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我的新诗观
偶然登录诗歌网,看到网上有许多写新诗的人,每天执着地写,执着地在网上发,我很感动。相比之下,我就懒多了,虽然我也爱新诗,偶尔也写一点,纯粹是自娱自乐而已,很少给人看,至多是拿给我的学生看一看。但我依然热爱新诗,希望它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像唐诗宋词那样。
新诗还是个幼儿园的娃娃,她需要成长。成长要有好的环境。但现实环境令人失望,绝望。新诗已经迷路了,走入歧途,在没落,在堕落。作为一个爱诗的人,我不想承认这个事实。不承认,一味捧它,更是助纣为虐。所以我要亮出我的新诗观,虽然亮了也是白亮。
我国有悠久的旧诗传统,诗既要雅,也要俗。新诗也不能例外。现在,许多写诗的人盲目扑进俗的怀抱,完全抛弃了雅。于是模仿xx体、口水诗之流的分行文字大量涌现,遭读者唾弃,却得到些评论家的力挺,以为读者层次太低,读不出那些诗的好处,经他们一评,无不是先锋而又新锐之极。
对于新诗来说,晦涩和口水都死路。
诗必须有诗意,没有诗意,不能为诗。新诗也是这样。但是,许多没有诗意的新诗却受到某些诗歌编辑的青睐、吹捧。
好诗必须读者说了算。
唠唠叨叨,说了许多新诗的坏话,评论了一些诗人,但我丝毫也没有贬低他们的意思,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能喜欢诗,已经很不容易,心中有一份诗意,更是难能可贵。
向所有坚持读新诗、写新诗的人致敬!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吧!
2012,4,22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2-4-23 00:02
是自己的思考,大体可以,再深入下去,会有新发现的。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2-4-23 15:20
赞成你的诗歌观念!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2-4-23 16:23
爱诗之心昭然。(美口,美耳,美心,换句话说,是好读,好记,动人。)握手。问好。
作者: 孟未了 时间: 2012-4-23 20:04
王法 发表于 2012-4-23 16:23 
爱诗之心昭然。(美口,美耳,美心,换句话说,是好读,好记,动人。)握手。问好。
一点愚见,不吐不快,毫无价值,见笑了。握手。
作者: 孟未了 时间: 2012-4-23 20:07
张无为 发表于 2012-4-23 00:02 
是自己的思考,大体可以,再深入下去,会有新发现的。
谢谢鼓励。握手。
作者: 孟未了 时间: 2012-4-23 20:07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4-23 15:20 
赞成你的诗歌观念!
谢谢。握手。
作者: 刘光荣 时间: 2012-4-23 22:48
严重支持{:soso_e182:}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2-4-24 17:43
本帖最后由 风之子 于 2012-4-24 17:45 编辑
口语和口水,以及垃圾是有区别的,最近流派网流行口语,是不是诗,如按本文的观点衡量,口语里面有好诗,但不多,如江一郎《玻璃终于碎了》,挺好,将碎碎碎的碎劲顶到了嗓子眼,读者读后是否“有着怎样揪心的隐痛 ”的体验呢?我读我确实感到玻璃碎片捏在手里不好受的体验;玻璃碎片的象征着多方面的生命体验在里面,等待观者自己去参悟;徐志摩的《黄鹂》。读来也挺好,是真情流露,有着潇洒的一种浪漫在里面;而乌青先生的《对白云的赞美》,则是口水的最新表现形式的代表,比赵丽华先生写的《七岁半》的白水味强多了;
钱钟书先生在论艺术“虚而非伪”一文中说:“诗歌是让读者看到以夸大语言为虚,而后相信情感与意义为真;”对白云的赞美的白,即夸大白的白的贼白为虚,而后并不反映情感对白色的认知意义为真,所以,白的白云的赞美是“伪叙述”,没有表现出任何“白”这个词语象征的任何意义,一味的苍白就是他的意义。具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颓废分支的口水帐式口吻。
作者: 孟未了 时间: 2012-4-24 21:47
刘光荣 发表于 2012-4-23 22:48 
严重支持
谢谢。握手。
作者: 孟未了 时间: 2012-4-24 21:52
风之子 发表于 2012-4-24 17:43 
口语和口水,以及垃圾是有区别的,最近流派网流行口语,是不是诗,如按本文的观点衡量,口语里面有好诗,但 ...
钱先生的“虚而非伪”是真知灼见,艺术必须有虚,决不能有伪。您说“伪叙述”,很对,现在新诗缺失的就是虚,多的恰是伪。我以为,对白云的赞美是伪赞美。哈哈,一孔之见。握手。
作者: 孟未了 时间: 2012-4-24 21:54
汤胜林 发表于 2012-4-23 15:20 
赞成你的诗歌观念!
谢谢。握手。
作者: 刘光荣 时间: 2012-4-24 23:34
孟未了 发表于 2012-4-24 21:47 
谢谢。握手。
我很支持你,只因口水和隐晦都不是我的朋友——
作者: 孟未了 时间: 2012-4-25 20:59
刘光荣 发表于 2012-4-24 23:34 
我很支持你,只因口水和隐晦都不是我的朋友——
谢谢您。握手。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