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于贵锋读左右的《将来》 [打印本页]

作者: 陕西左右    时间: 2014-2-21 17:47
标题: 于贵锋读左右的《将来》
              读左右的诗《将来》有感
                                    于贵锋


将来

将来我要这样活过余生:
简单的房子里只有一把木椅,一张云床。珍惜简单的家具
和简单的人。给理想配上蔚蓝的布
多余的东西不要侵进来,包括阳光和有毒的灰。
不买人情,不欠世故。不许车往人来,风轻不必云淡
养一只蜘蛛,辨别遗老的方向。特别允许:织一张干净的网
一张就好。
藏尽古书,度完光阴。吻够爱人睡眼惺惺的唇



【对着自己的心,写下文字。这是诗歌,也是一种修炼的方式。但当我们将文字对着心的“将来”,就有一种虚拟的成分和想象在里头,就是未完成。好在,我们能从中读出写作者的一些隐秘的生命线索。往往,这样的诗,都是一些早熟的诗,超出了其年龄的“界限”。一种人生的态度,就孕育在当下认知和思考事物的方式。面对着它,读者总感觉琢磨不透,有许多话说,却又无从说起。左右的《将来》,就是这样一首诗。
确实,如许多人所说,左右的诗是透明的,充满了光亮。但在根子上来说,左右的诗是真诚的,他不回避自己的心。就像不回避自己的耳聋一样,在表面上他自然而然地对待它,实际上,他必然在内心不断地挣扎,诸如“我想做一个能听见声音的笼子”、“不止如此,数不清耳朵醒来了多少次 ”这样的表述很多,也就是说,他的童话般的态度得自于他自我调适的结果,得自于对沉溺痛苦的逃离,他逃脱了命运设下的陷阱。正是在这样情况下,他的诗歌在温暖中出现了冷硬的内核,与现代诗歌的语调不谋而合;也由此,他的诗歌在明亮中没有流于清浅,而是具有了金属般的质地。
正如加拿大诗人莱昂纳德•科恩在其一句歌词中所说:“所有的东西都有裂痕,这就是光如何进来的原因”。也是沿着上述对左右那种内心的猜测和判断,《将来》对我才出现了进入的“裂隙”。 在表面上,《将来》是一首爱情诗,是左右对爱情膜拜后的一种决然的表白。其中的饱满度,与平和,是建立在“舍得”基础上的愉悦。似乎,在将来,物质的东西,不能少得再少,他将生活在一种纯然精神性的状态。《将来》呈现给读者的场景(简单的陈设,人少车稀的寂静,蛛网,遗老,藏而不读的书),都在不断地暗示,这似乎又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是一个人老了以后,慢慢静下来,剔除那些“人情世故”,开始找。不错,他在找自己的心。他在听自己的心要什么。修行,就是修心。一颗苍老的心。一颗在年轻时候就已然苍老的心。
如果诗歌停留在这儿,未尝不可,这样的深度在80后这儿,足可傲人。但是,左右还说:“吻够爱人睡眼惺惺的唇”,那一个“够”字,再明白不过地写出了他的深爱。不,与其说写出了抽象的“爱”,不如说他写出了他对爱的“欲望”。
在这样的意义上,左右的《将来》,是真如莱昂纳德•科恩在禅修归来以后出版的《渴望之书》的总旨:再老,我也承认自己的欲望。科恩说:“老年人和蔼。/年轻人愤怒。/爱也许盲目。/但欲望却不。”对左右来说,对,是爱的欲望。
在将来,什么都可以简单至极,什么都可以舍弃掉,唯独希望爱在他的身边,唯独希望他还能够爱,有对爱的欲望。这种爱的欲望,反过来对应到当下,不仅揭示出了当下或现实之爱的深情,也让我们看到,左右内心真正的敞亮;不仅让我们看到,他准确地找到 “爱人睡眼惺惺的唇”的现实的喜悦,也从时间和情感逻辑上彻底打通了这首诗,整首诗在节奏的起伏中体现出了一种内在的通透。
2013年12月在兰州,在左右的诗集《地下铁》签售会上,在外面寒气凛冽而室内温暖如春的灯光中,我问左右,你自己最满意的是哪一首,他飞快地写下:《将来》。这不仅仅是因为爱,我想,还有一个人对自己的一种潜在的认知。左右,经过长期修炼,他显然学会了“读心术”。】
                                                                                                                          (2014.2)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4-2-22 20:55
左右,经过长期修炼,他显然学会了“读心术”。附议!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4-2-22 21:07
学习受益
作者: 陕西左右    时间: 2014-2-23 12:18
黄土层 发表于 2014-2-22 20:55
左右,经过长期修炼,他显然学会了“读心术”。附议!

哈哈。今年也许有机会,我们长安再见一面
作者: 陕西左右    时间: 2014-2-23 12:19
西沈 发表于 2014-2-22 21:07
学习受益

强烈跟你学
作者: 陈文礼    时间: 2014-2-23 13:22
好诗句
作者: 左岸    时间: 2014-2-23 14:33
不食人间烟火。
作者: 圣歆    时间: 2014-2-23 15:54
把结尾留给爱情也不错。这个评论相当真实,说出了最后一句可以不要的另一种感喟。热爱和爱情,两者都能在诗歌中统一起来,或许是一个诗人的境界吧。

养一只蜘蛛,辨别遗老的方向。特别允许:织一张干净的网
一张就好。
作者: 圣歆    时间: 2014-2-23 16:12
因为最近好多博友喜欢评论诗歌的这一类文章,这个通透的解读和评论,推荐微博荐读
作者: 重庆文杰    时间: 2014-2-23 16:17
有世外桃源的隐居生活 好诗好评
作者: 于贵锋    时间: 2014-2-23 16:51
问好左右。
作者: 于贵锋    时间: 2014-2-23 17:06
对于喜欢“社会诗学”的读者来说,确实难以接受。将来是怎样的?诗歌实际上只关心自己的心,只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因此,在阅读的过程,没有必要强求大家都写具有很强社会功能的诗。关于这一点,在本人博客中,有篇文章《真实,温暖而荒凉》中有所涉猎。http://blog.sina.com.cn/u/1190804975
作者: 于贵锋    时间: 2014-2-23 17:16
最近燎原有一篇关于“诗歌功能”的诗歌,题目好像是《多元化建造中的纵深景观——本时代若干诗歌问题的描述与回应》,喜欢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http://www.poemlife.com/
作者: 北残    时间: 2014-2-23 17:3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4-2-23 20:28
陕西左右 发表于 2014-2-23 12:19
强烈跟你学

问好左右主持
作者: 微博编辑部    时间: 2014-2-23 22:22
给微博荐读 。。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作者: 筷子    时间: 2014-2-24 11:14
品读,问好!
作者: 圣歆    时间: 2014-2-24 12:10
于贵锋 发表于 2014-2-23 17:06
对于喜欢“社会诗学”的读者来说,确实难以接受。将来是怎样的?诗歌实际上只关心自己的心,只是在解决自己 ...

去读过,就诗歌功用来说,应分为自身体验,爱情诗、励志诗(心灵鸡汤)、讴歌类(小我大美乃至国家世界);再则就是社会责任,写实写忧患,写天下兴亡;还有禅诗是另一种境界的探索,若对出世入世有深度把握,未免不是大领域。莫言说过文学虽不能拯救什么,但思想渗透是不可估量的。我们看到了90后诗人少年老成的杀伤力,诗歌中藏着利刃,直逼现世种种暗影。不得不说,诗人从来都离不开生活带来的窘迫,时代形成的变异刺激着敏锐的神经,做好自身观照同时也担负历史使命。这并不排斥美好的诗歌大量存在,没有正常心态,健康身体,谈什么忧国忧民?所以,个人持客观态度,有能量和壮志酬畴的就放开去写,愤青也罢,杀猪打虎也罢……疼痛能唤醒一个算一个,救赎大环境一件事也算了了心愿。
不说了,人间冷暖,世事沧桑,一万多个网站(群),何愁无神圣战士冲锋陷阵?(随感碎念,毫无逻辑)问候于老师!
作者: 圣歆    时间: 2014-2-24 12:14
于贵锋 发表于 2014-2-23 17:16
最近燎原有一篇关于“诗歌功能”的诗歌,题目好像是《多元化建造中的纵深景观——本时代若干诗歌问题的描述 ...

以后多提供,谢谢!于老师有看到诗学前沿评论,敬请贴那一栏,以便荐读。
作者: 圣歆    时间: 2014-2-24 12:17
荐博小反馈:@-圣歆-:乐粉神会。//@乐粉556: 所谓无为而治 //@-圣歆-:这话充满无尚境界啊,雷人[耶]//@呵呵雷人: 能说出来的,不算深厚;能分清的,不够认真。无我、无格时,才是至高。
作者: 陕西左右    时间: 2014-2-24 14:28
西沈 发表于 2014-2-23 20:28
问好左右主持

让你见笑了
作者: 陕西左右    时间: 2014-2-24 14:28
微博编辑部 发表于 2014-2-23 22:22
给微博荐读 。。

【中国诗歌流派网新浪微博地址:http://e.weibo.com/zgsglp,欢迎关注、转发、评论!】

谢谢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4-2-24 14:30
陕西左右 发表于 2014-2-24 14:28
让你见笑了


有缘到西安或铜川一聚
作者: 陕西左右    时间: 2014-2-24 14:32
西沈 发表于 2014-2-24 14:30
有缘到西安或铜川一聚

西安会见面
作者: 五谷之子    时间: 2014-2-24 14:38
特别允许:织一张干净的网
一张就好。
——————————————————
左右,经过长期修炼,他显然学会了“读心术”。的确,在微博一直见过关于左右兄的消息,最近少去90后栏目都没左右大哥交流上。
作者: 陕西左右    时间: 2014-2-24 14:42
五谷之子 发表于 2014-2-24 14:38
特别允许:织一张干净的网
一张就好。
——————————————————

谢谢你。我会多跟你交流。
作者: 圣歆    时间: 2014-2-25 19:09
荐博小反馈:

@韩献忠:躲过喧嚣,返璞归真,重滔田园,也是中国梦。
作者: 圣歆    时间: 2014-2-25 19:26
荐博小反馈:

@唐朝人人:小夏此言甚佳! //@诗者夏兴:左右生活与诗有很大的相关,生活的缺憾由诗歌的美来补充,可敬可叹 //@-圣歆-:唐唐读得多。 //@唐朝人人:左右《聋子》是经典。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