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做诗人,要首先避免成为社会的沉重 [打印本页]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4-1 11:02
标题: 做诗人,要首先避免成为社会的沉重
本帖最后由 金川诗歌 于 2014-4-18 10:06 编辑

做诗人,要首先避免成为社会的沉重

1

一首成熟的诗歌,给人以安静,能使悬浮在空中的心,突然落地,给读者以脚踏实地做人的安适。
或者一首成熟的诗,会给读者以如释负重的感觉。仿佛,在这首诗中,读者找到一个突破,能发现自己生活的沉重根源,并找到一个放下沉重的启迪,甚至是找到一种成功地放下沉重的模式。
这是因为,能写出这样的诗歌的诗人,首先寻找得不是诗句,而是寻找活着美好的真实感觉。
诗人在寻找活着的真正的意义的过程中,获得灵感,写出轻灵的诗句。
诗歌的本意,就是使诗人首先获得解救、解脱、解放。首先,不再是社会的沉重,而成为消除社会沉重的人。

2

许多年轻的诗歌爱好者,喜欢海子的诗歌,喜欢海子诗歌里的那种痛苦绝望的抒发,其实那种抒发,还不是成熟的模式,因为读过海子的诗歌,会感到诗人活着太痛苦,太沉重,连自己都无法获得解救怎么给社会以解救呢。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进教科书,被许多人所知。其实读过这首诗,甚至编写教科书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一首充满想象的诗歌,是一首自欺欺人的诗歌。
一个诗人,把活着美好寄托在想象的明天,想象本身就是假象,再放到明天去实现,那么可见这个诗人的今天,是多么无奈,多么可怜。
诗歌越是写自欺的东西,越会使诗人失去面对现实的勇气,甚至会对现实出现恐惧。而这一切都是诗人自身的沉重,而不是现实的真实。
当一个诗人自身的沉重,越来越向自己想象的、自我狭隘的空间倾斜,而不能自拔的时候,那么与现实的距离会越来越远,这个诗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失去活下去的力量,只好陷入假象的模式里,最后在假象中枯萎而死。
以海子为例,可以解剖许多年轻的诗歌爱好者,把诗歌当做一种想象的模式,钩织一些虚假的想象为诗句,堆砌一些花里胡哨的诗句,似乎就具有什么现代性,其实是自己欺骗自己,再发表出来,就会误导他人,使诗歌成为一种毫无用处、反而有害的东西。
诗人要首先消灭自己的空想,用艺术消失空想,而不是用自杀结束生命消灭空想。
消灭空想,是诗人安身立命的第一步。因为诗人的空想与想象,越严重,越会在诗歌里沉淀为看似绚烂的句子,而在读者面前,就会成为不知所云的东西,给人无形的压抑,让读者会更加不知所措,所以就会给读者一种加重负荷的读后感,而这种感觉会迫使读者最终远离诗歌。
我认识的一位叫庄子吟的诗人,他有一句诗歌评论的名言:“读者不是垃圾桶,不需要诗人把自己的垃圾随便塞。”

3

美好的诗句,来自真实的人生体验,需要挖掘。诗人要摆正自己的姿态。摆正姿态的过程,就是艺术实践的过程,就是创作的过程。不要把摆正姿态与写作分离开对待。
在诗歌这个模式里,诗人的一言一行都是艺术锤炼。
诗意的美好,运用不好就是诗意的沉重。诗人一旦不屑于对自己言行的锤炼,就会把精力集中于写,集中于想象,集中于编造,而这正是毁掉诗歌的致命根源,产生沉重的根源。
诗歌无法脱去纯真二字。而纯真二字,是在诗人一言一行生活的实践中进行检验与锤炼,纯真才会具有活生生的价值,这就是诗意,给社会以减负的诗意,而不是给社会加重的诗意。
自认为自己很纯真,依靠这种纯真,再通过想象写出的诗句,实际是对自己稚嫩的、不成熟的纯真,不断的肢解与残杀。而这种艺术行为,反映到诗歌作品里,就是给予读者的莫名其妙的沉重。读者,在读这些诗歌之后,感到为诗人担心,为诗人的痛苦而惋惜,为诗人的活着的状态而可怜。
这一系列感觉就会加重读者自身的沉重,最终使读者感到诗歌是一种恐惧的东西。
这样诗歌,就会不断背离诗歌本原。

4

年轻的诗歌爱好者,不要在意你写出什么,而要在意你在写的过程中,通过写这个模式,是否真正看到自己与现实的不融洽,自己与现实的不同步,自己甚至就无力驾驭现实。
这就是诗歌的价值。诗歌首先叫你懂得一个觉醒的开始。
当你在接受到这个警觉,你将不断沿着这个方向,获得自己与现实交融的可能,最终获得一种驾驭能力,这就是最高的诗意。此时,你就会掌握理想的诗艺。
此时,你将洞悉成为诗歌大师的秘密。

5

写诗,是做人的比赛,比赛谁在做人路上,活的更轻松。轻松,是这个人们活着普遍感到沉重的世界上,最罕见的财富。
诗人,是这个财富的第一发现者。
我们在公园里,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那些获得轻松自在的普通的人、无名的人、大多数人,其实他们是真正的非专业诗人。他们是客观诗人。
而我们说的诗人,是指主观诗人,是指善于用文字与语言,把生命获得的轻松,进一步进行挖掘,成为非肉体直观消化的资源。这种资源,使人的存在,跃入一个非肉体可以抵达的疆域,使人的存在模式,进入更高级的状态。

6

一个诗歌评论,在评价一首诗歌的时候,首先要读出一般读者读这首诗的感觉,其次要读出作者写这首诗的真实感觉,最后要读出这首诗还没有、或者已经抵达诗歌本原要求的感觉。
那么,这个诗评才具有评价的意义。
诗评要越过老师批改作文的模式,越过学院模式。老师批改作文的模式升级之后,就是学院模式。这种模式已经远远落后诗歌的发展需要。
诗评,如诗歌一样,是活生生的再创作。
优秀的诗句,在真实的感悟之中,才呈现诗意光泽,会给阅读者轻盈的绽放,会觉得这些诗句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似得,难离难舍。
而在没有真实感悟的诗歌之中,有的诗句,依靠想象,也具有优秀的感觉,但是读后,觉得沉重,不舒服,甚至想远离,害怕误入歧途似的,好像在陷入一个不高明的陷阱似的。

7

诗评是拨云见日的艺术。因此,会化解一首诗的沉重,让读者看到诗歌的沉重,抵达作者尚未抵达的疆域。
在一个成功的诗评里,有三个受益者,首先使诗评者自己,其次是诗歌作者,最后是读者。

8

而人心叵测。而人情大多如此,隐恶扬善则喜。
然而能从一篇优秀诗篇之中看到自己之恶,而喜悦的人,不是未来的诗歌大师,又能是什么呢?!
而闻恶则恼者,乃把诗歌这种轻灵,当做一种沉重背负,不但加重自己的沉重,更加加重社会的沉重。这种人是使社会越来越沉重的又一个祸害!!!
写着诗歌祸害社会的人,不是在圈子里随处可见么!
因此诗歌圈子,一如现实,并非纯洁的避难所,乃现实的又一个修炼地。
真正的诗者,以锤炼为己任,以锤炼为轻松。然而,这得益于,必须抵达诗歌的本真。

9

做诗人,一生的任务,似乎就是解剖自己,就像打开一个包袱、必须了解包袱之内所包着的物事的用途以及价值,去理解自己的五脏六腑存在的用途与价值,一旦获得了解,就获得人生的轻松。
轻松不是一种生理与心理感觉,是一种赖以生存,赖以获得安如泰山的秉性,在诗歌里叫做诗性,在生活里叫做人性,在大自然里叫做神性、天意。
秉性是自我的产物,永远不可能成为他人的产物。但是秉性,如小太阳,可以照耀世界。

10

一个诗人,对做诗人没有把握,充满狐疑,自然会希望获得别人的理解,但这是错觉。诗人,是世上活着最自信、最清醒、最冷静的人,诗人必须首先获得这三种感觉,那么自然就会被人信服,不信服也不行。
这三种感觉概括诗人的秉性的形成,是秉性的外在表述。而秉性的内在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的存在,诗人一生用全部的创作,来构筑这个内在,发展这个内在,延伸这个内在。因此,构成诗歌的复杂性。
让人信服,必须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这样获得的名望,才没有疑惑。只要存有疑惑,那么即使获得名望,也是不堪一击的、摇摇欲坠的、经不住检验的东西,不值得依赖,也终将无法依赖,个人无法依赖,对众人是祸害。
民间有谚语:求人不如求自己,就是这个含义。

11

轻松,既是诗人生存的依赖,也是表明诗人成功地获得自己的依赖,并在诗歌中构成诗意一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但是给予读者的,永远是释然,或者是安静从容的分享。

假大空的轻松,充满伪善的可怜。这种轻松,会抹杀读者对疼痛、绝望、悲伤、死亡,等诗歌意象(诗歌意象,就是人类现实的、人生的、普遍的情感形式与情感反映)的研究,认识,会阻止对这些意象的再认识,再钩织,再发展,使这些意象成为人类情感继续升级的阻力。
而带着童真时代幼稚气息的轻松,会使诗人陷入新的认知的无知阶段,而无法自拔,使自己的无知,与自己幼稚的情感,成为一种虚假的和谐,而实质上是一种下意识的堕落与止步。在这种轻松里,诗人会通过自己的作品,给社会带来越来越巨大的沉重。甚至是直接危害。这个直接危害,是通过诗人自我抵达无法自拔的极致,而爆发出来的。

12

人类的情感,表现在个体的时候,是不断向一个阶段递进的过程。个体情感的发展,吸纳人类最先进的情感模式,越有效,个体的情感模式脱变的越快,越成功。
个体情感发展的越快,给予人类情感的总体发展带来的促进力量越大。
这是最伟大的轻松。最高级的轻松。

13

于是,独立就会出现。独立不是孤立。在独立之中探求人生与生命意义的诗人,永远不会被孤立,而随时随地都会有知音,因为独立的诗人的探索,以整个世界的构成为资源库,以独一无二的价值,时刻都会给他人以激励与感动。
独立,是诗人个体获得轻松的最高级模式。

14

而依然感到自己孤独、孤立、可怜兮兮地被人遗弃在世上、写着不被人关注的诗句的诗人,说明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模式。一旦形成独立的模式,就会自动远离那些迎来送往的应酬,而那些迎来送往的应酬,会是一种格外优美的小菜,偶尔也会遭遇,也会去品尝,会成为诗意的一种新颖的圆满的小小点缀。
自此,诗人达到无为而无所不为之境。所有为,为无为所用。这就是轻松之至,诗意之至。

                二〇一三年十月二十五日
(, 下载次数: 24)
作者: 121    时间: 2014-4-1 18:19
问好金川诗歌。太好了,先分享。介不介意我把它发到我的空间里去
作者: 林下清风    时间: 2014-4-1 19:22
好文章,收藏学习。。
作者: 委鬼走召    时间: 2014-4-2 14:39
学习。严重认同。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4-2 16:11
121 发表于 2014-4-1 18:19
问好金川诗歌。太好了,先分享。介不介意我把它发到我的空间里去

发到你的空间是大好事,灰常支持,严重支持!
作者: 121    时间: 2014-4-3 20:12
金川诗歌 发表于 2014-4-2 16:11
发到你的空间是大好事,灰常支持,严重支持!

灰常感谢。
作者: 121    时间: 2014-4-3 20:12
金川诗歌 发表于 2014-4-2 16:11
发到你的空间是大好事,灰常支持,严重支持!

灰常感谢。
作者: 圣歆    时间: 2014-4-3 20:29
写诗,是做人的比赛,比赛谁在做人路上,活的更轻松。轻松,是这个人们活着普遍感到沉重的世界上,最罕见的财富。
诗人,是这个财富的第一发现者。
作者: 圣歆    时间: 2014-4-3 20:30
推荐给微博荐读
作者: 采凤    时间: 2014-4-3 20:57
长了见识,确实应该阳光起来,轻松起来,欣赏学习。
作者: 绝不收兵    时间: 2014-4-4 00:39
多么细心有教育的好文章啊 为何不亮 !!!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4-4 11:22
绝不收兵 发表于 2014-4-4 00:39
多么细心有教育的好文章啊 为何不亮 !!!

一点真实感受,思考,总结。实话实说。
作者: 绝不收兵    时间: 2014-4-4 20:31
金川诗歌 发表于 2014-4-4 11:22
一点真实感受,思考,总结。实话实说。

是啊我们做人 做编辑就不该是一树鸟鸣的啊 悲哀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4-4-5 12:30
诗歌本就是所谓自欺欺人的产物,谈何空想?谈何现实?谈何理论?每个人都想用所谓”理论”来标榜自己,为自己的诗歌打上一个最自欺欺人的幌子,以示自己,以示众人:”我的诗,是有理论根源的”。其实,谁都知道,在诗真正成型之前是没有所谓理论作基础的,用这样的方式来架空自己,架空诗歌,架空读者,不可谓悲哀之至。

仅个人意见
各位不喜勿喷

问好诗人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4-4-5 16:10
支持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4-5 19:16
柳鹤鸣 发表于 2014-4-5 12:30
诗歌本就是所谓自欺欺人的产物,谈何空想?谈何现实?谈何理论?每个人都想用所谓”理论”来标榜自己,为自 ...

在诗真正成型之前是没有所谓理论作基础的------嗯,是这样的,诗歌其实就是做人的一模式而已。理论二字继续刷新!!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4-5 19:24
柳鹤鸣 发表于 2014-4-5 12:30
诗歌本就是所谓自欺欺人的产物,谈何空想?谈何现实?谈何理论?每个人都想用所谓”理论”来标榜自己,为自 ...


诗歌流派的反对声音非常珍稀,因此也非常珍贵!我是比较偏爱个见!!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4-5 19:27
本帖最后由 金川诗歌 于 2014-4-5 19:35 编辑
柳鹤鸣 发表于 2014-4-5 12:30
诗歌本就是所谓自欺欺人的产物,谈何空想?谈何现实?谈何理论?每个人都想用所谓”理论”来标榜自己,为自 ...


理论肯定存在,是实践达到一定积累的产物。没有理论的实践,就是一种人为的下意识的自然荒漠化,就像不修剪的果木无法结果一样!理论理论,就是说理讲事实,讲事实总结规律。并不深奥,也不是学究与学院式的那种公式化。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4-5 19:31
本帖最后由 金川诗歌 于 2014-4-5 19:32 编辑
柳鹤鸣 发表于 2014-4-5 12:30
诗歌本就是所谓自欺欺人的产物,谈何空想?谈何现实?谈何理论?每个人都想用所谓”理论”来标榜自己,为自 ...


自欺欺人的诗歌确实很普遍,其可怕之处在于,自己认为很真诚,而不是自欺欺人。我写这个文字,其实就是在不断反对我的自欺欺人,生怕误人害己。诗人,害己误人的诗人,真是不少,甚至还被推崇……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4-4-5 19:43
金川诗歌 发表于 2014-4-5 19:16
在诗真正成型之前是没有所谓理论作基础的------嗯,是这样的,诗歌其实就是做人的一模式而已。理论二字继 ...

理论是基础,但不是束缚。但如今,大多数人好像都弄反了。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4-4-5 19:44
金川诗歌 发表于 2014-4-5 19:24
诗歌流派的反对声音非常珍稀,因此也非常珍贵!我是比较偏爱个见!!

附议。但我希望的是这种声音不会演变为形式主义下的傀儡。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4-4-5 19:45
金川诗歌 发表于 2014-4-5 19:27
理论肯定存在,是实践达到一定积累的产物。没有理论的实践,就是一种人为的下意识的自然荒漠化,就像不 ...

是的,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没有理论,人,路,究竟怎么走?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4-4-5 19:47
金川诗歌 发表于 2014-4-5 19:31
自欺欺人的诗歌确实很普遍,其可怕之处在于,自己认为很真诚,而不是自欺欺人。我写这个文字,其实就是 ...

自欺欺人,有好亦有坏。能够反思,是再好不过的结果(包括我自己)。
作者: 南北    时间: 2014-4-5 20:47
一首诗,传达给读者的是轻松还是沉重,是欢乐还是痛苦,关键在于写作者自己的心境如何。“为赋新词强说愁”虽然也能说出愁来,但毕竟是无血无肉,不痛不痒的。如果内心苦痛,却要在诗歌的文字中“强颜欢笑”,事实上是做不到的。
一个诗人,诗歌的高度就是思想的高度。
作者: 安文海    时间: 2014-4-5 21:12
9

做诗人,一生的任务,似乎就是解剖自己,就像打开一个包袱、必须了解包袱之内所包着的物事的用途以及价值,去理解自己的五脏六腑存在的用途与价值,一旦获得了解,就获得人生的轻松。
轻松不是一种生理与心理感觉,是一种赖以生存,赖以获得安如泰山的秉性,在诗歌里叫做诗性,在生活里叫做人性,在大自然里叫做神性、天意。
秉性是自我的产物,永远不可能成为他人的产物。但是秉性,如小太阳,可以照耀世界。

作者: 覃可    时间: 2014-4-7 12:37
拜读。学习。
作者: 明月清风    时间: 2014-4-7 15:32
见解独到,有些人太在乎诗意的意象,忽视了诗歌的本性,不在于美,更在于与自然贯通。

作者: 南北    时间: 2014-4-8 10:45
这个帖子的”技术含量‘颇高哈。
今天的帖子,却显示出7月的日期,所以,就怎么都不会掉下来了挖。
作者: 穗穗    时间: 2014-4-10 19:22
好文,存读。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4-4-13 20:32
对诗歌感悟、体会、研究很深。佩服!
作者: 毫光    时间: 2014-4-17 11:26
诗学,在我国确是一个需要填补的空白。自诗经到宋词,三三两两的清诗,民国诗,新中国诗,。建起一个严密的诗学体系,是一个伟大的工程,需要伟大的人来完成。西方有亚里斯多德的诗学,尽管柏拉图是驱逐诗人进理性的理想国的。
作者: 毫光    时间: 2014-4-17 11:27
本帖最后由 毫光 于 2014-4-17 11:34 编辑

民国时有不少学者做过这方面的事,像王国维,朱光潜、闻一多等,但事业未竟。有大志,有抱负而又擅长藏匿的人,这是诗人的先决条件。无需跟人云亦云的人争论什么。
作者: 片碱    时间: 2014-4-17 22:09
必须是沉重之后的轻松,就像必须是拥有之后谈放弃,那些被生活打败遁入空门的都是假僧假尼。
不明就里的轻松或者只是肤浅,而已。

当你大谈轻松的时候,你有一个支点,然后大厦建立,而别人往往没有这个支点,于是和你看到的就不同,但是你不能说别人错,当然别人也不能轻易说你错。

一点不同意见。呵呵,问候金川诗人。
作者: 赵勇鹏    时间: 2014-4-18 07:43
诗歌的本意,就是使诗人首先获得解救、解脱、解放。首先,不再是社会的沉重,而成为消除社会沉重的人。

好文章,得顶上去让大家再读。

另外,14小节中的“说明并没有形式独立的模式。”应当是“说明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模式。”吧?即“形式”是“形成”的笔误。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4-18 10:11
本帖最后由 金川诗歌 于 2014-4-18 10:13 编辑
片碱 发表于 2014-4-17 22:09
必须是沉重之后的轻松,就像必须是拥有之后谈放弃,那些被生活打败遁入空门的都是假僧假尼。
不明就里的轻 ...


必须是沉重之后的轻松-------的确是这样的。其实,正如你所说,大谈轻松的人,实际就是过于沉重的渴望,或者是摆脱沉重的体验。我的确是一路沉重到今天的。这个文字,就是谈我的感受。真实的,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4-18 10:12
赵勇鹏 发表于 2014-4-18 07:43
诗歌的本意,就是使诗人首先获得解救、解脱、解放。首先,不再是社会的沉重,而成为消除社会沉重的人。

...

立刻改正!!!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4-18 10:24
片碱 发表于 2014-4-17 22:09
必须是沉重之后的轻松,就像必须是拥有之后谈放弃,那些被生活打败遁入空门的都是假僧假尼。
不明就里的轻 ...

非常喜欢不同的观点。致敬!!
作者: 辛迦南    时间: 2014-4-19 14:29
我最喜欢海子。以后说问题不要指名道姓地举例,尤其是已故的诗人,谢谢。
诗歌的价值取向问题不能这么个人独断吧,再者,消除社会沉重是否最后还是成了“娱乐至死”“浪漫唯美”的毫无反思批判的抽象的文学形式,没有实际功用?(不要把那种后资本主义的,安抚人异化的、机械劳动的艺术价值取向再称为实际功用了,一个人从不质问生命本质,而旨在于安抚麻木和疲惫的心,于无知何异?)
作为一个人类个体,他/她永远是和其自身的悲剧性相统一的,没有痛苦、孤独、焦虑,人生何来境界与远大志向?没有对人自身劣根性的深刻体验,又怎会有改变世界的使命感。
我是个求同存异的人,我所说的痛苦、悲剧不代表消极、厌世(此处再次说明,海子是善良而积极的人)。欢乐、幸福、痛苦、悲伤……人生即是能肩负起生活带来的一切,才是伟大的。如果我们只有太阳与
白昼,我们早都灭亡了。

无不敬之意,各抒己见,就事论事。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4-20 12:56
辛迦南 发表于 2014-4-19 14:29
我最喜欢海子。以后说问题不要指名道姓地举例,尤其是已故的诗人,谢谢。
诗歌的价值取向问题不能这么个人 ...

请宽恕在下对你喜欢的……(敏感词汇。我以为只有官方才有敏感词汇,原来民间也如此恐怖的忌讳啊!)的大不敬之罪,陛下!!

--------
握手!!

-----------
我喜欢先生的直来直去!至于观点,一切尽在此文中!!
作者: 浅眉秋水凉    时间: 2014-4-22 06:47
辛迦南 发表于 2014-4-19 14:29
我最喜欢海子。以后说问题不要指名道姓地举例,尤其是已故的诗人,谢谢。
诗歌的价值取向问题不能这么个人 ...

关注你,欣赏你的论点
作者: 九月雨    时间: 2014-4-22 12:02
辛迦南 发表于 2014-4-19 14:29
我最喜欢海子。以后说问题不要指名道姓地举例,尤其是已故的诗人,谢谢。
诗歌的价值取向问题不能这么个人 ...

自认为自己很纯真,依靠这种纯真,再通过想象写出的诗句,实际是对自己稚嫩的、不成熟的纯真,不断的肢解与残杀。而这种艺术行为,反映到诗歌作品里,就是给予读者的莫名其妙的沉重。读者,在读这些诗歌之后,感到为诗人担心,为诗人的痛苦而惋惜,为诗人的活着的状态而可怜。
这一系列感觉就会加重读者自身的沉重,最终使读者感到诗歌是一种恐惧的东西。
这样诗歌,就会不断背离诗歌本原。
作者: 九月雨    时间: 2014-4-22 12:03
辛迦南 发表于 2014-4-19 14:29
我最喜欢海子。以后说问题不要指名道姓地举例,尤其是已故的诗人,谢谢。
诗歌的价值取向问题不能这么个人 ...

一首成熟的诗,会给读者以如释负重的感觉。仿佛,在这首诗中,读者找到一个突破,能发现自己生活的沉重根源,并找到一个放下沉重的启迪,甚至是找到一种成功地放下沉重的模式。-----------
作者: 九月雨    时间: 2014-4-22 12:05
辛迦南 发表于 2014-4-19 14:29
我最喜欢海子。以后说问题不要指名道姓地举例,尤其是已故的诗人,谢谢。
诗歌的价值取向问题不能这么个人 ...

年轻的诗歌爱好者,不要在意你写出什么,而要在意你在写的过程中,通过写这个模式,是否真正看到自己与现实的不融洽,自己与现实的不同步,自己甚至就无力驾驭现实。
作者: 九月雨    时间: 2014-4-22 12:06
辛迦南 发表于 2014-4-19 14:29
我最喜欢海子。以后说问题不要指名道姓地举例,尤其是已故的诗人,谢谢。
诗歌的价值取向问题不能这么个人 ...

写诗,是做人的比赛,比赛谁在做人路上,活的更轻松。轻松,是这个人们活着普遍感到沉重的世界上,最罕见的财富。
诗人,是这个财富的第一发现者。
作者: 辛迦南    时间: 2014-4-22 13:10
九月雨 发表于 2014-4-22 12:06
写诗,是做人的比赛,比赛谁在做人路上,活的更轻松。轻松,是这个人们活着普遍感到沉重的世界上,最罕见 ...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诗歌的审美价值取向永远是个人的不能做成一个客观的命题,也不能将价值观代替诗歌的本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否轻松?人比黄花瘦是否轻松?何事秋风悲画扇是否轻松?沈园三首是否轻松?荒原是否轻松?恶之花知否轻松?浮士德是否轻松?诗歌只要是真实的,都是好的,请不要过于狭隘,不要将个人变成时代的传声筒,请不要席勒式,而要莎士比亚化……
作者: 九月雨    时间: 2014-4-23 10:57
本帖最后由 九月雨 于 2014-4-23 10:59 编辑
辛迦南 发表于 2014-4-22 13:10
每个人的喜好不同,诗歌的审美价值取向永远是个人的不能做成一个客观的命题,也不能将价值观代替诗歌的本 ...


祝福先生!!!


轻松

万有无解自生灭,
一粒光照遍内外。

引自《金川古体诗》


作者: 皿成千    时间: 2014-4-23 11:46
很多 说法相当认同!
作者: 郑智得    时间: 2014-4-23 11:54
非常认同,学习领悟
作者: 赵勇鹏    时间: 2014-4-25 06:33
消灭空想,是诗人安身立命的第一步。因为诗人的空想与想象,越严重,越会在诗歌里沉淀为看似绚烂的句子,而在读者面前,就会成为不知所云的东西,给人无形的压抑,让读者会更加不知所措,所以就会给读者一种加重负荷的读后感,而这种感觉会迫使读者最终远离诗歌。

认同这个观点。原创者要在新的发现中去展开联想,而不能浮于空想和幻想!
作者: 老家梦泉    时间: 2014-4-26 20:40
写得好,人性阳光的一面,大同小异。人性阴暗的一面,千差万别。但对整体的人而言,是次要部分。这个次要部分在现实中往往被隐藏,掩盖,在诗中把它一一展现出来,让人在所惊颤中反思,尽力改之,这样阳光一面就更大,人们对人生就会感到希望,轻松,自信,远离厌世,悲观。
作者: 老家梦泉    时间: 2014-4-26 20:41
写得好,人性阳光的一面,大同小异。人性阴暗的一面,千差万别。但对整体的人而言,是次要部分。这个次要部分在现实中往往被隐藏,掩盖,在诗中把它一一展现出来,让人在所惊颤中反思,尽力改之,这样阳光一面就更大,人们对人生就会感到希望,轻松,自信,远离厌世,悲观。
作者: 赵勇鹏    时间: 2014-4-29 11:12
好文,再读!
作者: 浣尘子    时间: 2014-4-30 16:20
“许多年轻的诗歌爱好者,喜欢海子的诗歌,喜欢海子诗歌里的那种痛苦绝望的抒发,其实那种抒发,还不是成熟的模式,因为读过海子的诗歌,会感到诗人活着太痛苦,太沉重,连自己都无法获得解救怎么给社会以解救呢。”——赞!

作者: 新韵使者    时间: 2014-5-1 13:04
真知灼见。学习!祝福!
作者: 呲牙咧嘴    时间: 2014-5-5 23:20
为了写诗而放大某些东西,空想便多了。
学习
作者: 白天    时间: 2014-5-13 22:48
三十年以后,海子还是海子,而你是谁,只怕没有人知道了。
你在这做孩子王,没有人说什么。但要黑海子,只怕分量不够啊。
的确,我懒得和你说,可不要太过分。海子能有今天,靠的不是权势金钱,而是他的诗歌、、、、、、、
作者: 荣儿    时间: 2014-5-14 09:43
本帖最后由 荣儿 于 2014-5-14 09:47 编辑
白天 发表于 2014-5-13 22:48
三十年以后,海子还是海子,而你是谁,只怕没有人知道了。
你在这做孩子王,没有人说什么。但要黑海子,只 ...


白天一出现,把所有人都要黑了。
作者: 荣儿    时间: 2014-5-14 09:45
本帖最后由 荣儿 于 2014-5-14 09:54 编辑
白天 发表于 2014-5-13 22:48
三十年以后,海子还是海子,而你是谁,只怕没有人知道了。
你在这做孩子王,没有人说什么。但要黑海子,只 ...


既然“我懒得和你说”----那么就请你不要在这里放……!滚一边去。别自己打自己的脸。要不你就好好地讲话,或者让你爸妈教教你怎么跟人讲话。从幼儿班开始重新学习吧!或者看看心理疾病!哈哈!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5-14 16:44
本帖最后由 金川诗歌 于 2014-5-14 16:53 编辑
白天 发表于 2014-5-13 22:48
三十年以后,海子还是海子,而你是谁,只怕没有人知道了。
你在这做孩子王,没有人说什么。但要黑海子,只 ...


我在北京文艺网已经见过老大的帝王之威的厉害,实在不敢有意冒犯老大。对海子的言论,实在不知道是冒犯了老大的天威(大忌),实在抱歉,万分抱歉……
作者: 达人老黑    时间: 2014-5-20 05:55
读过两节。很后悔。
作者: 夏花    时间: 2014-5-20 10:23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4-5-20 05:55
读过两节。很后悔。


远离那些噩运缠身的诗人,远离那些不吉利的诗歌!诗歌会成为风水宝地,而不是倒运之地 ...远离充满邪气的诗人,多读充满生气的诗歌!!我为诗歌旺盛祈祷,我为诗人健康长寿祈福 ...
2014-5-13 11:08
作者: 四月雪    时间: 2014-5-20 15:29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4-5-20 05:55
读过两节。很后悔。

建议看心理诊所去,小心步海子卧夫的后尘。
作者: 燕子飞    时间: 2014-5-20 18:40
柳鹤鸣 发表于 2014-4-5 12:30
诗歌本就是所谓自欺欺人的产物,谈何空想?谈何现实?谈何理论?每个人都想用所谓”理论”来标榜自己,为自 ...

终于听到不同的声音 了。
作者: 燕子飞    时间: 2014-5-20 18:42
南北 发表于 2014-4-5 20:47
一首诗,传达给读者的是轻松还是沉重,是欢乐还是痛苦,关键在于写作者自己的心境如何。“为赋新词强说愁” ...

这话爱听。
作者: 燕子飞    时间: 2014-5-20 18:48
金川诗歌 发表于 2014-4-20 12:56
请宽恕在下对你喜欢的……(敏感词汇。我以为只有官方才有敏感词汇,原来民间也如此恐怖的忌讳啊!)的大 ...

看不出先生的喜欢辛迦南的直言。
作者: 夏花    时间: 2014-5-22 04:15
达人老黑 发表于 2014-5-20 05:55
读过两节。很后悔。

可怜。突然想到鼠目寸光这个词,简直在这里恰当不过,赞美这个词。
作者: 达人老黑    时间: 2014-5-23 07:21
夏花 发表于 2014-5-20 10:23
远离那些噩运缠身的诗人,远离那些不吉利的诗歌!诗歌会成为风水宝地,而不是倒运之地 ...远离充满邪气 ...

轻松快乐恬静性感 你以为诗歌是性用品啊 悲哀
作者: 达人老黑    时间: 2014-5-23 07:22
夏花 发表于 2014-5-22 04:15
可怜。突然想到鼠目寸光这个词,简直在这里恰当不过,赞美这个词。

轻松快乐恬静性感 你以为诗歌是性用品啊 悲哀 鼠目寸光说对了
作者: 达人老黑    时间: 2014-5-23 07:23
四月雪 发表于 2014-5-20 15:29
建议看心理诊所去,小心步海子卧夫的后尘。

轻松快乐恬静性感 你以为诗歌是性用品啊 悲哀
作者: 追风,张文沛    时间: 2014-5-23 10:51
海子走了,卧夫走了,下一个又是谁?无价的生命变得如此轻贱。你从火坑里往外拉他,他反倒扇你耳光;你往火坑推他,他反倒说谢谢啊!
作者: 金帅    时间: 2014-5-23 11:12
本帖最后由 金帅 于 2014-5-23 11:13 编辑

(, 下载次数: 4)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4-5-23 16:37
燕子飞 发表于 2014-5-20 18:40
终于听到不同的声音 了。

这句话也是我想说的
作者: 燕子飞    时间: 2014-5-23 16:41
柳鹤鸣 发表于 2014-5-23 16:37
这句话也是我想说的

诗人就是唱歌的小鸟,沉不沉重是林子的事情,不是小鸟的事情。
作者: 柳鹤鸣    时间: 2014-5-23 16:58
燕子飞 发表于 2014-5-23 16:41
诗人就是唱歌的小鸟,沉不沉重是林子的事情,不是小鸟的事情。

第一句,同意。第二句,有偏颇。第三句,已经完了。
作者: 追风,张文沛    时间: 2014-5-23 21:11
燕子飞 发表于 2014-5-23 16:41
诗人就是唱歌的小鸟,沉不沉重是林子的事情,不是小鸟的事情。

小鸟说的对,因为不是诗人不知道诗人的沉重。
作者: 燕子飞    时间: 2014-5-23 21:14
追风,张文沛 发表于 2014-5-23 21:11
小鸟说的对,因为不是诗人不知道诗人的沉重。

问好!
作者: 羽立乡音    时间: 2014-5-24 19:05
“优秀的诗句,在真实的感悟之中,才呈现诗意光泽,会给阅读者轻盈的绽放,会觉得这些诗句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似得,难离难舍。”赞!
作者: 夏花    时间: 2014-5-24 21:39
羽立乡音 发表于 2014-5-24 19:05
“优秀的诗句,在真实的感悟之中,才呈现诗意光泽,会给阅读者轻盈的绽放,会觉得这些诗句是自己生命的一部 ...


作者: 羽立乡音    时间: 2014-5-24 22:21
夏花 发表于 2014-5-24 21:39


作者: 老曹    时间: 2014-5-26 09:36
拜读,问候。
作者: 余秀华    时间: 2014-5-26 09:49
理论不就是经验的总结吗?这一篇不是理论啊,是对诗歌的真情感受。很好,很喜欢
作者: 四月雪    时间: 2014-5-26 11:41
余秀华 发表于 2014-5-26 09:49
理论不就是经验的总结吗?这一篇不是理论啊,是对诗歌的真情感受。很好,很喜欢

好像是《金川的实话实说系列》!!
作者: 花不语    时间: 2014-6-1 18:17
拜读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6-6 16:08
花不语 发表于 2014-6-1 18:17
拜读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6-6 16:08
四月雪 发表于 2014-5-26 11:41
好像是《金川的实话实说系列》!!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6-6 16:09
余秀华 发表于 2014-5-26 09:49
理论不就是经验的总结吗?这一篇不是理论啊,是对诗歌的真情感受。很好,很喜欢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6-6 16:09
老曹 发表于 2014-5-26 09:36
拜读,问候。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6-6 16:09
夏花 发表于 2014-5-24 21:39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6-6 16:09
羽立乡音 发表于 2014-5-24 19:05
“优秀的诗句,在真实的感悟之中,才呈现诗意光泽,会给阅读者轻盈的绽放,会觉得这些诗句是自己生命的一部 ...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6-6 16:09
燕子飞 发表于 2014-5-23 21:14
问好!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6-6 16:10
追风,张文沛 发表于 2014-5-23 21:11
小鸟说的对,因为不是诗人不知道诗人的沉重。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6-6 16:10
金帅 发表于 2014-5-23 11:12


作者: 花不语    时间: 2014-6-6 22:40
金川诗歌 发表于 2014-6-6 16:08

跟我回复了耶
作者: 金川诗歌    时间: 2014-6-8 09:39
本帖最后由 金川诗歌 于 2014-6-8 09:40 编辑
花不语 发表于 2014-6-6 22:40
跟我回复了耶


可爱的60后 向可爱的90后致敬!
作者: 花不语    时间: 2014-6-8 19:27
金川诗歌 发表于 2014-6-8 09:39
可爱的60后 向可爱的90后致敬!

嘿嘿,老师好啦
作者: 一笑了之    时间: 2014-6-16 17: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安文海    时间: 2014-6-16 18:20
学习好文章!建议推荐!
作者: 宗小白    时间: 2014-6-16 19:02
写得真好,赞一个
作者: 圣歆    时间: 2014-6-16 20:34
安文海 发表于 2014-6-16 18:20
学习好文章!建议推荐!

已经推荐
作者: 月下听禅    时间: 2014-6-19 10:16
很有价值的诗歌理论。欣赏学习收藏!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