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殉葬与背叛——海子25年祭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庆成    时间: 2014-3-26 00:55
标题: 殉葬与背叛——海子25年祭
殉葬与背叛

——海子25年祭

韩庆成



  这是一个小山岗。11月的时光里,草已经枯萎。远处的松树还执拗地绿成一团,遮挡住我们想看的远些的视线。一条高压线路高高地穿过山岗,不想回答它来自哪里,又去往何处。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的存在,让这个宁静的秋天的山岗,多出了一抹入侵的杂色,像一个异族,深入土地,又刺上蓝天。
  高压线路的下方,有一座简单修葺过的小小墓园。它背向我们,背向这条代表着现代工业文明的高压线张扬的基座,安静地立在下午铜黄色的阳光里。两排不高的柏树中间,有一块一人高的墓碑,上面刻着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
  隔着几块麦田,墓园面朝一个小小的村落——查湾村。50年前的3月24日,查海生出生在这个村庄里。20年后的1984年,他创作出诗歌《阿尔的太阳》和《亚洲铜》,第一次署上“海子”作为笔名。5年后的3月26日,随着一列火车从他的身体上碾过,海子这个名字,便注定要镌刻在中国诗歌的史册上。
  如果没有谭五昌先生的提议,没有他带来的正当其时的“海子诗歌奖”的策划,我的海子故居之行,还会延迟。2011年以后,每年都有诗人邀我去海子的故乡,我都婉言回绝。作为海子的同时代人,作为安徽人,作为一个写诗的人,我一直压制着内心的愿望。在海子卧轨20周年那天,我写了一篇短文纪念这个事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1989这个特殊的年份。正是那一年,我失去工作和不再写诗,随后开始了离乡漂泊的生活。从此要考虑的,是怎样养家糊口,而不是怎样把诗写得更好。那一年,我的诗意生活彻底结束了,而海子,结束的不仅仅是诗意的生活,还有25年短暂的生命。
  至今犹在的切肤之痛是,自那一年开始,很多年轻的中国诗人从诗歌的精神高地跌回现实的尘埃,这样的例证仅我身边就能找到不下十个。当今天我得以站在一个更大的圈子中审视,这样的例证竟然俯拾皆是。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八十年代在结束自身的同时,也结束了中国现当代史上唯一真正具有诗意的年代。
  真正的诗意与激情、渴望、理想、信念密不可分。对自由的渴望曾在几代中国人的血液中燃烧,但唯有八十年代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已伸手可及。此后,对自由的渴望演变成对物质的渴求,诗歌仍在,但诗意已死。
  循着年代的轨迹,我每每在安静的时候寻找与海子的精神交汇点。1979年,海子去北京上大学,开始写诗,大学里写诗的人很多;我去镇上上高中,开始读诗,中学里读诗的人也很多。此后几年,无论是校园里,还是社会上,各种铅印的、油印的、手抄的诗刊、诗报、诗稿,伴随着名目繁多的文学、诗歌群组,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兴起。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以诗会友,都能感受到那个年代独有的诗意的真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交汇点于1983年出现:海子油印了他的第一本诗集《小站》,我与文友手刻油印的小刊《枣乡文艺》,印出第一期。
  对我个人来说,诗意消亡的时间,长达21年。而对于海子,因为他的“突然爆炸”(西川《怀念》),诗意幸运地得以永存。
  正如本文的标题,海子以决绝的方式为诗意殉葬,而我,却身陷比八十年代诗歌振兴更加来势汹涌的自九十年代始的物欲大潮中,一发而不可收,像梦游一样度过了森林法则盛行的20多年,成了诗意的叛逆。我们这些貌似正常的人,我们这些背叛者,已不配同海子这样用生命来维护诗意尊严的人对话。这,就是我迟迟不敢来到这里的原因。
  有人说海子的墓地与他的诗歌相比,显得过于寒酸。今天站在这里,站在迎面而来的夕光之中,我却感到海子墓现在这样很好,它就像海子其人,生在偏僻一隅,弱小,孤独,贫寒,但精神却在时代的最高处,独自舞蹈,随着1989的逐渐远离,却能越来越彰显他的价值。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末,谢冕、流沙河这两位当代诗坛的泰斗人物,都给了海子至高无上的评价。我愿意在这里引用两位老人精简的评语——谢冕说:“海子以后,没有什么诗歌让我们动心了。”(《诗歌始终都是高贵的》)流沙河说:“除了徐志摩、戴望舒、海子少数几个人写的,新诗有多少可以反复读,可以进入典籍的?”(《新诗是一场失败的实验》)
  今天,当人们都在谈论海子诗歌的神性以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温煦情怀的时候,我想提到被忽视的血性,正是这种血性,让海子的人性中有了“突然爆炸”的基因。他曾描绘过一种“暗红色”的血性:“走向我们民族的心灵深处,揭开黄色的皮肤,看一看古老的沉积着流水和暗红色血块的心脏”。他还曾形象地形容这种血性:“生命的火舌和舞蹈俯身于每一个躯体之上。火,呼的一下烧了起来。”海子的三位主要研究者也曾隐约涉及这种血性:骆一禾指出了海子诗歌中“浓密难辨、猛烈集中、质量庞大和咄咄逼人”的“精神氛围”(《海子生涯》);西川直接辨识出“烈火般的复仇”(《死亡后记》);谭五昌总结为“海子诗歌中的死亡意识充分而强烈地彰显”(《海子论》)。在海子卧轨前夕的作品《神秘的二月的时光》中,这种血性有着最为触目的表现:
  噙住泪水,在神秘的
  二月的时光
  神秘的二月的时光
  经过北方单调的平原
  来到积雪的山顶
  群山正在下雪
  山坳中梅树流淌着今年冬天的血
  无人知道的,寂静的鲜血
  (1989.2)
  是的,正是这“无人知道的,寂静的鲜血”,让海子完成了与一个走向堕落的时代的告别。

2014年1月7日 合肥


(, 下载次数: 2)
海子故居前与海子父母和弟弟合影

(, 下载次数: 1)
与谭五昌在海子墓前

(, 下载次数: 2)
与海子母亲合影
作者: 黄牛要舞    时间: 2014-3-26 01:18
自由的渴望
作者: 东海乌石子    时间: 2014-3-26 05:11
海子不朽!诗人万岁!
怀念并呼唤那个充满诗意的激情燃烧的年代!
作者: 石头    时间: 2014-3-26 05:14
25年了。。。。那些人,那些事。。。
作者: 达人老黑    时间: 2014-3-26 05:56
本帖最后由 达人老黑 于 2014-3-26 06:32 编辑

今天的海子
/ 达人老黑

高压线像两根铁轨
永恒海子的墓碑
夕阳、余晖

面朝大海
是山岗的儿女对故乡的背叛
是诗人对家园的背板
他们的歌走不出春暖花开

麦子是今天的海子
留给大地的
生长的
纪念

2014.3.26
作者: 梁树春    时间: 2014-3-26 05:58
唉。唏嘘不止。
作者: 皎月苍穹    时间: 2014-3-26 06:01
有些人走了,他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诗人也要生活,也要奋斗,不仅在诗歌的路上,还要在生活的路上
作者: 西沈    时间: 2014-3-26 06:27
记念海子,等于怀念青春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4-3-26 06:33
诗歌的永恒的纪念碑。
作者: 朱荣兴    时间: 2014-3-26 06:38
殉葬与背叛

作者: 吉尚泉    时间: 2014-3-26 06:42
激荡心胸。
作者: 沙漠的杨    时间: 2014-3-26 07:14
缅怀前辈!作为安徽人!他值得我们骄傲!
作者: 荒原猛士    时间: 2014-3-26 08:04
祝福海子爹妈
作者: 风之子    时间: 2014-3-26 08:07
一晃眼,海子都离开我们25年了;近几年常去青臧高原,在高原星空下,几乎每次都会想起海子《日记》那首诗。
作者: 如花    时间: 2014-3-26 08:10
不学海子。
作者: 张恩浩    时间: 2014-3-26 08:16
诗人不朽,诗歌万岁!
作者: 洛阳牡丹    时间: 2014-3-26 08:19
与诗歌长在!
作者: 小猪漫漫    时间: 2014-3-26 08:20
俺只读过海子的两首诗,喜欢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4-3-26 08:24
祭奠



作者: 王丽颖    时间: 2014-3-26 08:29
有一种死是永恒的活着!
作者: 向晚    时间: 2014-3-26 08:31
纪念海子。
作者: 天露    时间: 2014-3-26 08:50
海子,永远缅怀你,韩总好
作者: 水云生    时间: 2014-3-26 09:13
怀念用生命写诗的人。
作者: 田墅    时间: 2014-3-26 09:13
噙住泪水,在神秘的
  二月的时光
作者: 田墅    时间: 2014-3-26 09:20
却禁不住眼下
三月的掉落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4-3-26 09:31
纪念
作者: 白夜    时间: 2014-3-26 09:41
今天是海子的祭日。让我们一同来缅怀诗人!而我却写不出诗来
作者: 纪开芹    时间: 2014-3-26 09:45
感慨良多!祭奠海子!
作者: 赵勇鹏    时间: 2014-3-26 09:53

清明节前的哀思
——读郁乃小诗《海子——孩子》有感

       赵勇鹏
         
诗人海子已经走了好多年
假如把我们对他的怀念
拧成长长的丝线
可以绕上地球好多圈
今天读了郁乃《海子——孩子》的小诗
我新的感触也油然而生

海子真是个孩子
他知道的东西
比其他的孩子要多
就是不知道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辛酸
是人间最大的辛酸

海子真是个孩子
如果他长到了今天
就不会去亲吻铁轨亲吻死神
而会扼住死神的咽喉
有信心有勇气主宰自己的命运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
风雨难免痛苦难免
风雨来了
就用信念去恭候
痛苦到了
就用意志去交战
这便是我们活着的人
对诗人海子最好的一种纪念……


附郁乃原诗《海子——孩子》




海子——孩子          

        郁乃          
          
          
三月
海边聚满了人
唱着春暖花开的怀念
呼唤一个叫海子的诗人
而这个男孩子
却早已在苍凉的月里
走出城门

春暖花开与他无关
面朝大海也留在岸上
他只是向着远方一直走去
沿着两根冰硬的铁轨
抱着他的诗赤脚回家了

他什么都听不见
他也什么都不知道
他只是个爱做梦的孩子
跟春天的大海有关
跟海上的灯塔有关
跟诗有关          











作者: 海滨    时间: 2014-3-26 09:56
殉道者,捍卫了诗歌的高贵与尊严
苟活者,变换着媚俗的言语与表情

作者: 子青悠然    时间: 2014-3-26 10:05
有一点可以肯定,它的存在,让这个宁静的秋天的山岗,多出了一抹入侵的杂色,像一个异族,深入土地,又刺上蓝天。

一篇非常深刻而又深情的文字!!!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4-3-26 10:27
海子,是一个诗歌的悲情。
作者: 木鱼    时间: 2014-3-26 10:41
海子成为一个符号和烙印。深深印在人们的心里。
大概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海子,和他极具浪漫情怀的诗歌作品。

这个春天,为海子,为更多逝去的诗人点灯。。。。
作者: 黄土层    时间: 2014-3-26 10:52
读韩老师的文章,总能感到一种真诚,大气,严肃,思想,情怀。在缅怀海子的流光里,也在疏浚着自己的过往,在祭奠海子的25年,也在祭奠着自己的青春岁月。比照两个生命的轨迹和走向,彰显和阐明诗意呼唤的未来。与堕落时代的血腥告别和留守对峙,都是人类精神的强者和盗火者。
面对海子25年来的光焰,我们默哀,然后离开!
作者: 段联保    时间: 2014-3-26 11:11
无法摆脱的疼痛
作者: 吴谨    时间: 2014-3-26 11:37
他是用血和命爱诗、维护诗歌尊严的诗人、博大、天真、温和、血性
作者: 敬笃    时间: 2014-3-26 11:39
二十五年了,本该海子五十周岁,诗人的黄金时期啊。追思
作者: 李福说    时间: 2014-3-26 11:45
“我们这些貌似正常的人,我们这些背叛者,已不配同海子这样用生命来维护诗意尊严的人对话。这,就是我迟迟不敢来到这里的原因。”

《致海子》
海子,你睡着了吗
我看见他们又去了你家
拿着相机和鲜花
还带你爹娘吃了龙虾
他们又在研究你的自杀
你年迈的爹妈被囚禁
在一张叫嘉宾席的桌上
只有一杯苦茶
他们在你坟前悲伤,又微笑着照相
老娘的泪眼都不能将聒噪融化
你不是嘱托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吗
可是,他们总以你为马
要不你醒来将他们带走吧

作者: 刘亚武    时间: 2014-3-26 11:58
海子,远去的安庆老乡,他的诗曾给予我孤单时高贵的洗礼!
作者: 阿海    时间: 2014-3-26 12:06
纪念日
——写在3.26

这些年,我常以修梯人自居
远离它规制的棱角,独自一人篡改
它的形状,并刷上赋予的油漆

做一个将死之人何其之难,他要慢慢爬上去
哦,把这梯子靠上屋檐、艾草
已被掏空的穹宇……接下来审视
某种斜,某种坍塌,甚至某种归落成泥

有时候,要扶着已死去的人上去
他们颜色暗淡,渐渐融入梯子,被证明着
死之热烈与深沉

他们的身体,吻合着被制成梯子前
木的印迹,它的树瘤、果实、落叶依然在长
它的心里同样有把梯子被修改
被僵硬地延伸上去

寻找它的意义,只能上去,当他在高处
透过艾草、屋檐、稀薄的蓝天
向下望,人间的桃花早开了……

一个木匠的辛酸,正在大于梯子的倾颓中
被荫蔽,而万物默然,孤独地藏身在
它们哑然的喉间

作者: 那女    时间: 2014-3-26 12:51
海子为诗意殉葬,成就了一段苍凉,也成就了万世的绝唱。
作者: 吉晓武    时间: 2014-3-26 13:10
不死的海子
作者: 冷铜声    时间: 2014-3-26 13:21
八十年代在结束自身的同时,也结束了中国现当代史上唯一真正具有诗意的年代。
作者: 沧海一鹤    时间: 2014-3-26 13:39
本帖最后由 沧海一鹤 于 2014-3-26 13:41 编辑

噙住泪水,在神秘的
  二月的时光
  神秘的二月的时光
  经过北方单调的平原
  来到积雪的山顶
  群山正在下雪
  山坳中梅树流淌着今年冬天的血
  无人知道的,寂静的鲜血

怀念海子!祝福诗人在天之灵安详!愿我们的诗歌沿着海子的精神轨迹,一路放歌!
作者: 白建平    时间: 2014-3-26 14:25
赞美的就不说了。
看着海子父母花白的头发,我忽然感到深深的悲哀,为中国的诗歌,也为中国的诗人甚至所谓的诗人精神,难道非要这样才能守护内心,难道诗意的生活就是把生活的责任留给他人?
作者: 浓墨淡写    时间: 2014-3-26 14:41
楼主的文章很深刻很感动人,今天,怀念海子.
作者: 余秀华    时间: 2014-3-26 15:17
1,韩先生,你的个子很高,我喜欢的品种。
2.我喜欢海子,不是因为他的诗歌,他的诗歌远远没有另外一些人写的好。
3.我爱海子,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感念。
作者: 王法    时间: 2014-3-26 16:54
余秀华 发表于 2014-3-26 15:17
1,韩先生,你的个子很高,我喜欢的品种。
2.我喜欢海子,不是因为他的诗歌,他的诗歌远远没有另外一些人 ...

谁写的好给唯美推荐10首。
作者: 小人鱼在天堂    时间: 2014-3-26 17:22
25年了,仰望和怀念。。。。。
作者: 小人鱼在天堂    时间: 2014-3-26 17:22
一声叹息!
作者: 高作苦    时间: 2014-3-26 17:57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伤感的日子
作者: 时光空壳    时间: 2014-3-26 18:57
进坛的第一篇诗作就是写了海子。   我们的诗人离开已经25年,但是他却活在了一个时代,铸就了一段历史。问好韩老师。
作者: 陈科    时间: 2014-3-26 19:03
沉重悼念海子.韩老师辛苦了!
作者: 荷语    时间: 2014-3-26 19:09
深念海子!
作者: 夏卿    时间: 2014-3-26 19:19
精神却在时代的最高处,独自舞蹈。

精辟。早晨读了一半,来领导检查了,晚上接着读完,感受颇多,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作者: 夏卿    时间: 2014-3-26 19:23
我与海子走在同一条路上

                文\夏卿
1.
他们都叫你海子,知道你叫查海生的少
在你的家乡查湾,知道你叫查海生的多,知道你叫海子的少
你出生于怀宁县高河镇查湾,与我算是老乡
我如今居住在合肥市政务区怀宁路105号,选择与海子做邻居
我们走在同一条叫怀宁的路上
我们是同代人,比你出生稍晚,你15岁离开家乡,我17岁离家
你北大毕业走上政法大学讲台的时候,同年我当上一名铁路工人
你站在麦芒的中心,质问大地的时候,我正被困在山上,打隧道
你曾以太阳自喻,却没能度过一生中的茫茫黑夜,走出黑暗的洞口
我在黑暗的隧洞里掘进,由黑暗走向光明的亮处,洞穿大山

2.
3月26日,是你的祭日,也是我的结婚纪念日
每年的这一天,不知道我是该祭奠你呢还是庆祝我的结婚纪念
每年的这一天,有大批的诗人或伪诗人,去你的家乡查湾朝圣
在你曾经住过的土坯房间,你一生挚爱的母亲,给前来朝圣的伪诗人
一遍一遍地讲述,你的童年你的少年,展示她刚刚结痂的伤口
你活着的时候,我没有读过你的诗,我读你诗的时候你已经死了
你活着的时候,远没有那么出名,更没有人去过你的家乡查湾
你死后你朋友们帮你还债,再把你送回故乡,葬你,在埋骨的祖先傍边
不管你的生日还是祭日,都是你母亲心中永远的痛,诗人心中永远的伤
自你死后,有人说诗人死了,也有人说十个海子复活

3.
六个女子,端坐在海子的诗里,个个鲜活,美丽动人
你的回眸,让海子坐在山楂树下彻夜难眠,远望祁连山忧伤
惆怅的月光下,听青稞在寒风中歌唱,诗人
今夜不关心粮食,不关心诗歌,不关心人类,只想你,姐姐
海子将最美好的诗,都献给了六个女人,这红尘中的劫啊
被海子爱过的女人是幸运的,她们一生住在海子的诗里,青春飞扬
已有人誓言,要做海子来生的情人,给他生十个海子
那些敬仰你的痴情女子,一茬一茬地来,临走时采一簇你坟上澎湃的蒿草
海子一生钟爱的六个女子,我要把你们从海子的诗里解救出来
让她们参加非诚勿扰,一个一个嫁出去,这也是海子遗书里的交代

4.
我有一本《海子诗选》,每年回家的时候,读或不读,我都要擦试诗上的灰尘
偶尔也会在飘雪的夜晚,边品茗,边感受诗人心中的波澜
一生潦倒,你在昌平狭小的出租屋里,写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的唯美诗句。看诗人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痛不欲生,我无能为力
农民种植稻谷,而你种植诗歌,像农民翻晒稻谷拣出秕谷,诗人也应经常翻晒诗篇
在和平的年代里,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我要选择
英雄与小丑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做一个人,与你走在同一条路上
不苟且,不偷生,用我劳动的双手,建造家乡的屋顶
同样选择低空飞翔,是为了生命的续航和保持诗歌的热度
今夜,我在草原的清辉下,燃一柱清香,等你来访

5.
以梦为马,我走过你在瓦砾废墟上建起的诗歌城寨和祖国的稻田
我抚摸你诗歌中闪光的石头,尝试着站在你的高度体会你生命中的盐和马匹
喂饱诗人的月亮,没能驱除你心里的光斑和阴影,你终于带着芦花的骨头,回到故乡
从此岸到彼岸,生死的渡口,如果我与你擦肩,我要把你带回强大的内心
不管是用秋风还是春风,做剪刀,修剪你荒乱的胡子,修剪你落魄的诗魂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站在草原的中心,诗歌的边缘,质问诗歌
云雀在空中给大地献歌,那么诗人呢,应该对谁歌唱?诗歌不能仅停在云端,一直从云端
俯瞰生活。我从阳光里走来,我要将你高举的火焰,带过冬天,再带回春天,不熄
海子啊,如果你是用死来唤醒诗人的觉醒,那么我以诗歌的名义,呼唤
一个海子,与十个海子,千万个海子一起醒来
                                  2013.7.28深夜~29日晨

-------去年重读《海子诗集》后,并以这首诗重返已经离开18年的诗歌。
作者: 宫白云    时间: 2014-3-26 20:41
给流派网微博荐读。。。
作者: 无领地诗人    时间: 2014-3-26 20:45
本帖最后由 无领地诗人 于 2014-3-26 20:48 编辑

泪也没有了,背对着
血泊夕阳铁轨,让我们高颂
面朝大海,鸟语花香……
作者: 状发子    时间: 2014-3-26 20:50
走在海子弃下的日子
作者/状发子

我不像海子
来到大海边很久了
没有见春暖
也不见花开
有的倒是
一大堆旋转的沙子
沉重地盘绕全身
一只一只鸟
悲沧地离我而去



作者: 露萍    时间: 2014-3-26 21:08
怀念海子,感谢他用短暂的生命为诗歌擎起一面永恒的旗帜!
作者: 浅眉秋水凉    时间: 2014-3-26 22:38
怀着回望的心情,读韩总这篇文章。读到一个激情依然的诗人对一个早逝而不朽的诗人的感念。此情此思,乃至对中国诗歌的解剖,皆为精准。关于海子,我每年都会读到相关于他的许多文章,并且经常重温他的经典诗句。韩总的这篇文章,不仅让我读到了他眼里的海子,也使我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春天又一次感叹。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专门寻找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各种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并从中汲取营养,学习那个年代文学人的精神与梦想。我感叹,那个年代的文学人对文学的虔诚和真心的热爱;我感叹,那个年代中国文学的纯粹和崇高;我感叹,那个年代文学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以及对民众的影响力;我还感叹,现今的文学与文学人越来越被物质化,世俗化。
这些感叹之余,我想说,文学不仅需要热血,还需要文学人特有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文学的脊柱,也是中国文学复兴的核心动力。这种精神,只存在真心热爱文学、视文学为生命为神灵的文学人的内心。这种精神,不是拉帮结派、搞圈子者能够拥有的,更不是心怀功利的伪文学者能够具有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诗歌写作是诗人与自己心灵亲密接触的一个过程。诗歌的责任,与诗歌的写法是一致的,以小见大,只有先拯救自己的灵魂,才能拯救这个下滑的社会和浮华的人心。
作者: 紫藤晴儿    时间: 2014-3-27 09:56
看了想哭!
作者: 黑光    时间: 2014-3-27 10:07
《浩荡的思想坟头》
                                        文/黑光

孩子死后,孩子活了
在浩浩荡荡的思想坟头
一只鹰洗劫了太阳,
一只蟋蟀奏响了大海。

宏大,辽阔,奔腾,谁被点燃?
寂静与涅槃,谁被点燃?
风铃和鸽哨结伴而至,
我带着我的钟槌又走向大海。

2010.7.19
作者: 黑光    时间: 2014-3-27 10:08
《亘古无生死》
                      ——纪念诗人海子

二十五年前的今天
撇给山海关的身子散去余热
凝住了两条平行的铁轨

他走了。按他诗里的说法
是“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
从此,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仿佛阳光和云彩恒定地包裹着
这颗蓝色星球。仿佛永年永夜
有人沉睡天空,亘古无生死

2014-3-26草
作者: 黑光    时间: 2014-3-27 10:18
《雪人之遁》
                        ——纪念诗人海子

     
    过去的二十几年,有几个冬天特别冷。

    在连续捱过几个寒冬之后,选择在一个初春的早晨,走向离海很近的山海关,海子以他独有的方式,绝决了他所深爱的诗界与世界。

    他走得时候,太阳曾离他很近。然而,残酷的生物钟链条,似乎绷得更紧,人子来不及等待光明莅临,便把身体交还给了大地。接下来的春寒和夏季——有许多人感觉得到——仿佛比海子的冬天还冷。这年,我拟定了笔名黑光,准备终此残生前,写出满意的韵文句子,留给甲骨和钟鼎文的华夏,和东方,和奥林匹亚山的诸神之庙。

    接下来的又一个初春的傍晚,自北师大毕业的诗人伊沙携几位小兄弟光临蔽舍。时间是约定的。生活邋遢的主人,这天把地拖净,以示欢迎。伊沙到访,是因了上海的朋友郁郁、默默把与芒克等人合编的《汉诗》寄到了舍下。取走属于他的那册后,我们又来往了几回。那时,他住外院的一栋旧楼的底层单间,周遭黑黢黢的,楼道更黑。我们的交谈,基本离不开诗歌,用现今网络的话讲,这是“链接”大忌。

伊沙喜欢谈《一行》——他最初的发诗园地。留美“今天”派诗人严力在操持这家民刊。二位似有神交,互为欣赏。交谈中,可以感觉得到,他对韩东和于坚有仰情,并有超越之心。还坦陈:他每夜必完成一篇以上诗作;不完就不睡。

    窃以为,遇见了位苦吟高人,其形憨,思敏,才气饱满;耿介和率真处亦很讨喜、敞亮。然鼎簋各异,山峦有别,谁也不会介意谁。于是,什么话都可讲。他天天有诗,每诗可以锤炼、组装、修改50遍(让人想起了唐人贾岛)。我偶尔有韵,每韵皆有感而发,一气呵成;没感觉了,可三个月不置一词、一字。

伊沙还每每谈到海子,说海子作品尚处在习作阶段。听后,我不接话。应该承认,这话激伤了一个读者。
    “习作阶段”——说对,也非。斯人长已矣,生者却能睡、能饭、能干,且能激愤不已。以为被谁抢了先手。有人对海子死后成名,甚为怒气。还能再说什么?逝者总被活人折腾。公平,有时也会对砝码生气:你不属于重量。

    我想说的是,海子作品败笔不少,却丝毫不减弱他优秀的成色。如《询问》只短短10行:在青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一种愿望/一种善良/你无力偿还/你无力偿还/一颗放射光芒的星辰/在你头顶寂寞燃烧。如此悲绝及创意的文字,当今汉诗文本能企及的也数不上几首。事实上,诗的好坏,技巧还在其次。好的文字,或曰刺疼眼球和心的诗文,多是在悲惨命运下写成的。从屈子到李后主,概莫例外。伊沙成名作“饿死诗人”以及“结结巴巴”,是那段时间鲜见的好料,可以为他鼓掌了。但放到今天,能否写出同样水准的东西,深表怀疑。

    海子,肯定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诗人之一,凭他的几首短诗和一句遗嘱“我的死与任何人无关”已足够。海子走后,麦子泛滥,伊沙愤之,吾亦怒之,就此而言,我们一致。后来,我写了“文明时代的草包”,发在省文联的《新大陆》季刊上。这里只表上阕:

麦子扑天盖地
城市东倒西歪
有朝一日
饕餮大口
呕出如牛的蚊子
四处追杀你们
里外围歼你们

你们   一群文明时代的草包
大包小包
装满自己
贩卖自己
卖声中
人类的赝品发出恶臭
精子卵子
统统晕死过去……

    其实,在见伊沙之前,我已经写出了悼诗“雪人之遁”,想以此为了结,今后离开诗歌远点:它太脏,太恶心。

    与伊沙分手后,我有直觉和预感:一是,马上出个人诗集,最迟明年,出了也是白出,只作为纪念,证明自己曾达到的高度。二是,伊沙的功名心及苦吟已昭然,即使永远呆在体制外艰难的写作,凭其体力、智力和坚忍不拔的努力,不出10年,必将张扬大陆,乃至域外。

    这些直觉和预感,后来一一变现。

    1991年冬,黑光诗选《雪人之遁》出版,然后绝版。集子内有长短韵句80余首。选悼诗“雪人之遁”作书名,一为海子,二为自己。我们生不识,但去天堂后必相知。全诗如下:

1、

你喜欢雪的时候
就变成了雪人
乌黑的雪人
有一双乌黑的翅膀

那天你飞走了
不吭一声地远远飞走了
留下那只尾随你多年的白狐
在原地空空地等候
也许今生今世
也许亘古永久

2、

那里是无名之地
开满无名之花
远道的客人端坐其中
口里念念有辞

果子应念而生
一枚鲜活的果子
远道的蜜蜂端坐其中
口里念念有辞

花儿应念而生
一朵艳丽的新花
她开在无名之地
静养在无名之中


3、

你去了那里。
或者,你将去那里。

那里——
踏进归宿地前的最后一站。

那里。

月食之夕。
女王途经那里。

我看见洁白的阳光浮动。
一个孩子融化了
面貌十分像你。


    公元2007年夏,或者秋,伊沙去荷兰鹿特丹领回一个国际诗歌大奖,并因之惹出一些麻烦。对此,他人犯不上怀疑,更不必发生兴趣。诗人以及诗的好坏,是这个时代看不见的。狄金森、荷尔德林、曼杰斯坦姆——这些诗歌星座上最为光亮的几颗,生前都是极其黯淡的,如深谷里的百灵鸟,曾歌唱着,独自。



2008年11月21日凌晨草

作者: 黑光    时间: 2014-3-27 10:48
八十年代在结束自身的同时,也结束了中国现当代史上唯一真正具有诗意的年代。
作者: 蒙马    时间: 2014-3-27 10:51
文章读心庆成炬/青山留冢海子瑰。
作者: 半纳    时间: 2014-3-27 13:01
怀念海子!
作者: 如月之月    时间: 2014-3-27 14:56
八十年代在结束自身的同时,也结束了中国现当代史上唯一真正具有诗意的年代。赞同~!
作者: 张智    时间: 2014-3-27 16:29
 真正的诗意与激情、渴望、理想、信念密不可分。对自由的渴望曾在几代中国人的血液中燃烧,但唯有八十年代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已伸手可及。此后,对自由的渴望演变成对物质的渴求,诗歌仍在,但诗意已死。

作者: 亚拉索    时间: 2014-3-27 21:19
海子已死,春天已结束!
作者: 孙成龙    时间: 2014-3-27 23:16
缅怀诗人
作者: 韩永忠    时间: 2014-3-27 23:17
海子,海子,海子。
作者: 冷剑无双    时间: 2014-3-28 11:28
海子(1964年3月24日-1989年3月26日)(一说3月26日),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的高河镇查湾村,中国当代诗人,中国政法大学教师。1979年以15岁之龄进入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后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他是中国20世纪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其主要作品有:长诗《但是水,水》、长诗《土地》、话剧《弑》及约200首抒情短诗等。其被流传最广的诗句是“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是真正完成中国近代诗歌改革的第一人,中国本土的田园现代诗人。
作者: 冷剑无双    时间: 2014-3-28 11:29
答 复


麦地
别人看见你
觉得你温暖 美丽
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
被你灼伤
我站在太阳 痛苦的芒上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作者: 通浑    时间: 2014-3-28 19:40
《米琪卡露——海子25周年祭 》


我想写完最后一首诗去被窝里睡觉。

米琪卡露,我们在被窝里钓鱼,

嘴巴里含着银光的钩子。

我们什么都不做,或者傲慢地撒谎,

指着星星的头,

《一千零一夜》一页又一页,翻过去!

不管石头做的马,

在运输丝绸的路上走到夕阳消没。

米琪卡露,我们饿了,

——一瓶黑色的葡萄酒。

来一个字,从《兰亭集序》上扣一个下来,

随手捞一个音符。

米琪卡露,我梦见一片面包散发出热气,

你的大脑能不能贡献点奶酪?

我们钓鱼,嘴巴里含着银光的钩子,

摇荡着,穿过下一道门。
作者: 王运用    时间: 2014-3-28 20:36
五月的麦地三月的海子
                ----------海子25年祭

  文//王运用


三月。海子躺在潮湿的故土上

天堂里的流水的声音

像一片菩提树叶在颤动

海子啊,你要到什么地方去?

众神舞蹈。你的春天的韵律

弥漫于太空,大海响起涛声

五月的麦地。诗人们站起来

点亮自己的诗歌,各自背诵

相互拥抱。然后一声一声地咳嗽

留下呜咽。诗歌焚烧之后

大地和火焰挽留了它们

村庄的流水布满中国诗歌的哀伤

我孤独地一人坐在五月的麦地

怀念孤独的海子

今晨,我看见一群灰白的鸟

正从上空迂回穿过


作者: 亿华    时间: 2014-3-29 07:25
学习韩总佳作!
纪念海子的一块里程碑!
诚挚祝福,春天好!
作者: 江南子    时间: 2014-3-29 18:31
读韩庆成老师《殉葬与背叛》,心中有种隐隐的痛,为海子,为诗歌!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4-3-30 09:34
四分之一世纪之后,春天的纪念!
作者: 王兴永    时间: 2014-3-30 18:08
文章写的很有力量,中国自海子死后,诗已经死了,诗人却还在苟活着。
作者: 我是圆的    时间: 2014-3-31 07:05
正是这“无人知道的,寂静的鲜血”,让海子完成了与一个走向堕落的时代的告别。

作者: 雨蒙蒙    时间: 2014-3-31 10:01
海子——上天赋予人类的诗歌精灵
作者: 逮吗说吗    时间: 2014-4-1 11:07
[礼物][礼物][礼物]
作者: 鹤鸿    时间: 2014-4-2 09:06
缅怀海子!
作者: 一千零一傻    时间: 2014-4-2 11:34
看到海子妈妈也看到韩老师了,祝福都好。
作者: 兰苓    时间: 2014-4-2 22:39
明净的季节,更适合缅怀。
作者: 韩林子    时间: 2014-4-3 08:21
钟子期和伯牙

你的草庐 还这样寒碜
一地冰冷
清风成你的化身
似仍触摸着那段弦音

我来看你 我是千年前的
那个人
那个人来看 千年前遇过的
知音
遥遥千年而来
没有谁比我意志坚定

密林深处 我的心仿佛听见
溪水流过踏去的脚声
就鞠一捧清澈的心水
端着那高洁的心灵

不要躲我
我现在已是一介平民

作者: 兰心语    时间: 2014-4-3 09:15
生活好一点的时候,便会想着写一些文字。血性使然。


让人感动的文章。
作者: 徜徉    时间: 2014-4-7 00:17
感怀中……
作者: 庞广龙    时间: 2014-4-7 09:04
真正的诗意与激情、渴望、理想、信念密不可分。对自由的渴望曾在几代中国人的血液中燃烧,但唯有八十年代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已伸手可及。此后,对自由的渴望演变成对物质的渴求,诗歌仍在,但诗意已死。
作者: 覃可    时间: 2014-4-7 19:14
本帖最后由 覃可 于 2014-4-7 19:15 编辑

今天,当人们都在谈论海子诗歌的神性以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温煦情怀的时候,我想提到被忽视的血性,正是这种血性,让海子的人性中有了“突然爆炸”的基因。
拜读好文,怀念海子!
作者: 瘦梅子    时间: 2014-5-30 18:29
太珍贵了!
作者: 燕子飞    时间: 2014-5-31 08:46
浅眉秋水凉 发表于 2014-3-26 22:38
怀着回望的心情,读韩总这篇文章。读到一个激情依然的诗人对一个早逝而不朽的诗人的感念。此情此思,乃至对 ...

同意。
作者: 小陶    时间: 2015-3-8 21:56
噙住泪水,在神秘的
  二月的时光
  神秘的二月的时光
  经过北方单调的平原
  来到积雪的山顶
  群山正在下雪
  山坳中梅树流淌着今年冬天的血
  无人知道的,寂静的鲜血
作者: 渔阳放歌    时间: 2015-3-8 22:48
海滨 发表于 2014-3-26 09:56
殉道者,捍卫了诗歌的高贵与尊严
苟活者,变换着媚俗的言语与表情

好死不如耐活着 诗歌算什么东西 嘿嘿
作者: 渔阳放歌    时间: 2015-3-8 22:52
敬笃 发表于 2014-3-26 11:39
二十五年了,本该海子五十周岁,诗人的黄金时期啊。追思

海子写不出好诗 是因为吃不饱饭 吃不饱饭不好好干活 死了给谁看----- 人肉炸弹
作者: 海滨    时间: 2015-3-9 14:25
渔阳放歌 发表于 2015-3-8 22:48
好死不如耐活着 诗歌算什么东西 嘿嘿

或许生命真有不能承受之轻。封建时代,国人有“乱离人,不及太平犬”之说。可是今天,若要苟且活着,蝇营狗苟,真不如有尊严地离开。这世间,人来一遭,只是为了爱与尊敬。
作者: 松果落    时间: 2015-3-12 07:05
敬仰海子!
作者: 曾正贤    时间: 2015-3-12 08:13
怀念天才诗人海子。问好韩老师!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