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阵痛中的当代诗人系列之二:为诗而生的孩子—顾城
[打印本页]
作者:
无字碑
时间:
2014-5-16 21:05
标题:
阵痛中的当代诗人系列之二:为诗而生的孩子—顾城
1993年10月8日,顾城和他的童话世界一起终结在新西兰一座美丽的小岛上。岛名激流,正好映衬着顾城单纯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我一直以为,顾城首先是感性的,感性到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能让他心生颤栗。可这感性并不能涵盖顾城生命中的全部真实,如果是给顾城添加标签,那么感性之外,还得郑重添加一个如今看来有些凉意的名词—理性,令人窒息的理性。
顾城无疑是当代中国诗歌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一位诗人。支持者眼中,顾城是单纯的孩子,是一个用玲珑剔透的语言,用新奇与活力并重的超凡想象力,书写童话般干净凝练的诗歌的诗人;反对者眼中,顾城是一个抛子杀妻,视生命如草芥的恶魔。顾城是柔软的,柔弱到最终并没有经住激流岛上那一阵阵放肆地风声;顾城是荒唐地,荒唐到居然相信婚姻与婚姻之外的爱情能自然和谐的相辅相成;顾城是纯粹地,纯粹到除诗歌之外的一切都显得多余,甚至他的儿子都是那么可有可无;顾城又是安静地,安静到尘世中任何噪杂繁芜地声响,都丝毫不能影响到他决定要走的征途。
想来可笑,对于这样一位以诗闻名的诗人,我最初读到的作品却并不是他的诗歌。那是我刚刚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年头,在舍友的影响下,我最初读到的是顾城与妻子谢烨合著的长篇小说《英儿》。 平心而论,《英儿》更像是一个受伤的孩子熟睡中的呓语。对于顾城另类的爱情故事,我想不用赘述,很多人都应该心知肚明。顾城的荒唐体现在这场别致的爱恋中,顾城后来的悲剧,恰恰也是起源于这场有违世俗的爱恋。不得不承认,当时迷上《英儿》确实有哪些细腻的性爱描写的原因,但更多触动我内心的则是,顾城近似任性偏执地行事风格。读完《英儿》,我迫不及待的四处搜集顾城的诗歌作品。我想知道,我渴望知道,这样一个任性的诗人,笔下会写出怎样的诗歌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来寻找光明”这是顾城名作《一代人》里仅有的两句,历来评论家们都倾向于将这首诗解读为与文革动乱地十年有关。我无法否定这种说法 ,顾城完整地经历了十年文革的全部历程。文革之后,整个文坛都处于一种思考反思的氛围之中,评论家眼里,这一时期的作品统统归为伤痕文学的范畴。从这点来看,《一代人》确实有立足文革超越对文革认知的历史局限性的意味。但我更倾向于自我的解读,顾城是个有着童话般纯洁灵魂的孩子,其次才是一个诗人。在顾城的眼里,他的童话世界大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世界。这从顾城总是喜欢戴着那顶用裤腿裁成的帽子上就可以看出来,他一直担心现实生活中的细微尘埃会侵入他干净明亮的童话世界,但他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守卫自己独立于世的精神家园,那顶帽子就成了他给自己最大的安慰。严格地讲,我并不相信文革十年对顾城施加过什么影响,我甚至都不相信生活对顾城施加过任何影响。顾城始终生活在自我经营起的童话世界里,无论是做木匠还是写诗,他都是将自己置于一个封闭的世界之内的。顾城的世界,外人无法走进去,他自己也不愿意走出来。对于这样一位诗人,我们从何种角度去解读他和生活之间的关系,都是极其可笑荒谬的。因此,对于顾城名作《一代人》,我更愿意相信它是顾城对外界发出的回绝函。生活给予他的,他并不在意,他想要的,只是一个干净的童话世界。
如果说顾城脑海中一直存在的童话世界是一个堡垒,那么顾城的内在情感则是这座堡垒最脆弱轻薄的突破口。顾城腼腆害羞,第一次投稿还需要在姐姐的引领之下。上世纪某年在四川成都召开的诗歌峰会上,面对热情的诗歌信众,顾城落荒而逃。这是顾城短暂人生经历中两个极其细微地小细节,如果与诗歌割裂开来,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如果将这些细节与顾城的诗歌联系起来,与顾城在拥有妻儿的情况下迷恋上英儿联系起来,甚至与顾城最后的决绝方式联系起来。那么,我们不难看出顾城单纯却又复杂的情感世界,确实脆弱到不堪一击。他缺乏安全感,渴望被爱,他是一个始终没有长大的孩子。
而最能说明顾城这种思想的则是他的另一首诗歌《 我是一座小城》。在这首诗里,顾城是这样写的:
《我是一座小城》
我的心,
是一座城,
一座最小的城。
没有杂乱的市场,
没有众多的居民,
冷冷清清,
冷冷清清。
只有一片落叶,
只有一簇花丛,
还偷偷掩藏着——
儿时的深情……
我的梦,
是一座城,
一座最小的城。
没有森严的殿堂,
没有神圣的坟陵,
安安静静,
安安静静。
只有一团薄雾,
只有一阵微风,
还悄悄依恋着——
童年的纯真……
啊,我是一座小城,
一座最小的城,
只能住一个人,
只能住一个人,
我的梦中人,
我的心上人,
我的爱人啊——
为什么不来临?
为什么不来临?
顾城内心对现实生活其实是抵触的,所以他才会找到一个他理想中的独立王国激流岛。他厌恶哭闹中的儿子打扰到他工作,他害怕妻子谢烨因陷入纷繁的尘世生活而远离他的精神王国。这种病态的抵触情绪,其实源于顾城内心一直未曾远离的通话王国。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顾城的世界里不希望存在代表现实生活的杂乱市场,不需要人群,他只希望存在的是代表他理想世界的叶子,这叶子如今看来,指向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诗歌世界。顾城希望这座城是冷清的,安静的,不被外人打扰的。那么,顾城希望住进去的这个爱人会是谁呢?谢烨还是英儿?我的答案是,她们都不是。毫无疑问,顾城深爱这两个女人。顾城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离开这个始终令他困惑令他陌生的世界,根源就在于对这两个女人的爱情。遗憾的是,顾城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谢烨和英儿则是两个现实主义者。这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可想而知。让那个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去跟着一个纯粹生活在童话世界里的疯子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他们三个之间的爱情故事,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顾城明白这道理,精神上她像孩子迷恋母亲一般迷恋谢烨,离开谢烨他或许会死的更早一些。肉体上她又极度迷恋英儿带给他的性爱快感,以此弥补他和谢烨之间的情爱隔阂。英儿的离开看似主动,其实又有不可避免的必然性,那就是顾城永远更倾向于精神选择。顾城最终的选择只能是谢烨!但这两个女人都游离于顾城的诗歌城堡之外,顾城希望永远住进自己心底的,其实是干净透明的自己。一个人,一座城,相守到天荒地老。这才是顾城式的独特选择。
顾城的自杀轰动一时,他离世所产生的冲击力甚至强过海子。这其中的原因在于谢烨的死因和那把斧头。多少年来,我们似乎默认了一些报道和文章的宣传,顾城就是杀死自己妻子然后畏罪自杀的暴徒!但事实真是这样吗?作为局外人,我无力去还原历史。但我们可以从顾城生前的一切找到答案,顾城不可能拿起斧头去劈死他的精神教母。原因无他,顾城是个近似荒唐的活在童话世界里的孩子。他能接受婚姻之外的爱情,也能接受妻子屡次背叛。他唯一的渴望,就是安静的活在一个不被人打搅的童话世界里。这样一个孩子气十足的人,我无法想象他的世界里会有残忍的杀戮存在!至于妖魔化的顾城背后,究竟有怎样的恩怨情仇,我无力追究,也懒得追究。所有是是非非早已随诗人远去,探索出真相又能如何?
时至今日,当我们回过头来再读顾城和他的诗歌,可能更为清晰一些。我们应该忘记一些东西,像孩子一样走进顾城以及他的诗歌。我们应该抛开顾城和两个女人之间纠缠不清的爱恨情仇,我们需要尊重他们当时作出的种种选择。毕竟,他们挚烈地相爱过!
无字评顾城,这是一个起始于童话世界,终止于童话世界的孩子;是一个充满想象和矛盾的诗人;是一个渴望逃脱束缚却又无法如愿的诗人;是一个灵气逼人却又痴呆憨傻的孩子!
当滚滚红尘终归安静,所有因顾城之死而产生的怨恨与争议都该画下休止符号。我们应该记住:这是一个令人疼惜的孩子,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足矣![groupid=650]冲锋派诗人[/groupid]
作者:
一休
时间:
2014-5-16 21:19
早已拜读!再读!赞!!!
作者:
希梦
时间:
2014-5-16 21:53
看淡一切,拜读文章,问候。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4-5-16 22:01
建议应发到“诗歌评论”栏目。问好!
作者:
小猪漫漫
时间:
2014-5-16 22:02
赞 佩服
作者:
天客潇人
时间:
2014-5-16 23:25
读,思考。
作者:
小猪漫漫
时间:
2014-5-17 21:49
我的心,
是一座城,
一座最小的城。
没有杂乱的市场,
没有众多的居民,
冷冷清清,
冷冷清清。
只有一片落叶,
只有一簇花丛,
还偷偷掩藏着——
儿时的深情……
我的梦,
是一座城,
一座最小的城。
没有森严的殿堂,
没有神圣的坟陵,
安安静静,
安安静静。
只有一团薄雾,
只有一阵微风,
还悄悄依恋着——
童年的纯真……
啊,我是一座小城,
一座最小的城,
只能住一个人,
只能住一个人,
我的梦中人,
我的心上人,
我的爱人啊——
为什么不来临?
为什么不来临?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4-5-18 09:48
顾城,这是一个起始于童话世界,终止于童话世界的孩子;是一个充满想象和矛盾的诗人;是一个渴望逃脱束缚却又无法如愿的诗人;是一个灵气逼人却又痴呆憨傻的孩子!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