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当红诗人是怎么出名的------诗坛之怪———五类 [打印本页]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3-10-13 22:04
标题: 当红诗人是怎么出名的------诗坛之怪———五类
当红诗人是怎么出名的------诗坛之怪———五类

                          作者:文学牌坊

    一次几位诗人在茶馆聊天,聊到当红诗人,我们罗列了几十个名字,我问几位诗人,你们喜欢哪些当红诗人的作品,诗人甲说,雷平阳的有些诗还可以,有些太雕刻累赘,别的都不喜欢。诗人乙说,田禾的不看,只是乡村情感作文,赵丽华的不看,大多是口水,安琪的不看,不知道她要表达什么。诗人丙说,最不喜欢李轻松的梦呓,玩的只是初中修辞,没有内涵。我再问几位年轻些的获得华文诗歌奖的诗人的作品感觉怎样,大家说也一般,只是唠叨城市与乡村生活,写得太散文化,没有文化品位与人性符号,没有出彩的句子,整体浅薄了。在这个体制腐败,社会不公,人与人不平等的环境里,怪也不怪了。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天平:谁多给一点,就偏向谁。
    大家都说,下面的实力诗人比当红诗人写得好,民间的好作品远比官刊上那些虚名的作品要好。诗刊头个栏目的作品几乎还是20年前的空洞落套意想,与我们下面的初写诗歌的作者在一个档次,民间稍有实力的诗人,写诗都几乎不用什么比喻与形容词,只有找不到诗意,缺乏生活感觉,没有思想的诗人才会做诗,做诗也就是堆比喻,制造虚幻意想,看起来像诗,其实剥了包装,只是一堆垃圾。
    我提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当红诗人是怎样出名的?大家一议论,一琢磨,无不惊叹,无不伤悲,几乎所有的当红诗人都在五类之内,我们戏称为五类分子,应是高高在上的新五类分子,有别于过去被无产阶级专政压迫的旧五类分子。
一是靠位置出名,这些名诗人不是在诗歌与综合文学刊物做编辑,就是文化领域做官,以及是有钱的老板。占有这些位置自然有利益输送,所以导致交换稿成为普遍的潜规则。当然,我也不是一棍子打死一船人,也还有一些正直的,对诗歌真诚的编辑。
    二是靠帮派出名。或打个旗号,几位领头的就成了一派诗潮的大师,加上占有媒体话语权,互相吹捧。或是某个省的哥们妹的抱成一团,利用社会宣传与财力打造,出书,与权威诗歌刊物联谊等,自然就成了诗歌大省。一个个名不见经传,诗歌作品平庸的人就在大刊连发,参加青春诗会,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从书,获得文学大奖。
    三是靠女色出名。有名的女诗人离婚的不少。文学刊物的编辑工资不高,想找小三,想泡女人,那是没门。利用自己占有的编辑或文化部门的位置,以发表作品或加入作协或让你当编辑作为诱饵钓文学女人,这与导演泡女演员一样普遍。多年前一位19岁的漂亮女孩,还没在诗歌刊物发表作品,就被某刊主任选进青春诗会,后面这女孩到处都发不出作品,蒸发了,有的女人未见发表什么作品,头年自己去列席青春诗会,第2年就参加了青春诗会,厉害。有的女诗人自己投稿大刊石沉大海,与个名家暧昧了,一推荐就被大刊重点推出。多年前上了青春诗会,甚至获了鲁迅文学奖的女诗人以后到处不见作品发表的怪事常有发生。
    四是靠同情出名。有些农村的诗歌爱好者,还有在外打工的人,连温饱问题都没解决好,也迷诗歌,写的乡村诗只是情感文章,打工诗只是苦呀惨的,没有打工诗人这块遮羞布,那样的诗歌只是诗歌爱好者的最低水平。他们到处去参加笔会,甚至到北京漂,专门找作协老领导,老编辑,老评论家来博得同情,竟然也被推荐,也破格加入中国协会,也在大刊发组诗,成为名家,或做了编辑,或进了省作协。可这些人连基本的文化素质都没有,他们的作品能不平庸?如果很多穷人都跟着学样想出名,你们能同情的过来?那不是要害了好多人,害了好多家庭。
    五是靠做诗歌刊物论坛斑竹出名。这些人多数没有实力,所以给这家那家诗歌刊物论坛做斑竹,利用网络的平台,讨好编辑与名家,到编辑与名家的博客去拍马屁,写言不由衷的假大空的吹捧文章。对无名作者的好作品不感兴趣,只要是编辑的名家的其他诗歌刊物论坛斑竹的帖子就热捧就推荐就加精华就写赞美评语。有次我到诗潮论坛看了看,对斑竹热捧的那些臭诗批评了几句,马上就封我的号,虚弱的可悲。这些斑竹就这样混得面熟,与编辑有了交情,于是也这里那里开始发作品,有了名气。连诗刊这么难上的刊物也发组诗了,连年度专号也上了,可那些发表的诗歌让下面的诗人看了气不打一处来,说那是什么货色?矫情空乏,一堆没有真情实感,没有思想没有诗意的废话。
    诗坛乌烟瘴气,无怪乎诗歌刊物发行量一落千丈,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诗歌大国里,竟养不活几家诗歌刊物?现在下面的无名诗人与诗歌爱好者还有几个人愿意订诗歌刊物?还有几个人喜欢看诗歌刊物?所以下面的诗人都热衷于办民间诗刊,如果官刊公正,如果官刊能重作品不重虚名,能选发下面的好作品,谁吃饱了没事干,自己掏钱办民刊?
                                                            文章出处:湖南作家网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3-10-14 08:53
已经阅读!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10-14 08:53
很是尖锐,亦非空穴来风。勇气!{:soso_e179:}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3-10-14 08:54
有读
作者: 张智文    时间: 2013-10-14 08:57
自然 自然 见怪不怪
作者: 如花    时间: 2013-10-14 08:58
呵呵,说的很尖锐。
好似也是实情。

作者: 蠖蛇之度    时间: 2013-10-14 08:59
拜读!
作者: 荆无涯    时间: 2013-10-14 09:08
见怪不怪,坚守自己就最好。
作者: 幽幽马    时间: 2013-10-14 09:20
有勇气!
作者: 李庆贺    时间: 2013-10-14 09:34
写的很有见地,有现实意义,学习!
作者: 镜子    时间: 2013-10-14 09:41
很少投稿,除非友人间的要稿和交流,大概一年一二次吧。关键是不想假心假意的喊那些不熟的刊物编辑为老师,喊出来的称谓自己想想都好笑。
作者: 谷宁    时间: 2013-10-14 09:44
已读,问好。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3-10-14 09:50
如花 发表于 2013-10-14 08:58
呵呵,说的很尖锐。
好似也是实情。

同感。
作者: 阿慧    时间: 2013-10-14 10:10
比比皆是文化混子,呵呵,
作者: 胡有琪    时间: 2013-10-14 10:13
说得i尖锐,但是是现实。
作者: 书剑飘零    时间: 2013-10-14 10:17
很实在{:soso_e181:}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3-10-14 10:23
所以我写过一首诗《我不会向冠冕拜跪》{:soso_e113:}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3-10-14 10:37
品读学习!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3-10-14 10:47
一次几位诗人在茶馆聊天,聊到当红诗人,我们罗列了几十个名字,我问几位诗人,你们喜欢哪些当红诗人的作品,诗人甲说,雷平阳的有些诗还可以,有些太雕刻累赘,别的都不喜欢。诗人乙说,田禾的不看,只是乡村情感作文,赵丽华的不看,大多是口水,安琪的不看,不知道她要表达什么。诗人丙说,最不喜欢李轻松的梦呓,玩的只是初中修辞,没有内涵。我再问几位年轻些的获得华文诗歌奖的诗人的作品感觉怎样,大家说也一般,只是唠叨城市与乡村生活,写得太散文化,没有文化品位与人性符号,没有出彩的句子,
作者: 一休    时间: 2013-10-14 10:49
要做一颗梧桐树,等待无数凤凰来栖。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士,都是内心的成功,而不是所谓的名声名气。我始终认为作家诗人这一行当,不是行当,而是天才之所。我自认为我不是天才,所以文字给我的只是内心的思考所带来的温暖和对前行的人生的无畏。现实中不为人奴,写作中为自己的王。谢谢!拜读!
作者: 彭永华    时间: 2013-10-14 10:51
作为一个诗歌爱好者,文字基本上只发在网上。其它的,不懂!
作者: 子归    时间: 2013-10-14 10:59
很实在的事评!
作者: 念旗    时间: 2013-10-14 11:49
这和我们没有关系,我就喜欢自己喜欢的作品,和地位没有关系
作者: 土也    时间: 2013-10-14 11:57
有事者乃事中人。拜读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3-10-14 11:58
直击现实。。。
作者: 毛秋水    时间: 2013-10-14 12:02
提读了!
作者: 蓝煤    时间: 2013-10-14 12:39
此文揭示了当前诗坛的怪象和虚荣浮躁之风。抨击了一部分所谓的诗人(伪诗人)。当然也抨击了这里的一部分人。拿这里的一些人来对照。很贴切。
作者: 王磊    时间: 2013-10-14 12:42
心知肚明就好了,一笑而过!
作者: 陈秋    时间: 2013-10-14 13:25
读后! 见怪不怪了!
----------为什么??
-----------因为比比皆是呀!
问候筷子!!
作者: 尹煜的诗歌    时间: 2013-10-14 13:35
蜘蛛:能坐享其成,靠的就是那张关系网。天平:谁多给一点,就偏向谁。
——诗坛乌烟瘴气,无怪乎诗歌刊物发行量一落千丈,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诗歌大国里,竟养不活几家诗歌刊物?现在下面的无名诗人与诗歌爱好者还有几个人愿意订诗歌刊物?还有几个人喜欢看诗歌刊物?所以下面的诗人都热衷于办民间诗刊,如果官刊公正,如果官刊能重作品不重虚名,能选发下面的好作品,谁吃饱了没事干,自己掏钱办民刊?
痛快!!!

作者: 李飞骏    时间: 2013-10-14 14:26
过来对号入座,一身虚汗。
作者: 杨景文    时间: 2013-10-14 15:54
还是专心写自己的诗。
作者: 亚拉索    时间: 2013-10-14 16:09
我都不订阅那些文学诗刊
作者: 楚天之云    时间: 2013-10-14 16:26
hehe  tingyou挺有意思的杂文
作者: 孤岛    时间: 2013-10-14 19:10
一休 发表于 2013-10-14 10:49
要做一颗梧桐树,等待无数凤凰来栖。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士,都是内心的成功,而不是所谓的名声名气。我始终 ...

现实中不为人奴,写作中为自己的王

现在这个社会啊,没有奴性的人们总是要四处碰壁,出门时总要戴好安全器具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3-10-14 19:20
有些耳闻!
作者: 诗之梦人    时间: 2013-10-14 19:46
现实存在的!
作者: 一休    时间: 2013-10-14 19:49
孤岛 发表于 2013-10-14 19:10
现实中不为人奴,写作中为自己的王

现在这个社会啊,没有奴性的人们总是要四处碰壁,出门时 ...

孤岛兄!您好!我们是可以简单的生活的。写诗作文者本可以以此为生,但孤难。因此少之又少。但爱之文学者甚众。文学之于任何行业并无不同,理应深切的俯下身段,为之服务。并不存在任何功能。个见,自己也有甚感不妥之处之议。个见!望勿怪!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0-14 20:04
实话实说。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3-10-14 20:18
拜读!
作者: 微安    时间: 2013-10-14 22:17
没有什么当红不当红 只觉得是一个圈子里的互相吹捧 至少我看到的是这样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3-10-15 22:05
有现实意义,学习!
作者: 鹤鸿    时间: 2013-10-15 22:52
现实大多如此!
作者: 秦人晓军    时间: 2013-10-15 23:40
学习了
作者: 黑光    时间: 2013-10-15 23:42
几榔头都敲在了地方,人性原本如此,时间会证明一切
作者: 梧桐树    时间: 2013-10-16 08:17
很有见地。值得思索!文化圈子也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作者: 夏箫    时间: 2013-10-16 10:31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安静的写诗吧,真不希望看到有太多的祥林嫂
作者: 天露    时间: 2013-10-16 14:01
风气盛行,混个眼熟对诗歌之路暂时是有帮助的,但对纯粹理想主义者,无疑是自我毁灭
作者: 沈志彬    时间: 2013-10-16 17:36
读了,基本属实。同意列举。
作者: 高作苦    时间: 2013-10-16 18:14
一针见血,钦佩!我写了30年,就连诗刊都没上过,是我水平太低吗,我看未必!
作者: 杨汝洪    时间: 2013-10-16 19:30
与作者观点几乎相同
作者: 囚肉    时间: 2013-10-16 21:55
没话说。
作者: 磨房里的人    时间: 2013-10-16 22:23
欣赏了{:soso_e179:}
作者: 紫墨丹青    时间: 2013-10-17 06:25
拜读欣赏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10-17 08:07
可是,那又与我何干呢?{:soso_e113:}
作者: 诗慕生    时间: 2013-10-17 08:16
拜读,坚守自己!
作者: 王浩明    时间: 2013-10-17 09:17
把诗歌当饭吃,一定会糟踏诗歌
作者: 北斗    时间: 2013-10-17 14:52
嗯,老乡论述不错!{:soso_e163:}
作者: 成建武    时间: 2013-10-17 15:33
至此又不知要因无才而躺中于这五类的会有多少,连“无才有类”也可以作为一个成语蛋生流于千古啦{:soso_e143:}
作者: 孤岛    时间: 2013-10-17 19:46
一休 发表于 2013-10-14 19:49
孤岛兄!您好!我们是可以简单的生活的。写诗作文者本可以以此为生,但孤难。因此少之又少。但爱之文学者甚 ...

呵呵!我也是这种感觉,只是这样走在现实生活中太艰难了,我只是为此而纠结罢了,望兄勿怪!
作者: 一休    时间: 2013-10-17 19:53
孤岛 发表于 2013-10-17 19:46
呵呵!我也是这种感觉,只是这样走在现实生活中太艰难了,我只是为此而纠结罢了,望兄勿怪!

喜欢你直率的意见!没有怪的意思!问候你!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10-18 05:37
五类有之,如何处理?哈哈
作者: 岷江一苇    时间: 2013-10-18 17:35
的确如此!君不见,那些所谓的诗歌大刊,都是那么些人转来转去吃转转会!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3-10-18 22:07
这些诗歌想象指的关注,但这只是现象,应该透过这些现象,看到,一,诗歌必须有一个成熟的体制,从创作到发表,到推广普及学习教育,诗歌的市场,诗歌的交流,诗歌的领导权威,等等,而把诗歌当做一个独立的极致的艺术领域独立出来,任重道远,诗人还会在盲人摸象中游戏下去,二,整合诗歌资源,势在必行,三树立全新的诗歌理论体系标准,不解决这些大问题,诗人们,诗歌爱好者,只能在混沌之中挣扎,出现这样那样的令人困惑的问题,就不难理解,相比之下,诗歌领域的腐败与糜烂是相对微小的,是纯洁的,这可能与厉害之中,利益的重量不够,可腐败的资源相对小造成的。说真的,在其他领域见识过那腐烂的景象,诗歌圈子里狗纯洁了。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3-10-18 22:22
修改一下上一帖子的错别字。

这些诗歌想象值得关注,但这只是现象,应该透过这些现象,看到本质性的方向,一,诗歌必须有一个成熟的体制,从创作到发表,到推广普及学习教育,以及诗歌的市场的形成,诗歌的交流制度,诗歌的领导权威形成制度,等等,必须把诗歌当做一个独立的极致的艺术领域独立出来。但是这是任重道远的事情,需要我们有大气度,大眼界,加以对待。否则,诗人还会在盲人摸象的游戏中,一直胡闹下去。二,必须整合诗歌资源,势在必行,三树立全新的诗歌理论体系标准。不解决这些大问题,诗人们,诗歌爱好者,只能在混沌之中挣扎,出现这样那样的令人困惑的问题,就不难理解。其实这些现象只能说明,诗人在走弯路,诗歌爱好者在被误导,在误入歧途。而相比之下,诗歌领域的腐败与糜烂是相对微小的,是纯洁的,这可能与厉害之争较小,利益的重量不够,可腐败的资源相对微薄造成的。说真的,在其他领域见识过那写恐怖的腐烂的景象,诗歌圈子里的腐败简直不值得一提,太纯洁了。
而有一些人性之中的懒惰,脆弱与卑劣的一面,即使诗歌走上健康与兴旺的正道,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人性的与人性在自我净化之进程中的一个必然经历。而如果,我们无法解决这些大问题,那么这些现象,完全可以当做诗歌资源i进行转化,在我们的诗歌创作中作为深化我们的诗意的触点。


作者: 流星碎片    时间: 2013-10-19 17:35
呵呵,了解。
作者: 万园枫    时间: 2013-10-19 18:42
这个帖子我看过,不奇怪,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要经过时间检验,十年后,某人的诗还能立住,已经是很大的成就。
作者: 曲涧清风    时间: 2013-10-22 00:31
只看诗,好诗就行,不管谁写的,哪类份子写的!·
作者: 长江两岸    时间: 2013-10-22 16:19
有针对性
作者: 段章    时间: 2013-10-23 18:40
超赞的一篇文章,现在的诗歌就是这样子!什么是【好诗】?写的大家都看不懂,只有少数疯子看得懂的就是【好诗】,真若要说好在哪里,就都云里雾里的风马牛不相及的扯一顿,忽悠晕了别人,也就都傻傻的跟着叫好了!这也就是“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了吧!看看《微诗歌选刊》都沦落到让会员自己买,不禁让人想到宋丹丹老师小品里的小说都放在茅厕,也不难看到这本杂志最后的命运如何,也不过如此吧!
作者: 梦里江南荷摇曳    时间: 2013-10-26 16:01
··········拜读、、、
针砭时弊
作者: 安文海    时间: 2014-2-16 14:17
很尖锐,很有见地!
作者: 林黎    时间: 2014-2-16 15:20
诗人甲说,雷平阳的有些诗还可以,有些太雕刻累赘,别的都不喜欢。诗人乙说,田禾的不看,只是乡村情感作文,赵丽华的不看,大多是口水,安琪的不看,不知道她要表达什么。诗人丙说,最不喜欢李轻松的梦呓,玩的只是初中修辞,没有内涵。——
偶觉得有这说法的“人”,是比较闭塞于内心之人,还沉溺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对于外在世界很难接受与欣赏,不适合阅读或者写作诗歌。
作者: 林黎    时间: 2014-2-16 15:35
诗坛乌烟瘴气,无怪乎诗歌刊物发行量一落千丈,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诗歌大国里,竟养不活几家诗歌刊物?现在下面的无名诗人与诗歌爱好者还有几个人愿意订诗歌刊物?还有几个人喜欢看诗歌刊物?所以下面的诗人都热衷于办民间诗刊,如果官刊公正,如果官刊能重作品不重虚名,能选发下面的好作品,谁吃饱了没事干,自己掏钱办民刊?
——偶认为说这话的人明摆着“怀才不遇”!?
官刊是整体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需要;民刊,国家已放开了。你爱办不办。诗歌,你愿意读就读,你愿意写就写。国家没有法律规定,公民也没有非写诗不可的义务。——搞来搞去还不是自己想得到认可,想在官刊上有所表现——想凭借诗歌出人头地!——做梦去吧!
作者: 林黎    时间: 2014-2-16 15:40
林黎 发表于 2014-2-16 15:35
诗坛乌烟瘴气,无怪乎诗歌刊物发行量一落千丈,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诗歌大国里,竟养不活几家诗歌刊物?现 ...

总的说来,偶认为这就是一篇——
狗屁文章!!!
擦,这鸟文章在流派网也能“火”?——就是“竖子不可教也”——啦啦啦——啦啦啦——哈哈!!!
作者: 委鬼走召    时间: 2014-2-19 16:39
这篇文章看过。写实。诗歌生态的确如此。
作者: 赵勇鹏    时间: 2014-2-21 16:05
几乎所有的当红诗人都在五类之内,我们戏称为五类分子。


作者: 绝不收兵    时间: 2014-2-24 21:59
好文章 兵兵喜欢
作者: 虹儿    时间: 2014-2-25 06:45
真黑暗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4-4-29 17:58
虹儿 发表于 2014-2-25 06:45
真黑暗

五一将至,预祝你节日快乐!

作者: 赵勇鹏    时间: 2014-4-29 20:22
再读再感悟!
作者: 雁南飞    时间: 2014-4-29 20:57
基本属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诗坛的现状,但光发些情绪化的议论于事无补,应多做有建设性的事情,建立你的诗学标准,将好诗挑出来供大家评判学习。每个人的评诗标准相差甚远,有的人眼光很高,但眼高手低,不仅手低,眼光也不怎么样,其眼中的极品说不定也是别人的垃圾。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