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流派网

标题: 如此表扬家,诗歌灾难,情何以堪?!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人鱼在天堂    时间: 2014-5-28 20:31
标题: 如此表扬家,诗歌灾难,情何以堪?!
如此表扬家,诗歌灾难,情何以堪?!

中国诗歌今年注定有“大灾”



                     郑正西



    网上常读到描写诗坛黑暗的文章,说什么诗坛是个“黑社会”,诗坛是个“马戏团”。等等。但多是流于空泛的文字讲述或猜测。不知道到底“黑暗”在哪里,“马戏”在哪里。



    这一次,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参评诗歌作品公布后,首先从湖北起了波澜。湖北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方方在微博公开发文,从不点名到后来人人皆知,柳忠秧的送评作品《楚歌》迅速成了焦点和疑点。从网上评论看,绝大多数诗人对《楚歌》文本都持不用争议的摇头态度。不是好与不好,而是算不算诗。几乎一致认为,这样的作品竟能全票通过送评,就不应该,也不正常。



    第六届鲁奖评委会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棘手难题:让柳忠秧获奖?那是什么结果?那就不是上届闹“羊羔体”那样吵闹,而是涉及百年新诗的对与错。因为柳忠秧讲了,他说他的写法是正确的,其他可能都“跑偏”了。



    然而,事情并非那么简单,柳忠秧决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他经商成功了,他“经诗”也会成功。

    拉几个名人或媒体为自己诗歌捧场,那是“小巫”。你见过中国诗界“总统”规格的诗歌评论会吗?从诗界巨头到政界要员,从顶级媒体到国务院也沾上了边。见过吗?从每人发言,用词之顶端,评价之极端,异口都同声,你见过吗?而且,柳忠秧的诗歌竟让老诗人食指夫妇读得流泪,新诗百年的作品中,你见过吗?

    依此说来,柳忠秧的诗歌不是达到了鲁奖水平,而是达到了诺奖水平。如果落榜,那就会牵扯出另一个话题-----诗坛幕后的交易故事。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这样断言:第六届鲁奖让柳忠秧获奖,诗歌会大乱。如果不让柳忠秧获奖,同样也是灾难。此话怎讲?因为,中国诗界那多重量级人物对柳忠秧的不留余地的评价如何下台?是他们不懂诗歌而胡说,还是得了好处在八道?



    所以有理由这样说,无论往左或往右,中国诗歌一场“大灾”,在第六届鲁奖揭晓之后,注定会到来!





    ————————————————————————————————————————————



      请读以下资料





    “诗人野牛”如此讲述着柳忠秧的“厉害”:“2012年9月18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联合推出48个彩色整版专题:《汉水丹心——南水北调篇》,湖北省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刊首寄语(总策划)、湖北文学人物熊召政为特刊文学总编审,封底整版是柳忠秧的大诗《圣美大江》。该诗据说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中国文学年鉴。



    据湖北媒体透露,该省宣传部之前曾力挺该诗人。据媒体公开报道,由中国新文学学会、湖北省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圣美大江》.柳忠秧诗歌作品研讨会”系列诗歌文化活动2014年1月12至15日在北京举行了《圣美大江.柳XX诗歌作品研讨会》。数十人参加研讨,其中包括年过多位“在文坛德高望重的诗人、诗评家、学者”。赞其“把楚文化的中国经验写活了”者有之;赞其“大胸怀、大气象、大格局”者有之;称“古体诗歌越来越趋于兴盛,就差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在这个时刻,柳XX出来为古体诗和现代诗奔走呼号,力图为古体诗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者有之。

   
    请看柳忠秧作品进京评论会盛况空前绝后 ------





              《楚歌》《圣美大江》:柳忠秧携十大诗歌名篇进京

                                      2014/1/20 15:41:10

                                      来源:南方网 作者:



  核心摘要:



  由中国新文学学会、湖北省文联等单位举办的“《圣美大江》柳忠秧诗歌作品研讨会”等系列诗歌文化活动于2014年1月12至1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出席系列活动的嘉宾有: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著名学者、诗评家谢冕和夫人陈素琰教授,著名学者、诗评家杨匡汉、吴思敬,评论界、诗歌界知名人士陈定家、夏可君、祁人、陆健、洪烛、杨志学、北塔、陈旭光、李宏伟、高昌、高伟、周瑟瑟、冰峰、吴子林、庄伟杰、熊元义、谭五昌、楚天舒、周占林、王士强、檀作文、丁启阵、谭长流、王峰、刘涛、冯雷、楚水、罗广才、夏花、马丽、葛宏、徐安祺、王博生、郑祥琥、赵天鹏等数十人。著名词作家乔羽、著名诗人食指特致祝贺。研讨活动分别由北塔、庄伟杰、谭五昌轮流主持。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梁鸿鹰、创联部副主任尹汉胤对本次系列活动给予了指导和帮助。





  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熊元义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我代表中国新文学学会感谢参会的专家学者,我们很支持举办柳忠秧诗歌作品研讨会。柳忠秧爱上了诗歌,执著、痴迷地从事文学,这是非常让人欣赏的。我们的时代文学逐渐被边缘化,一些作家、理论家还在重弹二十多年的老调,没有新意。当前的社会处于转型时期,中国需要创新,我们的文学艺术需要创新,需要能够引领时代。柳忠秧有担当意识,勇于创新,值得肯定和赞扬。”



  著名诗人、翻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屠岸先生指出:“柳忠秧的诗歌作品有创新的尝试,语言很纯正,古典意味醇厚。创新是很重要的,离开了创新,诗歌的生命就要萎缩。九十年代以来,文坛有人提出口号,要颠覆传统颠覆崇高。现在看,这种粗俗的诗歌现象,可能导致诗歌的消亡。而目前这种粗俗的风气,在诗坛有所下降,这是好现象。我觉得21世纪会有中国诗歌的复兴,会迎来新时代,会出现艾青这样的大诗人。期待柳忠秧和在座的各位多加努力。”



  诗人、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秘书长祈人发言说:“很高兴参加今天的研讨会。我是第二次参加柳忠秧的作品研讨,上次在广州研讨过他的《岭南歌》。《岭南歌》我认真拜读了,堪称经典文本。在广东的本土诗人很少写广东,写广东的都是外地来的诗人。《岭南歌》写客居岭南的游子,被岭南文化所感染。柳忠秧有一点非常真诚,他完完全全把自己袒露在我们面前,把真性情传递出来。而最新的《哭长江》,柳忠秧又开始走向写作的多样性,与《岭南歌》的表达方式有很大不同。”



  诗歌评论家、《诗刊》编辑室主任杨志学说:“柳忠秧是一个文化学者,左手提着古体诗,右手提着现代诗。他做了很多事情,但有一颗诗心。他的诗歌有豪情,体裁有多样性,他既写古体诗,也写现代诗。现代诗看起来好写,其实很难写。自由诗其实是最不自由的。我倒是觉得柳忠秧的古体诗中有我更喜欢的东西。我们《诗刊》创办了旧体增刊,一年出四期。柳忠秧旧体中,有很多很不错,比如:《白云》、《寻梦》等,读起来很顺,很好;又如《观音》写的也很好。柳忠秧古体诗集随手一翻,就有好作品,可以拿到《诗刊》去发表。”



  评论家、《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宏伟说:“柳忠秧的诗表现了对民族对人民的爱,有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与屈原等传统文人一脉相承。他的诗中有一种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情怀。”



  诗歌评论家、北京师范大学当代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说:“感谢柳忠秧先生给我们带来的诗意。我没想到来了这么多重要的诗人、评论家,学院派的评论家也来了不少。本次研讨会的人员构成非常丰富,说明忠秧作品的感召力。这么多评论者来讨论柳忠秧诗歌,这是对他诗歌创作的肯定。柳忠秧的古体诗洋溢着现代精神,他坚持本土化写作,他的诗歌中洋溢着非常狂放的楚文化精神,是当代楚文化的继承者,比如《楚歌》、《圣美大江》中就有与屈原的对话。他把楚文化的中国经验写活了,这个写作方向是值得肯定的。我一直认为,诗人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重要的不再是诗歌技巧,而是人格境界。我认为柳忠秧就有大胸怀、大气象、大格局。”



  中国诗歌网主编周占林发言说:“柳忠秧是一个很会‘折腾’诗歌的人,是真实的楚狂人。他每一篇作品的诞生,都能引起很大的反响。他是我们中诗网重点关注的诗人。”



  诗人、中国文联出版社文学编辑部主任洪烛说:“我们的诗人把传统丢了。诗歌除了‘无用之美’,要有‘有用之美’。只有诗歌的‘有用之美’多了,才能维持住金字塔尖上的‘无用之美’。比如朗诵诗、颂诗都是诗歌的‘有用之美’。如果诗歌要真正繁荣,我们对朗诵诗等就要更加重视。现在诗坛形成了圈子,在圈内叫好的诗歌,在圈外、在社会上几乎无声响。柳忠秧诗歌在圈子内外都有很大影响。柳忠秧的诗歌尝试,我是非常欣赏。他的诗可能促使朗诵诗,在社会上有更大的影响。”



  评论家、《文学评论》编辑吴子林:“受我太太诗人安祺的影响,我读了很多诗。读到柳忠秧的诗,我感到很欣赏。我特别关注柳忠秧诗体的问题,还有他诗歌语言的问题。柳忠秧写‘大诗’,这种‘大诗’一般人写不了,只有个性卓异的人才能写。如果没有那种胸怀、才气,是写不了的。柳忠秧诗歌给我很大启发,写诗需要把内力、学养修好。我需要进一步研读柳诗,等有充分的材料、感觉了,要写一篇评论。”



  诗人、《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主任、《中华诗词》执行主编高昌说:“我接触柳忠秧作品稍早,我来是对柳忠秧表示敬意,柳忠秧的诗带着他的激情和体温。”



  作家网总编冰峰发言:“看了柳忠秧的诗觉得大气,让人震撼。他不断创作,佳作不断,很不容易。可以通过我们作家网的微信平台,来传播忠秧的作品,也邀请忠秧到我们作家网做访谈。”



  诗歌评论家、天津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王士强博士说道:“总体来看,柳忠秧诗歌属于宏大叙事。我们这个时代,到底还需不需要宏大叙事。柳忠秧用他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建设性的探索,他的‘自我’高度介入作品,将‘大我’与‘小我’结合得很好。”



  诗歌评论家、北方工业大学冯雷博士说,柳忠秧写大诗,让我有‘大雅久不作,我衰竟谁陈’的感觉。我们的现代诗强调个人化写作,书写个人心灵,但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中国,每天都经历很多相同的事,个人化写作会导致作品的‘雷同’。而柳忠秧写长江、岭南,恰恰有新意,让人耳目一新。此外,柳忠秧写了很多旧体诗,以长篇巨制轰动四方。旧体诗人很庞大,这不能回避。有人甚至说要把五四以来的旧体诗,纳入当代文学。



  诗人、《天津诗人》主编罗广才说:“在与忠秧兄的接触过程中,我发现,他接陌生人的电话,都自称‘我是诗人柳忠秧’。昨天我把柳忠秧的诗给著名诗人食指的太太翟大姐念了。她专程给我打来电话,说:‘我给老郭念了,我们都很感动,流泪了。广才,谢谢你让我们读到了好诗。’”



  青年诗人赵天鹏说:“柳忠秧作品非常好,大气磅礴之外,也体现出个人心灵。”



  诗人夏花觉得:“柳忠秧的《圣美大江》打动了我。他的诗歌是‘高端大气’。柳诗首先是源于个人,是从个人出发,只是他个人的情怀、个人的追求很‘宏大’,是对家国情怀的追求,是对宏观自然的追求,所以柳诗呈现‘宏大’的特点。此外,诗歌是不撒谎的,你是什么,你写出来的就是什么。柳忠秧具有大胸怀,所以写大诗。”



  诗人葛宏发言:“柳诗让我感受到‘真情可贵’,我从中看到男子汉气概、男人情怀。此外如《哭长江》里面有文化批判和环保意识,让我想起‘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



  诗人航宇说:“柳诗的意境是大家都可以感受到的。柳忠秧的诗非常适合朗诵。



  诗人徐安祺:“读《哭长江》,感觉柳的真情,全诗是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洋溢着悲剧情怀。我读了以后想哭。请柳诗人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去拯救母亲河。”



  青年学者郑祥琥说:“在座的专家、学者,对柳忠秧诗歌评价非常高。近年来现代诗歌,越来越趋于衰败。而古体诗歌越来越趋于兴盛,就差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在这个时刻,柳忠秧出来为古体诗和现代诗奔走呼号,力图为古体诗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我认为,从柳忠秧诗歌的文本看,写的确实是好,有些作品放在唐宋明清也是优秀的作品。最近几年,我为柳忠秧写了多篇评论文章。最近我给他写了一篇《柳忠秧诗歌的八重境界》,从忧愁天下的境界,到忧乐天下、兴亡天下,尤其是批判天下。比如柳忠秧的《哭长江》,就是对长江的环境污染、文明衰败的问题进行批判。柳忠秧的自君天下的境界非常重要,他之所以能够在诗体上有创新,就是因为自君天下。柳忠秧的自君天下,没有走入尼采式的狂妄的超人,而又进入自由天下的境界。自由不是乱搞,而是基于理性基础的。”



  诗人谭长流说:“我和忠秧是同道。忠秧的诗是气势磅礴的,不是小家子气的。他不是由诗人生出的诗人,而是诗坛外的霸主,挤入诗坛的。说柳忠秧是楚人,其实他是胸怀天下的人。柳忠秧把中国的大江大河,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其中寄托着柳忠秧对家国天下的浓烈之爱。”



  诗人、评论家、华侨大学的庄伟杰教授认为:“柳忠秧从家乡一路走来,写了很多‘大诗’。他的作品如歌如哭,呈现出很浓的个人气质。他的诗堪称文化史诗,我称之为‘新歌赋体’。以前我曾评价他说,他的诗有‘三气’,即骚气、底气、意气。我们看到近来的《圣美大江》、《哭长江》他又在转换形式,他有郭小川式的抒情风格,可以说他是‘当代郭小川’。柳诗有浓浓的人文气息,有一种‘正大气象’。如《圣美大江》感恩七十万移民。再联系到《哭长江》,他的‘大江追求’,既要哭,又要圣美。他的‘圣美追求’除了感恩山水,也是对美的追求,对生命的感恩。柳忠秧不但是个浪漫诗人,更是个历史诗人,他的作品有个人追求,也有一种公共追求,有一种个人性与公共性的平衡。我们的研讨会,就是要来研讨柳忠秧诗歌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评论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定家教授在研讨会上念了他2012年底给柳忠秧写的一篇博客文章:“柳君新作《圣美大江》竟然是一首郭小川式的‘现代格律诗’,在我的印象中,柳君似乎只写李白杜甫式的古体诗。没想到他的新诗也和他的古体诗一样汪洋恣肆、大气磅礴,依旧尽兴铺排,依旧豪情万丈!初读如飞瀑入涧一样酣畅,细品如水漫荒滩一样解渴。愿诗人柳忠秧在他的‘诗歌元年2012’,笔舞龙蛇,文思泉涌,写出更多更绝的惊世之作。”陈定家又说:“刚才听了与会者的发言,现在古体诗在复兴,但缺乏领军人物,繁星满天但缺一轮明月。期待着柳忠秧能成为一轮明月。”



  中国人民大学夏可君教授认为:“柳忠秧的诗中谈到楚地出诗人,老子的哲学就是在楚地成长起来的。柳诗将不同的山水组合起来,形成他自己的‘水立方’。他对水性的强调,使他的诗具有细细流淌性。德国荷尔德林也写过很多德意志的河流,用水与古希腊的火相中和。柳忠秧诗歌中水的特性,很值得关注。”



  诗人楚水评论说,我看来柳诗有两个感受:一是澎湃的爱国热情,二是磅礴的诗歌激情。



  诗人徐海发说:“从忠秧老弟的诗,我感觉到一种激情。他的诗有对家乡的爱,他的诗写作前,都做了大量功课,是楚人对楚风楚水楚情的抒写,很有特色。”



  诗人、评论家、翻译家北塔谈到:“每年年底柳忠秧都会到北京来,从事文学活动,有人说是‘诗歌北伐’。他最近的《哭长江》有很大的批判性。柳忠秧很狂,但是掌握分寸,对人又很谦逊。我读柳忠秧作品,一直在思索两个问题:第一如何使用古典资源,第二新诗为何丢失了音乐性。柳忠秧的诗很适合朗诵,今天有四个人来朗诵《圣美大江》,我觉得柳忠秧的一些大气的作品,要四十个人来朗诵,才更好。由此柳忠秧诗歌探索的方向,很值得我们重视。我发现,柳忠秧有很大的诗歌抱负、写作抱负。正是因为有大抱负,他在诗歌创作上才注重大题材、大篇章。有人认为,柳忠秧的诗体是‘新赋体’,我认为也可以说是‘新新赋体’。他的作品用了大量的当代元素,同时又非常雕章琢句,很重视对字词句子的提炼、精炼。”



  诗人、诗评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学教授檀作文提到说:“我已基本淡出了旧体诗词的创作圈与评论圈。有评论者说,柳忠秧不太擅长格律诗。我恰恰认为,柳忠秧是一个讲规矩的旧体诗人,他的格律诗连拗救都讲。柳忠秧的古体诗在继承的基础上,有创新。他的乡土精神,其实就是楚文化精神,其中屈原的影响尤其明显。一方面屈子精神是故国之思,是乡土精神。另一方面屈原就是创作大诗长诗的,如《离骚》、《天问》。楚文化的精神是狂,这以李白为代表,柳忠秧也受到李白的很大影响。北塔称柳忠秧的诗为‘新赋体’,我认为不如叫‘新古风’、‘新楚歌’。楚人用楚语写楚事,为楚歌。我感觉,柳先生可以走得更远,要呈现楚文学的新气象。”



  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涛发言说:“我以前读过柳的《四十自画》,后又读过《楚歌》。《四十自画》中的名句‘身心只许汉与唐’,我觉得这首诗,很能代表他的风格,也很能代表他在四十岁时的精神状态。他的诗有对传统的追慕,他总是发怀古之幽思,他的作品风格跟《离骚》接近。当代作家中,向传统去寻找灵感的人,比较少。但是柳却吸取古人的传统,所以我对柳忠秧诗歌的未来发展,报以期许。”



  诗人、中国青年报资深记者李桂杰:“我害怕参加诗歌研讨会,因为怕读到假大空的诗。但柳老师的诗是好诗。柳诗的用词很妙,有历史积蕴。他的诗亦歌亦哭,是有深意的;亦歌亦哭,是有情意的。”



  评论家、国务院新闻办五洲传播出版社副编审王峰说:“我是研究古典文学出身的。新诗人都要面临对古典文学的使用、继承。前几年,有研究者提出二十世纪文学,要贯通清末民国的文学。而当前先锋诗歌的问题在于,连我们研究者都看不懂,普通读者怎么可能看得懂?柳先生的诗作为朗诵诗,在狂放中有节制,这使得他的诗歌韵味悠长。我鼓励柳诗人更大胆去尝试,不一定要合格律。如果没有创造,就不会有新诗体的出现。柳先生的创作,有可能为汉语诗歌探索出新路径来。”



  中央党校教授朱煜华:“刚才柳大诗人说我是研究逻辑的。逻辑是研究抽象的事物,而诗歌创作是形象的。我跟忠秧认识有十多年,忠秧的为人有‘豪气、豪放、豪迈’,后来我才发现忠秧居然写诗,居然比《离骚》还长,没有一种胸怀,没有一种气势,没有深厚的国文根底,是写不出《楚歌》的。忠秧能够成为著名诗人,是有原因的,豪情使然、才情使然!”



  诗人楚天舒:“我个人旧体也写,新体也写。面对不同题材,用不同体裁。我读了谢冕老师对柳忠秧的评论,收获很大。”



  中央财经大学马丽副教授:“柳诗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即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在柳诗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担当和责任感。柳先生从岭南到湖北到北方,与中国的国土是血脉相连的,所以他能找到长江的脉搏,南水北调的脉搏。”



  著名评论家、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匡汉作最后总结,他指出:“柳忠秧诗歌传达出了让人振奋的东西。与会者的发言,都肯定了柳忠秧的创作,他的探索方向是正路,他的探索是重要的。这说明我们的诗歌,要坚持本土立场,要打通断裂,要还原历史,要多元并生。有些诗人是西方诗歌的搬运工。我认为中国诗还是要多关注本土,要多关注本国诗歌传统。我认为诗歌不能分新旧,不能分长短,主要是要看诗歌的好坏,艺术上的粗细。柳忠秧的诗歌就打通了古今,他的诗让我们看到祖先离我们并不远。”

  杨匡汉进一步分析说:“柳忠秧的创作不是一个模式,他在探索,长短篇各种体裁都有。我们一定要鼓励探索!柳忠秧诗歌也告诉我们写诗要回归自然,回归心灵,回归古典,回归美感。

  杨匡汉强调:“回归古典不是说要亦步亦趋,而是要吸取古诗中有价值的东西。柳忠秧的作品也启示我们,每个诗人都要有自己的风格,这才能形成诗歌流派。我们当代文学的问题是六十年来,我们没有形成一个学派,没有形成一个流派,可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方针’有名无实。我发现柳忠秧和他身边的一些朋友,有形成诗歌流派的趋势。所以我期待柳忠秧和他的朋友们,要不断的特立独行,要深入创新。我们为柳诗已经取得的成就而高兴,也希望他带领自己的朋友,共同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杨匡汉也指出了柳诗中的瑕疵,比如在大铺排的同时,要注意词句的精炼。



  在研讨会最后,诗人柳忠秧致答谢辞:“当官从政是折腾别人,写诗是折腾自己。写诗是一项辛苦的事业。富贵是出不了诗人的,明明是喝喜酒的人,偏偏要去干哭丧的活。怎么可能干好?《圣美大江》我写了六天六夜。而《哭长江》是我正在构思的几千行长诗《长江之水天之泪》的序曲。我从小生长在长江边上,感到长江不单是母亲,更是君神、父亲、女神。此外,我在诗歌观上一再强调诗无新旧之别,只有好坏之分。我们的诗坛呈现出因为没文化,所以反文化的现状。用赵本山的话说,我们的诗歌可能跑偏了。”

  最后柳忠秧感谢说:“深谢各位专家学者对我的支持与鼓励。伟大的楚文化、伟大的中国文化,成就了小小的我!”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与会。



                                    来源: 南方网 作者: 编辑: 付刚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 ... /u7ai598977_K4.html

   






作者: 小人鱼在天堂    时间: 2014-5-28 20:31
一声叹息!!!
作者: 肖振中    时间: 2014-5-28 20:37
小人鱼在天堂 发表于 2014-5-28 20:31
一声叹息!!!

两眼苍茫!!!
作者: 小人鱼在天堂    时间: 2014-5-28 20:40
肖振中 发表于 2014-5-28 20:37
两眼苍茫!!!

肖兄,诗坛不幸,可悲,可叹!
作者: 红尘过客    时间: 2014-5-28 21:09
小人鱼在天堂 发表于 2014-5-28 20:31
一声叹息!!!


作者: 红尘过客    时间: 2014-5-28 21:10
小人鱼在天堂 发表于 2014-5-28 20:31
一声叹息!!!


作者: 刘炜    时间: 2014-5-28 21:22
圣美大江
2012-09-20 11:08:26 来源: 南方网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到: 0
浏览字号:大 中 小 | 打印本页 | 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感恩母亲河汉江和南水北调库区70余万移民
柳忠秧
一、一滴水的悲壮穿越
  亲爱的人们,您是否常梦着故乡?
  梦着故园的山山水水、沟沟梁梁?
  梦着浑浊的黄河、淮河与海疆?
  念着疲惫的母亲们:江汉、丹江和长江?
  您是否痛心于饥渴的中原大地?
  您是否惊心于干涸的千里太行?
  您是否揪心于亿万人渴求清泉的北方?
  您是否回顾千百年生生不息的苦难民族?
  您是否牵挂千百次苦难重生的美丽乡邦?
  您是否感恩过一滴水的恩情和她的崇高悲壮?
  嶓冢山的清泉啊,汇聚了三千里的柔情汉江!
  我的故国梦园,我的汉水如此亲切、善良!
  您百劫不染,您是中华大地仅有的大河新娘!
  纤夫们拉展着您的船歌,映照着您的蔚蓝臂膀!
  少女们淘洗着您的清白和纯洁梦想!
  诗人们咏叹着您的田园、您的夕阳!
  英雄们纵横驰骋,分享着您的荣!
  花鸟虫鱼抒写着您的惬意、您的七彩诗章!
  哲人们穿越时空,沉思在您的身旁!
  九界的生灵啊,吮吸着您的气息和芳香!
嶓  冢山的圣泉啊,您汇铸了一个民族的心脏!
  我的悠远汉水啊,我的圣美汉江!
  您流过了巴山秦岭,您流淌着一湾芬芳!
  我迷恋着您溪边的艾草,我沉醉于您山酒的雄黄!
  我读懂了您灵魂中的哀怨与忧乐、孤独和向往!
  我歌哭着您的山苍苍、您的水茫茫!
  您的一滴清泉足以穿越巍峨的重山!
  您的一滴恩水足以放射出万丈光芒!
  您的一滴神圣蜿蜒北上,百折不饶!
  您抚慰了皲裂的大地、抚平了焦渴的万孔千疮!
  您灌溉了嗷嗷待哺的山川河谷,润泽了渴盼生机的莽原高岗!
  那一滴水的穿越啊,是亿万年的沧桑!
  那一滴水的闪烁啊,是千万钧的重量!
  您向长江的温柔一撇,撇出了三千里雄壮!
  您向北方的深情一捺,捺出了三千里琼浆!
  您写下了人类版图上最伟大的“人”字!
  您支撑起中华民族最无私壮美的脊梁!
  您沉重的背负,您动人的吟唱,
  感动了神灵,传遍了旷野和洪荒!
  我深爱着您的圣美、您的浩荡,我怀抱了您的柔情和阳刚,
  您的一滴滴恩情哪,流进了亿万儿女的心房!
二、一口井的深厚恩情
  神奇的山川啊,多情的南国和北方!
  亲爱的兄弟啊,血脉相连的姊妹爹娘!
  那岂止是一口供水巨井啊,那是民族复兴的血浆!
  丹江儿女的无私奉献和生死考量,
  铸就了人类最大的恩情之井、恩泽乳房!
  那每年130亿立方的生命之水,
  起搏着亿万人民的心脏!
  坚守与牺牲、苦痛和悲凉,
  抒写了一口济世天井的无尽情义,
  壮写了汉江儿女的伟大坚强!
  “唯有牺牲多壮志”,请别忘记丹江人民的悲伤和刚强:
  请记住1958年十万儿女的肩挑手扛,
  血肉之躯终于筑成了大坝,竖起了栋梁;
  请别忘了一九七三年的洪荒,
  和一九七四年接踵而来的滔天巨浪,
  库区民众承受着巨大的损失和心灵的巨创;
  还有那一九八三年丹江儿女面对灭顶之灾的大勇担当,
  舍小家顾大家,那定是感动了上苍!
  三千年故土五百年郧阳!生死相依啊,挥泪成行……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含着泪水和汗水、悲壮充盈的每一个水立方!
  感恩您啊,平凡的人们,敬爱的老乡!
  我记住了你们别人难以记住的姓名:
  柳陂镇的朱时富,感谢您的艰苦开创……
  田沟村的曾元成,感佩您的血气方刚……
  东坪村的何保义,谢谢您的宽洪大量……
  “银色革命”的易发炼,永记您的白发苍苍……
  扎根山区的沈康荣,您是知识分子的真榜样……
  妙手丹青的兰士华,您绝笔留下了《梦里郧阳》……
  父母双亡的万霞啊,善良的人们齐送你一瓣心香……
  还有沈大姐、王大娘、张老乡、李老乡……
  我这衰弱而沉痛的诗人,梦回了千年汉江:
  大梦中我巡游了楚、豫、川、陕的四边八方;
  领略了秦、巴、江、汉的三千里风光;
  我行走辽阔的“四塞奥区”,我心荡气回肠;
  寻觅汉水、丹江的千古余芳,倾听您肺腑的浩荡;
  我回到了青铜光辉的楚之丹阳,
  我禁不住热泪,偕屈子一起悲吟《国殇》;
  我梦回郧阳,倾听您在江底的绝唱;
  我梦回均州,深切缅怀您的神圣辉煌;
  我的圣美汉水哟,我的圣美丹江!
三、一江水的史诗篇章
  亿万年的大河,孕育了母亲慈悲胸怀的宽广!
  三千里的汉江,鸣奏着您大爱无边的史诗吟唱!
  南水北调,引江济黄,长风万里送琼浆!
  您日夜输送着清甜的情意和甘美的华芳!
  饮水思源,感恩库区儿女,感谢建设者的辛劳和开创!
  也铭记毛泽东,这位巨人和人民一起屹立世界东方!
  把酒酹滔滔!江山北望哟,天河无疆!
  心潮逐浪高!江山如画哟,大水汤汤!
  谢一声诗人润之兄,您的巨臂和胸韬,
  与伟大的人民共同抒写了人类壮丽的史诗篇章!
  遥看巍巍山水里,丹江口一库清波赳赳北上;
  聆听中原大地间,陶岔渠首昂起身姿引吭!
  抚摩渡槽飞架,托水腾空,仿佛巨流生出隐形的翅膀;
  纵揽双龙探渊,击流入地,母亲河的裙带名叫“穿黄”!
  一马平川的冀北平原,明渠如带,粼粼波光;
  京津双城那栉比高楼间,也听得见汉江的交响!
  指点江山的手笔,如今化作千里水廊!
  昔日南方的清水,如今引发北国欢唱!
  打开龙头,让那南北连心的祝福酣畅流淌!
  让碧水滋养的新生活,在每个人脸上荡漾!
  端起一杯汉江水,便映出那依依不舍的目光;
  那一声车笛带走的,是故园情深,是故土苍茫。
  有一种眷恋叫背井离乡,有一种情怀叫大爱无疆!
  还有一种记忆,是那滔滔碧浪淹没的百年老房!
  绵绵厚土、漫漫原乡,
  长眠于那片热土的祖先哟,我们已经远走他方——
  为了那亿万双眼的渴望,为了甘泉能有更多的人分享,
  我们在新天地再创家业兴旺,在新旷野再建梦里故乡!
  在泪水中壮别,在热烈拥抱中感受无穷的力量,
  因水而迁的梦想,又在欣欣向荣中绽放!
  我踏歌而行,顺大江北上:
  呼一声屈子,魂兮归来饮天浆!
  吟一声庄骚,大鹏击水三千丈!
  问一声诗圣,漫卷诗书喜欲狂!
  唤一声岳王,一鞭河洛碧潮芳!
  昌黎公哦,这一江清翠伴您写千古文章!
  万里长城啊,巍巍太行!
  巍巍雄关啊,碧海苍苍!
  这一江圣水哟,如千年春风,
  滋养着返青的麦苗,滋润着挺拔的白杨!
  我噙着泪水北进,走在一个个现代化都市的大街小巷。
  衮衮诸公,男女老少,且听我与你拉一下家常:
  忙碌的人们,请你慢一下脚步,想一想,
  大江北上的艰难跋涉和这一渠清流的欢乐忧伤。
  请吮一口丹江儿女千里相送的情义清汤,
  请铭刻这滴水之恩的血汗和悲壮!
  “富贵”的人们啊,面对这永恒的生命之水,
  你是否该多一点敬畏、珍惜,少一点铺张?!
  当五十年几代人的心血和千万人的汗水为你而奉,
  我们该不该默默感恩,流出清泪两行?!
  数省区亿万受惠大江的人们,当你饮罢清浆:
  还请你再想一想库区的困苦和荒凉!
  再听一听百万丹江好儿女的心声和梦想!
  再亲一亲江汉慈母的面庞!
  再抱一抱江水圣母的温馨臂膀!
  再靠一靠汉江、丹江、长江母亲们的温暖胸膛!
  请弯下我们并不高贵的腰,念着千里外的大河故乡,
  来一次鞠躬,做一次虔诚的祈祷!
  感恩您——含辛茹苦的大江母亲,感恩您的悲悯慈祥!
  感恩库区人民,感恩伟大坚贞、无私善良的圣母汉江、丹江!
  后记:感恩汉江、丹江,感恩南水北调库区70余万伟大坚强、无私奉献的移民。我数晚辗转无眠,心灵经受了空前深切的震撼和神圣纯洁的洗礼——遂有此两昼夜无比动情的抒发!同时也感动于作家梅洁的恸情歌哭,感谢梅洁的《山苍苍,水茫茫》、《大江北去》两部作品提供的部分素材和《楚天都市报》记者范宁的修改建议及帮助。
  (作者柳忠秧:著名诗人、文化学者。云深书院院长兼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副院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岳阳楼文学顾问。)

作者: 程洪飞    时间: 2014-5-28 21:36
全是概念词哈!不过读起蛮顺口的。
作者: 吟啸徐行    时间: 2014-5-28 21:48
文革风格的政治诗,这样被推崇是诗歌的退步
作者: 李明利    时间: 2014-5-28 22:36
小人鱼在天堂 发表于 2014-5-28 20:31
一声叹息!!!


作者: 杨立    时间: 2014-5-29 09:03
刘炜 发表于 2014-5-28 21:22
圣美大江
2012-09-20 11:08:26 来源: 南方网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到: 0

当朗诵诗亦无不可。当然,也仅仅只能朗诵朗诵而已!
作者: 天客潇人    时间: 2014-5-29 09:16
古人有言,文人误国,信矣。(此文人一词有专指)。那些个专家教授,难怪蓝煤喊抵制文人诗。
作者: 海滨    时间: 2014-5-29 11:12
一曲《楚歌》鸣绝响
——读《楚歌》谈古体“格律”的现代探索
发布时间: 2014-05-26 18:32  来源: 南方网  作者: 孙绍振
  柳忠秧的《楚歌》(长江文艺出版社)得到谢冕高度的赞赏,谢氏在诗评中指出:醉心楚地的他并未仅仅将乡土作为地域空间,而是将之作为“纵横驰骋”想象的“人文时空”——这种时空不是抽象的,而是来自屈原的 “悲情激愤”和李白的“潇洒豪放”,以这样的精神“把楚地的山川形胜、名人佳士、典章辞赋、文采风流,装点得缤纷华美”,谢冕甚至罕见地用了“令人叹绝”这样的赞语。
  除谢冕外,屠岸、杨匡汉、於可训、蒋述卓、黄曼君、陈世旭、樊星、刘川鄂、古远清、吕雷、杨光治等数十位名家也对柳忠秧的古体诗集《楚歌》给予了高度评价。屠岸先生认为,柳忠秧的作品有创新的尝试,语言很纯正,古典意味醇厚……。杨匡汉指出:柳忠秧诗歌传达出让人振奋的东西,那就是说要坚持本土立场,要打通断裂,要还原历史,要多元并生……柳忠秧的诗歌打通了古今,他的诗歌让我们看到祖先离我们并不远……“柳诗”也告诉我们写诗要回归自然,回归心灵,回归古典,回归美感……我发现,柳忠秧和他身边的诗友形成了诗歌流派……。樊星则强调:《楚歌》填补了史诗书写楚文化的空白。
  虽然谢冕、屠岸、杨匡汉、於可训、蒋述卓等人的评论具有权威性,但是仍然有少数人士对之持疑否态度,认为其“最大的问题是不讲格律”、“是不合格的古体诗”:此说如出自一般读者,可以一笑置之;但是,偏偏出自某些教授和不无成就的诗人,这就值得作为学术课题来严肃探讨。从表面上看,此等批评本身就有常识性问题,关键是“格律”和“古体诗”的概念混乱。从一般意义上说,中国古典诗歌的“格律”属于近体诗范畴:平仄在句内交替,句间相对,句有定言,章有定句,但是,此等规范并不属于“古体诗”。《诗经》(公元前五世纪)、《楚辞》(公元前四世纪),皆不讲平仄;经过一千多年的积累和进化,近体诗(律诗、绝句等)进入草创阶段,开始讲究平仄、对仗;又经过三四百年曲折探索,晋宋齐梁陈隋六代诗人才智的积淀,再经初唐诗风变革,才达到高度成熟,产生了星汉灿烂的盛唐气象,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古典诗歌的高峰。但是,近体诗虽然高度成熟,并不意味着一统天下,构成盛唐气象的,还有不讲平仄、章无定句、句无定言、言无定声的古体诗、乐府诗。其艺术成就,并不亚于近体诗。李白、岑参、白居易的古风歌行,其思想艺术还高于近体诗。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汉魏古诗高于盛唐诸公,在这个意义上,很值得深思。
  批评《楚歌》无“格律”者,泥于狭义的近体诗,显然片面。如果要讲格律,《楚歌》也不是绝对没有。不过它所采取的形式并不是近体诗格式,而是中国的古风歌行体。中国的古体诗,虽然章无定句,但是,并非全无格律。《诗经》,在节奏上,明显以四言为基础,偶有超出四言的,也大体以二言结尾。《楚辞》虽表面上是杂言,但其基本节奏乃是二言与三言的自由交替。如“节日兮辰良”当中的“兮”按古代读音,相当于今日的“呵”,可作语气词(停顿或延长)理解,和诗经一样是二言节奏。接下来是“穆将愉兮上皇”,把“兮”字当作停顿或延长,则是三言和二言的交替。到了汉魏晋五言古诗崛起,建安风骨,魏晋风流,蔚为大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过是把三言(“东篱下”“见南山”)固定在结尾。三言结尾的固定,有其超越语义的强制性。如“我生性疏放”,按散文,其读法是“我生性—疏放”;但是,这是杜甫的五言诗,只能读成“我生—性疏放”。三言结构处于句尾是中国古典诗歌格律的核心。不管是近体诗还是古体诗,不管是五七言,还是李白常用的杂言(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只要保持三言结尾,就构成古典诗歌的吟咏调性。如果说不讲平仄对仗,就是没有格律,则汉魏古诗,就都“不是合格的古体诗”了。柳忠秧《楚歌》近三百页,七言和五言古诗,一望而知,流贯着中国古典诗歌的血脉,原因就在全面保持了“三字尾”。至于不讲平仄,并非低能,盖时移语易,古代平仄,至今已经发生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在大北方普通话中,入声已经消失,对于现代读者(除以吴语、闽语、粤语、客家语为母语者外)已无实际意义。大量语词的声母和韵母都发生变化,即使在明清时代也与口语脱节,故须按官方颁布之韵书押韵;如此,对于古典诗歌的音乐美其实有损无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楚歌》按现代汉语普通话押韵既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也是格律的一种解放。
  《楚歌》更为深刻的意义,还在于对于近体诗的局限的突破。近体严苛的格律和有限的篇幅,迫使诗人作超越语法结构的意象叠加和并列,戴着镣铐跳舞,使它在艺术上达到举世无双的精炼,故其形象的密度不但高于古风歌行,而且高于句法完整到可以“跨行”的欧美诗歌。其最佳处不在言内而在言外,其极品、神品,即为意境:司空图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概括,戴叔伦总结为“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就是感情不直接抒发,从抒情来说,乃是间接的。谓语动词和句间连接词的省略,其优越乃是言外意会无穷;但是,其局限却是句间逻辑的空白,不能不以思想容量和叙事功能的弱化为代价。欧美诗歌与之相反,从抒情艺术来说,乃是直接抒发,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将之总结为“强烈的感情自然流泻”。其诗句子结构完整,句中谓语不可或缺,复合句可长到跨越数行(“跨行”),行间的连接词并不省略。故,其长处在于思想容量和叙事功能,欧美早期有史诗,后世大诗人均有长篇叙事诗,皆得力于此。而中国古体、乐府诗在句子之完整方面与欧美诗歌有相近之处,故亦有大量长篇叙事诗(如《木兰词》、《古诗为焦仲卿作》、《长恨歌》),而近体诗则基本无长篇。《楚歌》的形式显然有意回避了近体诗的意象叠加的间接抒情,采取了古诗章无定句、不讲平仄之法,其立意乃是更自由地直接抒情。楚地山川在他笔下不仅仅是某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景,而是俯视历史,展示宏伟精神气象的空间。《楚歌》每章十行,多于律诗八行,少于西方商籁体(sonnet)之十四行,由于句法完整,其思想容量就得以充分的扩展,精神视野就获得空前的自由。懂得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楚歌》(七)以后数章,对楚地神话、历史的系统赞颂,从伏羲到炎帝筚路蓝缕、开辟草莱、制琴作耜之功,到楚庄王一鸣惊人成就春秋五霸之业;从屈原忠而见放之哀、项王横扫暴秦之绩,到刘邦“威加海内”之雄及韩信、张良之智,直至汉武开彊拓土之功、光武与民休息之仁。如此等等,皆可见出作者以十行短章之制,直接抒情之笔,展开楚地史诗之宏图。此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宏伟史诗之构思,其间之逻辑结构,绝非近体诗四行八句意象并列所能胜任者。
  此等纵横开合之佳构,上可追诗经《公刘》、楚辞《离骚》之余脉,外可望西方史诗、叙事之精神。诗人自述其“追奉神性”、“与神同在”的美学追求充溢于字里行间。但是,《楚歌》并不耽溺于神性,他更在意的是“点亮人性”。从艺术上说,其价值并不是历史的叙事,而是把浩瀚的历史文献溶入于抒情的话语之中,故其句法,虽然以七言为主,不时杂以骚体(如叶茂盛兮花无期,魂已归兮魄为雄)和近体的“对句”(并不是严格的对仗,如“冲天冷对千夫贼,怒发奔腾越王戟”),甚至还用了民歌的风格的复沓。正是因为比较丰富的表现手段,七言十行并没有太严重地束缚他的性情,楚地山川在他笔下就不仅仅是某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景,而是俯视历史、展现宏大精神气象的载体,在有限的空间中展示了无限的胸襟,如谢冕指出的是一首 “既保持了古体诗歌跌宕自如的气势,而又兼富近体诗讲究音韵美的一种诗歌体式。” 正是凭着这种既有格律,又有自由的体式的自如驾驭,作者才写出了谢冕所说的“荡人心魄中华正气歌”。这种正气,并不单纯是“夜读春秋”、“辞慕屈子”、“心怀李白”的文人的狷狂,更可贵的是“武尊卫青霍骠骑”、“侠骨丹心”、“仗剑去国”的慷慨。这方面谢冕的评论和作者《我的诗学观》中有相当淋漓的阐述,限于篇幅,此处就不再赘言。
五四当年,新诗采取和古典诗词一刀两断的决策,似乎宣布了古体诗的死亡;但是,近一百年历史实践证明,对新诗不能认同的仍然大有人在,而古体诗仍然拥有在数量上、在文化修养上并不亚于新诗的爱好者。如今古体和新诗同样面临着一种读者流失的危机。新诗之不足不仅体现在形式上,而且表现在审美想象和价值观念上对西方前卫诗歌作疲惫的追踪;古典诗歌则相反,则是墨守成规,一味拘泥于狭隘的“格律”,无视于清代金冬心和当代赵朴初的“自度曲”的深刻合理性,对“格律”的狭隘和僵化与现代汉语和社会人生精神生活之矛盾,完全缺乏清醒的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说,《楚歌》的出现应是继金冬心和赵朴初的自度曲后又一次意义深远的冲击。

文章来源http://news.cnhubei.com/xw/wh/201405/t2937523.shtml

作者: 海滨    时间: 2014-5-29 11:21
柳忠秧:一个人的诗文学风流
2013-01-09 13:49:10 来源: 南方网
任谁不服楚狂人?不服请读《岭南歌》!
——柳忠秧:一个人的诗文学风流

诗人野牛

  诗歌楚狂柳忠秧《四十自画》:
身心只许汉与唐,
善使风骨著文章。
出自楚泽擎天勇,
醉爱太白动地狂!
把酒纵横千万里,
百无一用徒悲伤!
人间或有真君子,
世无孤品柳忠秧!
  我把柳忠秧的诗誉为“天诗”!海内外评价称誉柳诗的名家、大家约有百位之多,他们写下了煌煌近五十万言的评论。也许有人不服楚狂柳忠秧,那我先仅以《岭南歌》为例:
  上海世博会现场唯一的长诗发布,且柳诗人在现场一口气长吟高颂出来。您做得到吗?
  壮写十万年岭南文化历史,填补了史诗抒写岭南文化的空白。您又做得到吗?
  品评、歌颂一百三十多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为一次性抒写人物最多的文化史诗;且用诗意的美言(平均一个人用字约十五个)基于大历史观对每个人物作出盖棺定论的评判。您能做得到吗?
  娴熟地使用几百个典故(有的是典了又典),光注释就达几万言。您又能做得到吗?
  光写离当代最近(越近越难写)的民国人物就约六十位,为一次性抒写民国人物最多的长诗。台湾人笑称柳忠秧可到台吃百家招待饭。您可做得到?
  撤开帝王将相的不变主题,将大量的篇幅留给哲学家 、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也达数十位)。您哪里做得到?
  “中国文学史难得、世界文学史罕见的文化史诗(著名诗评家熊国华教授研究的结语)”。如此成就,估计您压根也做不到!柳忠秧改写了文学史,他创造了历史!
  “国民党共产党,开天辟地。蒋中正毛泽东,兄弟并肩。”这样定格历史的春秋笔法您又如何做得到?恐怕您想都不敢(会)想!
  ……
  还用列举吗?还多着呢!
  故此,野牛我喝句牛话:任谁不服楚狂人?不服请读《岭南歌》!
  好了,且慢下,我再慢慢细说。一个人年青时写诗,并不稀罕,他她本身就是诗!满怀激情,却一无所有,呐喊几声,排宣一些,维护了某种心理平衡!一个人上了年纪,透悟世事,多有世得,还在写诗,终生写诗,哪就不是泛泛之辈能够做到、愿意做到的事了。中国是一个诗文化大国,历史上诗歌璀灿,人物风流,眼下应该不乏职业诗作者。但是社会潮头此一时彼一时,时不谀诗、时不尚诗了。工业主义生产方式和价值观的全球认可,甚嚣尘上!极大地解放了物质生产力,物的丰富和可能刺激了人的自我、物欲和财富观念。在物质和科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代生活品质观,使人们更趋实际、投机和享乐!文学虽然是一种基础之学、综合之学、高端之学,但同时也是一门闲学。也可以看作大而无当,百无一用!诗文学,文学中的贵族、粹芯,更是如此!在这种实用主义泛滥的时代,它们遭到冷遇,实属正常。诗歌失去了诗场!这从创作和欣赏两面来看,都是如此!NBA有球场,商人有市场,政客有官场,上海的周立波也有一个秀场!如此来看,诗人和诗歌被时代和社会窘得异常寒碜!寒碜之一是:诗人主体消失了,谁都可以调侃诗人、自称诗人,网上的潮面青年一波波卖弄着青春和无知,称着汉诗!寒碜之二是:吃官银的诗人再无诗歌担待,仅仅依靠权力和资历把过去的名人当作奖,发给脸蛋漂亮的人或有钱贿赂的人等等,以维持一种机构的存在和自己的权威。
  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柳忠秧逆潮而出,感愤有加。柳忠秧人到中年,慷慨作诗,其大国诗情,兼顾四海!其2008年时段潮涌般排出的诗作:《楚歌》(500行)、《国骚》(80行)、《岭南歌》(310行)、《天下江山黄鹤楼》(132行)、《天下洞庭天下楼》(68行)、《神龙诗章》(99行)、《圣美大江》(140行)等等,风雨大作,狂飙既久!为汉诗人的承传之志,添砖加瓦,不愧于其汉人的基因!从柳诗现象上来看,有三点值得嘉许。其一是:成人创作;其二是:大规制创作;其三是:个人创造性。
  其一,成人创作:成人创作是个不起眼的概念,本来就天才诗人和诗作而言,本无所谓年龄界线,没有阅历、口齿尚幼者,好作品、大作品并不乏例!如:唐代诗人王勃、西方诗人兰波、俄国诗人莱蒙托夫等等都是!但前提是天才和好诗!同时阅历和专业也并非全是坏事(年轻人往往欠缺这些创作品质、素质),尤其在时下这种文学史当口,诗歌创作“青网化”,主体队伍消失,职业创作无场。这些都使汉诗(以汉语言为创作语种的作品)在面对先人和全球人类时,显得分量太轻或毫无分量可言!这使我们诗歌大国的骄傲显得苍白无比!在诗歌实力的较量中,创造力无疑是个十分重的筹码,但阅历和专业,同时包含着坚持和持久,同样是无法轻视的重要筹码。李白、杜甫、陆游等诗人,都是终生创作,笔不辍时。这对创作数量和创作品质意义重大。可以这样说,如果失去了成人创作、职业创作,诗坛就名存实亡,形同儿戏了!拿他们去跟NBA级别的对手相争,只能证明你太牛啦,像伊拉克人那样肉身站着,用冲锋枪去打飞机!飞机被打下来的可能性1%,你被飞机炸得血肉横飞的可能性99%。中国今人的智慧,不至于贫弱到这种地步了吧?!因此,我们在这里强调成人创作、职业创作的重要性,并非吹毛求疵!也因此我们拿柳忠秧诗歌的这种特点说事,也并非滥言充文。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面的,要解决和克服它也并非易事!但有志者摆脱潮流,子承祖业,也是必须做的事。对一个泱泱历史的文化大国来说,国家更应该承接在前。诗人柳忠秧认为:“文化强国先强诗,时下的中国尤其需要!”
  其二,大规制创作:也许有人会说,诗的好坏不在长短,日本的俳句只有一句二句,绝句只有四句,七律也只八句,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也很短。这都是大诗人的诗作,不妨碍其大。唐代诗僧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后改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推敲”权衡,用去贾岛两年多的时间。仅有二句二字之改!这是古人治诗的谨严之处,决不轻佻诗歌!从一个侧面看,诗歌无长短,也无可无不可!但因此就一叶概全,露洞也是百多的!我们把长诗、大诗称着大规制创作。它至少有如下三点是短诗、小诗作者所做不到的。一,大规制创作不可能偶尔得之,业余作者不可能也能信手涂抹;二,大规制创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没有一定的整体结构能力不可能敷衍成篇;三,题材、主题、形式、字、词汇量等对一定量的思考的要求,等等,这些都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一口水,也许你能够吞下;一爿海,你吞下的可能性也许就很小了。你看呢?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新诗在长诗、大诗方面,跟古人和洋人比,十分逊色!但仍出了郭沫若的《凤凰涅槃》、艾青的《向太阳》、贺敬之的《回延安》、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郭小川的《团泊洼的秋天》、杨炼的《诺日朗》、叶文富的《将军,不能这样做》、野牛的《生命之水》、柳忠秧的《楚歌》、《国骚》等等。但八十年代末至今,长诗、大诗息迹,牛毛混杂的网诗和不创作或没有新创作的官派大诗人,在异常可怜的露脸中,自称汉诗人。这使诗歌厚重的大中国颜面尽失!以致某个德国汉学家跑到南方的深圳大放厥词,舌称:中国的现代诗人没一个好样的!也不知道这个伙计使用的是什么标准?也不知道这个伙计懂得几个汉字?也不知道这个伙计能读到多少汉诗?不管如何,这种公开的嘲谑,我不知道如果歌德先生在世,他会怎么说!我们知道《浮士德》的价值,你看过《楚歌》、《国骚》、《生命之水》吗?评价和争论多是无聊的!但它引起我们的思考仍价值不菲和富有时需!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在倍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一百多年之后,在全球工业化的势潮中,正东方崛起!这将在政治、经济、军事、体育、外交上,我们都期待着!但谈起中国的价值资源,我觉得它的什么资源都比不过它五千年的文化资源!而诗文化是这个文化的核心之重!正是有了这种诗文化之底,孔孟文化才会正而不僵。我们不敢想象,如果失去了炎黄之祖,楚汉之根,唐宋之继,我们还可以打着孔孟的字牌,去全世界接受洋人的礼敬吗?我们不敢想象,如果失去了炎黄文化,我们还可以用失败的名义消融成吉思汗的子孙吗?如果失去了炎黄文化,我们还可以用失败的名义消融满族铁骑的王朝吗?以致他们用失去母语的代价来换取民族的融合!如果没有炎黄文化,我们能有东南亚、东北亚这么多子文化圈国家吗?只是在大陆性的封闭中,我们失去了太多整合海洋文化的时机和光阴!而这些边缘性的中华子文化,较早地接受和面对了海洋文化的洗礼,在如今的工业主义势潮中,大韩民国很强,日本更强!香港、台湾、澳门也不示弱!说起日本,歧义很多,是非很多!但汉文化的渊源,日本的先人都不否定!日本名著《平家物语》里,直称自己为唐宋藩国,引证汉文化的地方多而含敬!今人不孝,看来非止中国,日本人也大不敬祖宗呢?!不过汉文化的中心部分历代深苦于它的地缘封闭性和价值封闭性,很多方面已远远落后于自己的子文化国,我们还有没有能力统合它的地缘板块,包括地缘海洋权?我们还有没有资格站在文化的中心仰着脸?我们还能不能在大陆资源过渡到海洋资源的竞争中延展我们的光芒?这些,都需要文化资源的更新和传播的有效性!一个强大的中国,绝对不能失去它的文化之重,一个没有文化之重的大国,将不成为其强!而对诗文化的看重,汉文化不可轻视!这也是我们推重柳忠秧大诗歌、大文化诉求的原因所在。当然,文学艺术的丰富性,我们不可能排斥它的多样性针对和表达。但是后现代主义以来,诗日益成为自我、私欲、投机和肤浅的小妾,因而大诗歌、大情感、大审美,又成为一种文化需求。崛起的面对海洋的大中国更需要时代建构性的诗人和诗作。如果汉诗越洋过海,派出去的只是几个小妾,只有几个小妾,你一定觉得十分长脸和快意吗?
  其三,个人创造性:创造力是一切艺术的绝对尺度,失去了它,什么经验、专业、激情、技巧,都形同虚设。凡优秀的艺术都是以它做基础的。创造力多是先天的,与人的器性、秉赋、胸襟等关涉甚深,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就、勤奋和异能。柳忠秧的诗歌创作,显示了人的这种才气特点。可以说个人创造力是柳诗的最鲜明的标帜,它贯穿在柳的所有诗歌作品中,使文本呈现着某种柳氏的华丽和辉光。很多诗句有可能进入汉语句汇,被后来人听说使用。仅以《楚歌》为例,如:“夜读春秋寻大义,醉向伯牙觅知己。”、“悬臂可写动地诗,泼墨能抒通天情。”、“风云起兮我心狂,挽弓一怒射天狼!”、“莫说荆蛮不服周,天下盟主是楚庄!”、“扫尽阿房无颜色,从此不说秦始皇!”、“我游西陵过瞿塘,夜幸神女眠峡江。”、“问我怀兮哀将死?天怒天谴天不欺!”、“我欲纵身擎天问,何日能见云中君?”、“我问九天生死恨!我向九天我自君!”、“天庭王庭两不诏,我自逍遥更从容!”、“君子无欲行天下,圣者远去万人从!”、“壮势横扫秋风叶,孤灯独照忠义心!”、“身无半亩忧天下,书破万卷交古人。”、“柳郎仙游醉江城,行吟阁上听天音。何家玉笛吹春雨?五月梅花落芳心。”、“长风破浪荡楚天,拼将血性夺旌旗!”、“离骚国里多奇韵,一曲楚歌鬼神泣!”等等。这些诗句,如果说是来自专业训练,理弱;天性吐露,在理!无可讳言,柳诗虽然具有鲜明的文化史诗特征,但天意性使,更其所以然。当然创造力的获得,人多不尽相同。后天的境遇和训练也多起作用。不过我个人认为,柳忠秧的创造力与湖北黄州故郡(今新洲、黄冈、麻城、红安等地)的地脉水土不无关系!正是这方水土,出脱了他这样的才气和人物!黄冈、新洲这长江近渚之宝地,人杰簇拥,灿若星月。夸张一点说,武汉三镇的人才加起来,也不一定能胜过黄冈、新洲。如此来看,柳忠秧之有才,未必奇之了!
  说到人才,神州未必匮乏!倒是才俊白多,多无寄托。报国无门的梦魇,代代孽生,草难去根。苦了人才,苦了中华民族!其模式就是:一代创业君主建立王朝后(创业君主,一流人才),便封杀人才,以求守成长久。守成君主多是二流人才或庸才,唯利是瞻,不求有才。权大于理,欲大于德。悖公理而小视众生必亡!人才更是不能尽用,不能竞争!导致整个社会失去活力、创造力,结果统治式微,被革命和造反取代。新一轮治世才障重复。在没有横向国家竞争的时代,尚可几十年、几百年代存。在全球竞争的时代,失去人才基础的社会或国家必然势不长久,弱而无能。寻找一种人才尽用,人才竞争的机制,大势所趋!中华民族在全球竞争的存在和发展选择中,别无二途!美国人打一个篮球,都能尽世界之才,扬竞争之极!始能高居潮头,众皆难望其项背!回看中国文坛,《诗刊》和《人民文学》位高而身老,难见劲绿!网青杂乱肤浅,江山才俊,各领风骚三五天!没有主体阵容,没有竞争机制,站在台面上的大多不是人才,伪奖伪作,瞒天过海,羞辱我们的汉文化,羞辱我们的创造力,羞辱我神州无人才!能不能像NBA那样,有一种机制和平台(多个具有竞争性质的平台,能否将行政、半行政性的作家协会转换成市场经营性的作家俱乐部。有完备的资方、职业策划者、职业作家、后备作家、受众对象、职业联赛等运作链。将作家生产力转化成作家生产集团。文学也是生产力,美国的好莱坞是个例子。知识产权的全球扩张,是大国存在的经济之魂!),保证并刺激一种有效的竞争,保证人才尽用,保证只有最优秀的优胜者才能站到台面上并且竞争无封顶,你不能因为一次胜利就赖住或霸住光环不放手!更不能只是玩弄权机,将文学行政化、腐败化,光圈内只能站着此刻的最优者!惟其此,才能保证竞争的专业性、职业性、高端性,向高水准的良性竞争发展,而不是如前,将文学败坏成倒胃口的妾不妾,臣不臣,贼不贼的四不象。本文同时冠以:柳忠秧,一个人的诗文学风流……只是对今天文坛不正常现象的批评,也是对追求文化进步的褒奖!中国文坛不是谁能代表的,不能只以台面上的动静为准,不能只以有限的信息为准。事实上,为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而战者,大有人在!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尽下始见金!虽然如此,能使文学竞争较公平、较公正,有一种机制和平台维护它的活力和发展(主流文学或正统文学,民间文学或在野文学,前卫文学或边缘性文学,应该交互存在,不可偏废),仍是中国大国战略和文化战略的严重课题及实务。
  柳忠秧的诗歌创作,仍然属于主流文化范畴,但也含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成份和自由创作色彩。这是它诗歌品质和生命力的力量源泉。

作者: 海滨    时间: 2014-5-29 11:26
柳忠秧壮写《圣美大江》:感恩南水北调库区70万移民
2014-01-10 11:34:24  来源: 南方网
2014年1月7日,“《圣美大江》•柳忠秧诗歌作品研讨会”在武汉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旗下的楚天粤海大酒店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新文学学会、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和湖北省文联、湖北省作协与长江文艺出版社、特别关注杂志社等单位联合举办。研讨会由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主席、中国新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张永健教授主持,出席的嘉宾有:著名学者、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导於可训教授,著名学者、湖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湖南理工学院院长余三定教授,湖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罗丹青,著名学者、湖北省作协副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导樊星教授,著名学者、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古远清教授,资深媒体人、《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龚达发,著名评论家、中国新文学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导李遇春教授,著名评论家、中南民族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杨彬教授等。
  张永健教授主持了本次研讨会,他说:“柳忠秧是湖北的著名诗人,也是全国的著名诗人,他写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创作了十几篇气势恢宏的长诗、大诗,尤其以《圣美大江》、《楚歌》、《天下江山黄鹤楼》、《岭南歌》等传诵于世。期望他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有全国影响的作品。我很欣赏他的作品,也欣赏他的为人。”随后诗人柳忠秧分别介绍了嘉宾,并致欢迎辞。
  湖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罗丹青发言说:“我感觉柳忠秧首先是个行吟的诗人,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他也是先锋诗人。这些年他一直在探索适合自己的诗体。有人说他的诗是辞赋体,有人说是骚体。他从未放弃过探索。”“他是用心来创作,用生命来创作,有时需要喝酒助力起兴。此外,他创作的诗歌是大题材,有很厚重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学者认为他的诗是文化史诗,我认为这是对他诗歌创作的认可。最后我代表主办方,对与会者表示感谢。”
  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著名学者、武大文学院於可训教授说:“我觉得柳忠秧是很奇特的一个人,不是坐在家里写,而是四方八面去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不仅关注社会、民生,更有文化担当和历史情怀。他的精力非常旺盛,情感十分丰沛,这都让我非常感佩。”“柳忠秧的诗歌是历史和文化的黄钟大吕。他的诗音韵谐美、语言精练,很适合朗诵。”“柳忠秧能够将五四诗歌的优秀品质继承下来,同时又深得中华古典诗词的熏染和启迪,在继承的同时,又有创造性的转化:这一点非常可贵,这是他的贡献。”最后於可训强调,柳忠秧现在可谓名满天下,诚望他继续努力,一定会成更大的气候。
  作为《圣美大江》(该诗由《湖北日报》与《楚天都市报》联袂整版刊登)首发媒体,《湖北日报》深度报道中心主任兼《楚天都市报》常务副总编张儒海致辞强调指出:“为了全面展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成果,我们报社邀请诗人柳忠秧创作此诗。当时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我们与在广州的柳诗人联系,他欣然答应。最终只用了六天就交稿。作品写得很好,我们在略有编辑的情况下,将《圣美大江》放在了报纸的封底。我想如果不是对几十万南水北调移民有深厚感情,如果不是长江之子、汉江之子,根本就写不出这样深情的动人篇章。”
  湖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著名学者余三定教授发言说:“我是柳忠秧的好朋友,也是他的粉丝。这次我谈三方面。第一,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柳诗的文章《大视野•大情怀•大境界》,他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是《楚歌》。《楚歌》就是属于大题材、大视野。而具体到大情怀,他的《圣美大江》由悲伤写到悲壮,这就是大情怀。第二,柳忠秧是一个心灵自由的人。他的自由是基于理性的自由,不是乱来。他的诗也很自由,读起来给人感觉是‘自由天下’。因此,柳忠秧的现代诗集叫《自由天下骑黄鹤》,他的诗是自在而不事雕琢,天然混成的。第三,柳忠秧更是‘诗意的栖息’。我们都是俗人,柳忠秧是真诗人。他喜欢喝酒,这也是他诗人的一面。柳忠秧的诗酒浪漫、诗酒风流与李白有一比。”
  资深媒体人、《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龚达发说:“柳忠秧好酒,他的诗中有浓浓的酒味。可以说,没有酒,就没有中国文化。没有酒,就没有柳忠秧诗歌。以前柳忠秧的诗主要是古体。在当今,新诗的市场越来越小,旧诗的市场却越来越大。我觉得‘完全自由’的诗,今后很难继续发展下去。柳忠秧的《圣美大江》,写的是湖北为南水北调做的贡献。南水北调工程中,湖北的移民远比河南多,但外界并不知道。这说明湖北要加强宣传。柳忠秧的《圣美大江》,就有力宣传了湖北省在南水北调中的贡献。”龚达发又讲:我最近拜读了柳忠秧的《圣美大江》和《哭长江》等新诗力作,觉得他能做到新旧兼容,打通“新”、“旧”诗体,实属不易。我认为,柳忠秧的新诗成就也蔚为壮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著名学者古远清教授发言说:“我评价柳忠秧的诗,有四点。第一,柳忠秧是爱国爱乡的诗人,他的诗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深切的家国情怀。第二,柳忠秧是有强烈中国性和民族性的诗人。第三,柳诗在文体上有独特追求,他试图通过文体探索,为诗歌发展探路。事实上他成功的做到了,他几乎把各种文体都写遍,而且形成了自己鲜明而独特的风格,被评论界称为‘柳体’。第四,柳忠秧颠覆了欧阳修‘文穷而后工’的说法,他的生活过得相当潇洒,诗也写出了激情。”
  著名评论家、中南民族学院文学院副院长杨彬认为:“柳忠秧的诗,我读过之后,感觉大气豪放且充满激情,一泻千里,如长江奔流。这首《圣美大江》构思很奇特,三个标题非常有特点,从一滴水写到一江水。可以看到诗人对南水北调各种地理人文的熟悉。此外,我觉得《圣美大江》如果能加入更多的反思就更好。比如为什么要南水北调、为什么北方没有水、人与水的关系如何等等,当然这已不是诗人分内之事了。”
  著名诗人、长江文艺出版社诗歌编辑中心主任沉河谈到:“柳忠秧的确是狂,但狂而不狷,他做事非常果断。他的诗带有地域性的特点,跟郭小川的政治抒情诗不同,应该说是文化抒情诗,这个更难写。抒写大历史大文化是柳忠秧的特长,鲜有人与其匹敌。他的诗颠覆了我对诗的看法,他把新诗写得像旧诗,把旧诗写得像新诗。正如柳忠秧反复强调的‘诗歌只有优劣之分,本无新旧之别。’”沉河还说:“现在诗歌已经没什么人关注了,但柳忠秧还在写,而且还能在大报大刊上整版整版的发,这颠覆了我对当今诗人的看法。我们出版中心,一年出一百多本诗集,我有时怀疑出诗集是否有价值。当今能卖的诗集,只能是冰心、泰戈尔等现代诗人。而正在创作中的诗人,几乎没有市场号召力。此外,我们现在出的一些古体诗集也卖不出去。因此我很期待柳忠秧的诗,期待他能有所突破。相信他会做得到。”
  著名评论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李遇春教授说:“我跟柳忠秧是2006年认识的,他写作过程非常辛苦,有时深更半夜打电话来‘骚扰’我,让我帮忙查个典故。他的诗,我大部分都是在发表之前就看了。因为欣赏,我给柳忠秧的作品写过多篇评论。他的诗歌是新辞赋体,是文化史诗。他对河流大地的歌颂,骨子里是一种悲歌。如果没有悲歌的大情怀,不可能有这样的作品。我认为他继承了自屈原以来楚人的‘大悲大痛’的情怀和特点。他的新作《哭长江》只是一个序曲,如果全部写出来,就相当壮观了。在此,我热切期待柳忠秧在诗歌的道路上坚持下去,他的文化史诗在诗歌史上,一定会有自己的位置。”
  《特别关注》杂志社常务副总编黄永明表示:“柳忠秧的诗作底蕴很深厚。他的路子很对,将历史与现代结合,山水与人文结合。这都很好。在我们这个时代,中国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但文化软实力亟待提高。我们当前诗歌的感染力、影响力不如从前了。在当前的环境下,应该鼓励创作,尤其是如《圣美大江》、《楚歌》般的磅礴厚重之作。”
  著名诗评家、长江文艺出版社安民先生谈到:“柳诗是新古典诗歌,这是他的特点。我认为柳忠秧作品有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诗歌语言很有特点,他的《四十自画》、《闲坐》、《七律•柳忠秧怀乡》等都是佳作。他的诗有汉唐气象,格调很高,跟毛泽东诗词有近似之处。第二、他的诗用词很准确,这一点在诗人中是不多见的。第三、他诗歌的意象生动如画,诗情画意尽在纸面。”
  著名评论家、湖北大学周新民教授觉得:“柳忠秧的文化史诗,从内容上有三种类型:物质遗产、精神遗产、文化基因。写一些名山大川,如黄鹤楼,就是物质遗产。写屈原的一些诗歌,就是谈精神遗产。而写楚人性格的部分,就近于文化基因。”
  《湖北日报》首席记者曾祥惠深有感触地说:“《圣美大江》有一种大美深厚的情感,讴歌了湖北人民对南水北调的贡献,感恩了为此惠民工程做出巨大牺牲和奉献的七十余万库区移民。这首诗的行文布局和匠心独运,为我们创造了‘圣美’的‘大诗’范本。”
  《珠海特区报》文艺部负责人李更强调:“柳忠秧在广东文坛有很大影响。可遗憾的是,广东似乎更讲经济,相对忽略文化。我为柳忠秧其人其诗叫好,他是个奇人,更是真诗人、大诗人。”
  知名青年学者、诗评家郑祥琥发言:“近年来,古体诗越来越热,而现代诗越来越冷。古体诗显然正处于复兴的上升阶段,但古体诗还缺一些标志性人物、标志性事件。多年以来,柳忠秧立志为古体复兴做贡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真是有李白‘身长七尺,心雄万夫’的气概。我以前为柳忠秧写过大量评论,近期我写了一篇《论柳忠秧诗歌的八重境界》,提出柳忠秧的作品中有八重境界:忧愁天下、忧乐天下、兴亡天下、批判天下、期待天下、担当天下、自君天下、自由天下。这八重境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自成体系,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评价话语体系。”
  著名学者、湖北作协副主席、湖北省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大学文学院博导樊星教授作了最终点评,他总结说:“柳忠秧填补了史诗书写楚文化、岭南文化的空白,功莫大焉。柳忠秧很狂,但《圣美大江》没有狂气。我发现柳忠秧这些年的创作,既能保持自己的总体风格,又能不断创新。他总是给读者带来欣喜。比如几年前开《岭南歌》研讨会,我就评论说柳忠秧循着这个路子下去,还会写长江、昆仑。果然他现在开始写长江。等他的《哭长江》完成上千行的全篇后,应该会给读者带来更大的震撼。”
  最后柳忠秧致答谢辞,他提到说:“因为‘朦胧’,所以就是‘朦胧诗’,这种命名有点搞笑。有人以为‘自由’诗就是完全‘自由’,乱写乱说乱搞,这是错误的、荒唐的。诗歌首先是诗学,诗歌作为名词概念必有其内涵和外延,故无论新诗旧诗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现在一些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不尊重、不学习,背叛、否定源远流长、博大深厚的民族文化、文学的传统,这是可怕的。其深层原因是:因为没文化,所以反文化。”柳忠秧回忆了自己创作的万般艰辛与痛苦,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
  柳忠秧最后他感慨地说:“没有家族几代人潜移默化的人文传承、没有醇美璀璨的中华诗词之浸润滋养、没有众多诗友包括在座专家学者的批评与帮助,更重要的是假如没有伟大的中国文化,就没有现在小小的我。”
  新华社湖北分社负责人方政军、《光明日报》湖北记者站站长夏静等与会。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梁必文、刘川鄂,《湖北日报》副总编赵洪松等对研讨会表示热烈祝贺。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新华网、人民网、荆楚网等主流媒体参会报道。

作者: 野骆驼    时间: 2014-5-29 14:54
舌尖上的评论家!
作者: 汤胜林    时间: 2014-5-29 22:15
刘炜 发表于 2014-5-28 21:22
圣美大江
2012-09-20 11:08:26 来源: 南方网  暂无网友评论
分享到: 0

看到“柳忠秧”三字,我居然联想到“党中央”;看到他的诗,我就同时想到了垃圾派的“政治口号诗”和新韵时代的“为押韵而押韵”,笑死我了。
作者: 风筝    时间: 2014-5-29 22:27
呵呵,如此高端大气的东东,难道不是掌握话语权的中央领导们一直以为的新诗吗?文革体稍稍改变就是如此高大上了。或者说,这是政治需要
作者: 重庆文杰    时间: 2014-5-30 07:24
客观的分析 对事对人 都是公正的
作者: 小人鱼在天堂    时间: 2014-5-30 07:29
群众的眼光是鲜亮的,一直坚信,好与不好,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称。
作者: 牧野    时间: 2014-5-30 12:00
吟啸徐行 发表于 2014-5-28 21:48
文革风格的政治诗,这样被推崇是诗歌的退步

坚决赞同。
作者: 牧野    时间: 2014-5-30 12:06
海滨 发表于 2014-5-29 11:12
一曲《楚歌》鸣绝响
——读《楚歌》谈古体“格律”的现代探索
发布时间: 2014-05-26 18:32  来源: 南方网 ...

都是胡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东西,用得着这样长篇大论地辩护、耍花腔吗?海滨兄是不是喝多了?
作者: 海滨    时间: 2014-5-30 13:00
请注意本帖主题,证言证词而已。你少喝点,酒精伤肝。
作者: 南山匹夫    时间: 2014-5-30 22:56
撇开诗不说.这个人不简单.可以应聘外交部长.
作者: 小人鱼在天堂    时间: 2014-6-4 10:56
奇“诗”共欣赏


  江苏刘家魁








  楚歌(节选?)
  
  柳忠秧
  


  一
  夜读春秋寻大义,
  醉向伯牙觅知己,——仄声
  心怀李白笑孔丘,
  顶礼文公求正气,——仄声
  辞慕屈子追司马,
  武尊卫青霍骠骑。——仄声
  莫说唐宗怜宋祖,
  野草斜阳奈何兮!——平声
  五千年来日月明,
  大江东去长空碧!——入声
  
  二
  低眉行吟愁兼恨,
  仰面狂啸古和今,——韵
  纵横捭阖纸与笔,
  侠骨丹心痴书生:——出韵
  悬臂可写动地诗,
  泼墨能抒通天情,——出韵
  挥尺镇压妖风逆,
  推砚直磨路不平,——出韵
  掀桌横扫小蚍蜉,
  把酒痛书大胸襟!——韵
  
  三
  冲冠冷对千夫贼,
  怒发奔腾越王戟。——入声
  且看遍地湖湘勇,
  山呼河应岳麓旗。——平声
  十面沧桑穿胸来,
  嗤目断喝驱熊罴。——平声
  仗剑去国自纵横,
  豪饮秋涛酹赤壁。——入声
  满腔急流荡层垒,
  九死汨罗殉真礼!——仄声
  
  四
  我歌云泽波汹涌,
  我唱幽兰空谷深,——韵
  我吟情骚香万里,
  我啸荒原横无际,——?
  我忆寒梅夜不寐,
  我抚芳琴无人听,——?
  我叹世间心不古,
  我哭寰中绝弦音,——韵
  我号家国悲声远,
  九歌动地天亦惊!——?
  


  *不知引诗确否?如确,则真是贻笑大方也!纯属胡说八道、无知无畏之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就推荐这样的“诗”角逐鲁奖?这哪是丢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鲁奖的脸哪,这是丢整个中国诗歌、所有中国人的脸哪!呜呼哀哉!中国文坛的堕落亦于此可见一斑矣。


  *柳曾说方某人不懂古风,说古风只讲究押韵,看看这“韵”被押成了什么样子了哈!
  
  *“诗”引自沧州吕游先生的博客,特此说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bec3350101lh1x.html  











欢迎光临 中国诗歌流派网 (http://sglpw.cn/) Powered by Discuz! X3.3