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前垃圾派诗人诗歌作品点评》(徐乡愁选编) [打印本页]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0 21:47
标题: 《前垃圾派诗人诗歌作品点评》(徐乡愁选编)
本帖最后由 徐乡愁 于 2014-2-22 21:42 编辑

《前垃圾派诗人诗歌作品点评》


                         徐乡愁 选编

       “垃圾派”从创立到现在已经有10年了,10年一个时代。这场诗歌运动在21世纪初的中国诗坛上再次掀起了一场诗歌革命,而成为了中国先锋诗歌新的增长点。这10年间,“垃圾派”进进出出有将近100位诗人,我们有完备的理论主张,有代表性诗人,有代表性作品,有大量的诗集诗选文集文选问世。而一个流派一场运动一群诗人最终拼的是文本,所以我想借“中国诗歌流派网”这个平台,从浩如烟海的创作成果中,把那些代表作品或者有特点的优秀作品一一介绍到这里并作简单的点评,供大家欣赏或参考。

                                                                                2014.2.10.



附录:《关于垃圾派的分支》
“垃圾派”像一条诗歌的航母,航行在中国诗坛这个波涛汹涌又暗礁林立的海洋上,来来去去的水手先后有将近100人,他们有50后,60后,70后,80后,年龄跨度较大,他们来自东南西北中全国各个地方。既然航母是母的,它必然要派生出很多小分队,小分支。事实上垃圾派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大的裂变。关于诗之内和诗之外的事情一直争议不断,争吵不断。也就是说这个庞大的诗人群虽然创作走向基本一致,但实际上他们的诗歌风格各异,甚至相差很大。比如有“魔幻现实主义”(皮旦等人), “管体诗”(管党生,力比多等人),“后政治写作”(杨春光,典裘沽酒,管上,徐乡愁和后来的未满等人),“屎尿写作”(徐乡愁,皮旦,虚云子等人),“民间说唱”(管上等人),“灌水诗”(蓝蝴蝶紫丁香、余毒、小月亮等人),“语录体”(蓝蝴蝶紫丁香,赵思云,陈衍强等人),“低诗歌”(龙俊,花枪,丁有星,张嘉谚、斯如等人),“垃圾运动”(凡斯,典裘沽酒,底里,丁目,黄土,西安野狼等人),“女性诗歌”(小蝶,大腿,丁小琪等人),“负诗歌”(曾德旷,小招,不识北,江海雕龙,雷暗等人),“零度主义”(蓝煤,刀歹,古河,下里巴人等人),“冷废话和冷现场”(法清,杨瑾等人),“屁诗歌”(江海雕龙等人),“贱诗歌”(古河等人),“脑残体”(典裘沽酒、粥样、青山雪儿等人)等等等。不管他们有什么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上了“垃圾派”这条贼船。看样子“垃圾派”这艏巨无霸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架势,“垃圾派”还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从而“(前)垃圾派”将进入“后垃圾派时代”。
                                                                                徐乡愁      2014.2.15.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4-2-11 09:47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1 19:17
1.《我特别喜欢驴叫》

                   作者:皮旦

最最郁闷的日子里
我最拿手的好戏是模仿动物们
发出一阵阵叫唤
这是我二舅教给我的
他教给我公鸡打鸣时
他的嗓子是细的,而且很长
他教给我狗叫的时候
他仿佛刚刚撕吃了一具尸体
他教给我驴叫的时候
他是亲自躺在地上
打了滚的,一边打滚一边叫

我特别喜欢驴叫
二舅说,你喜欢驴叫是对的
你小子的出息
将在万人之上
我不明白二舅的话是什么意思
但无论如何我确实
喜欢驴叫。当我大叫起来
总有成群结队的人
跑步前来围观,拍手,叫好

现在我又要开始驴叫了
而且,这一次
将要伸着脖子欧啊欧啊叫唤的
远不止我一个
我打十五岁那年就已弄得
跟我二舅似的
不仅自己叫,我还教会了别人
现在,有将近
二百个人和我一起大声叫唤


徐乡愁点评:
在我们这个热情高涨的时代,当人人都在装大,装有钱,装有地位,装牛逼的时候,我们的诗人皮旦却“犯贱”, 相当一回“畜生”,躲在棚圈里装驴叫,故意矮化自己,这分明是给我们这个崇高的时代一记最响亮的耳光。这个社会不把我们当人看,我们就干脆做畜生,反讽的意味顿出(属于整体反讽)。整个诗歌用荒诞的手法,节奏舒缓,娓娓道来,不紧不慢中,淡入淡出。这也是皮旦诗歌的一大特色,也是他独有的风格。性子急的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加快点速度。 2014.2.10.

作者: 下里巴人    时间: 2014-2-11 20:55
我觉皮旦写的诗看似自然随意,却又奇意频出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2 19:44
2.《我所认为的贵族》

                       作者:管党生

和是否成功无关
和是否有钱无关
我所认为的贵族
是刘亚楼每次从战场上回来
都把皮鞋擦的非常亮
是杜聿明在解放军看守
点名“1号战犯出列”时

“我不是1号
我是军人杜聿明”
是我在北京火车站
无意吐了口唾沫
旁边的一个乞丐
以为我是针对他
对我非常响亮的
“呸”了一声

           2008年


徐乡愁点评:
所谓贵族,最初指的是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因权力、财产高于其他阶级而形成的上层阶级,包括军事贵族、世俗贵族、宗教贵族。经过演变,贵族制度在一些国家延续下来,形成了稳定的贵族阶级。后来泛指很有钱有权有地位的上流社会的人群。诗人管党生完全颠覆了传统以及现代关于贵族的所有概念,自己写诗的时候杜撰了一种诗人眼中的贵族,杜聿明被点名时不叫本名只叫编号而提出抗议的时候是贵族,乞丐对向自己吐唾沫的过路人也反呸了一声的时候是贵族,原来贵族就是弱势群体向强者那里争取来的一种被尊重。管党生的诗歌一般写得很灵动,但早期的作品呈星星点点碎片式的闪现,闪现了就完了,只有到了这个作品才写得那么完整,所以这个诗一出炉就好评如潮,被认为是管党生的代表作品。这个作品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结构上还是语言上都是很成功的。  2014.2.11.

作者: 下里巴人    时间: 2014-2-13 08:19
老管的诗,这一首让我记忆最深。
作者: 蓝煤    时间: 2014-2-14 20:44
徐乡愁 发表于 2014-2-12 19:44
2.《我所认为的贵族》

                       作者:管党生

刚得到刀歹消息。他籍贯是江西吉安。75年生人。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5 18:11
3.《鲁迅,我脱掉裤子为你抬棺》

                         作者:典裘沽酒

太阳落了
暮色中送葬的人群涌动
十二个抬棺的人
为什么多了一个

鲁迅,我脱掉裤子为你抬棺

怎么这么重
你这个只剩下骨头的人
难到灵魂真的有重量吗
鲁迅,我脱掉裤子为你抬棺
一块绣着“民族魂”三个字的红绸
覆盖在你的灵柩上,只有这样的灵柩
才能一直抬到天堂

鲁迅,我脱掉裤子为你抬棺

我们小心抬着像抬着一个时代
生怕惊醒好不容易睡着的你
你太累了你需要好好的休息了
不能总是靠你一个人呐喊了

鲁迅,我脱掉裤子为你抬棺

我边抬边操这越来越黑的世界
你灵柩是一个巨大的风箱
我越操炉火越旺

鲁迅,我脱掉裤子为你抬棺

他妈妈的,有多少戴面具的人在送葬
他妈妈的,有多少阿Q混在悲痛中窃笑
他妈妈的,有多少敌人在晚餐上举杯庆贺
他妈妈的,有多少人并不知道你已经死了

鲁迅,我脱掉裤子为你抬棺

一个民族的悲哀不是伟人死了
而是没有多少人知道死者的伟大
你的死是需要整个民族脱掉裤子抬棺的

鲁迅,我脱掉裤子为你抬棺
我们抬呀抬,一直抬呀抬
一个伟大的民族啊
永远都在送葬的路上

鲁迅,我脱掉裤子为你抬棺

愿你安息安息
愿你安息安息
在土地里愿你安息
愿你安息,愿你安息

     注:最后一节诗是当时鲁迅葬礼上的送葬曲。



徐乡愁点评:
鲁迅和胡适是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两面旗帜,一个激进,一个温和。由于意思形态的缘故,很多年来我们大陆这边无论官方还是学术界都大力褒扬鲁迅而贬低胡适,鲁迅被放大被经典,而胡适被遮蔽被封杀。我们是读鲁迅的文章长大的,大家对鲁迅知道的太多太多,鲁迅的文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写鲁迅的各种诗文很多,比如臧克家的《有的人》,大多跟着官方走,而典裘的这首作品很特别,他的特别就是脱掉裤子为他抬棺,而且每一段重复一下,有一种复踏之美,成了整个诗歌的诗眼。至于诗人为什么要”脱裤子”,作者说:“我也没有深思,只是觉得不脱裤子不爽,就象做爱一样。”,的确,有些东西真的是不可言传。为了评论,如果非要刨根问底,我以为“脱裤子”潜意识里是为了表现真实,我们需要真实,社会需要真实,时代需要真实,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个真实的鲁迅。 2014.2.15.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5 19:26
4.《古代残忍菜谱系列》

                作者:蓝蝴蝶紫丁香



第九名 醉虾

故名思义
把活虾放入酒中
没一会儿
虾就
醉死了
应该说是醉了

食用者
即可以尝到
虾的鲜香
同时
也可以
尝到酒的洌香

一举
两得
不亦乐乎

第八名 风干鸡

做这种东西时
需要
一定的手法
速度必须
非常快

这是藏菜
大师
以极快的速度
拔毛取脏
填调料入鸡腹
缝上
挂于通风处

这时

必须
还是活的
然后如风铃一般
在风雪之中
咕咕直叫

其景
慰为壮观

第七名 龙须凤爪

非常考究的
一道菜

龙须
是活鲤鱼的
鱼须

凤爪
是活鸡掌下
正中的
一块精肉

吃这道菜时
后堂院中
必然有
一群
瘸两足的鸡
池中
必然有
一群食不知味的
鲤鱼

第六名 活叫驴

你吃过
新鲜的驴肉吗

再新鲜的
驴肉
也不过是
刚杀的驴吧

活叫驴则不同

根本
不用杀
直接从活驴身上
剜肉

听着后堂的
驴惨叫
前厅
若无其事的正在
食用那只驴
身上的
某个部分
真正是
色香味声俱全

第五名 烤鸭掌

活鸭
放在微热的
铁板之上
把涂着调料的铁板
加温

活鸭因为热
会在铁板
走来走去
到后来
就开始跳

最后
鸭掌烧好了
鸭子
却还活着
切下脚装盘上桌
鸭子
做其它用

第四名 铁板甲鱼

将鲜活的
甲鱼
放在有调料的
凉汤中
用慢火煨

甲鱼
是活的
当水渐渐升温后
甲鱼就会
因为热而喝汤
调料自然就
进入了甲鱼的
体内

渐渐
火越来越热
看着锅中
甲鱼痛苦的翻滚
举箸之人
无不兴奋异常

最后
甲鱼熟了时
外面的汤
和甲鱼喝下的汤
使甲鱼肉味中
都有汤的
味道
鲜美无比

第三名 浇驴肉

这道菜
也是
和驴过不去

活驴
固定好
旁边有烧沸的
老汤

食用者指定
要吃
某一部分
厨师
剥下那一块的
驴皮
露出鲜肉

用木勺
舀沸汤浇那块肉
等浇得肉熟了
再割下来
装盘
上桌

第二名 三吱儿

刚出生的
小老鼠一盘
调料
一盘

食用者
用筷子夹住
活老鼠
老鼠会吱儿的
叫一声
(这是第一吱儿)

粘到
调料里时
鼠又会吱儿一声
(这是第二吱儿)

当放入
食用者口中时
鼠发出
最后一吱儿
(共三吱儿)

菜谱简单
食用者
需要无穷的
饕餮动力
和无比的勇气
才可以
品尝这道菜

第一名 猴头

这里说的
猴头
绝不是
食用菌猴头
而是
真正的猴脑

一个
中间挖洞的方桌
几个人
围桌而坐

中间的洞
并不象火锅
或是麻辣烫那么大
正好容
一只猴子的头
伸出

一只
非常可爱的
猴子牵出
据说
那是专门食用的
猴儿
头比较大

猴儿的头顶
从小洞中
伸出
用金属箍住
并且箍的
非常紧
用小锤轻轻一敲
头盖骨
应声而落

猴的脑部
就完全
裸露
在食客们的
面前

这时
有较馋一些的人
已经用汤匙
伸向
红白相间的
猴脑

随着
桌下垂死猴子
一声惨叫
拉开了
生食猴脑
惨状的序曲



徐乡愁点评:
这个组诗很有冲击力。写的是古代人们活吃动物的九种吃法,读来心惊肉跳。而且顺序倒着数,越往后,越残忍。古代的人类太残忍了点,似乎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古代人类虐待动物的穷凶极恶图。但更残忍的要算当代,当代人又升级了,早就开始活吃人类了,比如在文革期间,不管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思想上还是艺术上,一切都把你活吃。我们读者可以来二度创作一下,你只把上面九种动物换成九种职业的老百姓就是一部生动的中国《当代残忍菜谱系列》。2014.2.15.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5 20:34
5.《逼上梁山》

               作者:凡斯

谁不是因为逼才上的梁山的
一百零八条好汉谁
不是因为逼才上的梁山
林冲因为自己的逼好
让人陷害
好逼也会惹祸的
武松本来没逼
偏偏去杀哥哥的逼
宋江的逼是个坏逼
为偷情把老公也卖了
俗话说都是被逼赶上了梁山
现在的人
都是从山上往城里跑
我们还自己往山上跑
逼都上了梁山了
我们也上梁山
现在官兵动不动就扫黄
这叫官逼民反
我这老实巴几的
从来就只有贼心没有贼胆
我现在也反了
我是逼都上了梁山
我才喜欢上梁山的
有些兄弟死了
有些兄弟提前招安了
宋江说座次应该重新调一调了
就照逼的多少排吧
“文革”刚结束那会
也这种排法
迫害得越多越排在前面
王英问哥哥俺抢来的逼算不
宋江说算啊
许多人就都坐到李逵前面去了
孙二娘几个娘们都到李逵前面去了
李逵突然嚎啕大哭
坐在偏后的鲁智深问铁牛
你这人怎么这样
李逵说逼的
宋江在大堂上大声
问李逵铁牛兄弟哭什么呀
李逵说哥哥不公
哥哥们的逼多
俺就老娘一个逼
还让大虫给叼去吃啦
俺就问哥哥一句
老娘的算不算
宋江赶紧说
妈的逼算妈的逼算



徐乡愁点评:
“逼上梁山”原本说的是梁山好汉官逼民反的故事,而诗人一个“逼”字写着写着就写成了男女之间的事,两者过度起来是那样的自然妥帖。作者故意误读经典,读来饶有趣味,很好耍是此诗的最大特色,让所谓思想见鬼去吧。作者的语言功夫很到位,用良好的口语进行创作,口语而不口水,符合我一贯主张的口语诗理论。我一直以为语言比思想更重要,一首诗的思想即使再深刻,主题即使再宏大,如果读来缺乏汉语的光芒和内在的语言节奏,那是无效的写作,还不如去阅读新闻报道或者杂文之类。所以诗歌永远无法翻译,诗歌艺术还真的是翻译时丢掉的那部分。2014.2.15.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5 23:20
6.《战斗打响了(垃圾派的阵地速写)》

                                   作者:虚云子


战斗打响时
排长徐乡愁正蹲在战壕里
美军的炮火很猛
尘土和大便一起抖动
一班长皮旦
从隐蔽部爬过来
不断张大嘴巴
碧绿的韭菜叶沾着
他的暴牙

二班长管党生
和排长亲密地蹲在一起
他吐掉嘴里的颗粒
用胳膊肘捅了捅排长
向皮旦努了努嘴
“皮旦吼什么呢?”

敌人的炮火延伸后
排长徐乡愁左手提着裤子
右手在子弹箱上
蹭着他的食指
“皮旦你他妈喊什么?
是不是老头子有什么意思?”

皮旦趴在地上
向排长的大作
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报啊报告啊排长
司令让我们一定要守啊守住
死啊死啊死也要死在阵地!”

三班长余毒发起牢骚
“他奶奶地
韭菜饺子加凉水
还不他妈拉一地!”

排长掏出小手枪
打开保险又蹲下去
“弟兄们全部注意
先把下半身脱干净
都把稀屎给老子憋住了
美军一旦进射程
听我命令
一起转身打出去!”

最后当然是垃圾排
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因为山坡太滑了
敌人根本上不来
还有垃圾排违背公约
使用了生物毒气




徐乡愁点评:
这又是一首卓越的口语诗,自然、流畅、通俗、鲜活。整个诗的发展层层推进,重复中又有变奏,荒诞不经,形象生动,读来忍俊不禁。印象中虚云子这一类作品再也没有了,或者这是他此类作品写得最到位的一首(起码是从语言的角度看),所以这个作品是他的绝唱。当然也是垃圾派的代表性作品,很难得的。2014.2.15.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6 16:29
7.《打蓝蝴蝶》

                   作者:小月亮

打蓝蝴蝶,踢蓝蝴蝶,解我的恨。
这蓝蝴蝶,皮旦问:
请简单说说小月亮这人。
他说:老头子喊向下向下,
崇低崇低,
小月亮偏偏说:向上向上,
崇高!崇高!
老头子说:丑!丑!
小月亮喊:美!美!
老头子被人说是神
吓破了胆,
小月亮一见老头子,
就拚命喊:
万岁!万万岁!
小月亮看了,连忙解释说:
老头子的理论,
还可以这样读的。
于是说了一大堆道理,
可是蓝蝴蝶说啥:
什么佩服的五体投地,
难得的知己,
让人听了是什么滋味?
打!打!蓝蝴蝶,
踢!踢!蓝蝴蝶
你再胡言乱语,小月亮可不依!




徐乡愁点评:
对这首作品,著名的评论家张嘉谚有精准的评论,他说这首诗:“既是大白话,又是大实话!然而其口语运用鲜活明净,语调生动逼真,全诗情感真率感人,富有现场生活气息!尤其是表现其中的三个形象——蓝蝴蝶亲热友好的俏皮打趣,小月亮佯装生气的不饶不依,以及站在一边默然不语微笑观战的皮旦,皆活灵活现,呼之欲出!”。他真是说出了我想说的感觉,“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我曾经在和诗人白鸦辩论的时候,专门介绍过小月亮的这个《打蓝蝴蝶》和虚云子的《战斗打响了(垃圾派的阵地速写)》,我认为这两首都是垃圾派的口语诗精品,没想到这两个口语诗被白鸦说得一无是处。后来我才明白,白鸦大致属于学院派,哪些知识分子诗人哪有原诗歌的细胞来欣赏口语诗的精妙。2014.2.16.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6 16:34
8.《我所说的两个诗人》

                  作者: 训练小猪天上飞


我所说的两个诗人
不是李白与杜甫
他们一个是仙一个是圣
已成为千古绝唱
我所说的两个诗人
也不是海子与顾城
这两个精神病患者因为
他们的自杀而提升了身后的虚名
我所说的两个诗人
更不是汪国真与席慕蓉
只因他们写出了无病呻吟的儿歌
糊弄了一代代少男少女的痴情
我所说的两个诗人
不是韩东与于坚不是杨春光与周伦佑
不是他们都不是
我所要说的两个诗人是
一个自钦为下半身领袖的沈浩波
一个外传为垃圾派老大的徐乡愁
因为话语权因为网络因为——
本应该八杆子打不到一起的两个人
现在却变得密不可分起来
被众人的口水和尿还有屎淹没着
也被自己的口水和尿还有屎淹没着
总而言之是被诗这个傻逼的问题操纵着
其中包括我还有更多的写诗的爱诗的傻逼们
群体的傻逼们乐此不疲地玩着逐鹿中原的游戏
从此楚河和汉界变得泾渭分明起来
徐乡愁和沈浩波就变成的当年的刘邦与项羽
各自领导着一伙人在诗江湖面对面对阵与交锋
刀兵相见狼烟四起不流血也不流汗
流的是过多的口水与尿的混合味
这样的战争说起来也真没意思
有谁隔岸观火的绝不是仅仅我一人
我建议沈浩波与徐乡愁能够坐下来
青梅煮酒谈诗论女人何必水火不相融
真的想见个高低那就下一盘棋吧
你挪动你的车前子他拿起他的马后炮
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几经回合后便见分晓
然后握手言欢扬长而去各自找自己的情人去
呵呵,这只不过是我为你们设计的良辰美景
杨柳岸晓风残月徐乡愁哦,你愁的是
不是乡思而是相思,你乡思的女人
有着一大把好乳,正如沈浩波没有波
他思念的波在他的情人身上
左右两个匀称而丰满
可惜啊沈浩波,你在通往
牛逼的路上横亘着一堵墙
傻扒拉鸡的伊沙墙
墙不高却挡住了你的去路
也同样挡住了徐乡愁前进的步伐
命定的钦此使你们在这面墙前徘徊
是爬过还是跳过去
你们心知肚明却犹疑不定
我建议你们潇洒的动作是飞过去
可惜你们的修行不到还没有如此的水平
就是训练小猪天上飞的我也不行
我所有的功夫还停留在嘴皮子上
就象那金庸笔下的王语嫣
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主
命定的钦此使你们在
傻扒拉鸡的伊沙墙前徘徊
犹疑着是爬过还是跳过去
是爬过还是跳过去
这于我又有何干
管它三七二十一呢
在傻扒拉鸡的伊沙墙前
我绝不学你们这两个傻逼
我的选择是离开
背着手



徐乡愁点评:
垃圾派诗人中,在勾勒人物形象方面的口语诗,写得最到位最鲜活的除了小月亮的《打蓝蝴蝶》和虚云子的《战斗打响了(垃圾派的阵地速写)》外,还有凡斯的《逼上梁山》和训练小猪的这个《《我所说的两个诗人》。这四首应该是“垃圾派”到目前为止,描写人物方面的四首最佳的口语诗。当年小猪加入垃圾派时还在读中学,一个中学生能写出如此生猛的口语诗,很不容易。作者起点高,人又年轻,发展的空间还很大。遗憾的是,后来小猪不知道什么原因从论坛上消失了。 2014.2.16.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6 16:40
9.《资本主义》

                作者:管上

自小我就对资本主义
深恶痛绝
现在四十多岁了
我的态度依然没变
宣传部的老孟说
资本主义又没日你
你没理由恨她呀
老孟说的也是
我连资本主义长得啥样
是男是女都说不清
恨从何起呀

从今以后
我要与时俱进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慢慢领悟资本主义的腐烂




徐乡愁点评:
诗人管上最初是以写《民间说唱》而著名的诗人,其实他后里的“后政治写作”在艺术水平上更有冲击力,效果更好。在社会主义的红色中国,上面长期采取愚民政策,我们从小就被洗脑,被忽悠,被灌输一些意识形态的东西,当有一天国门打开,我们才终于明白了世界的真相。国家不幸诗家幸,国家的不幸与苦难给“垃圾派”的诞生创造了喷发的火山口,尤其是“后政治写作”这一块,更是涌现了一股重要的诗潮,像杨春光,典裘沽酒,管上,还有我都写过大量的这一类诗歌。管上的这个诗,平静的叙述,反讽的力量缓慢而持久,是一首难得的佳作。尤其是那句粗语,看似粗俗,其实是神来之笔,如果没有这一句,此诗要减分。2014.2.16.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6 16:50
10.《菜园小记》
 
       作者:徐乡愁

春天来了
萝卜也成熟了
菜农们便把它收起来
拿到市上去出售
只留下
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坑
被萝卜插入过

          2002.5.28.



李霞点评:
这首诗有人说是徐乡愁的代表作。红尘子说:“徐乡愁的《菜园小记》足以说明他的诗歌领悟能力的不同凡响,此诗虽短却在拨和插入之间剖开了时间的在场和不在场,通过诗人的才气、智性,留给了读者一个无限的思考空间。”我认为这首诗的意义还在于留下了徐乡愁从浪漫情怀走上垃圾革命的痕迹,“春天来了”我们会想起海子,“被萝卜插入过”就带出了徐乡愁。其中的思考空间,我们完全可以想本来就是这样,原生态才好。 (摘自李霞文章:《徐乡愁咋成了人类的帮凶》2005年9月2日)

王彦明点评:
有人将徐乡愁定义为“垃圾教父”。在我这里,没有垃圾,也没有教父,只有诗歌。尽管这些人为自己的诗歌添加了一个前缀——垃圾,但依然不能将两者混淆。徐乡愁的诗歌破坏性大、结构性强,如《狐狸的尾巴总会露出来》《滥竽充数》和《解手》等,而且写得很不“垃圾”。他的这首《菜园小记》是一首天然之作,属于“妙手偶得之”那一类。自然地叙述,淡然地抒情,结尾给人留下思索。在这首诗里,他思索了人与世界的辩证关系,体现出一种人本主义式的关照。 (王彦明:【推荐】徐乡愁《菜园小记》2011-12-07 )

路野点评:
乡愁这首诗写的也正是大地收获以后荒凉的景象,并且和人物结合的异常完美。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只有海子的《黑夜的献诗》曾达到了同等的高度。但海子的诗歌是单刀直入,并且结尾和作者自身完美结合,是一首史诗化的产物。乡愁的诗则加了更多的想象力,也更加写实化,是现实主义的结晶。由乡愁这首7行短诗,我不得不对现在很红火的垃圾派的写作风格问题提出批评。垃圾派的有些诗人的写作太拖沓冗长了,缺乏诗歌对语言精练的最基本要求,诗歌是不以长短论得失的。就像乡愁这首小诗,是足可抵十首百首百行长诗的。 (摘自路野的文章:《徐乡愁诗歌选评》2004年6月)   

张嘉谚点评:
《菜园小记》“传神”地表现了垃圾派“向下”、“审丑”的写作原则,同时又出色地表现了“精神性转化”的意趣。称其为垃圾写作的经典文本恐不为过。它形式精短、内蕴锋利剽悍,而又表情自然、面目平凡。其象征意蕴敞亮了世界上一切因奉献而遭践、因献祭反受凌辱的现象!也直捅人类一切忘本负义、以怨报德的恶习!这绵里含针之作在捉笔时想必是灵性出窍,因而举重若轻天籁浑成。它在运用白话口语时以“无技巧”所达到的“化技巧”境地,似乎直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明月直入、无心可猜”的中国古典诗歌,而将自己悄然引入了《沙扬拉娜》、《断章》、《老马》、《弧线》等现当代精短诗歌的艺术队列。 (摘自张嘉谚的文章:《新诗流变中的一首小诗——徐乡愁的"菜园小记" 》2004年2月)

老象点评:
我们曾有一次在电话中聊到诗歌的传世之作应具备哪些品质。我们所聊的传世之作,是指家喻户晓的,随口能背诵的。这个标准实在有些高。我们回顾了中国诗歌史,古典的“床前明月光”且不说,光看现代诗,达到这标准的难以超过十首。后将“家喻户晓”标准去掉,改为一读即有强烈印象,极容易背诵,过后经得起反复咀嚼。那么,比如像徐志摩有《沙扬娜拉》,卞之琳有《断章》,黄翔有《野兽》,顾城有《一代人》,徐乡愁有《菜园小记》,其他如戴望舒,艾青,海子都有……在“一读即有强烈印象,极容易背诵,过后经得起反复咀嚼”这个标准下,实际上意味着这种所谓传世之作还必须篇幅短小,语言干净(即简洁,凝炼),效果集中,意味深长,雅俗共赏——这个标准看着简单,其实绝大多数诗人对之都只能望洋兴叹。 (摘自老象的贴子文章《永琪讲出这个背景,对诗歌研究者与诗人应是不小的启发》2005-5-20)  

刘卫东点评:
我喜欢垃圾派对语言的使用,他们(我说的是徐乡愁)随便拿起一个词,敲敲打打,或者干了另外一些勾当,使这个词变成了一种武器,不要怕,是玩具武器,吓完你之后,是一阵轻松。读徐乡愁的诗,有一种智力上的快感,不是看笑话的愉悦,而是身体猛地一震的愉悦,然后对自己说,这小子,亏他想得出来。不论他们怎么说“崇低”与“向下”,他们还是写出了不一样的诗歌,并且那么有阅读的快感。“东方黑,太阳坏,中国出了个垃圾派”,这样的反讽第一是搞笑,其次才是骨子里的自信。徐乡愁《菜园小记》:春天来了/萝卜成熟了 农民把他们拔出来/运到城里卖/只留下/深深浅浅的坑/被萝卜插入过。大地丰收后的狼藉,一个绝对出人意料的意象,就此一点,足够被称为好诗。 (摘自刘卫东的文章:《徐乡愁与垃圾派》2009-10-23)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6 18:19
11.《炊烟》

            作者:温刚

和老婆睡了一夜
她的肚皮就鼓了
就像我往灶洞里
塞了一根柴禾
炊烟就冒上了屋顶
我不能窝在家闲着
炊烟终将要被风吹散
肚皮就不同了
我得紧紧跟着炊烟
出门找活挣钱
我怕红不见黑不见的儿子
还没等我走出村庄
就飞上高高的屋顶
骂我一副糟B样


徐乡愁点评:
记得好像是在09年垃圾派内部第三次大裂变的时候,我就发现垃圾派里有一个叫温刚的新秀,来自云南,他干脆就叫云南温刚,他的诗歌写得不错,我便记住了这个人。原打算等我有空了给他的作品写点什么,也希望垃圾派的未来靠温刚他们了。但当时忙于应战,也就没有了心情,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上网。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很想推荐一下这个很有艺术感觉的年轻人。现在不少的作者先锋有余而底蕴不足,而另一些反过来,成熟有余而生猛不足,我看温刚是把好的两个方面结合在一个人的身上。这首小诗想象奇特,比喻新颖,语言和结构都恰到好处,读起来舒服。2014.2.16.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6 18:27
12.《的士司机和老婆的对话》
 
                  作者:丁小琪 

车被交警罚款了 
还扣了驾照 
老婆宽慰说: 
亲爱的 
别生气 
等咱有了儿子 
取名就叫“交警” 
白天他叫你爹 
晚上你日他妈


徐乡愁点评:
居然有人把丁小琪的这个小诗精品误当成“下半身”的代表作品,你以为诗里有了像“日”“搞”“干”这样的字样就不是“垃圾派”?大家都知道“下半身”主要写性,其实“垃圾派”也写性,但两者不一样。他们的就不说了,“垃圾派”有时候是想通过写性来彰显自己的反对和不满,不满就免不了要骂人,骂人就要带脏字,而脏字多半跟性有关。这个诗里的主人翁骂“交警”骂得太有个性太有角度了。整个小诗十二分精彩,前面先来一阵铺垫,结尾时达到高潮,佳句忍不住就喷涌而出。2014.2.16.

作者: 蓝煤    时间: 2014-2-16 21:34
附录:《关于垃圾派的分支》里,漏了小月亮,她的诗应属于“灌水诗”。还有古河属于“贱诗歌”,应纠正过来,这是他的独创。还有江海雕龙属于“屁诗歌”。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7 14:42
本帖最后由 徐乡愁 于 2014-2-18 16:25 编辑

13.《毛主席语录》(非虚构实验文本)


                                       作者:赵思运


《上学太累》[1]

要允许学生上课看小说,
要允许学生上课打磕睡,
要爱护学生身体。
教员要少讲,
要让学生多看。
我看你讲的这个学生,
将来可能有所做为。
他就敢星期六不参加会,
也敢星期日不按时返校。
回去以後,你就告诉这学生,
八、九点钟回校还太早,
可以十一点、十二点再回去。


注:[1] 【和王海蓉同志的谈话1964,6,4】 

《要考试就这样考》[1]

考试可以交头接耳,
甚至冒名顶替。
冒名顶替的也不过是照人家的抄一遍,
我不会,
你写了,
我抄一遍,
也可以有些心得。
可以试点,
搞得活一些,
不要搞得太死。
         

注[1]【春节谈话纪要(1964年2月13日),《...思想万岁》一九六九年八月版第460页】   

《没办法就交白卷》[1]

从前我在学校里是不守规榘的,
只是以不开除为原则的。
考试嘛,
五、六十分以上,
八十分以下,
七十分为准。
好几门学科我是不搞的,
要搞有时没办法,
有的考试我就交白卷,
考几何我就画一个鸡蛋,
这不是几何吗?
因为是一笔,
交卷最快。

注[1]【召见首都红代会负责人的谈话(1968年7月28日)】   

《打起来我就高兴》[1]

我才不怕打,
一听打仗我就高兴,
北京算什么打?
无非冷兵器,开了几枪。
四川才算打,
双方都有几万人,
有枪有炮,
听说还有无线电。

注[1]【召见首都红代会负责人的谈话(1968年7月28日)】  

《打仗靠流氓》[1]

勇敢分子也要利用一下嘛!
我们开始打仗,
靠那些流氓分子,
他们不怕死。
有一个时期军队要清洗流氓分子,
我就不赞成。

注[1]【中央工作座谈会纪要(1964年12月2日)】

《没有就去抢》[1]

有一回哥老会抢了我家,
我说,
抢得好,
人家没有


注[1]【关于哲学问题的讲话 19**.8.18】 
 

《阶级斗争》[1]

《红楼梦》我看了五遍,
也没有受影响,
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
《红楼梦》里阶级斗争很激烈,
有好几十条人命。

注[1]【关于哲学问题的讲话1964、8、18】   

《秦始皇算什么》[1]

秦始皇算什么?
他只坑了四百六十个儒,
我们坑了四万六千个儒。
我们镇反,
还没有杀掉一些反革命的知识分子吗?
我与民主人士辨论过,
你骂我们秦始皇,
不对,
我们超过秦始皇一百倍。
骂我们是秦始皇,
是独裁者,
我们一贯承认;
可惜的是,
你们说得不够,
往往要我们加以补充(大笑)。

注[1]【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1958、5、8】   

《操娘》[1]


一九五九年
第一次庐山会议
本来是搞工作的,
後来出了彭德怀,
说你操了我四十天娘,
让我xxxx二十天行不行?
这一操,就被搅乱了,
工作受到影响。

注[1]【在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1962年9月24日),《...思想万岁》 一九六九年?月版,第435页。】

《屁股》[1]

国民经济的两个拳头,
一个屁股。
基础工业是一个拳头,
国防工业是一个拳头,
农业是屁股┅┅
稳产高产是相对的,
去年河北大雨是老天爷下的,
没有办法。
天老爷真难当,
下多了不是,
下少了也不是。

注[1]【在计委领导小组汇报时的一些插话1964、5、11】     

《屁有香臭》

屁有香臭,
不能说苏联的屁都是香的。
现在人家说臭,
我们也跟着说臭。
凡是适用的都要学,
资本主义好的也应该学。[1]
上边放的屁不全是香的,
这里也有对立,
有香也有臭,
一定要嗅一嗅。[2]
同志们
事前要有准备,
小会他神气大,
大会他没办法。
你要大民主,
我就照你的办,
有屁让他放,
不放对我不利,
放出来大家鉴别香臭。[3]
自己的责任都要分析一下,
有屎拉出来,
有屁放出来,
肚子就舒服了。[4]

注[1]【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泽东思想万岁》1969 年8月版,第三十七页。】
[2]【在省、市委书记会议上的插话(1957年1月)【...思想万岁】一九六九年八月版】
[3]【在省、市委书记会议上的插话--汇集(1957年1月),《...思想万岁》一九六九年八月版,第75页。】
[4]【在庐山会议上的讲话(1959年7月23日),《...思想万岁》一九六九年八月版,第305页。】

《拉屎拉尿》[1]

人同自然界作斗争,
也有交换。
如人吃东西,
吸空气,
但要拉屎拉尿,
新陈代谢。┅┅
大鱼吃小鱼,
小鱼吃大鱼的屎。
重工业各部门之间也要等价换,
远陆造机器要原料,
就是粮食,
机器就是他拉的屎。

注[1]【在郑州会议上的讲话(1959年3月五日),《毛泽东思想万岁》1967年版, 第42页。】   




徐乡愁点评:
“垃圾派”中有一种诗叫“语录体”,所谓“语录体”,就是原封不动的引用政治伟人的文章或谈话,再去掉标点符号把它分行成诗。这是一种新的文本探索,它给我带来了别样的风景。垃圾派中最先进行这种文本实验的是诗人赵思运,后来诗人蓝蝴蝶紫丁香和陈衍强二位也进行过这种文本的实验,赵思运、蓝蝴蝶紫丁香和陈衍强是垃圾派“语录体”的三大家,他们都各有特色,都非常精彩。在《毛主席语录》这个组诗中,诗人赵思运选取了政治神人老毛下手,他故意断章取义的原文引用老毛的文章和谈话,原来的时代背景便自动脱落,诗人把它重新置于当下的语境,意识形态的碰撞,一种强烈的反讽色彩扑面而来。我一直保存有赵的《毛主席语录》电子文档,后来由于系统问题弄丢了。我到网上到处翻找都没有找到准确的电子文档(所谓敏感话题一般难找),于是只好去向诗人本人索取,诗人说很快就贴在他的博客,没想到在我去拿之前又被删掉,故先存目。2014.2.17.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7 14:52
本帖最后由 徐乡愁 于 2014-2-18 16:28 编辑

14.《四川方言版“邓小平文选”》

                                     作者:陈衍强

1、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
不仅前些年带起我们
把革命整巴适喽
眼目下和二天
也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
金宝卵

〔原文〕
毛泽东思想
不仅过去引导我们
取得革命的胜利
现在和将来
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
宝贵财富
(摘自《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1980.8.21、23)


3、香港问题
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哈
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雄起四十八年后
还不把香港收转身来
哪个中国领套人和政府
都应该下课

〔原文〕
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
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四十八年后
还不把香港收回
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
都应该下野
(摘自《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1982.9.24)

5、中日关系
悬吊吊的一坨
钩鱼岛
那么低低儿点
上边
人花花儿都莫得

〔原文〕
悬案是一个
钓鱼岛
那是一个很小的地方
上面
没有人烟
(摘自《结束过去,开辟未来》1989.5.16)

6、跃进大别山
我们的解放区卡在里头
需然不是龟儿子嘿力剔打的地盘
但是有点像重庆那些
棒棒挑着扁担爬坡上坎
活路干得不摆喽
就扯弄个多
摆的是龙门阵

〔原文〕
我们晋冀鲁豫在中间
虽然不是敌人重点进攻的地区
但是是一个
挑扁担的地区
任务都完成得不错
就说这么多
讲的是故事
(摘自《对二野历史的回顾》1989.11.20)

8、扫黄
广东卖批的弄个凶嗦
为啥子不狠狠的收拾几个二冲二冲的
鸡婆哈
逮喽几回还不听扎服的
就统统按法炉展劲的办她噻
风气如果再弄个糟糕
要得个铲铲

〔原文〕
广东卖淫罪犯那么猖獗
为什么不严惩几个最恶劣的
老鸨
抓了几次不改
一律依法从重判处
风气如果坏下去
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摘自《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1986.1.17)

9、党的领导集体
是的噻从遵义开会那哈儿起
就慢慢形成喽
也就是毛刘周朱和任老哥子
弼时双脚长伸后
又加了陈师
成立了包括我矮子在里头的六个人
组成的说话关火的
后头又加了林彪那个虾子

[原文]
是从遵义会议开始
逐步形成的
也就是毛刘周朱和任弼时同志
弼时同志去世后
又加了陈云同志
成立了由毛刘周朱陈邓六个人
组成的常委会
后来又加了一个林彪
(摘自《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1989.6.16)

10、到敌人后方去
毛主席把一封悄咪咪的电报
打给眼镜儿和我
说陕北实在搁不平
当时我们没有还价钱
而是立马扎起
半个月后摸夜螺丝
跳脚罗嗦的到龟儿子箩篼后头
北方幺哥儿来南边
实在泼烦
果不其然一过喽淮河
好些人就拉稀摆带

[原文]
毛主席打了个极秘密的电报
给刘邓
写的是陕北“甚为困难”
当时我们二话没说
立即复电
半个月后行动
跃进到敌人后方去
北方人到南方
真不容易
果然一过淮河
好多人拉肚子
(摘自《对二野历史的回顾》1989.11.21)

13、严打
喝人家女娃子和幺儿卖的
开猫儿店的瓜婆娘等
必须坚决弄进去蹲起
用最凶的法炉来办
一定要敲几个沙罐
还要不停的理麻
一冒皮皮就按熄火掉
一九七五年收拾铁路上的杂皮
我说这哈儿还不洗白
就喊他们跟老子爬

[原文]
人贩子
老鸨儿等
必须坚决逮捕
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必须依法杀一批
还要不断地打击
冒出一批抓一批
一九七五年处理铁路问题时
我说现在不抓人
把他们调开
(摘自《严厉打击刑事犯罪》1983.7.19)



徐乡愁点评:
这个组诗读起来真的巴适产了。这又是“语录体”,这种文本实验往往只能使用一回儿,第一个这样用是秀才,但第二个这样写,往往是宝气。由于前面有赵思运和蓝蝴蝶两大家在那里摆起的,要想卡过那个坎坎,肯定是黑么的不容易,如果哪个哈戳戳的犟起个脑壳偏要再气告一号,往往费力不讨好。现在诗人陈衍强硬是要柳倒废,知难而上,把这个《邓小平文选》七弄八弄的弄成个四川方言版的语录体,而且同样黑么成功。加上他邓矮子各人是四川人,模仿他的口气写那也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噻。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讲四川方言的读者读起来当然黑好耍,幸亏我是四川人,有福分欣赏。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些不懂四川方言的外省人恐怕读起来摸不到躲躲,不是啷个黑安逸的个。2014.2.17.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8 00:05
本帖最后由 徐乡愁 于 2014-2-18 00:07 编辑

15.《孩子》

               作者:蓝煤

一个工友死了
是被电击死的
出殡那天
年轻的妻子
扶着木棺哭得死去活来
他们6岁的独子
好象没事一样
只顾在院坝玩
很多人都认识他
很多人不认识他
直到有一天
老师在语文作业上
看见他
造了这样一个句子———
“如果我变成死人,
我就可以见到我爸爸了”


徐乡愁点评: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中年丧子或者少年丧父(母),前者因失去孩子而天崩地裂,大人往往“哭得死去活来”,呼天抢地,彻底绝望,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就是傍观者看了也为之流泪惋惜。作者写得是后者,那个丧父的孩子好像还不懂事,好像不知道“哭得死去活来”,其实他的内心在孤立无助的无声的呼喊,“如果我变成死人,我就可以见到我爸爸了”,这更令人揪心。诗人蓝煤描写的这个情景似乎看到过,有共鸣。这首诗前面是叙述,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全诗没有复杂的技巧和激荡的抒情,符合他倡导的“零度主义写作”。像面对这样的悲伤场面原本是应该写得“呼天抢地”的,但诗人却写得很平静,其实平静的背后藏着更大的悲悯情怀,抒情的效果反而会更好,这也是一种无技巧的技巧。2014.2.17.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8 11:34
本帖最后由 徐乡愁 于 2014-2-18 12:14 编辑

16. 《词条:厦门》

                  作者:余毒

落地开机,
没经验必须地有那么一条当地通讯运营商发来的欢迎短信。
嵌着若干狭小窗口的民房,
急性子地风化成棕榈与化工的杂种。
从岛上摆渡去岛上,
从岛上摆渡回岛上。
岛上有舒婷,
青年们的相机与微博相互关注及时转发。
岛上有毓婷,
五只猫斗着地主等着国父带着三条长寿烟从金门漂流过来。
开旅馆的德国佬在院子一角打着多国语言大意是“谢绝共享,私人领地”的幌子自个嗨着功夫茶,
从湖南来的四川人游走小卖部寻觅贵州老干妈。
从岛上摆渡去岛上,
从岛上摆渡回岛上。
登机关机,
掐断海风群发的短信:茶农直销铁观音,货到付款买一送一。


徐乡愁点评:
这首优秀的先锋作品,不但跟传统的书写大相径庭,跟现代的有些写法也不太一样。第一句“落地开机”是说诗人坐飞机到达了厦门,最后一句“登机关机”当然就是旅游结束后坐飞机离开厦门,中间的那些内容就是作者的所见所闻。诗人以散点透视的手法,或者照相的方式把一些毫不相干的大事小事琐事平行地并在一起,句与句之间故意留下很大的缝隙,而诗人再用流畅和错落有致的语言把缝隙全部磨平,外面完全看不出来。也难怪有的读者尤其是习惯于传统阅读方式的读者就是跳不过去,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要跳跃,于是就卡在那里喊晦涩。这种手法到处都是中心,于是就没有了中心,诗人就是故意不让诗意集中,故意给人造成一种琐碎的感觉,这就是典型的后现代风格。余毒的诗歌语言往往转换很快而意象的密度又恰到好处,口语中闪耀着灵动。有时候他甚至杜撰一些词语以达到新奇的效果,诗歌就是要这样不落俗套,不给你审美疲劳的机会。2014.2.18.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8 14:14
17.《应县》

           作者:法清

我们从五台山
去应县看木塔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我们到达了应县
看到了木塔



徐乡愁点评:
《应县》小诗:简约,干净。诗人法清用减法把诗里诗外等多余的东西全部丢掉,只剩下两样东西:一座木塔和一首诗歌。 2014.2.18.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18 22:30
18.《梦境》

          作者:张玉明


梦境133号
  
我认识
那个悲壮
蹈海的人。
少年时代
我们曾经
洗脸盆里
练习游泳。
一起吟唱:
“洪湖水啊,浪呀么浪打浪”

梦境148号

他是一个非常敬业的职业投毒者
成功干掉了许多大人物、小人物。
那天,他喝醉了,迎着腥咸的海风
朝大海里投毒。他扬言要干掉大海!

梦境155号


将自己的
假眼珠子
使劲
抠出来
睁大
那只好眼
仔细端详
那只假眼
相看两不厌


徐乡愁点评:
诗人张玉明以便条的形式写了一系列的短诗,一写就是几百首(条),这些众多而随意的小作品往往难以找到一个单独的题目来命名,于是就干脆以《梦境》为总题,每首像产品一样编上号码。这类便条式的写作,多表现生活的小感悟,小哲理,小发现,小灵感,小智慧,小思考,小反抗,小理想等,像梦一样一闪一闪的。一个意象一生叹息都可以写成诗,有时候是生活的再现,有时候是生活的变形,有时候是生活的超现实,有时候什么也不是,仅仅是一个梦。上面选了三首,文字好懂,不必多解释,诗虽小,里面的空间可不小,值得我们回味。2014.2.18.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22 21:43
19.《我的暴力就是砸碎一个人的脑袋》

                                     作者:丁目

有人跟我打招呼
我通常的回答是
我可以砸碎你的脑袋吗
我喜欢直截了当
当然,我对面的人
通常都会显得惊讶
然后愤然的转身而去
他还要为装人而继续在人间努力多年
磨练他绕舌的本领
玩弄挂羊头卖狗肉的把戏
像一个政客或知识分子
而我不认为我有绕舌的必要
所有问题都会有
一个暴力的解决途径
我的暴力
就是砸碎一个人的脑袋


徐乡愁点评:
丁目的作品很多,每一首的平均水平都很高,但又往往难以确定到底哪一首是最好,选了这一首,又怕丢了那一首。比如他那个很有冲击力的“畜生系列”就是典型,该组诗共有好几十首,整体水平很均衡,但又难以搞定哪一首是特别高峰的那个。丁目的诗一直很黄很暴力,这一首属于很暴力的那一种。诗人见到任何人就不问青红皂白的想去拧他的脑袋,砸他的脑袋,根本不跟你讲道理。在这个无理可讲的社会和年代,“蛮横”是很一种最爽快的事情,骂人爽,打人更爽,“暴力”不是犯罪,“暴力”是一种自由、自尊、自强,是一种巅峰体验。垃圾派诗人似乎都有这种倾向,只是丁目更突出一些,更集中一些,也更狠一些。丁目的诗语言和节奏大都写的粗狂有余而缜密不足,爽是爽了些,但读者没有喘息的余地。不过,要砸烂你那狗日的脑袋,老子就是不给你留余地。2014.2.22.

作者: 徐乡愁    时间: 2014-2-23 17:48
20.《生活》

            作者:红尘子


你说他像嫖客一样的生活
我像诗一样的生活
你像生活一样的生活
我在接你电话时,正好往一个花瓶里
插了三朵花
三朵花三种颜色三朵花都很艳
三朵花靠在白色的高墙上  
爱上自己的颜色  和生活
绝望而持久的花瓶




徐乡愁点评:
红尘子是资深的诗歌评论家,在“垃圾派”刚出道的时候曾经写过很多关于垃圾诗的批评文章,而且一个系列一个系列的写,自成体系,对垃圾派最初的肆虐起到某种推波助澜或火上浇油的作用。现在我们反过来作为一个诗歌作者的角度来评论一个专业评论家的作品,就像一个教书匠去给一个农夫去讲该如何如何种植水稻,这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班门弄斧。外行看热闹,总比不看好。我认为这首作品写得很朴实很生活,诗意自然流淌。作者写了人有三种生活:一是琐碎的生活(像生活一样的生活),二是诗意的生活(像诗一样的生活),三是江湖化的生活(像嫖客一样的生活),作者把离生活本质最远的那一个放在最前面,越在后面离生活越近,最后抵达生活本身。三朵花就是象征三种生活。由于人与人对生活的理解不同,所以各有各的开法,只要有足够的阳光、水分和空气,一定会开得很艳丽。由于百花要齐放,这让喜欢统一的花瓶有些“绝望”。但花又离不开花瓶,对花瓶有土地般的感情,基因里又自动爱上花瓶。这首诗妙就妙在,把原本是应该重叠在一起的本体和喻体分开,很自然的分开,让本体和喻体同时担当诗意。最后的能指和所指,一目了然,不言自明。2014.2.23.


作者: 典裘    时间: 2014-5-30 01:42
这个大气,所有崇低的都归垃圾派兮!
作者: 典裘    时间: 2014-5-30 01:43
徐乡愁 发表于 2014-2-15 18:11
3.《鲁迅,我脱掉裤子为你抬棺》

                         作者:典裘沽酒

谢谢!辛苦!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