-7-28 20:49
覃可 发表于 2013-7-28 20:45
值得探究,很有意义。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7-29 07:19
那种简练有力、思想震撼的诗歌还在孕育之中。
——————————————————————方向性的指引。学习   问好致安
作者: 波心梦    时间: 2013-7-29 10:05
很有历史责任感。我相信,经得起推敲的诗歌新范式一定会出现,诗歌复兴的大业也一定会实现。
作者: 北残    时间: 2013-7-29 22: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南山匹夫    时间: 2013-7-31 19:52
辫子军无所不在。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8-1 10:44
诗歌伟大复兴要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可能
作者: 拈花汉    时间: 2013-8-2 16:30
您好,这篇理论已转到:http://blog.sina.com.cn/s/blog_c3d1cf9e0101qwpe.html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8-2 16:33
南山匹夫 发表于 2013-7-31 19:52
辫子军无所不在。

假洋鬼子到处横行。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8-2 16:36
北残 发表于 2013-7-29 22:22
过去,读完一首诗,绝对不会怀疑“这是诗”吗?现在不一样了,从流派到写法,整个诗歌的范式完全崩塌。诗歌 ...

您意识到的是中华民族诗业的重大事实。赞赏!祝贺您!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8-2 16:38
朱荣兴 发表于 2013-8-1 10:44
诗歌伟大复兴要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可能

新韵兴起,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
作者: 亚拉索    时间: 2013-8-2 23:00
现在确实被颠覆了,不但别人,连自己都无所适从了。非常有见地,我期待“至少等一位或几位诗人从形式到内核将新范式的框架确定下来。”
作者: 亚拉索    时间: 2013-8-2 23:02
收藏了
作者: 兰若    时间: 2013-8-4 11:01
各有理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