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从世界一流的诗里简谈诗的意象 [打印本页]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6 23:38
标题: 从世界一流的诗里简谈诗的意象
本帖最后由 放牛娃 于 2013-8-27 00:47 编辑


从世界一流的诗里简谈诗的意象

一首诗的好坏,最基本的是看它的主题意境;当然还有其他因素的构成。(笔者个人认为好诗的准则是:整体美观,语言精炼,文字感染力强;视觉敏锐,独到形成主题思想独立。情感真实流畅;意境清新,自然,通透。)

什么叫诗的主题?简单来说,诗的主题首先就是诗作者个人情感的话题;

什么叫诗的意境?简单来说,诗的意境就是诗作者借用来抒发主题情感的物象所反映的意象空间的境界。(如: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九天之宽和九天之上的月之高与五洋之阔和五洋之下的鳖鱼之深。这里的意境就从九天之上至五洋之下,其中的空间是非常宽阔和高深的。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宽广的情怀和万丈的豪气)。作品的主题是否深刻,一般体现在作品意境的高深度和宽阔度;而意境的高度和深度,主要体现在作品情感(意象)的发挥产生的效果。也就是说,你借用的意象本身无论怎样高深,你的情感追不上,作品的意境也就无法推上去的。那么,个人的思想境界不高,就更加是解读不了别人崇高的作品的。

什么叫诗的意象?简单的来说,诗的意象就是诗作者根据经历的情景感悟迸发想象出来的代表自己思想的再生物象,是用来反映感悟主题的新生事物。诗的意象有真实有虚假;有萌动有恬静;有清晰有朦胧等等(所谓什么朦胧、现实、象征、耽美等就是根据诗的意象性质来区分)。但不管你借用何种物象,凝练出来的意象必须为主题服务。也就是说,不管诗的物象怎样发挥成为什么性质的高深的意象,都是由诗作者最基本的思想感悟而产生,而形成诗的主题意境。

没有主题思想的诗笔者是不喜欢读的。

因此,笔者产生一个怪论:作品本身的情感意象是属于作者个人的思想;但读者读出来的情感意象却是属于读者自己的思想。详细一点来说,就是:作者因为什么而想象什么,读者是很难或者是无法清楚的。老实说,笔者本人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灵感想象很多时候都是一闪就过,而这些灵感自己也是经常把握不住。那么,外人(读者)是不是就更加难以猜测的透彻呢?所以,有些经典名著也是作者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迷茫中作者都不知道自己作品的震撼性,倒是在不知不觉中给读者读出来。(笔者这样说,千万不要做成某些人的侥幸心理:我乱写一通拼命写,以后准有机会被人读出经典名著来的。)

当然,能写出震撼性的作品是要靠日积月累的写作修为和人生阅历的,而灵感只不过是一个诱因而已。就是说,你有写作的文字功底,有洞察事物的睿智和丰富的人生感悟作为基础,一旦灵感来的时候,你就能写出好的作品。

一首好诗,不在它格式长短或者是表面言词的华丽,而是在于它是否有内涵能让读者认同而产生共鸣。作品能否让读者认同而产生共鸣,体现在作品凝结的意境是否能令读者发挥想象,也能从中得到启迪、感悟而获到裨益。我们读诗如果不是希望能从中得到思想上的领悟,情感上的升华和精神上的收获;那么,我们读诗是为了什么?

当今文学低迷逐渐走向灭亡,就是因为大部分诗人写的东西不能给予读者思想上的领悟,情感上的升华和精神上的收获,而造成没有人读这些所谓作家诗人的作品的结果。

读诗,不要苛求能完全理解诗里面的主题。但读诗最好能了解作者写诗时的背景。了解作者写作意向才能准确地读出作者内心深处的语言。如果你对作者写作的社会氛围空间和作者所处的环境心情一无所知,那你就只有发挥你自己的想象去解读了。这样,你读出的感悟或许完全与作者无关。

同样,你写诗不可能得到所有读者的理解,认同。但当你写的时候是用自己真实的感受写的,自然就会有读者产生共鸣。你可以想象,任何环境都不会只有你一个人去感受。你真实的将你经历感悟写出来,自然就会有跟你有相同经历感悟的读者理解和认同。如果你接触的阶层面是宽广的,认同你的人或许会多一些。反之,如果你的写作是靠想象出来的,就不会有真实的情感因此没有立脚点,这种情况就只能剩下几个跟你一样无病呻吟的人相互吹捧达到意淫的快感了。虚假的东西始终是很难得到读者的理解的。(没有自己的个性感悟,读到一首好诗,不求甚解就搬别人的手法来用,结果就变成十不像。现在论坛里很多垃圾都是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笔者在近20多年的时间里,内心一直都抗拒读近代诗人写的诗,偶然捡起一本杂志翻开诗页想看看,但读两行就不想读下去了。为什么?前面说了。读外国诗人写的诗,因为自己对世界各国的历史都不了解,就算有兴趣也没有时间到处去寻外国名诗欣赏。近几天听朋友说今年诺贝尔奖的得主,是一个只写了一百多首诗的瑞典纯诗人。心想,我们中国人口占全世界的五分之一,居然这么多年来一届诺贝尔奖项都没有拿到过。作为中国人,这难道这不是一个耻辱吗?而那些还沉迷在歌颂自己的国学诗词怎么辉煌的人,不是等于就只讲“礼义廉”而无“耻”吗?自己说什么都没用,要别人承认你才是实在。有人马上就钻牛角尖反驳笔者了:“真理往往出在少数人那里。”笔者说:“没错。但诗不是真理。诗只是真理前面的一座山、一丛荆棘、或一座桥。”他不明。笔者只好进一步说明: “诗只是通往你所说的真理的一条路。你修这条路别人(读者)根本就看不出是路你叫人怎么走?你这条路根本就不存在没人走。路都还未走到你却说已到终点,不觉得很可笑吗?”

笔者承认各个国家都有自己辉煌的文化,但要挤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先进的巨轮,我们中国人是否要努力再努力呢?咳,阿Q的徒弟徒孙们啊,不要拿李杜那些已经死了千多年或几千年的人出来遮羞了。连一个死了几千年的人你都比不上,没有勇气超越,你还好意思到处显扬吗?

人,是应该要有志气的。笔者有一点不服气的心态。开始用心的读了十来首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之后,笔者除了鼓励自己要努力再努力之外,心里已经没话可说。因为笔者绝对不是一个狂妄之人而是一个事实求实的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令笔者不得不服了,不得不承认我们中国诗人写的诗,与托马斯的诗相比,只能用蚊子比水牛;只能用望尘莫及来形容。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里的意境吸引笔者。为了解读“托马斯”的诗,笔者简单的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瑞典人民通过努力的抗争,争取了现在的民主。国家发展不错,人民的生活都非常好 。事实证明,人民只有在民主自由的空间里才有好日子过。也只有在公平的社会里,诗人的才华才能得到真正的展现。

托马斯 特朗斯特罗默是社会福利机构和少管所的一名心理辅导员 ,表面看来一生经历简单而平淡,但笔者在想象中:心理辅导员,就意味着经常进入人们的内心世界,对人性的了解就非普通人能及。少管所里的少年犯更加是另类的、社会最底层的群体。所以诗人接触的是最基本的人性思维(少年犯的心态往往比正常人的心态更正常),应该最能反映社会的底层的不良极端。

既然瑞典是一个民主国家,托马斯的诗作为是一面面的映射社会阴暗面的镜子。而民主国家最大的优越性就是人民能畅所欲言;人们才是主人政府只能从人民的呼声里及时地发现问题所在予以纠正行政上的错误。这应该就是瑞典政府赋予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国宝级待遇的原因(从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里极高的荣誉可以窥见一斑)。诗人享有总统都没有的荣誉。

我们中国的国宝是熊猫。普通人是蚂蚁。螳螂除了吃三公、吃特供、还要吃蚂蚁。这样的国度的民族思想与别人的普世思想是无法对比的。

诗人92年就瘫痪了,但仍然在写作。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是超现实象征主义诗人。欧洲文学界曾有这样的感叹: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瘫痪后,欧洲最有名的诗人是谁?意思是说,除了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就不知道还有谁能写出这么优秀的诗歌了。或许说的夸张,但绝不像我们这里的诗词来的那样空穴腥风。

读了托马斯 特朗斯特罗默的诗,觉得他的诗里的意象虽然空间飞跃,跨度很大。但笔者做了各种推敲,觉得诗人这种意象的跳跃完全没有违反事物的合理性,也符合人的情感思维发展的逻辑。没错。特朗斯特罗姆的诗的意象诡秘莫测隐藏着尖锐的寓意指向,不经过理性的阅读思考,和没有洞悉物性的形象思维能力的想象是不能理解的。笔者建议初学写诗者不要刻意地去钻牛角尖的模仿,以免走火入魔。什么学问都是,只有融会贯通后才能灵活发挥。

我们知道,诗人通常都喜欢把自己的情感隐藏在诗的意象里。所以通过诗里通透的意象,我们不难感觉到,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诗里的情感,充满着对自然社会的关注,对人类的热爱,指明人类必须在自由通透的空间里才能体现自己生命的真谛。。处处流露着对那些反人类、反自然的行为痛入心扉的憎恨。下面,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的诗《树与天空》。

《树与天空》作者:托马斯 特朗斯特罗默(瑞典)果戈理/北岛 译

一棵树在雨中,匆匆走过,
我们的身旁,在这片倾洒着的灰色中,
这棵树着急事,它从雨中汲取生命。
犹如果园里黑色的山雀,
雨歇了,树停住了脚步。
它挺拔的躯体在晴朗的夜晚闪现,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着那瞬间,
当雪花在天空中绽开。

笔者用个人的想法解读一下:

一棵树在雨里面,匆匆走过,【树在雨中走动,是自然的一种交错物象。这里是思想潜在的意识形成的思维,旨在反映生命在于运动。引导我们去想象,一棵树也是有生命的。】【树在雨中走动这种错位的视觉意象。大家看看流云拂过月亮时我们就会感觉到月亮在行走;唱歌“月亮走我也走”就是同一道理。】

我们的身旁,在这片倾洒着的灰色中,【(走过)我们的身旁,(和我们一起)在这片充满灰暗的、迷茫的空间。(这里的灰色也是一种意象的。诗里面各种颜色都有其本身的寓意。灰色一般都代表灰暗;灰蒙蒙,有黑暗、蒙骗的意思。)。】【树走过我们身旁,暗喻生命在我们身边溜走。】

这棵树着急事,它从雨中汲取生命。【(在迷茫中)这棵树(也知道)最紧急最实在的事情。(就是)它要从大自然的雨水中汲取(努力争取)养分,维持生命。(这棵树为什么这么着急?有什么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依赖自然环境维持生命,是大自然里所有生物的自然权利。这棵树所反映的是独立进取的精神。水有很多种,雨水,地下水,人工自来水等等。而雨水则是属于大自然的,不是谁家的私有财产。)】

犹如果园里黑色的山雀,【好像(对比)果园里的黑色山雀。(我们想想:果园里的黑色山雀,又是靠什么来维持生命的?作者不需要说明了因为我们都会想到,小孩都会说:这黑色山雀当然是靠偷吃果园里的果实生存的。那么,黑色山雀在这里就成了这棵树的反面烘托物。通过用果园的黑色山雀把雨中的这棵树的精神形象抬高)】 【如果我们听到这些黑色山雀叫嚣“果树是靠我们黑色的粪便才能生长的,”这些黑色山雀就真的是可笑之极。就像我们国家,那些独裁者最喜欢说:“人民是在我的领导下,生活才幸福的。”作者不是中国人,所以没有对这种无耻行为的感触而没有作进一步的特写。】

雨歇了,树停住了脚步。【(如果)雨水停止了,树就会停止生长的速度。(笔者想,如果这里的雨水的寓意是指向自然,树是生命的代表的话。就是:自然没有活力,所有生命就会停止运动)】【从开始的“树在雨中走动”到“雨歇了树就停止脚步”,暗示“自然物”与“自然”之间存在的某种必然关系,读者可以发挥个人的想象一下。】

它挺拔的躯体在晴朗的夜晚闪现,【它挺拔的躯体(只有)在晴朗的夜晚才会突然的显示。 “挺拔”是高大的形象;树的“躯杆”是树的实在的价值;“晴朗”就是空间的明净通透,(这个晴朗跟前面的灰色也是自然变化的一个比照);“夜晚”是一天里最黑暗的时间。这句的意思应该是:树的躯杆(生命的价值)在平静通透空间里即使是夜晚(最黑暗的时候)也会得到体现。涵义:生命的伟大的价值,在公平透明的空间里即使是最黑暗的时刻也会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中国人的生命价值有没有通透的空间来体现呢?)】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着那瞬间 【(生命的意义)和我们是一样(平等)的。它也在等待那个(闪现)的瞬间(时刻)。(什么是一样的,当然是生命了。即在自然界里生命的价值是平等的。我们在等待那个什么时刻,且往下看)】

当雪花在天空中绽开。【就像的洁白的雪花在广阔的天空里自由绽开。雪花是洁白的,在天空中挥洒是自由的;绽开。尽情地释放、发挥。我们的生命象雪花那样在自由的空间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尽情的释放(自己的能量)。(这些感悟,作者应该是与自己的(少管所心理辅导员)的职业有关,大家想一想是不是?)】

【整首诗的主题意境的涵义:一棵树在雨中走过,告诉我们不要再把自己禁锢在迷茫的灰色的空间里,要认真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命。要像这棵树一样独立顽强地活下去创造体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不要学那黑色山雀那样靠窃取他人的果实苟且偷生。在呼唤我们要和树一样努力争取生命的自由的同时,在民主、自由的信仰下解放自己,绽开自己生命的精彩。】

因为要经过翻译,国与国之间不多不少都存在一些语言误差(这也是笔者喜欢但不经常读外国诗的原因)。笔者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根据中国目前的环境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将这首诗改写一下。

《树与天空》作者:托马斯 特朗斯特罗默(瑞典)果戈理/北岛 译  改写/放牛娃

一棵树,它在雨中匆匆忙忙地,走过,
我们的身旁,到处都在倾洒着迷茫的灰色。
难道这棵树还有很着急的事情?对,
它正在,毫不犹豫地从雨中汲取生命。
就好像,果园里那些正在唱歌自己万岁的,
黑色的山雀。它们在放肆地怪叫
雨终于歇下来,树立即停止脚步。
我们惊奇地发现,树的影子突然清晰起来
它挺拔的躯体在晴朗的夜晚闪现,
它和我们一样,肩并着肩等待那瞬间,
等待漫天的雪花,在天空绽开我们的微笑。

之前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说:“瑞典文学院应该毫不犹豫地将诺贝尔文学奖发给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尽管他是瑞典人。”(即等于说:我的诗都没他写的那么好,这个奖不先给他,我现在领这个奖受之有愧)那么瑞典文学院为什么20年后在其他诺贝尔奖得主的强烈要求下才将这个奖给特朗斯特罗姆,可能是为了避嫌吧?相反,在中国,好的东西总是先留给自己人。为什么正义的品德和所有美好的东西,总是要在外国才见到呢?

还是那一句,要得到别人的承认,你必须实实在在拿出真才实学来,是金子总会发光。依靠关门吹擂,哗众取宠和其他手段炫耀自己的,无疑就像猴子打铜锣,卖羞。我不反对甚至喜欢那些展现自己的狂人,但你要吹,不管真假错对,也总应该言之有物吧。

(资料)瑞典文学院(包含600多位世界各国顶级文学大师)赋予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的颁奖词:以其凝炼的语言,通透的意象,用全新的视角为人类通往现实世界指出崭新的途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马斯 特朗斯特罗默”今年80岁,一生只写了163首诗,大部分是短诗。)

以其凝炼的语言,通透的意象,用全新的视角为人类通往现实世界指出崭新的途径。(多么高的评价啊,可算是历届之首)

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的诗的主题思想,笔者认为正如瑞典文学院的颁奖词所说的一样,是属于我们全人类的。虽然有人说他的诗的意象空间很大,诡秘莫测,难以捉摸。但笔者认为并非如此,只要多读几次,就会觉得诗里面凝炼的语言象一支支钢针的在刺激自己的神经,让笔者在(迷失自我)的黑暗中,清清楚楚的惊醒,找到通往现实光明的方向。下面就随便抽两首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的诗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大家先评一评)

过街   作者:托马斯.特朗斯特罗默     黄灿然 译
 
冷风袭击我的眼睛,两三个太阳
在泪水的万花筒里舞蹈,当我越过
这条我如此熟悉的街道;
格陵兰的夏天从雪池照射而来。
 
街道巨大的生命在我周围旋转;
它想不起什么,也不欲求什么。
在交通下面,在大地深处,
未出生的森林静静等待了一千年。
 
我似乎感到街道能看见我。
它的视力如此差,就连太阳
也是黑色空间里一个灰色线团。
但有那么一瞬间我被照亮。它看见我。


作者: 郭海明    时间: 2013-8-27 11:25
喜欢特翁的诗。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7 11:52
郭海明 发表于 2013-8-27 11:25
喜欢特翁的诗。

进入他的诗的内涵。你会有震撼性的惊醒。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8-28 16:14
1.读外国诗的译诗,首先要清醒的明确的理智地知道:这是译诗!译诗不是原诗,译诗只能译意,不能译风格及其独特国家的民族的语言特征和思维方式等等,所以译诗多以无韵诗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所以,译诗不能用中国诗定义来认定它。因为按中国诗定义,这译诗便不是诗了。所以,我们要首先认定它是外国诗的“译诗”不要与中国“诗”弄混了。
2.放牛娃的“改诗”则不同,他是将译诗按中国诗的形式改写的,用他的话说:‘笔者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根据中国目前的环境中国人的精神状态将这首诗改写一下’的。果真如此,就应该是用外国诗的意境写中国诗。就应该是有节奏有韵律的。否则,仍是无韵诗,而在中国,无韵非诗,不是诗啊。
3.通过放牛娃的改诗和荐诗,看得出,他还没有脱离开中国现代无韵非诗的圈子。
(拙见,请批。用你的话说:不怕批,不怕骂,能批得骂得我无话可说。我谢谢你,佩服你,敬拜你。)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8 16:14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8 15:53
按诗歌的语言说,按诗歌的技巧来说,这诗并不夺人,但也不算差。在我看技巧很一般很一般,但其境界不一般。 ...

呵呵,好啊,我也希望中国有人超越他。请发一首你认为可以超越这首诗的诗给我看看,很期待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8 16:19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8 15:49
一棵树在雨中,匆匆走过,

这一句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也写过树,并且第一句就是,树也会走。我写的那 ...

好。你很理智。为你的这些感觉的话而鼓掌。有志气,好,我们一起加油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8 16:41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8 16:27
你看看我什么时候可以拿诺贝尔文学奖

明天吧。晚不晚哦?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8 16:56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8 16:42
不晚不晚,明天的明天也是可以的,哈哈

明天的明天?慢慢的等吧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8 20:00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8 19:54
好好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8 20:11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8 20:04
还有一个

不错。那个四季炉子可不可以烫火锅的。我很喜欢吃火锅的哦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8 20:17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8 20:05
再给你一个,也是我的

嵩山以南是什么地方?尼姑庵啊?是不是?

原来你是败军之将不足言勇的项羽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8 20:21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8 20:12
哈哈,可以.   说明这诗在你看来不怎么样,呵呵

那你要怎么样?我是想吃火锅啊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8 20:25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8 20:14
再送你一个,我的

肉麻。不喜欢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8 20:53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8 20:31
来了

      乡村的归宿

我很累。我先去睡一觉在看行不行。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9 12:36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8 20:31
来了

      乡村的归宿

“我们的离开就是牛儿的离开”这句太唐突了吧?你离开我不会离开啊。

一些突来的情感,语言也不错的,很虚脱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9 12:36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8 20:29
那就再送你个不肉麻的,你先调整呼吸

嗯。是的话当然好了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9 12:39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8 20:23
我没锅,呵呵.我做的饭只能我能吃得下.

锅都没有,呵呵,拿来的四季炉子也没有用了。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9 18:58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9 17:45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3-8-29 20:40
你的观点不错。我大部分赞同。

把你的回复搬过来,确实是因为我们有相同的和不同的看待与认识。当然能够欣赏的地方显然要更多一些。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3-8-29 20:53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28 16:16
放牛娃,我的这诗,你对比一下

         树

从黑夜走到黎明
从冰封走向泥泞
从酷暑走进寒冬

感觉你这样走很累。树走是因为人在动,形象世界与现实世界你不能一起走,整诗感觉空乏,比喻流于浮表,想说的太多,却没有到达形象的地界。
(我是来读放牛娃的评论,偶尔见到,多嘴了。如你不喜欢,过后我会来把它删除掉。)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9 21:10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3-8-29 20:53
从黑夜走到黎明
从冰封走向泥泞
从酷暑走进寒冬

评点的不错。这个调皮鬼可以的,很虚心。虚心是虚心,但不知道为何进步很慢

我在其它网都说过。诗耽于语言的华丽,不注重内涵的思想境界,是没有任何震撼力的。他的这些诗注重表面的装饰,主观性太强形成的功利性太明显。希望他能自我克服。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9 21:16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3-8-29 20:40
你的观点不错。我大部分赞同。

把你的回复搬过来,确实是因为我们有相同的和不同的看待与认识。当然能够 ...

欢迎你的到来。关于题图诗,我前几天发过一贴。是应网友邀请为一幅照片题的十三首小诗。欢迎光临指导。

其实我也是一个摄影爱好者。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3-8-29 21:31
放牛娃 发表于 2013-8-29 21:16
欢迎你的到来。关于题图诗,我前几天发过一贴。是应网友邀请为一幅照片题的十三首小诗。欢迎光临指导。
...

我最近关心题图诗,确实因为我以前就比较喜欢写题图诗。如朋友有好的图片还望能与我分享。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29 21:41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3-8-29 21:31
我最近关心题图诗,确实因为我以前就比较喜欢写题图诗。如朋友有好的图片还望能与我分享。

(, 下载次数: 0)


松湖烟雨摄影者和诗作者/ 放牛娃

顽石(1)
湖光山色,早已由清晰变成迷茫
为何你?石头永远都是那块石头
而我,只想用不羁填写你的空白
                     (2013.3.5)

朋友说:这个照片照的很有意思。我喜欢。 我说:喜欢就拿去。 朋友说:如果这块石头上有一些物象就更好了。 我说:如果能让你想象着加什么物象上去会有什么效果的话,那不是更妙吗? 朋友笑了,问:这块石头你可以写多少首如上面那首有主题意境又有情感的短诗? 我说:十来二十首是没问题。即兴吟写了下面这首陨石,连修改用了五分钟。

    上面所说的朋友包括一个多年的好朋友,两个QQ友,一个在东莞桥头宏达市场卖猪肉的叫林小芬的猪肉婆都说过上述的话。(这些都可以取证的,放牛娃不信口开河。这幅照片很多朋友用作电脑荧屏背景。)

    在这些所谓的诗歌论坛有不少朋友说我是自我陶醉。我想,或许是吧! 咳,如果你的作品能让我陶醉一下的话,那该有多好啊 !这样我就不用自我陶醉了。

    我的摄影跟我的诗一样。要么就情感丰富的爆棚;要么就留下足够的空间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就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象力解读而已。

陨石(2)
突然的堕落。我的心果然如波光的粉碎
洒下。湖面可是沉寂了数千年的,僵尸
掌声中我悄悄浮出水面,变成一块石头
            (2013.6.7)
湖和石(3)
你,明净如镜,是麻木的倦容
数千年的愚昧,也说岿然不动
无风!我却看着春天悄然走过
             (2013.6.10)
问石(4)
不要笑我,错过眼前坐拥的风光
你说你,要追逐秋天所有的收获
石头!一个动感世界的美丽谎言
            (2013.6.13)
朦胧石(5)
莽撞的春天又去又来,匆忙中掉下
当我妄想打开这一面镜子。有一重
烟雨,把这懵石头裹了一遍又一遍
          (2013年6月18日)
垫脚石(6)
我在狂欢跳跃的时候,你就是
舞台。遮着灰霾交织成的帷幕
揭开,是咄咄逼人的刀光剑影
               (2013.6.23)
名利石(7)
你在等候。哪一个胜利者的归来
把所有战利品奉献,世界的虚无
微笑。始终属于这泓平静的湖水
         (2013年6月27日)
游戏石(8)
赶快放弃你的理想吧!一起战斗的朋友
当我们的语言成了被压抑的梦呓。冷漠
诅咒。怎么能推翻这游戏规则里的巨石
              (2013年7月2日)
悠闲石(9)
再坐一会儿!不要关心落叶何去何从
你们想什么都可以。但请不要拉着我
是谁把孤独说做潇洒?木讷变成闲优
              (2013年7月6日)
未来石(10)
抛弃所有的牵挂。搁在心里的沉重
不为风云的变幻而惊惶失措。祈祷
问,我们在找一个没有明天的明天
               (2013年7月15日)
般若石(11)
谁?能真正让一颗流浪的心停下来
你迷恋这里的风景独好。那些过程
炫耀的只是春雨秋风,夏炎冬寒凉
               (2013年7月19日)
菩提石(12)
师傅!请坐。这里的世界无悲无劫
阿弥陀佛!徒弟,喜乐者无根无果
我们,无牵无挂。心坚自然心自在
(2013年7月28日)
逍遥石(13)
我如果说我很快活。你相信么?不
冷清孤独,难道是与生俱来?坐吧
欣赏这湖岛的恬静。你会忘记不快
(2013年8月8日)

现在的环境,摄一幅好图片不容易。在我的QQ空间里上传了一百来张,但好的没几张。QQ:1965719110 蓝天白云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3-8-30 21:40
放牛娃 发表于 2013-8-29 21:41
松湖烟雨摄影者和诗作者/ 放牛娃

顽石(1)


图片拍摄的环境确实不错,这样给人宽阔的感觉,但似乎缺少了一个角色,我是说能够牵引或者引导画面的角色,让画面与人的某种心理或者是情感能够连系起来,或者有所暗示。美,如果不能与人的情感有所联系,它就是空洞的。一幅好图需要有画面语言。我不懂摄影,此时乱说的,朋友勿怪。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3-8-30 21:49
本帖最后由 新泽飞翔 于 2013-8-30 21:52 编辑

(此图是女诗人林小耳的摄影作品,和我的ti图诗。供参考。)

《一两个人的山岗》

·文/新泽飞翔

让我们走出来
到山上去  或者只是一带山岗
走的只剩下一两个人

对于荒蛮中驻守的草
那些在空气里  发表过的
绿色诗歌
保持尊敬

这接触
有着真实的隔挡
时序的埋没
包括所有的枝条  树叶
与吹入自身的泥土

一个人  一道暗光
在这里成了自然界里的明星
没有窗口
你也是怀揣诉求
无处投递的一个

只是走一走  看一看
让高处的风吹一吹
迈过石子
抱着黄金的咸菜坛子
回到低处向上的生活

           2011.11.07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31 02:08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3-8-30 21:40
图片拍摄的环境确实不错,这样给人宽阔的感觉,但似乎缺少了一个角色,我是说能够牵引或者引导画面的角 ...

我是认为不需要什么角色了。你看过我这十几首小诗就应该知道。我这些诗的主题全都没有离开这幅画。我还可以再写十首。但如果再加角色上去,意境就窄了。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31 02:15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3-8-30 21:49
(此图是女诗人林小耳的摄影作品,和我的ti图诗。供参考。)

《一两个人的山岗》

诗的语言不错,但情感迂回曲折地啰嗦。没有反映出摄影更深的内涵。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31 12:17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31 12:08
一切都不是绝对的。呵呵

当然。凡事不能绝对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31 12:21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31 12:08
一切都不是绝对的。呵呵

有点不服气哦?那很好嘛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31 12:50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3-8-30 21:49
(此图是女诗人林小耳的摄影作品,和我的ti图诗。供参考。)

《一两个人的山岗》



路过的小山岗   作者/ 放牛娃

一棵小草到到一片森林
这里的路,仿佛
很遥远。天不十分蔚蓝,白云
洁白的面具画满瑕疵

挖开的黄土。大地的裂痕
疤结在堆积,我看见
泪眼隐藏的疮痍。脚印
踏不平的,这块土地

山。一只无耻的硕鼠
被剖开胸膛。瘫在这里
(2013年8月31日题图)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31 12:52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31 12:28
说内涵嘛,你可以找找我的诗 车的舞台,是写出时间不太长的。我倒看你是真有水平还是只会纸上谈兵

那告诉你。我只会纸上谈兵。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31 12:54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31 12:28
说内涵嘛,你可以找找我的诗 车的舞台,是写出时间不太长的。我倒看你是真有水平还是只会纸上谈兵

老是给你一个人批诗,你想饿死我???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31 12:56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31 12:26
春眠不觉晓……举头望明月……等,这些的内涵按你的说法就什么也不是了。虽然时间不一样,但今天的诗歌也 ...


老是拿别人的东西来约束自己,怪不得你没进步
进我的《中华文髓群》,以后外面我是不写诗评的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31 13:36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31 13:00
不进。呵呵,我的视野古今中外都涉及过。我是搞实战的。

好了,你慢慢飞吧。道不同不相为谋,我以后都没时间复你的帖了。我也不想拜你为师,谔谔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8-31 15:21
中国新诗
新诗伊始,
沿着一条仿写无韵“译诗”之路走到了今天。
貌似强大的浩浩荡荡的新诗大军,
扯起了自由无度新诗风的大旗,
将中华民族传统诗风一扫而尽……。
正在自以为得意忘形之时,
却被历史无情地抛进了“无韵非诗”的臭坑!
而游魂还在高喊着“自由啊,无韵诗也是诗嘛!”
(重阳JM)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8-31 15:23
鼓吹
无韵诗鼓吹者们几十年来所作的就是吹捧赞夸拉。只要你写出了文字,就称诗,好诗,获奖,称诗人。一段文字为诗,三言两语为诗,一句话为诗,甚至一个字亦为诗。真不知诗为何物?!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31 15:45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3-8-31 15:23
鼓吹
无韵诗鼓吹者们几十年来所作的就是吹捧赞夸拉。只要你写出了文字,就称诗,好诗,获奖,称诗人。一段 ...

这种现象是当今很普遍的想象。我们要存优去劣地进行批判取缔。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31 15:56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3-8-31 15:21
中国新诗
新诗伊始,
沿着一条仿写无韵“译诗”之路走到了今天。

有点偏颇。不管怎样,都不能只顾吃祖宗饭。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31 15:59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3-8-30 21:49
(此图是女诗人林小耳的摄影作品,和我的ti图诗。供参考。)

《一两个人的山岗》

其实我题了两首的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8-31 19:10
观点可以。一些术语已经过时了。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8-31 22:49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8-31 19:10
观点可以。一些术语已经过时了。

我从来没有听过术语有过时之说。当今诗歌的失败就是太虚妄。失去了读者就什么都不是。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8-31 23:36
放牛娃 发表于 2013-8-31 22:49
我从来没有听过术语有过时之说。当今诗歌的失败就是太虚妄。失去了读者就什么都不是。

不必生气吧。
一些术语的过时是必然的,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对此谁都爱莫能助。
当今诗歌的失败当然有“太虚妄”的一面,但不止这点。失去读者的原因也很复杂,而且全民诗人的时代(如大跃进写民歌)一去不复还了。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9-1 00:42
张无为 发表于 2013-8-31 23:36
不必生气吧。
一些术语的过时是必然的,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对此谁都爱莫能助。
当今诗歌的失败当然有 ...

不必生气吧。 【我没有生气哦。
一些术语的过时是必然的,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对此谁都爱莫能助。【我是坚忍的。】
当今诗歌的失败当然有“太虚妄”的一面,但不止这点。失去读者的原因也很复杂,而且全民诗人的时代(如大跃进写民歌)一去不复还了。【当今,诗人只能为自己的信仰而写了。】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3-9-1 08:19
悦读,学习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9-1 08:59
西沈 发表于 2013-9-1 08:19
悦读,学习

谢谢光临。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3-9-1 16:44
黝凉巛昌 发表于 2013-8-31 12:08
谢谢直言。我知道此诗不是上乘之作,不过也不是什么都不是。我能接受不同的意见。

砍别人的作品我通常不会于心不忍,有砍过了的地方还望朋友见谅。哈哈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3-9-1 16:50
本帖最后由 新泽飞翔 于 2013-9-1 17:39 编辑
放牛娃 发表于 2013-8-31 02:08
我是认为不需要什么角色了。你看过我这十几首小诗就应该知道。我这些诗的主题全都没有离开这幅画。我还可 ...


我以为一般摄影和艺术摄影是有区别的,艺术摄影的后面有创作。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9-1 19:31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3-9-1 16:50
我以为一般摄影和艺术摄影是有区别的,艺术摄影的后面有创作。

我的看法很简单。普通摄影是用视觉去定格。而艺术摄影是用思维去定格,用灵魂去捕捉主题。而后期创作是摄影主题的延伸或再次呈现和挖掘。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9-3 16:11
ttsq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3-9-13 12:49
放牛娃 发表于 2013-9-1 19:31
我的看法很简单。普通摄影是用视觉去定格。而艺术摄影是用思维去定格,用灵魂去捕捉主题。而后期创作是摄 ...

这样说才够专业,看来人都会时常隐藏着些什么,得想办法,他才会拿出来。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9-13 15:36
春风化雨

登峰极目远,跨海心自宽;
春风化雨时,新韵闹翻天。

新韵要翻无韵非诗的天,
新韵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9-13 16:50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3-9-13 15:36
春风化雨

登峰极目远,跨海心自宽;

你慢慢翻你的天吧。我可管不着。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9-13 16:52
不用你管,这是新韵人的事。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9-13 16:52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3-9-13 12:49
这样说才够专业,看来人都会时常隐藏着些什么,得想办法,他才会拿出来。

岂有此理。别得意,骗到了理论,还需要实践个人的修为的。
作者: 菊岭耕夫    时间: 2013-9-13 16:54
放牛娃 发表于 2013-9-13 16:52
岂有此理。别得意,骗到了理论,还需要实践个人的修为的。

个人修为就是:为普及新韵而奋斗!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9-13 17:19
菊岭耕夫 发表于 2013-9-13 16:54
个人修为就是:为普及新韵而奋斗!

你慢慢奋斗吧
作者: 凤凰惊东    时间: 2013-12-18 09:26
放牛娃 发表于 2013-8-29 21:41
松湖烟雨摄影者和诗作者/ 放牛娃

顽石(1)

松湖烟雨的"烟雨"二字, 让人看到传统语汇的强暴.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12-18 11:12
凤凰惊东 发表于 2013-12-18 09:26
松湖烟雨的"烟雨"二字, 让人看到传统语汇的强暴.

是么?所以这个社会很强暴?
作者: 凤凰惊东    时间: 2013-12-18 12:37
放牛娃 发表于 2013-12-18 11:12
是么?所以这个社会很强暴?

喜看放牛的被强暴. 传统强大,把你吞了.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12-18 13:01
本帖最后由 放牛娃 于 2013-12-18 14:58 编辑
凤凰惊东 发表于 2013-12-18 12:37
喜看放牛的被强暴. 传统强大,把你吞了.


哦?被吞的只有我一个吗?
作者: 新泽飞翔    时间: 2013-12-20 15:29
放牛娃 发表于 2013-9-13 16:52
岂有此理。别得意,骗到了理论,还需要实践个人的修为的。

要了解一个人,需要知道他处在什么水准,需要透过假象看到真实,这样才好给他定位呢,哈哈
作者: 放牛娃    时间: 2013-12-20 15:52
新泽飞翔 发表于 2013-12-20 15:29
要了解一个人,需要知道他处在什么水准,需要透过假象看到真实,这样才好给他定位呢,哈哈

我好像不喜欢给人定位。别人也无法给我定位。了解一个人不容易。了解一个人不但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很多时候,朋友之间只要能够互相理解就已经足够。

来了这些论坛,我觉得能一直聊下去的朋友已经少之又少。因为中国人早已失去共识。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