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汤养宗先生《一树鸟鸣》,我明显能感觉诗中流露出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儒道佛那里可谓大同小异。在儒家,人是入世的,修行的目的,便是除去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在道家,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天人本是合一的。人是现世的,修行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砸碎加在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在佛家禅宗,人虽是出世的,但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烦恼即菩提”的境界。而这些思想在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中可说根深蒂固,在有意无意间就会自然流露出来。当然,儒道佛的思想不是截然分开的,而往往错综复杂,交融在一起。最典型代表,莫过于苏东坡。
现在,看看汤养宗先生的《一树鸟鸣》从哪些地方来呈现呢?
诗题“一树鸟鸣”就有浓郁的自然气息,且这气息扑面而来,让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应接不暇。诗人不说“一树鸟”(呆板,平实),而说“一树鸟鸣”(别致,诗意),不仅眼能看,而且耳能听,一下就让我们置身于自然的怀抱——树木葱郁,鸟语而花也仿佛跟着香了,似乎在呼唤我们快快回归自然吧。
诗的开首就将“我”与自然联系在一起,这是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前奏。“一树鸟鸣,叫得我血脉贲张”,直接点题,将“我”与鸟鸣链接。“不是花的东西在树上开花了”,不是看见的,而是“仔细听”来的,新颖,令人回味。“不是花的东西”是什么呢?又怎么会“在树上开花了”呢?够人想一阵子的。“开春时节”,点明季节。“我也有点看不住自己”,为什么呢?真可谓扣人心弦,不得不读下去。
那我们就进入诗人笔下的自然——鸟的王国——感悟自然吧。
公鸟与母鸟声音都特别颤,一锅豆粒 / 正在火候中。它们正在做的事我们做不来 / 树上有貂蝉,也有杨贵妃与西施 / 也有吕布与董卓,以及神情黯淡的谁 / 好像几个朝代终于合在一起做相同的事 / 那些不是花的东西正发出花开的声音 / 正宽衣解带,把我们的山河扔在一边 / 也不顾国家正在修改一部刑诉法
诗的最后说“我”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许多良民是不屑去细察这些的”,说明现实中很多人已“不屑”关心自然了,漠视自然了。“只有 / 我这类人会摸一摸身上长不长羽毛”,我们进化为人后反而忘本了,这是应该警醒的,好在还有“我这类人”去关心。“我”“也装出快乐的样子”,说明很痛苦。“仿着发出几声啁啾 / 在咽喉结处,经受一番细心的变调”,可能会发出几声真正的鸟鸣。人与自然交融,合而为一。
这首诗值得咂摸,短小,凝练,隽永。整首诗只有短短的十五行,没有分节,内在的气韵流畅,一气呵成,让人回归自然,能体会到诗人“细心的变调”以期天人合一。
圣歆 发表于 2014-3-14 17:34
借鸟讽喻人世。最精彩的其实是将历史的人物和改朝换代写得奇异。
【再次出现“不是花的东西”,自然是鸟 ...
汤胜林 发表于 2014-3-14 20:36
天人合一——抓住了实质。
子青悠然 发表于 2014-3-15 08:45
诗的最后说“我”回归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天人合一。“许多良民是不屑去细察这些的”,说明现实中很多人 ...
何均 发表于 2014-3-15 10:31
谢谢欣赏,问好!
何华 发表于 2014-3-15 23:54
品读,欣赏,问好!
何华 发表于 2014-3-15 23:54
品读,欣赏,问好!
刘斌 发表于 2014-3-16 07:22
,诗人用人的世界摹写鸟的世界,同样有男欢女爱,同样有爱恨情仇
欣赏佳评,问好!
张无为 发表于 2014-4-27 08:00
人与自然交融,合而为一。值得进一步研究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