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ble=80%]
; r4 b" E* G8 x$ `7 k& T- S | |
| | | | | | | [table=119] ; f* ~. Q* ^% J! ?4 G: p0 j
| |
| |
| |
| | [table=3]
9 n5 `- V2 R& y- S" `3 u | |
|
|
荷尔德林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乡”是我们心灵的家园。缘于一份儿时的憧憬和承诺,凭借25年的诗歌守望,在对幸福、骨肉亲情、人民和赫图阿拉的追寻和爱恋的背景下,在民间的谷底仰望到艺术的巅峰,用分行的文字做生命的舞蹈震撼心灵。她,以悲悯情怀和博大爱心,在人群中穿过。获奖诗集《大地葵花》,是诗人20年的心灵倾诉的寻找和时代脉连的一次自我突破,让历史意义的赫图阿拉在心灵触角中再生,将一座废墟还原的历史的思考。历史上的血雨腥风在诗人的笔下,和风细雨出悲怆的民间思考。于是,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名至实归于诗人林雪。) {; v4 y. e" C) k- ^/ j d& X
评委会的评语是:这部对故乡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民的歌吟诗集,让我们感受到女诗人诗风变革中的一系列关键词:我、热爱、大地、人民、时间、灵感、命运、生活、死亡、虔诚、谦卑、感知、心灵、无言、惊愕、诗!从女性写作到赫图阿拉,诗人林雪拓宽了对个体写作的思路,将诗歌饱满出一种力量。其诗歌的平民顺向和大历史的支流掠影,让精神性的文字深入到读者内心,展现出诗歌的本真力量。; \) Q$ ]" L2 B: q
诗歌越来越被边缘化,当代诗歌的所谓的热闹和繁荣态势,是一些热爱诗歌或者说以诗歌暂时聊闲的人们制造出来的。没有困惑和焦虑写不出好诗,仅仅个人化的困惑和焦虑更写不出好诗!林雪在获奖感言时说:“当我们开始热爱大地和人民,当我们努力创造出一个本土的、中国式的、心灵与诗化的平民语境,当我们用诗意去探寻人类共同的命运,苦难的,真理的,我们会有一种恩遇般的启示:诗歌有着越来越宽广的方向。”
5 K) n3 t0 m* W' y7 f 站在历史的潮头,依托足下的土地,关注人群,这样的困惑和焦虑是有意义的。3 X5 {. h9 @/ ~' s+ [4 R' B
中国人有热爱诗歌和诗人的习惯。从屈原、李白、杜甫到我们的人民诗人艾青、臧克家,他们的优美文字,民族忧患意识,乃至对“大我”的深度挖掘,致使他们的艺术生命力延年永青。而当代诗坛,个性化写作的无序,张扬的是自我、裸露私欲、粗俗,乱七八糟的“下半身写作”,不知所云的“主义”、“流派”,“劣诗、假诗、庸诗、伪诗”,故意远离社会和生活,拒绝真、善、美,用分行的文字意淫读者,怎么会有震撼人们心灵的优秀诗歌作品不断问世?同样,读者将本应圣洁的诗歌和诗人当作无聊文字和大脑不正常的人。; i X* g/ \3 B2 D
我们热爱诗歌,是因为诗歌最能震撼心灵。: l: d1 e- e0 |/ j; e! b
评委吕进教授的评语:林雪——原来写女性主义诗歌,近年成功转型,超越自恋,关注真理、正义和时代趣味,从日常生活的平庸出发,到达高尚的精神理想。' T/ f! P9 O9 Z
关注林雪,是因为她的文字一度为我们带来悲凉而委婉的生活原唱和心灵震荡。如今的《大地葵花》完成了诗人为民众写作的一次精神的救赎。林雪的获奖,是将诗歌真正赋予了现实意义,将生活的场景隐伏在语核深层之中,以精神质问还原本真的生活。读《蹲着》、《雨夜,去文化宫听音乐会的女工》,我们不得不沉重、扼腕。诗人林雪,将自己融入了人群中,用人群中的真实场景将文字分行,热爱诗的读者也在人群中寻找她……
+ S8 d+ }+ S& G9 Z) y) T 鲁迅先生的文学贡献是在上世纪的中国“唤醒世纪初的中国青年,振奋沉沦混乱的中国思想”,那么我们的当代诗人们能否“少些娱乐成分”,“多些思考元素,给青年、对民族,留下真正的鲁迅精神”呢?
7 _) W: A' T$ \/ V 周末,文友小聚。发短信给林雪,向她转达朋友们喜悦的心情和祝贺。很快回复:“亲爱的朋友们,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鲁迅文学奖是一个更高的要求——作为个体的诗人,自身的命运是和大地、人民、祖国、时代紧密相连的。当我们学会爱这一切时,我们幸福无边,生活宽广……”
( z3 D8 v; v6 A4 S 鲁迅文学奖是个高点,是一种荣誉,更是文学价值观念的时代强调。是的,我们有理由相信“诗歌有着越来越宽广的方向”,因为我们有着像林雪这些关注土地和民众的诗人。
6 r6 Z7 Q% K- X U 祝贺林雪获奖。诗歌是值得我们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