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管锥篇:溯源一方文化(长篇散文诗) [打印本页]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7 20:29
标题: 管锥篇:溯源一方文化(长篇散文诗)
本帖最后由 荷语 于 2014-3-27 16:00 编辑

管锥篇:溯源一方文化(长篇散文诗)
文/荷语


“文化被看做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生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组信息”。文化寻踪:追梦沂蒙。
——题记
1
乘舟泛波,溯源一方文化,沿着一条绵绵不绝的历史长河。
历史的潮汐,淘洗着岁月的尘沙。枉自嗟叹那些稍纵即逝的虚光和幻影!
文字如炬,点燃光影。历史写真,古朴典雅。文化典籍,带着儒香韬光,陈列在华夏文化书架。
抛弃琐碎,捧出我不惑的时光,读你,在你经典的字符里安放我干渴的灵魂。
指尖轻点,那些刻录着古老神奇的甲骨金石、竹简帛卷、纸墨文书,幡然从记忆中出土。
2
诞生于沂河流域,绵延于沂蒙山脉,栖居在历史文化村落,山水相依。龙凤文化在这里图腾。
先民们以镰刀的锋芒,以铁锤的力度,以制陶的技艺,焠火多元素,锻造出地域文化风韵。
古老文化植阡陌,通体透着别样的融合之美,华容婀娜,灿若牡丹:
一瓣儒学,一瓣荀学,一瓣书圣,一瓣智圣,一瓣兵学,一瓣释学……每一片花瓣,都有一段神秘的传奇。
你的文质兼美,气息流韵,让尘埃落寞,让时光凝固。
3
崇尚东夷文化与齐鲁文化,博采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释家、兵家等文化思想精华,
以沂蒙山为炉,以沂河为水,以思想为柴,以融合、积淀、升华等程序漫漫熬制,得沉香浓郁。
我顿悟。或许,每一个寻古的眼神都是你的拂尘,拂去落寞,亮出神采。
你赐予我生命的活力,洗礼我眼神的清澈,赋予我思想的流动。
你的高度、厚度和亮度,击中我不惑的神经,占领我知天命的心岛。
读你,诚恳向你交出我蓄谋已久的诗意筹码。
我的思绪,离开荒巢,枝丫或失乐园,绕峰三匝后起飞了。
4
穿越。我在东夷部落领地,拾取到东夷祖先的一些印迹。“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
金戈铁马。战鼓雷鸣。但见涿鹿之战正酣……蚩尤骁勇善战,利兵器,善兵道,历史上战功赫赫。
涿鹿之战,是什么让他兵走麦城?纵观历史长剧,谁主沉浮?
5
号角声声,车銮叮叮,黄旗猎猎,封禅祭天。历代帝王为何“封禅”泰山、沂山?
“泰”字五行属水,“沂”字本身带水。或许带“水”的山,寥若星辰,封禅祭祀,必得膏腴,必得天下?
帝王封禅,是对谜一样的山高水长要冲的礼敬,还是对通天通神长生不老的渴求?
6
纵览。齐鲁文化,既复杂又简约。
潜行在这文化繁缛里,规整智慧,薅得两把关键词条:
一把齐文化:尚霸道,尚道学,尚变革,重工商,比较开放。
一把鲁文化:尚王道,尚儒学,尚传承,重环保,偏于保守。
齐文化以“冲”的姿态求“变更”;鲁文化则以“守”姿态求“稳妥”。
齐鲁文化,扬长避短,融合通达,是沂蒙文化的根脉和不竭源泉。
7
孔子出鲁国,周游列国,布道“儒家”思想,尚“禅让”、“仁礼治天下”。
儒家崇尚“礼仁”,意旨顺应天道、尽善尽性,岂不知亦这会充当霸主立业的隐语?
孔子“车辇”的“礼仁”,孟子“恻隐”的“仁政”,荀子“辞赋”的“礼法”……
是“百家争鸣”,还是“诸侯割据”,把儒家文化流派推向先秦文化的浪尖,推向鲁国周边狼烟沙场?
8
周公“唾手”得鲁文化,“崇仁、重礼、尚德、贵和”。
姜太公“垂钓”得齐文化,“礼法并重、农商同举、义利兼顾”。
鬼谷子“纵横”论兵学,“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诸侯乱,天下乱。一群白鸽左冲右突,无法避开的烽火硝烟,无处投放的橄榄枝。
“仁礼治天下”?“兵学统天下”?谁人在叩问历史?
兵学典籍,卷帙浩繁,著述罕闻,古今卓伦,谁解其中真味?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谁在华夏大地上把兵棋推演的出神入化!
东夷兵学、齐鲁兵学和沂蒙兵学,一脉传承,当属中国兵学的上源。
9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扼住“穷山恶水”的喉咙,扼不住灾荒和战火的毒蛇。
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种下红色火种,灌浇沂蒙血脉,世代薪火相传。
兵刃当头不惧,炮火压胸不怕,寸土必争,蹈节死义,于战火血泊中,挣扎出生的希冀。
一场场战火,把青山绿水中的沂蒙山变成了革命的山。
一滴滴鲜血,把青山绿水中的沂蒙山染成了红色的山。
经过血与火的洗礼,高举一杆血染的旗帜,沂蒙山人成了革命的人。
从此,你便打上了永不褪色的“沂蒙红”烙印,呈现出厚重沧桑之美。
回望你,不经然握一把与腥风血雨有关的词语,便攥出一种兵学的味道。
10
硝烟飘到遥远的尽头。史前的天空,雾棼弥漫。大地上散乱着横横斜斜的离愁别绪。
袅袅不绝的青烟,缭绕在先民们的头顶。脚下是原始洪荒,崎岖野经。荒坟野冢,点点磷火,明明灭灭。
神灵在无边的苍茫中沉睡,枕边丢弃着乱梦零零星星的碎片。
陶仓空了。陶釜在饥饿中煎熬着。先民清瘦的目光,闪过一株禾穗倏忽而逝的影子。
脚,在风雨中跋涉。一点微火,在阴暗的山洞里寂寂燃烧。也许,生命急需一豆火苗的喂养。
朝霞初露,红扑扑光灿灿。花开花落几度春秋。一梦一世纪。
寒武纪。冰冷的世纪。冰冷的夜。冰冷的眼球,冰冷的思考。
纵然有西方巫师的水晶球,也占卜不了古代东方先民冰冷的梦。
走下树来,用粗糙的双手,拿火树燧枝驱赶野兽,拿石块敲打出晶亮的火星。
一块石头与一块燧木,握在锲而不舍的手中日夜钻磨,终于迸溅出奇异的火花。
钻木取火。钻透木,钻透漫长的冰纪,钻透洪荒原始的森林;点亮燧人氏发烫的血液,发烫的眼球,点亮发烫的薪火世纪。一粒火星,一颗火苗,一团火焰,伟大的火,伟大的燃烧,伟大的燧人氏。
11
考古。出土。让沉睡在地下的古董见见阳光。
指尖轻扣。轻扣远古之门,轻扣东夷人制陶的手指,轻扣陶。
制陶匠人在花瓣的图案中在象形的文字中展示陶艺。顶风贯日的陶,盛满制陶者涔涔流淌的汗水和泪水。
鸟的图腾。灵动的陶,在火焰中微笑,在火焰中诞生,在火焰中图腾。
打开一件件陶皿:陶罐里有米,陶壶里有水,有先民们饮不尽的思索、解开解不开的梦和回味无穷的土酒。
一件件陶尊,刻着抽象的鸟纹太阳纹。一个个图饰文字,一个个汉字的雏形,蕴含着祖先的智慧密码。
一件件石器、骨器、玉器,一枚枚蛋壳陶高脚杯,一件陶制横吹管乐器笛柄杯,储满远古时代的光华。
一枚枚石质和玉质的针砭尖头器,静静诉说最古老的针灸疗法。
一匹匹棉、麻、丝绸纺织品,一件件对襟绢衣,绢扇舞,蚕茧书,寸帛绢流。
一枚枚刻骨图案,是考古学家眼里的“指事字”、“写画字”。
一个个现代标签,能否还原一节节历史的真实?
12
历史被封存。我在沂河源头“沂源猿人”头盖骨化石面前,躬身叩拜山东鼻祖。
他粗大的牙齿,咬碎石头,咬碎坚果,咀嚼生肉,也咀嚼数十万年的日月星斗。
他强壮的骨骼,发达的四肢,生猛的胃口,逐渐进化的遗传基因,让他迈出决定性意义的一步:直立行走。
他隆起的颧骨,发达的牙槽,深陷的眼眶,数十万年的注视和咀嚼,餐风饮露茹毛饮血的日子,超乎想象。
13
一枚“沂源猿人”头盖骨,让我敬畏:冥冥之中时光之手持续地握紧一把镰刀,刈割着人类一茬茬的草。
历史长河,烟波浩淼,是一阙浩大恢弘的词,是一首时光机翻唱的蓝水谣。
人的生命在它千回百转的成长、变异、进化的过程中,不过是一次花,一季果,一粒种子的轮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淇水汤汤,悲悯汤汤。人,是来者,也是去者;是主人,也是匆匆过客。
14
沂源县燕崖乡大贤山上。一枚枚三叶虫燕子石,一个个原始的生命形态,静静诉说着寒武纪的光影。
混沌的地球,曾经的生灵的化石:蝙蝠虫、三叶虫,在寒武纪的襁褓里地熟睡。五亿年,漫长一梦!
时间的隧道,光子流星亦如飞尘。我的灵魂寄居肉身,我也是飞尘。
我是唐突造访的客,来自五亿年后的“魔兽”世界,我是一个突兀的圆首长身的怪物。
15
那些形鸟形兽的土陶和青铜器皿,储满古老的音乐和时光的霜雪,刻写着人界和神界、先知或未知的命运。
我在这里打捞五亿年前的三叶虫,打捞五千年历史的沉梦,拣拾晨钟暮鼓抖落一地黄花和落果……
我拣起一些金黄的麦粒撒进五千年的土壤,让它们生根、扬花、吐穗,并最终返回故里,返回先民的陶囤……
16
文化种心田,每一日都茁壮着谜一样的情节和锤一样的叩问。
我在远古至近代文明的沉浮中,探寻破译你的密码。
是谁举起齐鲁文化的盾牌,循着沂蒙山的走势,沿着沂河水的流向,踏踏而行,将沂蒙文化进行到底?
是谁以独特的幻象,撑起沂蒙文化大锅台,将多元素文化字符煮出浓郁的地域文化味道?
17
历代先贤先哲,著书立说,弄潮泼墨,光照千秋。
一代名将蒙恬,击匈奴,修长城,文韬武略;
一代名相匡衡,凿壁借光,妇孺皆知;
一代智圣诸葛亮,娴熟韬略,长于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一代书圣王羲之,铺一张蚕茧纸,时和气润,神融笔畅,遒媚劲健,落墨《兰亭序》;
一代书法家王献之,师承先人,不为其父所囿,独创“一笔书”狂草,墨宝留香;
一代书家学者颜真卿,《劝学》家喻户晓……
一个个关键元素背后的贤达人物,是一个个文化传播的不老使者。
18
沂蒙先民们曾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抵御着一切外来掠夺者。
沂蒙子民正在这里文明开发,开启山门,向世界输送纯朴的沂蒙风。
19
从先秦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元曲清诗,到辛亥白话,建国鸿篇,
浩瀚的文化,在沂蒙山水间,起伏波澜,激荡打旋,鼓浪飞花。
刀光剑影焠火古元素;时代创新催发新元素。新旧元素回炉重生。
那些臆想的意象,扑朔迷离,我该如何描摹你的美你的魅?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3-17 20:33
乘舟泛波,溯源一方文化,沿着一条绵绵不绝的历史长河。
历史的潮汐,淘洗着岁月的尘沙。枉自嗟叹那些稍纵即逝的虚光和幻影!
文字如炬,点燃光影。历史写真,古朴典雅。文化典籍,带着儒香韬光,陈列在华夏文化书架。
抛弃琐碎,捧出我不惑的时光,读你,在你经典的字符里安放我干渴的灵魂。
指尖轻点,那些刻录着古老神奇的甲骨金石、竹简帛卷、纸墨文书,幡然从记忆中出土。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3-17 20:34
荷语锦章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3-17 20:34
沂源县燕崖乡大贤山上。一枚枚燕子石,一个个原始的生命形态,静静诉说着寒武纪的光影。欣赏
作者: 在线灵童    时间: 2014-3-17 20:35
先支持一下,明天再仔细阅读。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3-17 20:35
神灵在无边的苍茫中沉睡,枕边丢弃着乱梦零零星星的碎片。
陶仓空了。陶釜在饥饿中煎熬着。先民清瘦的目光,闪过一株禾穗倏忽而逝的影子。佳句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3-17 20:36
大亮高赏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7 20:36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3-17 20:34
荷语锦章

谢谢荣兴主持人首赏提读,晚上好~·刚刚尝试写长篇,还不得要领,还望老朋友多批为盼~·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3-17 20:38
荷语 发表于 2014-3-17 20:36
谢谢荣兴主持人首赏提读,晚上好~·刚刚尝试写长篇,还不得要领,还望老朋友多批为盼~·

刚刚尝试写长篇----您自谦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3-17 20:38
学习啦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4-3-17 20:39
柔美之作,喜欢
作者: 吟啸徐行    时间: 2014-3-17 20:43
敬佩这样大手笔的散文诗创作!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4-3-17 20:43
精辟
作者: 王弦月    时间: 2014-3-17 21:17
拜读学习老师好诗呀,细赏收获更多,老师晚上好!
作者: 苏勤    时间: 2014-3-17 21:34
赏读问好
作者: 白炳安    时间: 2014-3-17 23:18
品读佳作
作者: 贵州孤独客    时间: 2014-3-17 23:21

穿越。我在东夷部落领地,拾取到东夷祖先的一些印迹。“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
金戈铁马。战鼓雷鸣。但见涿鹿之战正酣……蚩尤骁勇善战,利兵器,善兵道,历史上战功赫赫。
涿鹿之战,是什么让他兵走麦城?纵观历史长剧,谁主沉浮?

大气!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4-3-17 23:57
每个母语都有一肩门,把门打开,你走进去,门内的景色令你吃惊地大叫,当然你并不是有意识的喊他喊我,也不是喊来往门外的行人,可是在你的喊声中,势必吸引正走在门外的行人止住脚步,并沿着你的喊声走进你打开的门内。绕来绕去,藤蔓丛生,是失语期,回帖人的结结巴巴而引起词语的纠葛。问好荷语!
作者: 洪芜    时间: 2014-3-18 07:33
先占个位再细细学习。早上好!
作者: 戴永成    时间: 2014-3-18 07:55
选材厚重,构思恢宏,血肉丰满,情感铿锵,以史阐哲,以人明理,哲思深邃,意境幽深。拜读佳作。期待后章更加精彩。问好!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8 08:25
程洪飞 发表于 2014-3-17 23:57
每个母语都有一肩门,把门打开,你走进去,门内的景色令你吃惊地大叫,当然你并不是有意识的喊他喊我,也不 ...

嗯,多谢程老中肯评点,俺自己也感觉到了,俺所处的失语期或许叫“词汇色拉”吧,想表达这么大的主题的确很不容易,俺再把那些藤蔓好好整修一番……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8 08:27
在线灵童 发表于 2014-3-17 20:35
先支持一下,明天再仔细阅读。

谢谢灵童支持,先不必费劲读了,有些杂乱无章,俺收起来再修改一下~·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8 08:30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3-17 20:38
刚刚尝试写长篇----您自谦

俺说的是真话,一直想整个长篇,却发现那么难~·现贴上来大家批,后续再作修改……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8 08:30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3-17 20:38
学习啦

再次致谢~·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8 08:31
老远 发表于 2014-3-17 20:39
柔美之作,喜欢

谢谢老远老师提读,问好!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8 08:32
吟啸徐行 发表于 2014-3-17 20:43
敬佩这样大手笔的散文诗创作!

谢谢徐行老师雅赏提读,是一次尝试~·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8 08:33
老远 发表于 2014-3-17 20:43
精辟

再次致谢~·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8 08:33
王弦月 发表于 2014-3-17 21:17
拜读学习老师好诗呀,细赏收获更多,老师晚上好!

谢谢美眉编辑提读,早上好!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8 08:34
苏勤 发表于 2014-3-17 21:34
赏读问好

早上好!谢谢~·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8 08:34
白炳安 发表于 2014-3-17 23:18
品读佳作

谢谢白老师提读,早上好!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8 08:35
贵州孤独客 发表于 2014-3-17 23:21
穿越。我在东夷部落领地,拾取到东夷祖先的一些印迹。“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
金戈铁马。战鼓雷 ...

谢谢封老师提读,早上好!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8 08:36
洪芜 发表于 2014-3-18 07:33
先占个位再细细学习。早上好!

谢谢洪芜老师提读,早上好!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18 08:38
戴永成 发表于 2014-3-18 07:55
选材厚重,构思恢宏,血肉丰满,情感铿锵,以史阐哲,以人明理,哲思深邃,意境幽深。拜读佳作。期待后章更 ...

谢谢戴老师惠评鼓励,看见您写长调那么娴熟自如,等俺第一次尝试时,却发现写长篇那么难!后续再慢慢修改……
作者: 贵州孤独客    时间: 2014-3-18 08:47
荷语 发表于 2014-3-18 08:35
谢谢封老师提读,早上好!

写得真的不错,有历史的厚重感,文字穿透力强!
作者: 方齐杨    时间: 2014-3-18 08:50
信息量很大,从远古到当代,文化的历史的人文的。要多读两遍,才能接收的了啊!问好!
作者: 招小波    时间: 2014-3-18 10:37
欣赏佳作!
作者: 老远    时间: 2014-3-18 11:54
提读好诗,学习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24 20:08
贵州孤独客 发表于 2014-3-18 08:47
写得真的不错,有历史的厚重感,文字穿透力强!

谢谢封老师惠评提读,问好~·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24 20:08
方齐杨 发表于 2014-3-18 08:50
信息量很大,从远古到当代,文化的历史的人文的。要多读两遍,才能接收的了啊!问好!

谢谢老师惠评提读,问好!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24 20:08
招小波 发表于 2014-3-18 10:37
欣赏佳作!

谢谢老师提读,遥祝一切安好~·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24 20:09
老远 发表于 2014-3-18 11:54
提读好诗,学习

谢谢老师提读,晚上好~·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