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5-13 22:41
沿着语言的台阶 向上而行
寒风凛冽 刮落古老的叶子
踏着词汇和语法 追溯远古历史
海滨 发表于 2014-5-13 22:48
在对《诗经》之《国风》进行再创造之时,强烈感受到语言与历史之间密切的联系。
经典文本的背后不只是语 ...
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5-13 22:41
唯有你不朽 仓颉 独坐于高原之上
冷冷地注目 把巨大的背影留给子民
那些古朴言辞闪闪烁烁 如星月钻石
海滨 发表于 2014-5-13 22:55
汉语诗歌的独立意识表现在哪里?那就是汉语诗歌有着自己的话语系统。
对西方诗歌的现代手法移植与借鉴, ...
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5-13 22:42
剖开一个断层 观察那褪色的叶脉
放大一缕根系 看清楚行走的轨迹
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5-13 22:42
拜读老师精彩佳作。问好老师。
海滨 发表于 2014-5-13 23:01
问好时光空壳!就把这一组当做散文诗来读,也是表达我最近的心声吧!
海滨 发表于 2014-5-13 22:59
语言从来都不是一种孤立的存在。文史传统深厚的中国,语言和历史水乳交融。
汉语诗歌的乐府精神绵延至今 ...
招小波 发表于 2014-5-13 22:49
拜读,学习了!
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5-13 23:02
其实一直当作散文诗在学习
海滨 发表于 2014-5-13 23:04
诗心在即可。语言形式只是外壳而已。
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5-13 23:02
是的,在传承里创新。
海滨 发表于 2014-5-13 23:06
创新之路能走多远,取决于母体的遗传因子和自身的自我更新能力。
奎奎 发表于 2014-5-13 23:23
赏读问好。
辛树江 发表于 2014-5-14 07:25
学习欣赏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厚重的,豪放的诗作。问好!
时光空壳 发表于 2014-5-13 22:59
我觉得中国的特色不是没有史诗,而就是这些来自民间的国风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才尊定了中国这样一个文化大 ...
黄锡锋 发表于 2014-5-14 08:58
再提!问好!
海滨 发表于 2014-5-14 07:52
问好树江诗友!早上好,谢谢赏读与鼓励!
海滨 发表于 2014-5-14 08:53
说得好,可是当下,许多人妄自菲薄、舍近求远、舍本逐末。沾沾自喜,还自以为是。
朱荣兴 发表于 2014-5-14 20:07
那些惊声尖叫嘶鸣哀嚎 纷纷坠落
如秋天惊慌的叶子 覆盖所有记忆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 Powered by Discuz! X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