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忘却在云端 [打印本页]

作者: 忍淹留    时间: 2014-5-24 22:07
标题: 忘却在云端
                                    忘却在云端
                                                         W.S.默温
宁静的清晨总有云朵陪伴
当我定睛寻找时却消失无踪
有它存在的这个夏天
我不知道如何挽留
它对我无知无闻
离去时也无视我的存在
抛下我沿着自己的记忆
完成别人做不到的忘记



                        FORGETTING CLOUDS

                                                           W.S.Merwin
The quiet morning has a few cloud friends
that are gone when I look for them again
in this one summer that I remember
what can I call it before it has gone
it does not hear me and does not know me
it passed without seeing I am here
it is only me going my own way
there is no one else who can forget it
                                                 ——选自《纽约客》2014年4月21日刊
(, 下载次数: 0)

作者: 忍淹留    时间: 2014-5-24 22:07
附该期封面,蛮有趣哦。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4-5-24 22:37
这封面画这多人。今晚热闹了。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4-5-24 22:43
默温和赖特都是深度意象主义的代表人物,2001年读过他们好多诗。他俩相比之下,默温的诗温暖些。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4-5-24 23:25
哲思楚楚,这也是一种感受——

    忘却在云端
                                                         W.S.默温
宁静的清晨总有云朵陪伴
当我定睛寻找时却消匿无踪
它自存在,这个夏天
我不知道如何挽留
因不介意,它不知道我
离去时也无视我
沿着自身的记忆
实现他者力不能及的遗忘

作者: 忍淹留    时间: 2014-5-24 23:41
张无为 发表于 2014-5-24 23:25
哲思楚楚,这也是一种感受——

    忘却在云端

谁是楚楚?
作者: 忍淹留    时间: 2014-5-24 23:42
张无为 发表于 2014-5-24 23:25
哲思楚楚,这也是一种感受——

    忘却在云端

是另一种理解思路,“哲”思“楚楚”的结果?
作者: 张无为    时间: 2014-5-30 00:56
忍淹留 发表于 2014-5-24 23:42
是另一种理解思路,“哲”思“楚楚”的结果?


作者: 忍淹留    时间: 2014-6-4 10:06
胶东读者 发表于 2014-6-3 21:21
悦读学习

但愿不是打错了哦
作者: 镜子    时间: 2014-8-5 23:22
W.S.默温,美国深度意象主义代表诗人之一。他很爱唐诗,他的有些诗甚至是唐诗的翻写。深度意象思维技术,对我影响很大。

作者: 忍淹留    时间: 2014-8-6 09:38
镜子 发表于 2014-8-5 23:22
W.S.默温,美国深度意象主义代表诗人之一。他很爱唐诗,他的有些诗甚至是唐诗的翻写。深度意象思维技术,对 ...

这样说,应该是一个诗歌翻译者需要着重关注的典型。
作者: 镜子    时间: 2014-8-6 10:51
外国诗人的诗作品读的少。W.S.默温的诗对比你前段时间的译的诗,我还是喜读后面的。例如:《童年》《马戏团》《手提箱》《洲界鸟》等等。W.S.默温的诗没有这些诗人的诗选择的物象新颖,和现代人纠葛中的情感枝叶茂盛。
作者: 忍淹留    时间: 2014-8-6 11:18
镜子 发表于 2014-8-6 10:51
外国诗人的诗作品读的少。W.S.默温的诗对比你前段时间的译的诗,我还是喜读后面的。例如:《童年》《马戏团 ...

没有镜子先生的深入阅读,还请多多指教。
作者: 搞活    时间: 2014-8-6 13:39
本帖最后由 搞活 于 2014-8-6 13:57 编辑

不懂原文,但是对比了两首,觉得楼主的语言更干净。
可能会得罪人,无为老师引用的翻译里,有“因”“他者”,放在诗歌里,我是说这首翻译的作品里,或非相宜。但是夏天那句的断句,好像有更多的琢磨的空间。

一通糟扯,重点是掺合。呵呵
作者: 忍淹留    时间: 2014-8-6 13:56
搞活 发表于 2014-8-6 13:39
不懂原文,但是对比了两首,觉得楼主的语言更干净。
可能会得罪人,无为老师引用的翻译里,有“因”“他者 ...

谢谢杜先生评点,我这一两年在诗歌上用心甚少,您的提醒很重要,无为也没小心眼。您能关注我很开心呢。
作者: 搞活    时间: 2014-8-6 14:24
本帖最后由 搞活 于 2014-8-6 14:26 编辑
忍淹留 发表于 2014-8-6 13:56
谢谢杜先生评点,我这一两年在诗歌上用心甚少,您的提醒很重要,无为也没小心眼。您能关注我很开心呢。



翻译的问题烦烦难难,只能望呆的人贸然插话是失礼在先。
只是原文里没有逗号,即便有意味,这样处理是不是也有“失信”的嫌疑?不懂的。
作为读者,倒是不羁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都欢喜。
作者: 忍淹留    时间: 2014-8-6 14:27
搞活 发表于 2014-8-6 14:24
翻译的问题烦烦难难,只能望呆的人贸然插话是失礼在先。
只是原文里没有逗号,即便有意味,这样处理也 ...

无为这一版跟我是不同角度,细读或许还能看出点隐秘意思。
作者: 搞活    时间: 2014-8-6 14:34
忍淹留 发表于 2014-8-6 14:27
无为这一版跟我是不同角度,细读或许还能看出点隐秘意思。

是,说了都喜欢的哦。
作者: 忍淹留    时间: 2014-8-6 14:51
搞活 发表于 2014-8-6 14:34
是,说了都喜欢的哦。

那您以后常来哦。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