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抽象的形象思维 --------浅析《花海上空的时光如此美丽》(五首)
[打印本页]
作者:
君子同卉
时间:
2013-11-23 19:05
标题:
抽象的形象思维 --------浅析《花海上空的时光如此美丽》(五首)
本帖最后由 君子同卉 于 2013-11-23 19:05 编辑
抽象的形象思维
--------浅析《花海上空的时光如此美丽》(五首)
文/君子同卉
《花海上空的时光如此美丽》(外四首)
文/许蓝翔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这个季节雨水丰沛,花朵长势良好
层层叠叠的心事舒展
哪里有花香,哪里就是心动的方向
崭新的大地,摇晃着明媚的春光
花海上空的时光如此美丽
秋千上飘逸的你
你的小幸福,小甜蜜
开满了田野的日历
你的笑,你身上馥郁的香气
和我的想象相差无几
(, 下载次数: 3)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捕鱼记》
钟情于垂钓的人
端坐在透明的风水宝地
很容易, 与隔年的桨声
蓦然相逢
这是自由的水域
握紧生命的标杆,保持静默
以倾斜的角度
打造自己的波澜壮阔
天色尚早,金色的收获就在眼前
不说放弃,不怕孤单
即使葬身大海
人生也是,虽败尤荣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难题》
没有退路了,女人对自己说
生活的天空,不会永远风和日丽
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修成正果
比如现在,高空绳索上行走
当你掌握了平衡的技艺
前方,却有一堆问号等着你
爱丽丝,暂且这样叫你吧
我只能遥望,只能叹息
却不能,像爱人那样靠近你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穿越时空的战车》
巨大的书本慢慢合拢
点点星火,被暮色一一收入袖中
草木的碎骨,时光的残局
谁来拾起?
远离故乡,远离震耳枪炮声
木质盔甲上布满锈痕,安慰了鸟的孤寂
穿越时空的战车
被流年漂白了骨骼
何时才能,重新驰骋在苍茫大地
(, 下载次数: 4)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暗语》
危险,被暗语传递了九十九次
黑色的血液,注满
被利刃掏空的部分
你丰美的身体,如惊涛中一叶小舟
漂向涂满蜂蜜的网
等待着毁灭或重生
你内心的迷醉,不说我们也能看清
只是,在你回眸的刹那
隐约传来,瓷器破裂声
---------------------------------------------------
第一次读这组诗歌,是在11月8号晚。与其说是许蓝翔老师的文字吸引了我,倒不如说是诗歌题目的赏心悦目激起了我的好奇。《花海上空的时光如此美丽》(五首)飘逸空灵的标题,一看就知道作者诗歌的内容灌注了很多抽象想象的文字元素,让卉有想读下去的欲望。题图诗歌一般来讲都是具有强烈的画面感的意象诗歌,许老师做到了。仔细赏读了几遍,均属于在意象中隐藏着哲理意义的哲理诗,颇有感触,被老师的才华折服。卉在此略作赘言,简括拙论一下,权当读后心得。(为了少打一个字,把许老师换成作者代称)
《花海上空的时光如此美丽》诗思和诗境
诗歌中的意象有时犹如一个函数,具有弹性,是个不确定的值。一首诗,又如水波一样,诗思推着意象流动。意象的层次,决定诗思的结构体式;意象的结构,决定诗思的联想范围。 诗中的“崭新的大地,摇晃着明媚的春光”便是诗思的主流。“明媚”是作者内心情思的宽泛,也是作者对美好的呼唤,是作者“花海上空的时光如此美丽”的主观愿望,恰到好处的对应了最后一句“和我的想象相差无几”。本诗通体运用了象征抒情,把“秋千上飘逸的你”凝定为诗境的意象,决定了诗歌的耐读性和感染力。使整首诗歌可以寓明晰于朦胧之中,使得意象的隐秀之美中有豁朗之美在凸现,感人又有余味。以境统象,诗思和诗境的复沓交融使作者形成了幽婉而又内在的隐忍风格,使读者“活”在感情的流溢激荡里。
另:“ 层层叠叠的心事舒展”有些突兀孤立,与上下句衔接有点空,是否加个助词“着”。第二节“秋千上飘逸的你/你的小幸福,小甜蜜”这样的表达有些繁沓落俗,是否改为“秋千上飘逸着你的小幸福,小甜蜜”。只是个见,仅作参考。
《捕鱼记》感知和心境的契合
意来自于心境,境得于感知。这首诗歌蕴含了作者的自我意识,通过对“垂钓人与隔年的桨声/蓦然相逢”和“水域的自由”,折射作者对社会存有一种心境,无法言说,从而感知了“握紧生命的标杆,保持静默/以倾斜的角度/打造自己的波澜壮阔",感知与心境的契合,使诗的意境和哲思可感又可思。
《难题》美感的泛化
这个题目和图相符,却和文中的内容略有相持。虽然作者在形式上是以散文化的语言来描述,但它是一首很严峻的诗歌。作者抒情主观,并带有象征色彩,真与善在诗中与美并立,事与理成为情的基石。形象化的体现了生命中有风也有雨,现实生活的写照。作者情思比较开阔,第二人称的转换,形成了自我意识的主导,暗喻作者无奈落寞又清冷的心境。
《穿越时空的战车》视听感觉
意象诗歌应具有哲理美和视听感觉,这样可以加强诗歌的理性力量。好的诗歌不仅能调动读者的视听感觉,同时还能使读者去思考更深刻的东西,使读者在感受诗歌美妙的同时,还能得到真善美的启迪和感悟。这首首歌,在内容上由联想”碎骨‘和“残局”的战乱到“安慰了鸟的孤寂”的和平;在形式上,由形象化的“书本”转向意象化的“战车”,“骨骼”,趋向了抽象的理念和感知的变形。从而使整首诗歌的意象达到了如画一样的清晰,唤起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的表象, 仿佛看到了硝烟滚滚的战场,听到了弥漫着血雨腥风的战炮声。
另: “谁能拾起',有些俗语化,不如“收拾”更贴切。“木质盔甲上布满锈痕”,字面上理解木质,应该不会生绣。个见。
《暗语》抽象的形象思维
对于现实,我们时常存有疑问和暗语,这些犹如暗器,令我们防不胜防。
这首诗歌,构思比较跳跃空灵。形象思维,通过联想,审美知觉与心境交铸,巧妙地撷取比喻的修辞-----“丰美的身体,如惊涛中一叶小舟”,使其有着“等待着毁灭或重生”的悲惨美丽,来表现作者的自我思考(世态炎凉),同时蕴含着社会意识的因素,非常巧妙地在感情和世态的风雨里对“暗语”作了暗喻和理性的感悟。
如有不当之语,请作者包涵。敬祈老师们赐教与更正!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3-11-23 21:30
《暗语》抽象的形象思维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3-11-24 08:13
抽象的形象思维——值得推敲吧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