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有寄苏有郎先生 [打印本页]

作者: 冯计生    时间: 2013-8-19 20:47
标题: 有寄苏有郎先生
                                                          有寄苏有郎先生
                                                               冯计生

        我也是《百泉》的老读者,几十年来一直关注着邢台日报副刊。《百泉》这个字眼总是让我感到很亲切。在这里我曾读到过以各县市文学作品为主的地域性专版,可很少见到一个人作为重点展示推荐,尤其是诗歌。翻开2013年7月25日报纸,当看到代红杰老师诗歌专版的时候,先是惊喜,继而振奋,击案而起,振臂而呼,恰如自己的文字变成了铅字。这份感动里有对代红杰老师的仰慕,更多的是欣赏苏有郎先生的气魄,欣赏他对现代诗歌的关注以及对这个群体的支持和鼓励。
        当下的人们普遍认为,诗歌已经不再是文化和生活的中心,已经退居边缘,形同一种即将灭绝的珍禽。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里,人们放弃了自己应有的生活,追求浮华;放弃了艺术的高贵,追求奢靡。经济的大潮改善着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迷失。在盲目的追捧之中,在这滚滚大潮的裹挟之下,把自己推向了生活的边缘地带。诗歌就屹立原地,做着坚韧的固守。边缘化的是生活,不是诗歌。无论人们如何漠视诗歌的存在,她都不会边缘化,她永远屹立在生活的中心,召唤着滑向生活边缘的人们。
         每一期的日报,都是一个社会日新月异的缩写;每一个版块都是芸芸众生生活新貌的写照。洞察社会百态,了解风土人情,每当我阅读报纸的时候,对副刊情有独钟,一个个灵动的文字,一段段闲适的心情,嗅着每一个汉字的体香,几分狂喜,几分沉醉。常常想,这个版面多像繁华都市里的一处宁静的公园呀。当我们走出功名利禄,浮夸纷繁,散步在星空下静谧的公园里,才真正发现,我们的内心真正地需要这么一个喘息的空间,这么一处宁静的氛围。当我们在这里得到放松的同时,轻轻地对它的缔造者燃起一柱心香,升起一份虔诚和敬佩吧!
        感谢苏有郎先生缔造的这座精神公园,固守着这个园地,使得它在这个浮华奢靡的世界里不至于荒废。在先生的坚守之中,将会有更多的诗歌坚守者走近《百泉》,走进人们的视线,走进人们的生活。让更多的人走近诗歌,理解诗歌,感动诗歌,大声地放开喉咙朗诵诗歌。
         诗人是这个世界的止痛药; 诗歌是这个世界的安眠曲; 诗人是这个世界永远的骄傲;诗歌是这个世界纯净的语言。
         在《百泉》副刊这个舞台上,每一个文字都是起舞的精灵。让我们一起拥抱诗歌,热爱生活吧。人们只有满怀激情,朗诵着诗歌才能感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才能体验到生命的高贵和快乐。
     用我的诗情拥抱您,苏有郎 先生 。

2013.07.26
作者: 一休    时间: 2013-8-19 21:05
“当下的人们普遍认为,诗歌已经不再是文化和生活的中心,已经退居边缘,形同一种即将灭绝的珍禽。”

感谢冯兄要请我作评论,鄙人也是河北人。
诗歌现在非常没落,这是文化沙漠的大环境造成的。欣喜的是还有很多人坚守在这个阵地上,苦苦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但是鄙人认为,文化沙漠的大环境并不一定能够造成人们对诗歌的冷漠。诗歌市场之所以不景气,仅仅是“诗人”自我的欣赏,这和我们自身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并未能够取得读者的信任,达到人们的心灵深处。在这个时代,不能换钱的诗歌不是好诗歌,不能赢得民众喜爱的诗歌不是好诗歌。这就是诗歌的市场化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诗人自己去探求,去引领,去创造一种符合时代精神,人们心灵的一种诗歌形式或者一种大家接受的优美旋律。打动人心的东西才是好东西。
谢谢!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3-8-19 21:07
{:soso_e160:}
作者: 易湄    时间: 2013-8-19 21:08
诗人是这个世界的止痛药; 诗歌是这个世界的安眠曲; 诗人是这个世界永远的骄傲;诗歌是这个世界纯净的语言。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3-8-19 21:10
难得!
作者: 水云生    时间: 2013-8-19 22:23
诗歌并没有没落,反而越来越受大众关注,诗人们已开始开拓诗歌市场。
作者: 左银涛    时间: 2013-8-19 23:03
只要自己喜欢诗歌就行!
作者: 静本信灵    时间: 2013-8-20 00:24
  诗人是这个世界的止痛药; 诗歌是这个世界的安眠曲; 诗人是这个世界永远的骄傲;诗歌是这个世界纯净的语言。
{:soso_e179:}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3-8-20 07:29
致敬{:soso_e183:}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3-8-20 11:04
佩服
作者: 杨景文    时间: 2013-8-20 11:38
让更多的人走近诗歌,理解诗歌,感动诗歌,大声地放开喉咙朗诵诗歌。
相信会实现的!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8-20 12:03
{:soso_e163:}{:soso_e179:}
作者: 瘦梅子    时间: 2013-8-20 12:11
经济的大潮改善着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迷失。在盲目的追捧之中,在这滚滚大潮的裹挟之下,把自己推向了生活的边缘地带。诗歌就屹立原地,做着坚韧的固守。边缘化的是生活,不是诗歌。无论人们如何漠视诗歌的存在,她都不会边缘化,她永远屹立在生活的中心,召唤着滑向生活边缘的人们。

向以诗为生命的诗人们致敬!{:soso_e100:}
诗歌永远到不会边缘化!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3-8-20 18:25
{:soso_e181:}
作者: 祝英台    时间: 2013-8-21 09:17

作者: 冯计生    时间: 2013-8-22 09:47
瘦梅子 发表于 2013-8-20 12:11
经济的大潮改善着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迷失。在盲目的追捧之中,在这滚滚大潮的裹挟之下,把自己推向了生活 ...

谢谢支持关注
作者: 周旋    时间: 2013-8-22 19:46

作者: 冯计生    时间: 2013-8-23 10:54
周旋 发表于 2013-8-22 19:46

问候美编,谢谢关注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