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诗刊》社2013年度“子曰”诗人奖获得者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逝世 [打印本页]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4-5-14 20:46
标题: 《诗刊》社2013年度“子曰”诗人奖获得者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逝世

              《诗刊》社2013年度“子曰”诗人奖获得者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逝世


    (, 下载次数: 0)   
  

    据《晶报》消息 (记者王卓芬) 吴小如,当代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戏曲评论家、文学批评家、书法家,精通古典文学、音韵、训诂,擅长考据与欣赏,却自称“我只是个教书匠”。这位被誉为“旷世难求之通才”的学者、北京大学教授5月11日逝世,享年92岁。

  一个时代的终结者

  吴小如的离去,在他身边的很多人看来有些突然。上海资深媒体人翁思再5月11日晚在微博上透露,“吴小如先生于今天傍晚,亲自打电话给儿子吴煜,说‘我可能不行了’,吴煜马上乘飞机赴京。”但吴煜最终未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鸣11日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吴先生逝世的消息让他感到难以置信,因为“前天,我还给吴先生送去了他托我买的电话机。临走,他还好好地坐在那儿吃午餐。第二天上午,我还特地给他打了电话”。

  吴小如先生是俞平伯的入室弟子,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戏曲评论家、历史学家、教育家。在北大中文系、历史系,吴先生任教时间长达40年之久。有学者认为,吴教授的离去,彻底结束了“梨园朱(朱家溍)、刘(刘曾复)、吴(吴小如)三足鼎立的时代”。

  吴小如一生主要著作有《读书丛札》、《莎斋笔记》,《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吴小如戏曲文录》、《今昔文存》、《读书拊掌录》、《心影萍踪》等。译有《巴尔扎克传》。

  在2012年出版的《莎斋闲览——吴小如八十后随笔》中,吴小如介绍道:“2009年夏,我突发脑梗,随之右手颤得厉害,也没法动笔写文章了。这本随笔的出版,我的写作生涯也到此画上了句号。”

  中文系的“救场英雄”

  2012年,为了庆祝吴小如先生九十华诞,他的学生曾撰文集结成《学者吴小如》一书。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作为教书育人者、作为学者的吴小如先生形象。

  吴小如学生、北大中文系教授张鸣在《吴小如先生和我的师生缘》中写道,“先生对待学术十分虔诚严谨,对待教学也非常敬业。当年听先生讲授‘唐宋词研究’,学生很多,可容一百多人的大阶梯教室,坐得满满的,每次上课都要提前占座。先生讲课,旁征博引,分析精彩,逻辑严密,而且字斟句酌,一字一句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记录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看得出来,课前经过了认真的准备……吴先生的敬业,还可从他批阅学生课程作业得到证明。‘唐宋词研究’的课程作业,他都亲自批阅,写出评语……吴先生当年的评语,还有一条给我印象最深,好像是我在作业中谈到了一个什么问题,议论比较主观武断,自以为是,其实浅薄可笑。吴先生在评语中特别告诫说,做学问‘要自信,不要自是’。这就不仅是就学问而言了,这样的评语,是令学生受益终生的。”

  回望吴小如的学术生涯,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彭庆生在《难窥夫子墙——敬贺小如师九秩华诞》中曾说,“小如师精通文字、音韵、训诂、考据,淹贯诗歌、散文、戏曲、小说,文史并重”,“先生治学,擅长由训诂而通辞章,重考据以明义理,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洵为乾嘉学派之鲁殿灵光,旷世难求之通才。”“操千曲而后晓声”,吴小如先生并不计较人们称其为“杂家”。

  身为师者的吴小如对学生非常热情,乐于提携,但同时他对弟子的学术训练也是出名的严格。

  教授中国古典文学,吴小如要求学生懂繁体字、懂草书,懂古文字,讲“治文学宜略通小学”,不仅如此,还要过一道槛:读完“诗四观”。这其实是清朝的一句话,诗是《唐诗三百首》,四是“四书”,观是《古文观止》。在他看来,只有把这3本书从头到尾都看过、都背过,国学基础才算是上乘的。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修养也会提高。他还提出分析作品的四条原则:通训诂、明典故、查背景、考身世。虽语不惊人,却至今依然是做学问的“醒世恒言”。

  袁良骏则在《半个世纪师生情》中写道:“据我所知,吴先生从先秦到现代,大大小小、前前后后开了十几门课,真不愧中文系的‘救场英雄’。

  吴先生执教数十年,常言: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最大快乐,以讲课为主要“嗜好”。吴组缃先生曾称赞其授课效果之好,“无出其右者”。

  学界的“学术警察”

  吴小如先生被誉为“最后一位训诂学家,乾嘉学派最后一位朴学守望者。”作为一名训诂学家,他特别强调“识字”的重要性。因为重视“识字”,所以吴先生对现今某些学术论文、著作、各种报纸刊物的错别字现象和电影电视的读音错误现象特别痛心疾首,经常写文章批评、纠正,据说因此得罪不少人。

  吴先生晚年文章,其中一个主题就是对当今文史素质明显滑坡的担忧。有人戏称他为“学术警察”,语兼褒贬,也引起不同的反响。批评的声音过于尖锐,有时也会“牵连”到批评者。但吴小如说:“有机会我还是会说。有人称我‘学术警察’,我不在乎。要我说,现在不是‘学术警察’太多,而是太少。电视、电台、报纸都是反映文化的窗口,人家看你国家的文化好坏都看这些窗口,结果这些窗口漏洞百出、乱七八糟。”

  吴小如曾在一篇文章中评价自己:“惟我平生情性褊急易怒,且每以直言嫉恶贾祸,不能认真做到动心忍性、以仁厚之心对待横逆之来侵。”提到吴小如的“不留情面”,学生沈玉成也曾写文章说:“连我这老学生都受不了,所以吴先生到处受挤兑碰钉子,一生坎坷。”

  梨园之国宝级人物

  吴小如先生在京剧界也深具影响力,他和朱家溍、刘曾复曾被人称之为京剧界三大国宝级人物。自幼酷爱京剧的他,早在

  青少年时期即开始撰写剧评,并曾上台表演。晚年的吴小如致力于京剧表演艺术的探讨和总结。在戏曲评论方面,吴小如的著述也非常丰富且多具权威性。如《京剧老生流派综述》、《台下人语》、《吴小如戏曲文录》、《吴小如戏曲随笔集补编》等,其分析戏曲作品和演出见解之精到、评论之深刻,都是无与伦比的,不仅为读者所叹服,而且受到了表演者的高度重视。

  吴小如逝世后,京剧研究家刘曾复的一位学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京剧评论上,吴小如“忠实地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记录了戏曲的黄金时代,也代表了那个时代一个学人的风骨”。

  吴小如对京剧的喜好在《菊坛知检录———我与京剧的因缘(代序)》里可见一斑:“……1931年,程砚秋曾到哈尔滨,在道里一家俄式旅馆的礼堂演出7天,我看了三场……”

  跨界获奖的古体诗人

  今年3月,吴小如“跨界”获得《诗刊》社颁发的年度子曰诗人奖。

  吴小如的获奖作品《吴小如诗词选》获得评委会的高度评价:吴小如先生乃国学名家,学问精深,温厚儒雅,声誉卓著。他的诗词作品,历尽沧桑而愈见深邃,洞悉世事而愈见旷达。深刻地表现了饱经风雨的知识分子的人生感悟,展示了一位当代文人刚正不阿的风骨和节操。

  因为身体原因,吴小如没有参加颁奖典礼。他在书面写下的获奖感言中谦虚地表示,“我只是一个教书匠,不是诗人。当我听说获得2013年子曰年度诗人奖时,我在高兴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到惭愧……也许是评委先生们考虑到我年纪大了,权当给我个安慰奖吧。”

  他说,自己教了一辈子中国文学史,但最感兴趣、体会心得比较多的还是诗词,“我一直认为,要想把古代诗文讲出个所以然来,必须掌握写作古诗文的实践经验,否则终不免隔靴搔痒。”

 

 小如师精通文字、音韵、训诂、考据,淹贯诗歌、散文、戏曲、小说,文史并重……先生治学,擅长由训诂而通辞章,重考据以明义理,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洵为乾嘉学派之鲁殿灵光,旷世难求之通才。”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彭庆生

  吴小如(1922-2014)

  生于哈尔滨,原名吴同宝,号莎斋,祖籍安徽。北京大学教授,当代著名学者、诗人、古典文学研究家、教育家、戏曲评论家,书法造诣堪称大家。是教育家、著名书法家、诗人吴玉如先生长子。1945年至1949年先后考入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最后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任教于天津津沽大学、燕京大学,1952年开始执教北京大学,1991年退休。主要著作有《读书丛札》、《莎斋笔记》、《中国文史工具资料书举要》、《吴小如戏曲文录》、《今昔文存》、《读书拊掌录》、《心影萍踪》等。译有《巴尔扎克传》。

  吴小如先生诗作

  丁亥中秋前七日偶成

  世路谁厘浊与清,

  暂安衣食便承平。

  山妻病久徒增虑,

  文债缘悭懒速成。

  雨后新凉惊逝水,

  枕边残梦倦余情。

  忘怀得失心长健,

  何必生前身后名。

  咏兰(一)

  屈子佩秋兰,

  陶公惜衰柳。

  兰比素心人,

  严霜柳易朽。

  荣悴各有时,

  何必卜休咎。

  惟期方寸间,

  固持在操守。

  咏兰(二)

  绘兰贵有韵,

  莳兰贵培根。

  施肥宜适度,

  浇水勿盈盆。

  早晚见花发,

  自幸窥其门。

  淡香溢襟袖,

  知有天机存。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4-5-14 22:20
悼念!
作者: 乐冰    时间: 2014-5-15 08:05
大家也。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