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胜林 发表于 2014-1-6 20:34
能自己解读一下吗?
仕零 发表于 2014-1-6 20:41
用力读一读吧,汤老。
汤胜林 发表于 2014-1-6 20:45
第一遍读不出个所以然,就难得读第二遍了。
第一感觉很重要啊!
山月 发表于 2014-1-6 21:48
这是个简单的过程:墨汁浸染宣纸(暂且把它当做宣纸)的过程。这也是个简单的象征:黑白对峙。很显然,仕零用 ...
仕零 发表于 2014-1-6 21:55
回复一下山月:
诗的最后一节,说出了真相,即病态社会下的匪夷所思,从这一节,你再回到第一节上,便 ...
山月 发表于 2014-1-6 22:10
我发现我是流派90后的一块破砖头哈,哈哈。
仕零 发表于 2014-1-6 22:13
哈哈,不怕板砖,就怕软绵绵。这首诗 还需更多人来评,我特想听听如韩总 、南欧等和学者的看法
山月 发表于 2014-1-6 21:48
这是个简单的过程:墨汁浸染宣纸(暂且把它当做宣纸)的过程。这也是个简单的象征:黑白对峙。很显然,仕零用 ...
安氏 发表于 2014-1-6 22:55
我同意你的解读,我觉得这种手法太不直接了
仕零 发表于 2014-1-6 22:59
你们忽略了 过程。
仕零 发表于 2014-1-6 21:03
@韩庆成 @宫白云 @若非 @杨林 @沈天鸿 @李荣 @金迪 @夏卿
青铜在南 发表于 2014-1-7 01:02
。。。。
这个不就是余怒《雅歌:乌鸦》的翻版吗。。。。。。。他1992年就写出来了
旗木宛如 发表于 2014-1-7 09:26
在大的乌黑中
白成了瑕疵
青铜在南 发表于 2014-1-7 01:05 让我感到惊讶的不是仕零的诗,而是各种奇怪的评论。。。
汤胜林 发表于 2014-1-7 05:55 再读一遍,读懂了。好诗,好诗。
青铜在南 发表于 2014-1-7 10:17 ‘两者显然不在一个层次’ 我表达的就是这意思
仕零 发表于 2014-1-7 10:29
不知该怎么理解“层次”:我的这首意思和余怒的有本质区别,只是有一些共同之处。
青铜在南 发表于 2014-1-7 10:40 我解释一下。我以为你是看了前段时间重读经典里的余怒的那句诗,误读之后引申发挥成了这一首。不在一个层 ...
青铜在南 发表于 2014-1-7 10:40 刚开始没表达好,我解释一下。我以为你是看了前段时间重读经典里的余怒的那句诗,误读之后引申发挥成了 ...
仕零 发表于 2014-1-7 10:55
余怒先生的《雅歌:乌鸦》在现在看来是经典之作,拿我这首比较我有点…,!当时写这句“白成了暇疵和污浊 ...
青铜在南 发表于 2014-1-7 11:08 ‘但是这一首诗也就是别人思想的一个碎片或者碎片折射的光’,立意并不高明。我相信很多刚看到余怒那句诗 ...
向晚 发表于 2014-1-6 23:34
蛮好的。向晚有向晚的理解。
其实第一节不难理解,因为我们的人生最初就是一张白纸,因为社会这个染缸而变 ...
阿海 发表于 2014-1-6 23:40
拜读欣赏!问好仕零兄弟!
个人鄙薄地觉得现代诗歌更是个人的表达,这首诗有气象有格局,也许仕零兄再稍加 ...
夏卿 发表于 2014-1-6 23:23
质感、有深度,有嚼头。
林国鹏 发表于 2014-1-7 16:06
反正是有进步了!
郭海明 发表于 2014-1-7 18:25
确实。同感!
汤胜林 发表于 2014-1-7 05:55
再读一遍,读懂了。好诗,好诗。
张恩浩 发表于 2014-1-8 08:11 通过白与黑的相互感染和相互渗透,世界悄然发生着变化和变革,这是时间的力量! 我认为,理解一首作品不必 ...
雨蒙蒙 发表于 2014-1-7 17:10
在这混淆,颠倒的过程中,
白成了瑕疵和污浊。它本想开口
但迫害者封住了呼喊的嘴。
王法 发表于 2014-1-9 07:40
是一种感知的挣扎,是一种不愿被麻痹的反抗,是一种对现实强大侵吞的恐惧和下意识的呼救。一首诗只要彰显了 ...
仕零 发表于 2014-1-9 07:42
王老 不愧 是过来人,说的就是好。
王法 发表于 2014-1-9 07:46
个人的感觉,交流而已。诗需忠于自己的体验,,,,问好,致安。
梁树春 发表于 2014-1-9 09:09 第一节:浸透,渲染。纸张渐渐在黑中/沦陷, 第二节:熏陶,点化,正慢慢变灰,黯淡。
仕零 发表于 2014-1-9 10:44
呵呵,不矛盾,仔细观察!
李福说 发表于 2014-1-9 17:16 我个人浅薄地认为所谓诗歌的深沉,莫过于触动心灵的力量,或重击、或点染。《对抗或者妥协》以白纸黑字为母 ...
李福说 发表于 2014-1-9 17:16 我个人浅薄地认为所谓诗歌的深沉,莫过于触动心灵的力量,或重击、或点染。《对抗或者妥协》以白纸黑字为母 ...
仕零 发表于 2014-1-9 19:10
可谓“大评”耶,敏捷的思维,有力的分析,大胆的推测,强悍的洞察,敢于直面黑白对立,最终追究到幕后之 ...
王法 发表于 2014-1-9 07:40 是一种感知的挣扎,是一种不愿被麻痹的反抗,是一种对现实强大侵吞的恐惧和下意识的呼救。一首诗只要彰显了 ...
仕零 发表于 2014-1-9 19:14
收藏,珍存,此评论将作仕零诗集之留用。诚谢!如若此诗见诸纸刊,定寄一本给君!
李福说 发表于 2014-1-10 08:13 “大评”受不起,不过是思维掉进了经验主义圈套。我常写字,有过类似的体验,或许买张的纸张较好,一般是 ...
仕零 发表于 2014-1-10 08:14
深谢,致敬!
汤胜林 发表于 2014-1-11 21:18
推荐给《诗歌周刊》试试。
杨桃梅 发表于 2014-1-12 10:50
庞大的黑势力,不允许有另类
发出声音。
山月 发表于 2014-1-6 21:48
这是个简单的过程:墨汁浸染宣纸(暂且把它当做宣纸)的过程。这也是个简单的象征:黑白对峙。很显然,仕零用 ...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