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每周诗评(一):《土与铁的深情》《村庄乐趣》《黑猫子》《解剖闹钟》 [打印本页]

作者: 王树强    时间: 2013-8-14 18:08
标题: 每周诗评(一):《土与铁的深情》《村庄乐趣》《黑猫子》《解剖闹钟》
本帖最后由 天椒花开 于 2013-8-14 18:16 编辑

《土与铁的深情》

            唐陈鹏


一个门牙永远管饱
身躯正直,累了只会背靠墙角
当汗水如雨落下,你好像站在秋天面前
不停地点头


你最像父亲的背脊——
被岩石和泥土扭成的那把怒视
苦难的弓。被稻香灌醉后,你又像
母亲爱笑的眼睛,弦月将稻谷晒成满天的星子


这是豪放而灵活的管理者
一个口号响起,土地平整
如同清晨村支书刚梳好的发型


最愚钝的是你,最尖锐的是你
你和湘西南大山深处父老乡亲一样
不管多苦多累
都要时刻贴紧大地的良心

               
               
点评:

整组诗歌真的不错。作者不论从“锄”联想到人的门牙,还是从“镰的弯”联想到“父亲的脊背”;不论从“耙”联想到支书,还是从“犁”联想到家乡的“父老乡亲”,都是赋予文采的,都是赋予生活的,也都是赋予对家乡生活赋予炙烈的情感的。我只是看到最后两句“不管多苦多累/都要时刻贴紧大地的良心”,有些担心,生怕犁头的利刃把大地的良心伤害了.很好的一组,此评。








《村庄乐趣》
        林国鹏

村里安静的声音永远是最甜美的
天上的云一开,风就吹来
一群小孩围在河边看鱼慢慢浮出水面
鱼躲在草丛里偷吃掉进水里的太阳

一栋新建的楼房站在一座土坯房的前面
像一个哥哥在掩护一个弟弟
村里的人,拥有鸟一样的胸怀
张开双翅,大爱天地


点评:
这首自然天工,不温不火中,把读者带入到了农村唯美的视野里.....不错,继续努力!








《黑猫子》
旗木宛如


忧郁的时候
我是一只黑猫
走在没有月亮的夜里

萤火虫没有眼睛
胡乱飞行
有一只,撞死在了我的怀里
  

点评:
《黑猫子》一诗,巧妙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我“黑猫”看似黑眼睛却是明亮的;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却迷失了方向。而本诗的意义在于其含义并不这么简单,从诗歌的最后一句“有一只,撞死在了我的怀里”看以看出诗人所想的和真正要表达的很明晰也很阳光,一切的“黑”只是表达上的蝉蜕而已......当然还有我拿捏不定的一个注意点,那就是本诗的最后都以“里”收尾,到底重复好还是不重复好呢....






《解剖闹钟》
        旗木宛如

我拆开一只闹钟
把玩它精致的古铜色齿轮

时间已经磨损,没了尖锐
乖巧的躺在我手上

奇怪的是
没了灵魂的绿壳子
依然活的安稳


点评:
这首精致而富于哲理。哲理从来就不是老夫子似的教训人的,富有哲理的诗当然也不是。因为诗人的才华,因为诗人巧妙地融合了借代、错位、隐喻和引申等诸多修辞手法,使人们自觉不自觉的融入到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之中,对于诗人最后结论似的感慨不但没有反感和异议,反而让读者茅塞顿开,哦,这就是生命么?....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8-14 19:10
好诗好评,辛苦了!{:soso_e163:}
作者: 旗木宛如    时间: 2013-8-14 22:55
多谢老师评论!
作者: 仕零    时间: 2013-8-15 17:22
90 栏目组  欢迎你,期待多多评论 多多互动 多多开展这样的解析。
作者: 冻雨    时间: 2013-8-15 17:32
此栏目迫切需要评论者!
作者: 罗洵    时间: 2013-8-15 18:27
仕零 发表于 2013-8-15 17:22
90 栏目组  欢迎你,期待多多评论 多多互动 多多开展这样的解析。

支持!
作者: 王磊    时间: 2013-8-15 20:36
问好老师,谢谢对90后的关注和指点,希望我们都有机会哦,喝茶!
作者: 林国鹏    时间: 2013-8-15 21:40
很开心来了一位关注90后诗歌的诗评老师!谢谢你的用心评论!
作者: 林国鹏    时间: 2013-8-15 21:42
对了,老师。你可以把帖子也复制到栏目推荐帖,那里是可以推荐到《周刊》的。这期是17号结束。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8-16 08:32
关注90后,就是关心诗歌的未来,感谢!
作者: 王树强    时间: 2013-8-16 08:46
林国鹏 发表于 2013-8-15 21:42
对了,老师。你可以把帖子也复制到栏目推荐帖,那里是可以推荐到《周刊》的。这期是17号结束。

我只管欣赏和点评,至于推荐的事,还是烦请给位编辑来做好了....问好国鹏!
作者: 王树强    时间: 2013-8-16 08:54
汤胜林 发表于 2013-8-16 08:32
关注90后,就是关心诗歌的未来,感谢!

与时俱进并不容易,年轻人的思维和想法和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不一样。在评论时,应尊重,但不能纵容;应鼓励,但不可袒护。诗歌需要对历史文化的继承,需要对兄弟文化的横植,更需要一代一代诗人的创造力。问好老汤!
作者: 杨景文    时间: 2013-8-16 09:24
学习老师的好评!之前自己读时一些东西没品味出来,老师的分析很到位。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