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自然的热烈颂辞——读普冬短诗《太阳穿过白桦树丛》
评/吴谨
当时尚的诗歌价值判断把指点世界的手指转向内心独白的时候,大自然却在这些诗人的视野之外大美其美,这无疑是对诗歌价值偏执的一个反讽。而当我们阅读热烈赞美大自然的诗歌作品时,这种感觉就会更加强烈。比如:读普冬先生的《太阳穿过白桦树丛》时,我就觉得它是一首优美的大美自然的热烈颂辞。它不但情感真挚热烈,意象密集有序,结构严谨独特,而且修辞简约高效,诗情画意兼美,节奏韵味俱佳,让人爱不释卷。
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烈赞颂主要是通过一个具有双重身份的意象桦树达成的。桦树既是诗人直接赞美的对象,也是诗人借以表达对其它事物赞美之情的倾诉对象。
对于桦树的直接赞美,我们可以从诗人的反复呼告中得到领悟:“年轻的桦树,桦树……恬恬笑得,桦树……桦树,黑色桦树……不言不语,我的桦树……黑色桦树,桦树”。试想:如果不是诗人对桦树的热烈赞美,他会在短短18行诗歌中,植入5行之多的反复语句吗?并且,还会不厌其烦地为桦树加上诸如“年轻的”“恬恬笑得”“不言不语”“黑色的”“我的”等修饰限定之词吗?不但这样,除了间隔反复外,诗人还用直接反复,急切呼告“桦树,桦树”的地方就达三处!这是怎样的热烈赞美之情啊!
而桦树作为诗人借以表达对其它事物赞美之情的倾诉对象这一角色,我们可以从诗人急于向桦树表述的内容去理解。诗人呼唤着桦树的名字,告诉她家乡的螽斯擅自长得五颜六色,河流日夜赶路、说着理想的大海,芸芸众生把她当成宇宙,沙漠渴慕当她是美妇情人,阳光以金币答谢她的午祷,农人、猎人和马匹轮流跟在野麂身后,百草和虺蛇匍匐在她的脚髁安静如守夜人,蔷薇蓬勃把花儿开放。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万类自由和谐的生存状态被诗人发现,他像一个好奇的孩子急切地想要把这一切惊喜告诉给桦树听。这种热烈真挚的情感表达,真可谓是诗人的匠心独运。
虽然,这是一个桦树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但其它生物在她的家园中自由杂居生长生活。那么,如何把这些杂乱的事物有重点有序列地呈现给读者,无疑是考验诗人技艺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当我们纵观全诗的时候,我们惊奇地发现,诗人把这个大家庭交给桦树这个主妇,而让其他成员服从于这一主妇。生命力旺盛的年轻主妇桦树,撑起一个生机勃勃的美好世界,众生在她的荫庇下自由发展、各得其志。螽斯擅自换着华服,河流日夜畅谈理想,沙漠渴慕情人,阳光赐予午祷者以金币,农人、猎人和马匹热衷于野麂的肥美,百草和虺蛇安静匍匐如守夜人,蔷薇花儿情不自禁地悄然开放。我们能从这些美好而密集的意象中,看到他们主次分明杂而不乱的演出。他们各得其志甚至或有的矛盾冲突经过诗人纯净的眼睛,一切变得安静而祥和。这,难道不是诗人高妙布局能力的体现吗?
普冬先生的《太阳穿过白桦树丛》的结构,不同于一般诗歌的结构可以轻易肢解,它的结构严谨独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他以五句反复的呼告作为诗歌的骨架,把次于桦树意象的成分宝石般镶嵌在这个金子般的骨架上,形成金镶玉的艺术效果。这种结构主体浑然一体,局部点缀大放异彩,在时下的诗歌写作中并不多见。
《太阳穿过白桦树丛》的表达效果如此之好,是它的修辞繁复奇异成就的吗?我们反复观察此诗的结果却并非如此。相反,这首诗歌的修辞方法是简约的,它除了使用我们常见的反复、拟人与比喻之外,几乎再没有更复杂新奇的修辞格,但它呈现和传递给读者的景观美感是丰盈的。
反复品读这首诗情画意兼美的诗歌,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画面的精彩、情感的热烈,更有久久不去的萦耳余音。这种只有歌唱才能达到的效果,诗歌是如何做到的呢?这是诗人在反复咏叹中考虑到了韵的使用。这种画面之中飘来的音韵效果,也让那些唯韵是取的人,没有诋毁新诗的机会可乘。
所以,我说,普冬先生的《太阳穿过白桦树丛》是一首大美自然的热烈颂辞,它纯净祥和、美轮美奂,仿佛自由天籁在耳,又似妙手丹青在目,爽心怡神悦耳!
请大家批评!
附:《太阳穿过白桦树丛》
普冬普冬
年轻的桦树,桦树,
我看见田塍上螽斯擅自在家乡
长得五颜六色。
河流赶路,日夜说起海、海底发光的街市
恬恬笑得,桦树,
仿佛手持众生芸芸的宇宙。
桦树,黑色桦树。大地的美妇
沙漠因你而像个男人。
你因大荒,俘掳为我苍白寡欲的情人
我的忧伤。
太阳把金币撒落在你午祷的书上
天黑以后,再收回去
好比谷种晾晒在谷场。
农人、猎人和马匹轮流跟在野麂后边
不言不语,我的桦树。
旷原上百草和虺蛇匍匐在你的脚髁,安静如守夜人
黑色桦树,桦树,
我听见蔷薇正在开放。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9-21 10:53
好诗好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首读!{:soso_e163:}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3-9-21 12:32
本帖最后由 黄土层 于 2013-9-21 12:35 编辑
反复品读这首诗情画意兼美的诗歌,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画面的精彩、情感的热烈,更有久久不去的萦耳余音。这种只有歌唱才能达到的效果,诗歌是如何做到的呢?这是诗人在反复咏叹中考虑到了韵的使用。这种画面之中飘来的音韵效果,也让那些唯韵是取的人,没有诋毁新诗的机会可乘。
---------------------唯韵是取的人,就是十足的诗盲,他们的任何诋毁都是可笑的。看看他们写出的其臭无比的所谓的老干体“有韵诗”,实在是对自己主张的反讽!一句古诗就可以是他们最生动的写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3-9-21 12:32
普冬先生的《太阳穿过列维坦的白桦树》是一首大美自然的热烈颂辞,它纯净祥和、美轮美奂,仿佛自由天籁在耳,又似妙手丹青在目,爽心怡神悦耳!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3-9-21 13:46
普冬先生的《太阳穿过列维坦的白桦树》的结构,不同于一般诗歌的结构可以轻易肢解,它的结构严谨独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他以五句反复的呼告作为诗歌的骨架,把次于桦树意象的成分宝石般镶嵌在这个金子般的骨架上,形成金镶玉的艺术效果。这种结构主体浑然一体,局部点缀大放异彩,在时下的诗歌写作中并不多见。
{:soso_e163:}{:soso_e176:}
作者: 北残 时间: 2013-9-21 14: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北残 时间: 2013-9-21 14:2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1 15:19
郑智得 发表于 2013-9-21 10:53 
好诗好评,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首读!
谢鼓励!问好!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1 15:23
黄土层 发表于 2013-9-21 12:32 
反复品读这首诗情画意兼美的诗歌,它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画面的精彩、情感的热烈,更有久久不去的萦耳余音。 ...
但事实上,韵确实对诗歌并非弊端,但唯韵是取或因韵害意就有失偏颇。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1 15:24
北残 发表于 2013-9-21 14:28 
选为美诗,第81首: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661ee0102e49t.html
确是美诗,所见一致!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1 15:25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3-9-21 13:46 
普冬先生的《太阳穿过列维坦的白桦树》的结构,不同于一般诗歌的结构可以轻易肢解,它的结构严谨独特成为一 ...
感谢,问候!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1 15:25
韩庆成 发表于 2013-9-21 12:32 
普冬先生的《太阳穿过列维坦的白桦树》是一首大美自然的热烈颂辞,它纯净祥和、美轮美奂,仿佛自由天籁在耳 ...
谢韩总鼓励,问候!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1 15:26
北残 发表于 2013-9-21 14:27 
这首诗歌的修辞方法是简约的,它除了使用我们常见的反复、拟人与比喻之外,几乎再没有更复杂新奇的修辞格, ...
谢北残主持关注,问候!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9-21 15:49
吴谨 发表于 2013-9-21 15:19 
谢鼓励!问好!

作者: 刘斌 时间: 2013-9-21 21:44
新颖独特的分析,评述细腻扎实,精评!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3-9-22 14:00
拜读。问好!学习{:soso_e179:}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3 08:03
刘斌 发表于 2013-9-21 21:44 
新颖独特的分析,评述细腻扎实,精评!
谢谢鼓励,向你学习!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3 08:03
筷子 发表于 2013-9-22 14:00 
拜读。问好!学习{:soso_e179:}
谢谢,问候筷子编辑!
作者: 一休 时间: 2013-9-24 17:38
说实话!我读到的是此诗是写冬,夜,冬夜的一首的诗,用的是心理反喻的手法。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4 22:41
一休 发表于 2013-9-24 17:38 
说实话!我读到的是此诗是写冬,夜,冬夜的一首的诗,用的是心理反喻的手法。
哦,你这样看啊!也许
作者: 书剑飘零 时间: 2013-9-27 09:05
所以,我说,普冬先生的《太阳穿过列维坦的白桦树》是一首大美自然的热烈颂辞,它纯净祥和、美轮美奂,仿佛自由天籁在耳,又似妙手丹青在目,爽心怡神悦耳
同感,支持美论。{:soso_e163:}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7 09:06
书剑飘零 发表于 2013-9-27 09:05 
所以,我说,普冬先生的《太阳穿过列维坦的白桦树》是一首大美自然的热烈颂辞,它纯净祥和、美轮美奂,仿佛 ...
谢编辑诗兄鼓励!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3-9-27 09:11
河流赶路,日夜说起海、海底发光的街市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3-9-27 09:45
《太阳穿过列维坦的白桦树》很有灵性的一首诗。你的诗评也不错。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7 11:25
招小波 发表于 2013-9-27 09:11 
河流赶路,日夜说起海、海底发光的街市
这句就像河,连绵,奔向理想的光明处!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7 11:25
乐冰 发表于 2013-9-27 09:45 
《太阳穿过列维坦的白桦树》很有灵性的一首诗。你的诗评也不错。
谢谢。问候!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3-9-27 12:12
这首诗虽美,但没有向内拓展。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7 14:26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3-9-27 12:12 
这首诗虽美,但没有向内拓展。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什么是内?情感吗?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3-9-27 14:27
吴谨 发表于 2013-9-27 14:26 
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什么是内?情感吗?
内心。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7 14:29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3-9-27 14:27 
内心。
有一种是向外,有一种是只关注内心,有一种是天人合一。第三种被认为才是高境界!我认为就是景语即情语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3-9-27 14:33
吴谨 发表于 2013-9-27 14:29 
有一种是向外,有一种是只关注内心,有一种是天人合一。第三种被认为才是高境界!我认为就是景语即情语
先内而外。妙理就在其中,不多说了。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7 16:23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3-9-27 14:33 
先内而外。妙理就在其中,不多说了。
你想逃啊,世界是个多面体,认识永远有盲区,孰对谁错还不一定呢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3-9-27 19:36
虽然,这是一个桦树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但其它生物在她的家园中自由杂居生长生活。那么,如何把这些杂乱的事物有重点有序列地呈现给读者,无疑是考验诗人技艺的一个关键问题。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3-9-28 07:13
吴谨 发表于 2013-9-21 15:23 
但事实上,韵确实对诗歌并非弊端,但唯韵是取或因韵害意就有失偏颇。
这首诗也有韵啊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8 15:45
显而易见的嘛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8 15:45
李明利 发表于 2013-9-27 19:36
虽然,这是一个桦树占主导地位的世界,但其它生物在她的家园中自由杂居生长生活。那么,如何把这些杂乱的事 ...
问候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3-9-28 17:16
吴谨 发表于 2013-9-28 15:45 
问候
祝好
作者: 静本信灵 时间: 2013-9-29 02:16
来读问好,晚回致歉。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9-29 07:48
静本信灵 发表于 2013-9-29 02:16 
来读问好,晚回致歉。
不客气,问候并致谢!
作者: 静本信灵 时间: 2013-10-3 13:02
吴谨 发表于 2013-9-29 07:48 
不客气,问候并致谢!
节日快乐。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10-14 09:17
静本信灵 发表于 2013-10-3 13:02 
节日快乐。
迟复致歉,问候诗友!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