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打印本页]

作者: 梁小斌    时间: 2012-4-15 20:01
标题: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那是十多年前,
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
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
后来,
我的钥匙丢了。

心灵,苦难的心灵
不愿再流浪了,
我想回家
打开抽屉、翻一翻我儿童时代的画片,
还看一看那夹在书页里的
翠绿的三叶草。

而且,
我还想打开书橱,
取出一本《海涅歌谣》,
我要去约会,
我要向她举起这本书,
作为我向蓝天发出的
爱情的信号。

这一切,
这美好的一切都无法办到,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天,又开始下雨,
我的钥匙啊,
你躺在哪里?

我想风雨腐蚀了你,
你已经锈迹斑斑了;
不,我不那样认为,
我要顽强地寻找,
希望能把你重新找到。

太阳啊,
你看见了我的钥匙了吗?
愿你的光芒
为它热烈地照耀。

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
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
那一切丢失了的,
我都在认真思考。

               1980

作者: 崔后明    时间: 2012-4-15 20:14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已经成为中国诗歌的经典了,无可复制,至今读来,仍具当下性。
“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
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
那一切丢失了的,
我都在认真思考。”!

               
作者: 古月灵秋    时间: 2012-4-15 20:15
拜读梁老师!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2-4-15 20:16
欣赏经典!问好梁老师!
作者: 陈中明    时间: 2012-4-15 20:16
天,又开始下雨,
我的钥匙啊,
你躺在哪里?


喜欢的意味
好诗提起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4-15 20:17
问好。握手。欢迎小斌先生。建议亮——精。
作者: 望秦    时间: 2012-4-15 20:19
再来学习经典诗歌,问好梁老师
作者: 古月灵秋    时间: 2012-4-15 20:22
经典不朽!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2-4-15 20:39
同意加精引读。
来学习诗歌经典。问好本家诗人。
作者: 古月灵秋    时间: 2012-4-15 20:44
梁树春 发表于 2012-4-15 20:39
同意加精引读。
来学习诗歌经典。问好本家诗人。

编辑慧眼!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2-4-15 21:39
当觉醒的一代人用怀疑的目光审视世界的时候,梁小斌却把审视的触角伸向自己。“钥匙丢了”,是自省,是自责,更是发现!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2-4-15 22:34
这首诗最早由诗人贺羡泉慧眼发现并编辑、《安徽文学》首发。梁小斌老师对不对?贺羡泉现在可好?我们曾通过信。向他问好。
作者: 周旋    时间: 2012-4-15 22:38
{: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60:}
作者: 张洁    时间: 2012-4-15 23:08
再读经典!
作者: 超子    时间: 2012-4-15 23:11
读了不下20遍了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4-16 08:44
一曲现实主义的忧思,踏着心灵的足迹,寻找魂灵的栖息之所,我的钥匙丢了,谁能找到并告知我,并将你找到的钥匙及魂魄一起给予。这首诗歌的现实意义,在今天似乎很有必要,自由的市场经济与高薪尖端科技浪潮冲击思想,灵魂的家园不在安宁之时,那把开取芝麻之门的钥匙,“希望能把你重新找到,那一切丢失了的,我都在认真思考。”是啊,诗人32年前在思考,今天我们也需要再思考,把眼光抬起来,去寻找丢弃已久的沾满尘埃的锈迹斑斑的那把钥匙,加入海水,加入硫酸,腐蚀掉铁锈,还以铸铁本来的面目,还以人类自由精神,灵魂的栖居之所。

作者: 坠雪无声    时间: 2012-4-16 10:00
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
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
那一切丢失了的,
我都在认真思考。

向您学习来了!
真正的好诗,不仅给人美的感受,还要能启迪人的心灵。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2-4-16 18:55
寻找我们共同的心灵家园,良知  思考   清醒  涅磐  ------  
作者: 祉星亭    时间: 2012-4-17 08:06
本帖最后由 祉星亭 于 2012-4-17 08:07 编辑

丢失的青春,风风的岁月,懵懂的年纪,懂得后青春不再!
丢失的日子,苦难的岁月,磨砺的日子,多年后那份激情不再!
丢失的爱情,曾经的疯狂,轻率地举动,懂得去爱的时候她已不再!
丢失的梦,逼迫的时间在追赶我们的脚步前行,回头一望得到的失去的,
没握紧的在风里雾里飘散,我们还在路上,年纪不再!
丢失的就是失去的,丢失的换来现在的,只是你我都不再年轻!

作者: 叶晓霏    时间: 2012-4-17 14:37
以丢失的钥匙这一象征性的意象,道出了中国时代青年的心态,有迷惘也有失落,但从不曾放弃自己的信仰。在追求与思考中坚信,一定会找到那把打开祖国之门、温馨的家之门、爱情与信仰之门的钥匙。
结尾将主题散化,增加了思想感情的涵盖面,将诗人沉痛的心理再次裸露与整合,使人陷入沉思。此诗在当下仍具时代意义。不愧为经典之作。
作者: 苏北坡    时间: 2012-4-17 20:39
每读都有新感触。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4-19 22:30
中国,我的钥匙多了!
作者: 辛音    时间: 2012-4-20 11:09
大气,并具有诗歌的本质意义,幻象。
作者: 张洁    时间: 2012-4-20 11:17
经典,值得反复学习!
作者: 唐突    时间: 2012-4-20 11:27
三十多年前的作品,读来令人感慨和思索.不只是关于"钥匙"的思索,也很看重这首诗的口语味,想来,真情/真话/人话,确实更多地是在不那么文饰的口语之中.

不可能逃避政治,这是中国文人的宿命,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得承担.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4-20 14:42
我是配钥匙修锁的
10元钱可配家门钥匙
100元钱可配办公室门钥匙
1000万可配县门钥匙
10000万可配省门钥匙
100000亿可配国门钥匙
提钱来拿钥匙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4-20 15:00
我已经配好几把钥匙,你拿去试试,鉴于你是我的师傅,全免费。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4-20 15:40
梁老师,我是配钥匙的
听说您钥匙丢了,我是配钥匙的
您看,您需要那把钥匙?
10元,配家门钥匙
100元,配办公室门钥匙
10000元,配后门钥匙
10000000元,配县门钥匙
100000000元,配省门钥匙
1000000000000000元,配国门钥匙
1000000000000000美元,配联合国门钥匙
您身上钱够不够?
如果只是开球门(不含足球篮球门)
价格10元以内
我去给您买个哨子




作者: 王树强    时间: 2012-4-20 15:44
拜读梁老师好诗,问好!
作者: 杜国庆    时间: 2012-4-20 15:53
记得第一次读这首诗歌的时候我还是20不到的小男生。问好梁小斌先生!
作者: 哑者无言    时间: 2012-4-20 16:10
重读经典。
作者: 戴海伦    时间: 2012-4-20 17:12
经典永存!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4-25 18:55
30年前读过,今又相逢,格外亲切。问好楼主!!{:soso_e183:}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4-25 19:06
“钥匙”只属于梁小斌——山城子诗话[9]
文/ 山城子

近期在网上阅诗,碰见了几枚“钥匙”,且也是“丢了”。
说“也是”,是指梁小斌早年曾有过这事,并以《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声明于《诗刊》。我当时就看到了,感觉不是一个“耳目一新”可以了得,而是深深地刻在我的心底,没法忘却。我曾窃笑着说:“小梁,别找了。我这里好好地为你收藏着呢!”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这首诗,是梁小斌的代表作,甚至可以说是成名作。作品是以年少经历文革为素材背景,含蓄地抒写了文革之后中国青年一代思想极度迷惘又不甘迷惘的心理状态,从而从内容上鲜明地烙印了时代。与之同时,诗人娴熟运用象征手法用意象说话的技巧创新,又从表达方式与艺术效果上楔进了中国当代诗歌史。至于后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那就很必然了。
现在我想对也是“丢了”“钥匙”的人说:别丢呀,这种事应当只属于梁小斌。理由是:不是诗人的焦裕禄尚且懂得“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还想说早年我自己动手打家具,锯子、刨子、凿子等工具都是从别家借来的,但竟也打出了自己设计的又结实又漂亮的大立柜、书柜和落地床。尽管工具是借来的,但手艺毕竟是我自己的,所以高兴。倘若不是自己设计自己工艺,而是从别家抬来个现成的,然后刷刷油漆,改个拉门,换个抽屉,那就是两回子事,怕是谈不上手艺了。象征手法是诗创作的工具,自然谁都可以用的,但象征物不是工具,而是人家品牌的商标。若是具体到每一首诗的商标,都得自己动脑动手来设计来创造,却万万不可顺手拈来别人的东西。
或说:“钥匙这东西谁裤腰带上没别一串呀,你梁小斌丢得,我怎么就丢不得?”记得这样的句式,鲁迅先生曾给阿Q用过。那是阿Q也想动小尼姑的时候,但小尼姑不乐意。阿Q就愤怒了,说:“和尚动得,我怎么就动不得?妈妈的!”个中道理自然是一样的了。
我不想说第一个是天才、第二个是庸才、第三个是蠢才极不中听的话了。从艺术的角度平视,毕竟绘画还有临摹课,我早年喜欢绘画的时候,也曾临过齐白石大师的墨虾,不过是贴在自家的墙上自美一回罢了,若是拿到画市上去卖,就倒人胃口了。
最后回到题目上来,那把“丢了”的“钥匙”,当然只属于梁小斌,这正如纸上鲜活乱蹦的墨虾,只属于大师齐白石一样。
2009-4-20于黔中文化村

作者: 宋志纲    时间: 2012-4-25 19: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4-25 19:58
宋志纲 发表于 2012-4-25 19:54
有见解!观点视角有新意。

谢谢宋志纲朋友的鼓励!!
作者: 中年人    时间: 2012-4-25 20:03
山城子 发表于 2012-4-25 19:06
“钥匙”只属于梁小斌——山城子诗话[9]
文/ 山城子

极好的诗评。建议发到评论栏中。我给您加亮。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4-25 21:44
是我偷的,您想咋的?
作者: 山城子    时间: 2012-4-25 21:52
中年人 发表于 2012-4-25 20:03
极好的诗评。建议发到评论栏中。我给您加亮。

好的!谢谢中年老弟!!
作者: 朱永富    时间: 2012-4-26 11:52
重读经典,问候老师!
作者: 加错    时间: 2012-4-26 11:59
钥匙可能很好找,有万能钥匙的!!!!可是锁坏了怎么办????
看来只有砸锁才能开门了!!!~~~~
作者: 刘客白    时间: 2012-4-26 14:13
重读经典!
作者: 一腔水墨    时间: 2012-4-26 15:11
赶来欣赏,并收藏,问好~~
作者: 许志李    时间: 2012-4-27 10:25
这是我们当年为之痴迷,为之陶醉的经典诗歌。现在,诗歌远远没有那时的尊贵地位,不知道是谁的错。诗歌,一旦失去了读者,也就只是一种个性化的呻吟和嚎叫。听着都烦人,谁还会吟咏。
作者: 庞贝    时间: 2012-4-27 12:11
经典中的经典,不好评价,嘿嘿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