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现代格律诗的第三次浪潮——简评诗人黄淮的贡献
[打印本页]
作者:
水无一
时间:
2014-2-27 17:55
标题:
现代格律诗的第三次浪潮——简评诗人黄淮的贡献
现代格律诗的第三次浪潮——简评诗人黄淮的贡献
鲁德俊
由五四时期发轫的新诗,尽管从一开始就摈弃了旧格律,打出了“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胡适《尝试集》自序)的旗帜,后来艾青又喊出了新诗“散文美”的口号,影响至今;但在新诗发展的历程中,始终伴随着另一条不同流俗的道路,即新格律诗的理论研讨和创作探索。这其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是在新诗诞生不久的上世纪二十年代,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诸人形成的格律诗群体,包括了徐志摩、朱湘等著名诗人。其中最突出的成就便是闻一多的论文《诗的格律》和诗集《死水》,对克服新诗的松散和无序等弊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二次浪潮,是在新中国建立不久的上世纪五十年代,以何其芳为代表的重提现代格律诗主张。其代表作便是何其芳的论文《关于现代格律诗》和诗作《回答》。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关于现代格律诗的大讨论,参与讨论和付诸实践的诗人还有林庚、卞之琳等。
第三次浪潮,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百废待兴的新时期,以黄淮为代表的雅园格律诗派的崛起,将全国有志于建立现代格律诗的诗人和诗论家都聚拢在一起,共商现代格律诗的前途,这在中国新诗史上是空前的。黄淮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组织上,黄淮于1993年与胡建雄、张朔、思宇等发起成立了深圳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并创办了《现代格律诗坛》会刊,任主编。《发刊词》称:“建立并发展现代格律诗,目的在振兴诗运,实现诗的民族化,大众化,多样化。……广泛团结华语诗坛一切老中青诗人。”当时许多著名诗人都参与进来,并发表了有益的见解,他们有公木、林庚、吴奔星、李瑛、丁芒、雁翼、梁上泉等。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曾与江苏高校的几位新诗理论家周仲器、钱仓水、许霆拟议建立一个现代格律诗学会,终因势单力薄,条件不成熟,而未能实现。如今,由黄淮他们变成了现实,真是功莫大焉。如此有组织地旗帜鲜明地倡导现代格律诗,这在中国新诗史上,堪称创举。
二是理论上,黄淮提出了从共律体到自律体的新格律诗理论,即从千篇一律到一诗一律。所谓共律体,不少人主张以音顿作为新诗的节奏单位,于是九言诗便成为某些诗人的首选。黄淮也选择九言诗作为共律体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创作。但他又不满足于此,更进一步去探索千变万化的自律体新格律诗,他觉得自律体写起来特别得心应手。他认为:“自律体主张律随情移,体缘律立,自由创新,呈现一诗一律。诗人可按自己当下的情思脉动,意象的创造,顺乎自然的,顺流地创造某一首诗的独特节律。从而实现因人因时,因情因思而使诗律呈现千变万化,丰富多彩。”(《关于自律体新格律诗的思考》)在这一点上,我与他的格律诗观很相似。1991年我曾与许霆合著《新格律诗研究》一书,提出了新格律诗的两种体系论,即音顿等时停顿节奏与意群对称停顿节奏。前者近于黄淮所说的共律体,后者近于黄淮所说的自律体。2007年我又撰文《新诗格律构型》,着重就意群对称停顿节奏(即自律体)做了五种规律性的归纳概括,包括并列式、交叉式、包孕式、复叠式、提结式(详见该文),意在说明自律是过程,并非各自为政;共律是目的,最终形成定式。关于共律体和自律体的关系,黄淮也说:“一种成熟的‘共律体’往往是由某种‘自律体’,经过许多诗人,甚至几代诗人,共同采用,精心再创造而形成的。自律体是原创的母体,共律体是再创的子体。青出于蓝往往更胜于蓝。”(同上)纵观历史, 古代的五、七言律诗、绝句,从南朝沈约的“永明体”提出“四声八病”到唐朝律诗绝句的成型确立,中间经过了几百年的探索和实践。新诗产生至今还不到一百年,要想建立一种或几种为多数诗人所认可并遵循的新诗格律,也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检验。但经过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这一天可以提前到来。我热切地希望年轻的诗人不妨先来尝试一下这种自律体的新诗。因为自律体新诗的创作过程,不是先有固定的格律框框,把诗人限制在格律框框之中进行有限的活动,而是诗人依据自己诗思的涌动,形成初步的语言形式,然后再把这些诗句规律化,便成为一诗一律,所以叫做自律体。关键在于诗人要有格律意识,才能完成格律体新诗的创作;否则,只会越写越自由,越写越散文化。然而诗毕竟是韵文,与散文分属两个范畴。随便写几句分行的散文,是无论如何不能就算诗的。我一直在思考毛泽东的一句话:“新诗迄无成功”。我揣想,他不会指新诗的思想内容、感情意象,恐怕主要指新诗的语言形式、节奏韵律等。那么,新诗何日才能“成功”呢?可贵的是,如今黄淮的理论和创作,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给我们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三是实践上,黄淮先是在共律体的新诗创作方面主攻九言诗。九言诗本来是闻一多创作格律体新诗实验最满意的一种形式,《死水》即其范本。后来林庚也极力主张九言四顿的“五四体”,并提出“半逗律”,力图使九言诗进一步完善。闻捷在诗集《花环》中作了较多的实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真正大量集中写作九言诗的诗人,首推黄淮。1988年他的诗集《黄淮九言抒情诗》(国内第一部九言格律诗集)面世,集中收入了九十五首九言诗。此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接连又出版了九言诗集《诗人花园》、《中华诗塔》、《人生五味子》、《生命雨花石》、《爱的回音壁》等,使九言四顿成为新格律诗比较成熟的一种体式。这里以黄淮的诗《关于格律的议论》第11首为例:
五言七言又迈向九言
与时俱进拓宽了内涵
此外,黄淮对自己那些从心所欲而创作的多样化的格律诗,他称作自律体。这从他在1986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命运与爱》中的《爱之歌》16首、《致青年恋人》9首以及《幼松》、《大海》、《游云》、《年轮》等诗,已经显露出他对新诗格律的多样化追求的端倪。2000年出版的诗集《魂瓶》收诗150首,已经是较为典型的一诗一律了。请看《有些人》:
有些人比神还神
神办不到的他都能办
有些人比鬼还鬼
鬼不想干的他也敢干
诗中对某些不良社会现象的鞭挞是十分有力的。此诗就其中一节来看,似无规律性;但两节对照起来看,就显现出一种对称的美。再看《风,在吹》:
风,在不断地吹
吹醒了——春绿
吹绽了——夏红
吹黄了——秋金
吹亮了——冬银
吹出多彩的天地
吹出绚丽的人生
风,在不断地吹
此诗借用“风吹”的意象来歌颂绚丽的人生,很注意锤字炼句。首句与末句遥遥相对,是相同的句式。二至五句描写春夏秋冬,采用相同的句式。第六、七句概括地点明主题,又是另一种相同的句式。这种自律诗,不与任何诗相雷同。
还有一些短小的诗,如收在诗集《黄淮哲理小诗选》、《星花集》中的篇什,则是属于微型格律诗,多数诗为每首两行,少数诗是每首三行。
《点之歌》(2005年出版)则是九言诗、微型诗和自律诗的精选合集,是他自己最满意的代表作选本。据悉,黄淮正在编选一本新的诗集《人类高尔夫——黄淮自律体小诗300首》,不日将出版,我们翘首以待。
总之,黄淮是近些年在新诗领域颇有建树、创作颇丰的诗人,是一位现代格律诗的领军人物。他不仅是新格律诗的积极鼓吹者,也是新格律诗的有力组织者,更是新格律诗的辛勤耕耘者。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