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简析一首曾经被评论强奸过的诗歌 [打印本页]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1-28 00:46
标题: 简析一首曾经被评论强奸过的诗歌
本帖最后由 月夜明朗 于 2013-11-30 23:40 编辑

《简析一首曾经被评论强奸过的诗歌》
文/月夜明朗
我一直认为,无论是写诗还是写评论,仅凭一颗良心是远远不够的,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更多的还是理智。人都是人,只因见识不同,之所以我们需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作品上我们应该以诗论诗。不应该将情感糊涂地嫁接在作品之上(在诗评里套用些与诗写內容毫无根据和不沾边的言论。)。很明显被我划分为“咒语”的,童仔的《和谐》就是(口水被吹得天花乱坠的一首。)其中的一列。还有被误读的方文竹的《还乡》的评论。评成灵与肉地分割和组合,以及和浪子归纳在一起。这是极其不负责任地。虽然题为《还乡》,但在作品首句便开始说,他的晚年在还乡,头:东;装满砂砾的胃:西;肩膀:靠北;手:南;来看,晚年:无疑是指历史或者过去时。还有重点词句:头,砂砾(指国土或疆土),胃,肩膀靠北(地图一般上北下南,这是常识,),手(手:是描述形象鸡爪子时所采用的一种跳跃式表达。),这就很明显的勾勒出了一副祖国的版图(鸡形)。尾句,一旦还原了自己,故乡的山河已装不下他的巨大的身躯。说明祖国的国土一旦回归到强大的历史阶段,用现在的版图很显然是装不下了。如果我们真正能够穿越时空的话就能看到,霍去病曾经征战到过地莫斯科(在那时莫斯科也是属于我们国家的领土)。试想,如果把版图回归到那个时期(年代),而用现代的版图能装(容纳)下吗?所以,我认为是误读,或者说诗评纯粹就是误导。
附:
《还乡》
作者:方文竹
他的晚年在还乡
要将四处飘散的自己找回来
合拢
瞩望远方的双眼在东部沿海
装满砂砾的胃在西部
抓取不止的双手在南方大都市
宽宽的肩膀靠在北方沉静的山梁
……
终于还原了自己以后
故乡的山河  已经
容不下他的巨大的身躯
【补充:第一节首句,他的晚年在还乡……。第三节首句,他终于还原了自己以后……。这说明了,还乡:意在回归和回复。所用表达手法与《七子之歌》相似。】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1-28 01:12
本帖最后由 月夜明朗 于 2013-12-6 22:49 编辑

一点浅见,望大家狠批。先谢谢了!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3-11-28 08:54
不应该将情感糊涂地嫁接在作品之上
附议,应该客观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3-11-28 09:16
西沈 发表于 2013-11-28 08:54
不应该将情感糊涂地嫁接在作品之上
附议,应该客观

你让人家的矛攻人家的盾,黑!嘿嘿~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3-11-28 09:19
吴谨 发表于 2013-11-28 09:16
你让人家的矛攻人家的盾,黑!嘿嘿~

是吗?还是旁观者清哈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1-28 10:06
西沈 发表于 2013-11-28 08:54
不应该将情感糊涂地嫁接在作品之上
附议,应该客观

也就是说,用言论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东强加在别人的诗歌上,那是与所评的诗歌內容不符合地。
谢谢朋友来读,问候,快乐!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1-28 10:06
西沈 发表于 2013-11-28 08:54
不应该将情感糊涂地嫁接在作品之上
附议,应该客观

也就是说,用言论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东强加在别人的诗歌上,那是与所评的诗歌內容不符合地。
谢谢朋友来读,问候,快乐!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1-28 10:15
吴谨 发表于 2013-11-28 09:16
你让人家的矛攻人家的盾,黑!嘿嘿~

不知矛在哪?盾在哪儿?但说无妨。很多不明白的事都是在问答中辩明白的。
先感谢朋友的发言。握手,问好!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1-28 10:28
西沈 发表于 2013-11-28 09:19
是吗?还是旁观者清哈

所以希望能听到旁观者的言论。但可惜很多旁观者大多都不发言。记得绝不收兵给我说过:只因佛不说话,所以才有很多人”敬”他。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3-11-28 10:47
本帖最后由 黄土层 于 2013-11-28 15:52 编辑

回楼主:
1、大作里助词“地”的用法极其混乱和无知。
2、口口声声说别人的评是误读,你何以证明自己的评不是?标题为“简析一首曾经被评论强奸过的诗歌”这样的断语是极不负责任的,真觉得自己有理,就要先证伪别人的,再证明自己的。非要把“强奸”一词引入评论的言语范畴,那你如何鉴别和证明别人都在“强奸”,惟你自己不是?
3、对于一首诗歌存在意见分歧太正常了,可以反驳反击但不是诋毁别人的前提下,说出自己的,就那么难吗?
4、希望这样的烂文不要再出现在流派网的论坛上。
作者: 纯粹映像    时间: 2013-11-28 17:30
wuyu{:soso_e107:}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1-28 20:41
黄土层 发表于 2013-11-28 10:47
回楼主:
1、大作里助词“地”的用法极其混乱和无知。
2、口口声声说别人的评是误读,你何以证明自己的评 ...

先谢谢你法官式的回复。那你也解析一个让大家看看。你那评论沾了诗歌几成边。我一直认为不带解析的评论都是空泛的。还有:的,地,得”的用法,先谢谢你的好意!因我只为交流,之所以无关紧要。你说无知那就叫无知吧。反正群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再辩解也是无知。至于滥作这个问题,却值得我去思考,很简单的说,如果,我觉得你把评论真正的写好了,那我这些滥作也就不会出现了!问好!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1-28 20:50
纯粹映像 发表于 2013-11-28 17:30
wuyu

问候朋友,有话直说无妨。批评也是一种在乎!
握手,快乐!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1-28 21:23
无知
这话说的太对了
因无知才来交流学习的
作者: 纯粹映像    时间: 2013-11-28 22:55
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革面临结构性调整并深化,诗歌何尝不是?{:soso_e113:}
作者: 藏北蓝    时间: 2013-11-29 15:13
月夜明朗 发表于 2013-11-28 01:12
一点浅见,望大家狠批。先谢谢了!

我觉得,你把原诗附上岂不是更好?你这一篇有些地方我没看懂,因为没有原诗作为参照啊。你的评论在我看来就有一点不知所云了。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1-29 19:57
纯粹映像 发表于 2013-11-28 22:55
我们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改革面临结构性调整并深化,诗歌何尝不是?{:soso_e113: ...

朋友所言极是。不过大多批评家快成吹捧家了。当思。谢谢朋友,请多批评。握手,快乐!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1-29 20:01
藏北蓝 发表于 2013-11-29 15:13
我觉得,你把原诗附上岂不是更好?你这一篇有些地方我没看懂,因为没有原诗作为参照啊。你的评论在我看来 ...

因是记忆中的,待会儿补上。问候,快乐!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1-29 21:45
脱离了诗歌内容约束的诗评是批评者虚伪的病根。
之所以不带解析的诗评就成了常见的癌症。
作者: 徜徉    时间: 2013-11-30 01:02
有意思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1-30 10:42
徜徉2050 发表于 2013-11-30 01:02
有意思

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对读者与作者的敬重,同时也是一种负责态度。
问候朋友,请多批评哈!
作者: 风一样的男子    时间: 2013-12-1 20:37
这首诗歌澳门第一句不是第一句
作者: 风一样的男子    时间: 2013-12-1 20:42
他用了绝秒的拆补联合的方法
用心良苦哦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2-1 22:38
风一样的男子 发表于 2013-12-1 20:42
他用了绝秒的拆补联合的方法
用心良苦哦

这篇只是《论中国诗歌流派网对”还乡”与”和谐”的诗评》中的一个段落。
先谢谢朋友来读。请多批评。握手,快乐!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2-1 22:41
风一样的男子 发表于 2013-12-1 20:37
这首诗歌澳门第一句不是第一句

愿听其详。期待中。握手,快乐!
作者: 风一样的男子    时间: 2013-12-1 22:54
月夜明朗 发表于 2013-11-28 10:28
所以希望能听到旁观者的言论。但可惜很多旁观者大多都不发言。记得绝不收兵给我说过:只因佛不说话,所以 ...

你每句缺少什么就去第一句拿阿
我不能复杂、打字太累
作者: 风一样的男子    时间: 2013-12-1 22:57
月夜明朗 发表于 2013-11-28 10:28
所以希望能听到旁观者的言论。但可惜很多旁观者大多都不发言。记得绝不收兵给我说过:只因佛不说话,所以 ...

最后一段应该是第一段最后一句是第一句、然后再拆
知道了吗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2-2 00:24
风一样的男子 发表于 2013-12-1 22:57
最后一段应该是第一段最后一句是第一句、然后再拆
知道了吗

很有同感。第一段两行。除了勾勒。第一和第三段,才是主体。若把第三段(也是最后一句)放前面是用意更明显些。不过此处点到即可。若要展开的话,就成大论了,也许用字不下五千。估计就此,大家也是能够理解得到诗歌內容的。我觉得评也不宜过满。
问候朋友,快乐!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2-2 00:29
标题所用“强奸”一词,实属不雅。但为什么还是用上了呢???
作者: 风一样的男子    时间: 2013-12-2 03:48
月夜明朗 发表于 2013-12-2 00:29
标题所用“强奸”一词,实属不雅。但为什么还是用上了呢???

这意思很明白了阿
想更加突出被迫的情景
诗歌是4种情况的人在写
一完全不懂诗歌乱叫的人、和我差不多什么都不懂
二、用灵魂在写、就是心里的呐喊、也许没有什么文学功底
但出于心里的呐喊、不懂格式和语句词的搭配、但很感动、因为是内心的
三、是有文学造诣、凭知识在写、格式语句都华丽、但不感动因为他不用心靠的是技术
比如你诗歌很好、但我随便叫个题目你都能写好、但没有感情投入
四、2和3的结合体、当然是最权威的诗歌。
作者: 风一样的男子    时间: 2013-12-2 03:59
本帖最后由 风一样的男子 于 2013-12-2 04:06 编辑
月夜明朗 发表于 2013-12-2 00:29
标题所用“强奸”一词,实属不雅。但为什么还是用上了呢???


人物:那个作者些的是他
那他是谁?是但首先肯定是个老年人!
这样排除了自己、也不可能没有但几率很小。
他和作者什么关系?应该不陌生、或是父亲、或许是战友这样的
假如你父亲、打个比喻嘿嘿别生气、在50年前派到开荒大西北、但一直没回来
你想写心中的愤怒、你就会觉得这名字好了、如果是我、我干脆叫<<被绑架>>
又也许是牢友、大西北的牢狱最可怕全是重犯在那里老死、但有感情、又不能
详细像当兵一样的描述、你认为这名字还怪吗?他只追求心里的呐喊、只有突出他内心
不明白就假设一下阿
作者: 风一样的男子    时间: 2013-12-2 04:11
其实还有个奥妙
但我也搞不通为什么
一共有3种方法可以串、但我用手机不能复制
要一个一个打太麻烦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3-12-5 01:32
风一样的男子 发表于 2013-12-2 04:11
其实还有个奥妙
但我也搞不通为什么
一共有3种方法可以串、但我用手机不能复制

对这……已不感冒了。
先谢谢朋友的参与。握手,问好!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4-12-14 01:12
把这个烂文自顶一下。。。。。
作者: 月夜明朗    时间: 2016-7-5 10:31
👯👯👯👯👯👯👯👯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6-7-5 21:46
谁?真的吗?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