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中国新诗体大猜想
[打印本页]
作者:
九言诗社
时间:
2014-2-27 16:45
标题:
中国新诗体大猜想
中国新诗体大猜想
http://www.cflac.org.cn
2011-06-24 作者:顾浩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新诗体,是著名诗人贺敬之提出来的。全国各地的诗人和专家学者近年来在总结新诗体发展的基础上,紧跟时代,不断探索诗歌发展的新境界。尤其在诗歌创作上,既要继承我国博大精深的诗歌传统,又要适应并引领时代的发展,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新诗体。
中国诗体变更史
如果仅从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选集《诗经》算起,到今已有3000多年了。3000多年来,中国诗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诗体变更,造成了一度又一度的诗歌繁荣,耸立起一个又一个的诗歌高峰。
《诗经》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作品,以四言为主体,千古名篇传诵不衰。战国后期,诗体一变,出现了“楚辞”,于是有了屈原的《离骚》。到了汉代,“汉赋”兴起,于是有了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到了唐朝,“近体诗”称雄诗坛,于是有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进入宋代,“宋词”勃兴,于是有了苏东坡、辛弃疾、柳永、李清照。走进元代,“元曲”唱响,于是有了关汉卿、王实甫。到了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席卷九州,新诗应运而生,于是有了郭沫若、闻一多、臧克家、田间、艾青、贺敬之、郭小川;与此同时,毛泽东把格律诗词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从上述这样一个中国诗歌发展过程看,诗体的变更对于诗歌的繁荣关系极大。我们既要看到,内容决定形式;又要看到,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片面地强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
神州盛世呼唤诗体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神州大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意气风发、豪情满怀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一个诗情洋溢的时代。时代呼唤着更多伟大诗人的出现,呼唤着更多光辉诗篇的问世。
放眼今日中国诗坛,呈现出这样一种奇特现象:一方面是用自由体创作新诗,另一方面是用格律体创作新诗。两股创作洪流,并行不悖,向着中国诗歌繁荣的目标,勇敢地奋斗着,深入地探索着。
判断诗歌优劣的标准,要看群众喜欢不喜欢,满意不满意。我曾从多方面做过调查,恕我直言,群众对我们的许多诗作是不喜欢、不满意的。你发表,我不读,成了普遍现象。人民群众远离了诗歌,问题的症结还在于诗歌远离了人民群众。这里除了诗的内容、情感、境界等方面的问题外,群众对我们诗的形式也有意见。但是,家家户户又离不开诗。一个孩子生下来刚会说话不久,就要他(她)背几首诗。而值得我们深刻反思的是,至今背诵的还是“床前明月光”、“锄禾日当午”那几首。严峻的现实,向我们提出了严肃的课题:我们一定要让中国诗坛走出困境,创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中国百姓喜闻乐见的新诗体!
对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几点猜想
中国特色新诗体,从哪里来?不是靠几个人关起门来搞设计,也不是靠开几次会议来搞定。最根本的途径是,广大诗人团结奋斗,围绕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共同目标,用创作实践来解决这一重大的时代命题。
我们不妨回想一下,中国“近体诗”、“宋词”、“元曲”是怎么形成的?应当说,都是诗人们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规矩,最后约定俗成的。
那么中国特色新诗体,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因为还没到时候。但是,根据广大读者的意见,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基本特征,还是可以有初步描述或者猜想的。
首先,语言得精炼。汉语汉字,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条件。华人作诗,几千年来,都十分注重凝炼。我们用母语写作,一定要严格遵守语法规律、语词特点、语言习惯。精炼的语言,将成为中国特色新诗体的根本特征。
然后应有和谐的韵律。诗是韵文,必须押韵,押全国通用的普通话韵。但这里所说的押韵,不必搞得过分严格。可以是一韵到底,也可以换韵;可以是平仄韵分明,也可以是平仄韵混用;还可以邻韵相通,如此等等。总之,根据诗的内容的表达、抒情的需要,灵活地用韵,而不使押韵变成创作中的一大束缚。和谐的韵律,将成为中国特色新诗体的鲜明特征。
另外篇幅要简短。我们欢迎有内容的长篇诗歌,但更提倡写短小精悍的诗,并使之成为诗坛的主体。诗写短了,写好了,读的人多了,诗的氛围变浓了,诗的繁荣,就有了雄厚的群众基础。简短的篇幅,将是中国特色新诗体的主要特征。
体式也应多样化。中国特色新诗体,落实到创作实践中,如果就那么一种体式,那是根本行不通的。古人作诗填词,虽规矩甚严,但也没有视作“天条”而不敢触犯。拿词来说,在现存的1200多个词牌中,有一半左右,为字数不等的多种体式。例如,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沁园春》这个词牌,就有112字、113字等9种体式。而《洞仙歌》这一词牌,竟多达37种体式。诗的体式,是根据诗的内容来定的,又是根据诗人的爱好与习惯来定的。新诗体与多体式是辩证统一的。多样的体式,将是中国特色新诗体的突出特征。
真正的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基本特征,还有待今后长期的诗歌创作实践来回答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形成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其形成往往比较缓慢。如果要对中国特色新诗体形成历程作一粗略预测的话,我想,能不能用10年左右的时间,即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我们看到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大体框架;然后,再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使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创作走向繁荣成熟,成为人民心灵的呼唤、祖国前进的号角、盛世神州的乐章。
当然,做成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这件大事,是十分艰难的。但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因为中国历来就是一个诗的泱泱大国。我们有3000多年来古体诗歌创作的经验,有近100年来新诗创作的经验,有源远流长的民歌创作的经验。只要我们一一取其长处,加上认真总结新的经验,创建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历史使命,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和我们的下一代人手中胜利实现。与此同时,我还认为,即使中国特色新诗体形成了,许多习惯于用自由体或格律体写作的,照样可以写下去,我们万万不能用打倒现存诗体的办法来推行新的诗体。
(顾浩 江苏省文联名誉主席)
作者:
重阳新韵
时间:
2014-3-2 13:35
当今中国任何新诗体的建立都脱离不开与新韵的关联。都不可能是旧韵的,更不可能是无韵的。新韵诗体就是中国诗歌的未来。新韵兴起是历史的必然!欢呼迎接新韵时代的到来!
(重阳JM)
作者:
水无一
时间:
2014-3-2 21:31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4-3-2 13:35
当今中国任何新诗体的建立都脱离不开与新韵的关联。都不可能是旧韵的,更不可能是无韵的。新韵诗体就是中国 ...
倡导新韵很好,很有必要。但是新韵构不成新诗体,就如同单有琴弦构不成琴一样,新韵律也成不了新诗体,就如同音乐必须发自乐器。另外新诗体当然也可以用过去的韵,也就是旧韵,写好诗并不分用新韵或是旧韵,反而新的体式与新的语言自然会发新的韵律,所以是诗的语体蕴含韵律,而不是韵律成就诗体。
作者:
水无一
时间:
2014-3-2 21:56
重阳新韵 发表于 2014-3-2 13:35
当今中国任何新诗体的建立都脱离不开与新韵的关联。都不可能是旧韵的,更不可能是无韵的。新韵诗体就是中国 ...
这篇对中国特色新诗体的几点猜想的文章,比新韵说对新诗体说的更明白,也明白的多。但是新韵的建设也有必要,也有意义。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