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人西川谈诗歌“式微”:读者有自己的选择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4-3-31 20:36
标题: 诗人西川谈诗歌“式微”:读者有自己的选择
诗人西川谈诗歌“式微”:读者有自己的选择

       据文化中国-中国网 2014-03-31消息(上官云)近日,由著名诗人西川和北塔共同翻译的《米沃什词典》由广西师范大学理想国出版。29日下午,西川与北塔在北京举行读者沙龙,畅谈米沃什的作品内蕴以及东西欧文学的不同之处。西川表示,自己对诗人米沃什十分敬佩,“米沃什这样的作家没有在一个永恒的高度上写作,而是诚实的描写自己的生活和居住的世界。”同时西川坦承目前诗歌的确已不太流行,成因是多方面的,“但如果读者开始抛弃诗歌,那一定会有自己的选择。”

       谈米沃什:追求秩序感诚实描写自己的生活

      已故波兰知名诗人米沃什一生著述颇多,他的写作跟巴尔干半岛的历史、现实、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这些使文学成为一个有重量的东西,并在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北塔直言,他十分佩服米沃什在作品中处理高度复杂社会关系的能力,这点很多思想家都难以做到,却得以在米沃什的诗歌中表现的更加卓越,“米沃什是一个追求秩序感的作家,《米沃什词典》就是他的成果。”
       由于曾经经历过冷战的大格局,米沃什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东西欧交融的特点。北塔说,米沃什需要在冲突的夹缝中求生存,但他能够在这种冲突中找到平衡,并用诗歌艺术村求化解冲突的可能性,最终将之呈现在作品中。
       而在西川看来,东欧作家在写作上有一种封闭性,而西欧作家的作品却是敞开式的,这种现象的成因则杂糅了地理、宗教等各种因素,“米沃什这样的作家后来开始处理20世纪后半叶东欧文学的经验,不在一个永恒的高度上写作,而是诚实地描写自己的生活、居住的世界。米沃什说过,我保持我来自一个小地方的人的身份。这样以东欧的视角看待西方,非常有趣。”
       “东欧的一些作家并无名气,但当你真正深入阅读他们的作品,你会发现他们的创作十分优秀,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清洗了我对西欧文学的阅读,让我看到一个更丰富的世界。”西川称。

       谈诗歌“式微”:读者有自己的选择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诗歌日薄西山”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也成为文学界难以回避的一种现象。西川坦承,诗歌确实存在这些问题,原因则是多方面的,“但如果读者开始抛弃诗歌,那一定会有自己的选择。”
       西川进一步解释,所有读者只对自己当时的阅读感受负责,而写作者则甚至需要对作品的上下文都拿出一定的态度,“部分诗人在阅读大量作品后,会觉得对一件事物会有另外一种写法,但这对普通读者来说可能不太适应。”
       将这种解释推及到世界诗歌,西川认为,目前中国人有不少对世界的看法都是通过英语得出,包括了解米沃什这样的作家,消息多数都源自西方。这就意味着一种“过滤”,而部分中国人对待一些事情缺乏“中间状态”,对外国人的某种尊敬几乎到了可笑的程度。
       西川表示,如果真正想要看到和别人不同的东西,就需要挪动自己的脚步,获得异位思考的“点”重新看待问题,“我不太愿意使用‘独立思考’这样的词。目前社会中历史、文化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思考的出发点不同,导致大家进入不同的逻辑状态。”西川说,这样一来,自然难以求得认识问题的一致性。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